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幼師學前教育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94W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作為保障學前教育事業能夠順利、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導、組織和協調整體事業的發展。隨着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形勢政策的發展變化,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幼師學前教育論文,供你借鑑參考。

幼師學前教育論文

篇一:幼師學前教育論文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育更是人生教育的起點和開端,是幼兒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

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水平與其他類型教育發展水平相比仍處於相對薄弱的環節。一些地方出現“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越發嚴重,教育資金短缺、財政投入不均衡,幼兒園學習環境建設水平的差距較大,物質環境老舊更新慢,教師隊伍不健全,城市和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不平衡。我國學前教育自改革開放尤其是從21世紀以來,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普及和重視程度逐年提高。但學校教育在普及免費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發展速度相對滯後。根據2010年11月頒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必須充分認識發展學前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全面發展教育體系和保障國民、改善國民的重要內容,堅持普惠性、公益性的原則,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共同參與、公辦園與民辦園並舉、健全運行的體制機制、合理佈局學校教育機構、城市和農村幼兒園平衡發展,確保幼兒能夠在一個合理規範、安全的、能夠健康成長的環境下成長。

環境是無所不存在的,對幼兒來講,幼兒園環境伴隨着幼兒的成長,環境的好壞影響着幼兒的身心發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老百姓常説的話,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環境的重要性。學習環境能夠反映出一個幼兒園的整體水平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以及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更能夠影響幼兒的成長與發展。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幼兒的正態發展,對幼兒的生活、學習、和身心發展都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有益於幼兒的認知發展、有益於幼兒情感的發展、有益於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大量的研究表明,幼兒身心的發展能夠受到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

為了貫徹第十七屆五中全會、着手落實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國家各省、市、自治區將把發展學前教育的工作作為重要內容。國家各機關單位以及各直屬機構和國務院各部門都大力積極發展學前教育,把當前較為嚴重的“入園貴、入園難”等問題,作為首要解決,以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保障學校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2020年,全國將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特別強調了發展學前教育的五條原則,堅持普惠性、公益性的原則,堅持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共同參與、公辦園與民辦園並舉、健全運行的體制機制、合理佈局學校教育機構、城市和農村幼兒園平衡發展,確保幼兒能夠在一個合理規範、安全的、能夠健康成長的環境下成長。世界各國也都加快了普及學前教育的步伐,加大了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力度。相比之下,我國學前教育的普及率還很低,辦園質量更是有待提高。

本研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重點研究如何正確規範地發展普惠性幼兒園,並切合我國國情和當地地域性的特點、適應和惠及廣大人民羣眾和堅持普惠性和公益性原則。進一步規範普惠性幼兒園的學習環境,更好地貫徹和落實普惠性幼兒園的具體工作,真正為老百姓服務。

篇二:幼師學前教育論文

一、 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㈠、"教育愛"的含義:

教育愛是發生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教師與幼兒之間一種自然的普遍的關注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的愛,這種愛的發生是無條件的。由於幼兒目前幼兒教師絕大多數為女性教師,所以教育愛又含有母愛的成分,學前幼兒的身心特點決定了這一階段的幼兒具有很大的依賴性和依戀成人的心理需要,所以就需要幼兒教師以母親的博大的母愛去包容、理解、教育幼兒。教育愛要源於母愛,但又區別於母愛。它需要教師理智地去愛,而非溺愛。教育愛更是一種無功利性地、恆常地愛。

㈡、 研究的意義:

1、教育愛對教育,尤其是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根植於愛的,“教育愛”是教師職業情感的靈魂。“教育愛”是人類複雜情感中最為高尚的情感,它不是狹隘的情感,也不是個人知覺情緒的反映,它超越了親情、友情、甚至是愛情。它是一種自覺的、真誠的、無私的、而且是普遍持久的。它是理智的,具有指向未來的性質。“教育愛”正是這些品質的綜合體。它體現了教育者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一種崇高精神。兒童是未來的希望,尤其是現代教育,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的背景下,“教育愛”顯得更加重要。如果一名教師沒有教育愛,那麼她就不會去熱愛教育事業,也就不會去愛兒童,教師和兒童也就不能融合,教育兒童的目的也就不能實現。所以説“教育愛”是一切教育活動成功的基礎。學前教育學生,將來要面對的是天真活潑的兒童,如果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缺乏教育愛,那麼幼兒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就會失去靈魂,隊伍建設就會失去活力,也就無從談論教育改革了。這關乎兒童的未來,甚至是國家的將來。所以説教育愛對教育,尤其是對學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當前幼兒教師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畢業班學生有一定的關聯。

