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單親初中生心理疏導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2W

單親學生的教育問題,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要了解單親孩子的類型,分析其心理問題,採取適當的方法進行疏導教育,用真愛打動他們,幫助那些家庭不健全的學生建構健全的人格,讓他們能健康成長。單親學生的教育問題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問題,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等多方面進行合作。班主任要有愛心,更要細心,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給予關愛,不要讓學生有被施捨愛的感覺。

單親初中生心理疏導論文

當今社會單親家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隨之產生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問題,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也是擺在心理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初中生正剛剛進入青春期,本來思想就不穩定,家庭的變故對其影響更大,單親初中生的教育問題就更嚴重了。筆者多年與單親的學生相處,不斷研究其心理問題,探討解決辦法,有了一定體會,現將其總結出來與大家共享。

一、單親學生的概念

廣義上單親學生包括父母離異孩子跟其一方;父母一方去世的;還包括父母一方在外地與一方留守的。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即父母都在,可一方跟本不管孩子的,可能經常應酬,酗酒,孩子缺失一方的關愛,這樣的學生也應算單親學生。

二、單親學生的類型及心理分析

單親學生缺失一方的關愛和管理教育,往往會有強迫、焦慮、狂躁、恐懼、自卑、自責、自閉、抑鬱、偏執、敏感、妒忌等心理問題,他們缺少安全感和幸福感。根據這些心理問題,單親學生表現可分為以下一些類型:

1.自卑型。這樣的學生往往是離異家庭的特別多。當父母離異時,孩子會覺得自己與其他學生不一樣,有遺棄感。在人前不敢提父母,不敢正視別人,做事沒有信心。

2.自閉抑鬱型。這樣的學生在父母一方去世的家庭中較多。原本健全幸福的家庭,突然發生變故,親歷親人的去世會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過度痛苦導致不愛説話,久而久之變得自閉抑鬱。

3.暴躁型。這樣的孩子多因父母離異,父母覺得虧欠孩子便溺愛孩子、放縱孩子造成的。他們特別焦慮,愛發脾氣,喜歡用摔東西發泄心中的不滿。

4.自責型。這樣的孩子他們覺得父母離開他是因為他表現不夠好,特別是一方總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方。

5.表現型。這類孩子特別愛表現自己,以自我為中心,想得到大家的關注,別人對他稍有忽視就會鬧情緒。而這種心理狀態導致行為的兩個極端化存在:一是正面效應,積極參加活動,希望得到認可與表揚,從而得到父母及他人的關注與認同;二是反面衝突,通過一些消極行為博得關注,以獲得存在感,滿足內心的自我需要。

6.放縱型。他們認為自己是被拋棄的孩子,索性就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了。打仗、鬥毆、吸煙,與社會小混混攪在一起,花錢揮霍,撒謊成習慣,用嘈雜的生活氛圍掩蓋內心的精神層次的缺失。

三、單親學生的心理疏導方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將人的心靈分為三個自我意識的層次,即:意識、下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一些本能衝動、被壓抑的慾望或生命力都在不知不覺的潛在境界裏發生,因不符合社會道德和本人的理智,無法進入意識被個體所覺察,這種潛伏着的無法被覺察的思想、觀念和慾望等心理活動被稱之為潛意識,也就是無意識。一些單親學生的種種反應往往都是潛意識行為。對於一個個體來説,有意識層面和無意識層面之間有可能發生交換,那就需要教師幫助他們引導到意識行為上來。教師應多關注這一羣體,細心觀察,給予關愛。要為班級單親學生建立檔案,分出各種類型,隨時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具體做法是:

1.移情訓練法。開展移情訓練,增強道德敏感性。移情訓練可從情緒追憶、情感換位、作品深化、作品評析、想象情境等方面,讓單親孩子建構正確的道德觀念,獲得明辨是非的能力,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班裏曾有一個單親孩子,他很逆反,處處都和老師對立,不寫作業、上課説話。班主任上課還好一些,科任老師簡直沒法上課。一次班會上演小品,讓他扮演老師這一角色,開始他不同意。老師説誰有膽量嘗試演好與自身完全不同的角色?這對於愛熱鬧、好表現的他怎能錯過。

