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我心目中的孔子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8.75K

陶醉在古文的世界中,領略古代語言的魅力;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體會聖人思想的開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我心目中的孔子論文,歡迎大家參考!

我心目中的孔子論文

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論文

孔子,不僅僅是人們眼中的聖人,一代文化巨匠,在我心目中中,不似人們眼中聖人的清高孤傲、與世無爭,孔子更像是一個可親可敬、至情至性,實實在在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真正的人。相比較老子的高深莫測,莊子的逍遙灑脱,孔子的直面現實生活的勇氣,勇於入世的態度以及在黑暗的現實中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精神,敢於不阿權貴發出時代的呼聲,都表明孔子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大寫的人。孔子對於文化學術的追求使我明白了什麼是學而不厭;孔子對於弟子諄諄的教導使我瞭解了什麼是誨人不倦;孔子對於國家和人民的忠心使我知道了什麼是鞠躬盡瘁。而孔子的人格精神與人文主義情懷更是在為孔子的政治學説中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

也許有人會説孔子的學説是當時的統治階級服務的,是當時統治階級的捍衞者,而經過通讀《論語》,我對孔子的政治學説有自己的一番見解:孔子並非統治階級的衞道者,而是一個叛逆者,他是一個温和的叛逆者。他為將自己的政治見解訴諸於實踐真正造福於天下蒼生,也只能把這個社會的不滿和自己對於黑暗時代的憤懣化作珠圓玉潤的語句向統治者娓娓訴説,只為求得統治者的認同,讓黎民百姓減輕負擔,免於戰爭與苛政之苦。

作為一個文人,孔子既然不能用武力去對抗無道統治,用自己的言語身體力行來警醒各個諸侯,試圖用“曲線”的方式最終達到自己政治理想。

一、從孔子的出身來説,孔子出身貧寒,孔子父母的結合也不被世人所認可,孔子母子也不為其父的正妻所容,年幼時就過上了艱辛的生活,從孔子的身世也不難看出為什麼孔子會成為第一個創辦私學的人,社會是不公的,而孔子並沒有抱怨社會的不公,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打破這個不公,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孔子的出身和幼年的經歷為孔子日後的“温和的叛逆”提供了可能。

二、孔子心繫百姓,胸懷天下。孔子講求為政以德,主張以德教化百姓,以理服人,要求統治者要體察民情,體恤百姓,真正考慮百姓的利益進行自己的統治。“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學説中不乏對政治的論述,孔子本人也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治國理念,很難想象在那樣一個戰亂的年代裏,普通人逃命唯恐不及,自身難保,而孔子卻挺身而出,為百姓求取更公正的待遇,無法否認的是在那樣的戰亂年代提出關心百姓,關注普通人生活的思想的孔子,不管站在哪個階級都是一個真正的胸懷天下的人,以天下為己任的人。

三、孔子具有高度的人道主義精神和責任感。曾聽説過這樣一個故事:孔子與子路在路途中迷路,向兩位種田人打聽,種田人得知眼前是孔子後,便問道:天下的壞東西滔滔不絕,你管得過來嗎,不如像我們一樣過隱士的生活吧。孔子決絕的説道,正因為天下無道,我才出來,如果天下太平了,我也會過着隱士一樣的生活。我們看到是孔子敢為人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真正為民請命的動力驅使他去思考,去奔波,而不是一個拿着統治者俸祿來思考如何對付百姓,使他們可以更加聽話一點,

四、孔子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大同社會是孔子的畢生追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講信修睦,選賢舉能”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孔子的大同社會沒有遠近親屬之分,也無等級門第之別,人們和諧的生活在一起,可見在孔子的理想世界裏,人是沒有等級的

五、孔子不隨波逐流,追求最高境界。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

周。”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認為一個真正的君子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獨到見解,更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一個真正的君子是一個具有良好修養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亂世中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才能設身處地為百姓謀求更大的幸福

六、孔子敢愛敢恨,至情至性。無論是“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不畏權貴,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用憤怒對抗世界的不公與黑暗,正如他自己所説,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這句話閃爍着人性的光輝,因為只有付出愛的人才會有所厭惡,因為心中有愛,心有光明,更不懼怕向黑暗的一面公開宣戰。或許這個意義上講孔子並非完人,但是也正是因為這點才是的孔子更加真實,也顯得越發的可愛,同時也很好的體現了孔子的叛逆及不問強權的精神。

在我眼裏,孔子並不是一個統治者的捍衞者,他的學説或許有為統治着服務的'成分,甚至在日後一些封建的統治者別有用心的用來愚民,但是這並非孔子的本心,孔子是站在民眾的立場上發出的這些聲音,他用了一種相對温和的,更易於讓統治者接受的方式來表達,而他是一位叛逆的真正的文化英雄。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者眼中也有一千個孔子。通過閲讀《論語》使得我們拉近了與孔子之間的距離,名著散發的光輝不單單在於其中的發人深省的教育意義,更在於我們與書中形象的情感與思想的交流。書中引起的共鳴讓我們可以試着想象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也是孔子這一聖賢的形象在我們眼中更加的立體化和多面化,我彷彿看見一個穿過歷史的迷霧微笑而仁愛的老人——孔子漸漸向我們走來。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論文