當前幼兒園中還存在一些幼兒教師“體罰”幼兒,“精神責罰”,忽視兒童需要等現象。曾報道過一些案例,浮現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幼兒不聽話,老師剪斷指》一6歲幼兒由於不聽老師的話被老師剪下左手食指。《老師體罰出新招,竟逼學生吞蒼蠅》。如此體罰學生,正表明她(他)們缺乏“教育愛”觀念,或者有的幼兒教師歪曲了對“教育愛”的理解。而有的教師錯誤的認為,他們打學生或者罰學生是出於“愛”,正所謂的“愛之深才恨之切”,為自己錯誤的行為找到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真是自欺欺人啊。只有看到了問題的存在和嚴重性,才能去尋找解決的方法和途徑。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馬上就面臨畢業,接下來就要從事和幼兒教育有關的工作,能否做一個稱職的幼教工作者,就要首先看他(她)具不具備當一名教師的基本素養:愛!所以對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教育愛觀念的研究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3、瞭解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班學生教育愛觀念現狀,對改進學前教育對學生的職業情感培養提供借鑑。

“教育愛”是教師職業情感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問題在教師職業專業化的今天是不容忽視和冷落的。教師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來肩負的是教育幼兒的重任,對他(她)們進行角色塑造,確立教師職業情感的培養,樹立正確的教師觀,能夠使他們理解自己的專業目標和對未來自己要從事的職業的定位。如果教師缺乏教育愛,那麼她就不能真正理解教育,也就不能真正熱愛兒童。大學教師用自己的“教育愛”思想來感化和傳輸給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或者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計劃中開設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和教師素養有關的課程,有助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情感的培養。

4、目前國內對學前教育教師教育愛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相比國外,我們做的還有很多。

2013年度細分產業研究報告產業報告調研報告2013年報告行業報告對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班學生教育愛觀念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我國曆史上對“教育愛”雖然有過提及,解放後雖然斯霞有過這方面的探討,但僅僅停留在經驗的總結之上,並未深入系統的研究。目前有許多學者都開始關注“教育愛”問題,也作過一些研究,但大多都還是停留在經驗和理論上,未能在實踐和理論上作系統的研究。對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班學生的“教育愛”觀念的研究,採用多種方式:訪談、問卷調查、文獻查閲等手段來做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5、為教育者特別是即將面臨畢業要從事幼兒教育的學前教育畢業班學生提供了一個認識兒童的新視角。

在研究的過程中,會通過和畢業班的學生,包括學前教育本科生、五年一貫制畢業生、高職畢業的談話,和發問卷請她們填寫,這也是一種讓她們認識“教育愛”的重要性的途徑,也會使她們從新的角度和用新的眼光看待教師的職業情感,以新的眼光去認識兒童。

二、 文獻綜述:

㈠、 國外研究: 昆體良已明確認識到並強調教育愛的重重要性。他指出:“最要緊的是要建立(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親密友誼,使他的教學工作不是出於完成任務,而是出於對學生的熱愛。”

① 裴斯泰洛齊不僅強調教育愛的重要性,而且在教育實踐中以身作則,充分體現了教育愛的精神。阿圖爾布律邁爾指出:“在裴斯泰洛齊身上散發着一種難以形容的愛。”

②正是這種“使所有人感動的熾熱的愛”促使他在逆境中奮起,百折不撓,克服重重困難,以實踐其教育理念。 昆體良、裴斯泰洛齊只是初步闡述了教育愛的一些思想,卻沒有對教育愛進行系統的研究。對教育愛較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到後來學者了。 凱興斯坦納較為系統地研究了教育愛的一些基本問題。首先,他認為愛並不與教育相矛盾,而是教育所必需的。其次,他認為愛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他指出:“凡不能為愛他人而活着的人,就根本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者。”

