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幼兒園的班級管理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58W

在學校的諸多事務中,班級管理的地位舉足輕重。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幼兒園的班級管理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的班級管理論文

作為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級、團結好老師、引導好孩子、協調好家長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當好一位班主任,該養成好什麼樣的習慣呢? 拜讀《卓越校長的7個習慣》後,我篤定地給出答案:

做好有效溝通,遇事果斷干預

為了方便更好地與家長溝通交流,展示幼兒一日活動,我班在開班之初,就建立了QQ羣。QQ羣建立以來,分享幼兒在園照片以及精心選擇編輯的家庭教育案例、科學育兒知識、衞生保健小常識等等,家園有效互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也不乏問題的出現。確實,羣裏最近總出現類似的問題,家長經常會在羣裏傳播負面信息,影響了家長對老師工作的信任。這怎麼辦呢? 如何寬慰家長引導家長正確看待問題,安撫老師委屈的情緒,我想了許多。我在羣裏分享了幾篇文章,引導家長理智看待孩子受傷,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最後,我在羣裏發了這樣一條信息“我有這樣一個想法,希望得到家長朋友的支持。這個羣可以發照片、處理問題,但更希望是一片祥和,充滿正能量。

如果您信任老師,滿意老師的處理,希望給老師一個愛心,支持鼓勵一下年輕的老師們! 期待大家的肯定!”令人激動的是,家長紛紛回覆愛心,老師們看到家長的支持,委屈一掃而光,再辛苦也值了! 這也給家長們做了個正向引導,羣裏告狀的事情越來越少了。家長們更希望當面和老師溝通,更加理解和支持老師們的工作。老師們也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因家長的信任和孩子的愛戴而充滿了動力!

芭芭拉引用這句家喻户曉的諺語描繪了這樣一幅生動的圖景:“如果你從沒踩過他人腳趾,你就從沒走過路。”面對問題家長,我們首先要反思自己的工作,做好自我批評。但如有必要,也應該勇敢地“踩踩他們的腳趾”.是啊,勇氣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儘管充滿恐懼還要繼續前進。發自內心,真正將我們自己投入到溝通中,使溝通真實有分量。

堅持身正為範,設想付諸行動

正如書中所説,致力於成為一名個性的示範者: 你要成為一名模範,你的價值觀、言語和行為均值得信賴、誠實正直、真實無虛、尊重他人、慷慨無私、謙卑禮讓。

作為班主任,在班裏老師、孩子和家長眼裏,一定要做好示範。在老師間,要做好上載下達,積極向班裏老師傳達幼兒園會議精神,佈置任務,並做好分工。尤其是年輕老師,更要做好示範。不光要告訴年輕老師要幹什麼,更要告訴她怎麼幹。不光要告訴她怎麼幹,必要的話,更要親自示範給她看應該怎麼幹。手把手地教,心連心地談,相信年輕教師會成長的很快,能夠做自己的好幫手,更希望她們能夠獨擋一面。孩子是映照父母的鏡子,又何嘗不折射老師教育的痕跡? 在孩子面前,更應謹記“一言一行應思為人師表,一舉一動當慮兒童發展”,引導孩子感受老師“童心與母愛”的關懷教育,養成終生受益的良好行為品質。在家長間,要做好組織調動,建立好班裏的家長委員會,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發揮家長的聰明才智,尋求家園共育。

打造班級特色,引領合作自主

《綱要》指出“要充分發揮牆飾的教育價值,激發、支持和引導幼兒與環境相互作用,主動獲取有益的知識經驗。”本着“每一寸環境均為幼兒發展負責”的理念,我班從幼兒發展需要着手,緊緊圍繞活動內容和教育目標,充分發揮孩子的主體性,積極引導幼兒與環境互動,創新班級環境,形成班級特色。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為幼兒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聯想,大膽運用各種材料和美術表現形式創造和表現新的、美的藝術形象,在創造美和表現美的過程中獲得美的情感體驗以及成功感。重點關注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過程以及通過活動提高幼兒在自我探索方面的能力。

我班以紙藝術為班級特色。家長、老師和孩子們一同蒐集廢舊牛皮紙、報紙、紙箱、紙筒等。廢舊材料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自由創作、恣意揮灑的空間,為他們提供一次非同尋常的體驗,發掘幼兒的潛能,在這個過程中認識美、發現美、創造美並從中得到快樂。活動室橫樑上的紙筒吊飾、各區域間隔的拉花紙藝、表演區的報紙創意服裝、建構區的造型紙箱以及美工區的彩色紙漿,激發了孩子們創造美、表現美的情趣,讓智慧在指尖流淌,創意在心靈綻放。

《芝加哥日報》的專欄作家西德尼·哈里斯曾説:“為我們所做過的事情而後悔是可以被時間富平的; 為我們沒做過的事情而後悔才是無可慰藉的。”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我不斷學習、思考、踐行! 我願在幼兒園領導的認同和指導下,與家長、老師攜手並肩,為孩子們營造温馨和諧的班集體,為幼兒一生幸福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麥克萬 (Mc Ewan) ( 美)。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 高美華。淺析幼兒園班級環境創設的有效性。讀寫算 ( 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