泱泱古國,悠悠華夏,五千年的歷史軌跡,五千年的文化傳承,經歷了五千年的風霜雨雪,仍沒有將這千年文化埋沒,更沒有將這千年文化的先驅遺忘,他就是先秦時偉大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諸侯紛爭,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出現嚴重的道德危機。孔子説:“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極力主張進行道德教育和倫理建設,克己復禮,實現和諧的社會生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論語》中有105處談到“仁”,集中體現了孔子如何做人的思想。孔子的“仁”主要強調自身的修身養性和對他人的愛。他説:“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克己復禮曰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顯然,克己和復禮是不可分割的:既要嚴格修身,又要以道德規範和倫理原則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係。這一切,主要是因為孔子把“仁”理解為“愛人”。“愛人”以“親親”為基礎,即從愛自己的雙親出發。孔子説:“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孔子思想是公平社會的全部內涵,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源於官,施於民,政仁而後民善。

在孔子之前"仁"並不是一個經常出現的核心範疇,在先秦思想中出現的最多的是"禮"。但是到了孔子這裏,"仁"便有了新的意藴和極其重要的地位。孔子是在吸收以往"仁"的觀點的基礎上,進而完善成為"仁"學體系。孔子的"仁"主要體現為倫理道德規範和政治統治理念兩方面:"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即志士仁人,不因貪生怕死而損害仁德,要勇於犧牲來成全仁德,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把"仁"看作是一種倫理道德規範,並且希望其成為人們恪守的準則; "仁"對社會統治思想影響同樣久遠,孔子曾提出"為政以仁"的政治論點,他認為統治者應該懷有仁愛之心,要"以德治國、以禮治人",孔子也希望能夠從"仁"出發,實現統治者對人民的一種"仁德"的統治,而並非以暴力手段去鎮壓和管制民眾。他認為施行"仁政德治"的君王更能夠爭取民心,安定統治。孔子的"仁政德治"思想也是孔子留給後人的重大啟示。 此外,孔子主張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為"仁"的願望,他鼓勵人們去追求這種境界,把"仁"看成是"君子"需要孜孜不倦去達到的境界。在孔子的思想中"君子"是一般人都應該追求達到的境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愛自己、愛家人、愛所有的人。從孔子的"仁"的思想中體現出了他對社會民眾的關注,對於人民的愛護。可以看出,孔子對"仁"思想的重視,也表明了"仁"的思想和學説是整個孔子思想體系的價值核心。它對於其他的如"禮"、"樂"等思想均處於統攝地位。

孔子一生的政治追求是完整的人格內修之“仁”和社會秩序之“禮”的統一,在他那裏最高的人生境界是“聞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而最有效的思想啟迪方式是“論難”與“答疑”。他的思想的博大與樸實、內在與超越,使其呈現為一位智慧長者的形象,

此外,孔子的清貧自守、憂道不憂貧、責己寬人、重義輕利思想,對抵制當代利己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價值觀有着重要意義。

曾幾何時,它成為了人們心中的“神人”,穿越歷史的長河,孔子的形象,儒家的思想,何時衰落過,何時沉寂過。縱使秦始皇以焚書坑儒,又怎樣呢?孔子、儒家的思想,還是不流傳千年,至今又如何呢,它已不僅是中國的孔子,儒家。現世界各國,哪裏少了他的影子和他的思想。曾聽過這樣的一則新聞,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縣彌陽中學有組織的安排學生去拜孔子像,這能説明什麼呢?走過千年,孔子在人們眼中,已被神話。這又是為什麼呢。

你又是否記得這句耳熟能詳的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你換個角度説這句話,你會得到什麼效果,因為古人曾千年不變的稱孔子為“聖賢”。也説明孔子在世人眼中是最完美的。並且孔子能在那個人人心中只有自己的自私腐朽的時代,能以自己鋒芒的語言去鞭笞封建傳統思想提出“仁”“人人平等”的思想去與人相處,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的先進思想,並努力的去發揚自己的優良品質。善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等,超越時代步伐的思想,無不讓人折服。所以他的名字被後人傳唱,讓後人仰望。

可是孔子真的無過嗎?他只是有包容萬千的胸心罷了。然而他又是一位“至人”。因為他不以自我為中心,善於採納他人的建議,孜孜不倦,執着的以一種大無畏勇於擔當的精神,用一生的時間去遊説各國,宣揚自己的思想,即使身陷蔡、陳兩國之交,差點送命,但還不改其意志,仍遊説各國,並且當楚狂接輿對他萬般嘲諷時,他也不曾為此而懊惱,並且他還以自己的高尚品質長存,他雖一身才華,有一腔抱負,他也不因功利而“害仁”。所以他大聲吶喊:“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並且他注重與學生的關係,不以老師的身份高高在上,而是以“當仁,不讓於師”的標準與學生和諧平等共處。

借莊子之言,他便是一位“至人”“神人”“聖人”,因為他勇於擔當孜孜不倦,所以歷史選擇了他,他也因此成就了自己,成為了我國先秦時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以自己獨特的存在方式,給當時的社會,以至當今社會散發出無限的光芒,以“聖人”的形象給人以無窮的力量。讓人仰望這位大“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