③再次,他將教育愛視為一些特質。這對於我們準確把握教育愛的內涵有巨大的啟發與借鑑意義。最後,他已觸及到了教育愛的本質問題。他在將教育愛視為一種情感的同時,也意識到了這種觀念所藴涵的一種潛在的危險,即有可能會出現“好心辦壞事”或稱“毒害性教育”的現象。他在強調教育者必須具備“對塑造具有個性的人的純真的愛”的`同時,也強調教育者必須“成功地實踐這種愛的能力”。 凱興斯坦納關於教育愛的研究,特別是對於教育愛本質問題的觸及影響了與其同時代及後來的學者的研究。這些學者經過深入研究,最終揭示了教育愛的本質。 斯普朗格明確認識到並揭示了教育愛的本質。斯普朗格是最提倡教育愛的人,並對教育愛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地研究。首先,他強調教育愛的重要性,將其視為教育的“根”, 他認為,“人類最偉大的力量是愛”

④ 其次,他認為教育愛的本質是教師幫助學生價值可能性的實現,即幫助其成為他自己。最後,他討論了教育愛的特徵。他認為教育愛有兩個方面的特徵,即消極方面與積極方面:“①消極方面:不籍愛以圖發生作用。②積極方面:並不意圖促進別人的個別價值傾向,而是針對別人心靈的整個價值能力,使他所有的價值傾向發展。”

⑤ 斯普朗格對於教育愛思想研究的進一步深化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關於教育愛本質問題的探討極大地加深了人們關於教育愛的認識並促進了教育愛思想研究的進一步深化與發展。 Goldstein從實踐層面較為系統地探討了教育愛的一些基本問題。首先,她分析了關於教育愛的研究如此貧乏的原因。

1、人們認為,教育愛太明顯了,以至於無需研究。

2、人們認為,教育愛太複雜了,以至於無法研究。

3、這有其歷史淵源。早在20世紀初期,兒童教師渴望被人視為專家。雖然照顧與愛(caring and love)非常好,但它們並不象科學知識那樣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 因此,“愛”的研究被忽視了。其次,她非常強調教育愛的重要性。她以“愛的三角理論”(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⑥為基礎分析了教育愛的基本組成要素,即親密、承諾與熱情。當這三個要素全都具備了時,此時的愛便是一種“完美之愛”(consummate love)(Sternberg)。 Goldstein通過具體的實驗及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具體分析了愛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愛的基本要素等問題。彌補了實踐層面研究之不足,她的研究也為我們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研究資料與觀點。

㈡國內研究:

我國向來提倡尊師愛幼。但歷史上對教育愛的研究可以説是匱乏的。雖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已經認識到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但都未能引起教育者對教育愛的重視。 解放後,斯霞總結自身教育經驗和體會對教育愛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她指出:“熱愛教育工作,必須熱愛學生,這是我們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我們當教師的神聖職責。我們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從內心迸發出一股強大的力量……”⑦她同時認為教育愛體現在教師的日常生活之中。 斯霞對教育愛的探索主要還是停留在對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未能在理論上對教育愛進行深入地探討,也未從實踐上去加以研究。這與她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她提出的“母愛教育”是非常有價值的,但在當時卻受到了批判。 目前,教育愛正開始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和教育者的重視。説明人們已經開始注意到教育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一些人也在這方面做了探討,但是,迄今為止,國內還沒有關於教育愛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 台灣學者鄧石巖較為系統地研究了教育愛的一些基本問題。首先,他強調教育愛的重要性。他提出:“愛是人類精神成長的沃土……在家庭和學校裏,愛幾乎是教育的全部教材。有了愛,環境再困苦,孩子還是會健全的成長;失去愛,即使是富裕的境遇,幼小的心靈仍不免枯萎。所以我説愛就是教育的力量……”⑧其次,他認為教育愛的本質是幫助兒童真正成為他自己。他提出:“幫助學生依其根性發展成他自己,是教師最重要的職責...... 教師的愛表現在慧眼識英雄上,看出每一個孩子的特質,予以啟發、教導和訓練......”⑨ 再次,他認為教育愛是無條件的。他説:“愛是一種幫助學生成長的能力。它的特質是給予,所以愛是沒有條件的。”“當教師的心被條件化時,就很難施展有能力或有啟發性的愛。”⑩ 鄧石巖主要是從活動的角度探討了教育愛的內涵。他的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有助於我們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愛的內涵。

(三)總結: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教育愛思想主要研究的文獻查閲,我們不難發現:首先,人們對教育愛的認識和研究是逐步深入和發展的。其次,人們對教育愛的研究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再次,人們對教育愛的認識和研究具有侷限性,即受限於他們對愛的認識程度。最後,在教育愛的研究方面,我們與國外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缺乏系統的研究,而國外已領先我們很大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