故事情節中,有一個非常聰明又極盡調皮的學生,百般刁難老師,老師怎樣改變他?這樣角色一換,他便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氣老師了。移情換位法還可以遷移到生活中:與父母換位,與弱者換位,或者假設自己是作品中的某人,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在訓練中及時給予評價鼓勵,這對那些暴躁型的單親學生效果更好。通過反覆訓練,學生親和社會的行為會有顯著增加,侵犯行為顯著減少。

2.情緒調控法。情緒心理學家認為,情緒作為腦內的一個檢測系統,對其他心理活動具有組織作用。這種作用表現為積極情緒的協調作用和消極情緒的破壞、瓦解作用。人處在消極情緒狀態時,容易失望、悲觀,放棄自己的願望,或者產生攻擊性行為。情緒除自身調節外還有人際調節,單親學生的種種心理問題往往是情緒自我調節不好,需要教師幫助人際調節,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第一,教師在講道理時要注意運用具體的實例,以生動、帶有情緒色彩的'言語表述,使學生在領會道德要求的同時,產生情緒體驗。第二,人的情緒是通過對刺激因素、認知因素和生理因素三方面信息的整合而產生的。故在道德教育中,提供有關的背景信息,幫助學生對道德情境、人物和事件做出解釋和評價,可以影響其道德情緒體驗。第三,重視教師的情緒感化作用。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學生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源泉。教師對學生的錯誤行為批評的同時,需要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在學習上給予切實的幫助,對他所表現出的微小進步感到由衷的喜悦。當學生認識到老師的善良願望後,就會產生温暖、感激和信任等積極的情感體驗。

3.夥伴影響法。根據單親學生的不同特點,安排適合引導他、影響他的夥伴,會有顯著的效果。單親學生中,暴躁型、放縱型的會有一些夥伴,但往往都是一些會產生消極影響的。教師需要使他們脱離原有的交往圈,為他們安排一些能正面引導的夥伴,同齡人之間溝通會容易些。教師一定要時時提醒引導者做好正面工作,不要受其影響。那些不善言語,不善與人交往的單親學生,需要教師安排一些有共同志趣的學生,結成夥伴,他們會有共同語言,有效的溝通會產生積極的情感共鳴,進而引發向上的情緒反應。

4.活動導引法。對於自卑型的單親學生可以鼓勵其積極參加活動,發揮特長找回自信。班裏有個父母離異的學生,事事小心翼翼又自卑膽怯,不敢和同學交往。老師通過他的小學同學瞭解到他唱歌非常好聽,於是就從這方面打開他的心扉。在一節音樂課後,老師故意説:這節課有幾個學生沒有好好唱啊,我要他們單獨唱這首歌。叫了兩名同學後,老師叫起這個單親學生。他開始不唱,老師給了他一個肯定的眼神,他頓了頓唱了起來,字正腔圓,聲音洪亮。老師使勁地為他鼓掌,連聲説:“唱得太好了!太好了!我就愁這文藝委員一職沒人能勝任呢,原來人才在這裏呀,就你了。”同學們都鼓起掌來。從那以後,他課前領歌,還參加了校園歌手大獎賽,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為班級增了光。同學們都很佩服他,從此他信心大增,説話聲音大了,和同學們交往也很自然了。

不管哪一種方法,都需要教師發自內心的關愛,用真愛打動他們。單親學生缺少的不是物質的東西,而是精神上的關愛。這就需要班主任要有愛心,更要細心,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給予關愛,而不能讓學生有一種被施捨愛的感覺。可以通過作文評語,寫紙條等形式與之交流;可以記住他們的生日,及時送去祝福;還可以通過拍拍肩膀,摸摸腦袋等細微的動作表達關愛。關愛既要發自內心,又要自然,真正走進學生心裏,學生才願意向你敞開心扉。

單親學生的教育問題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問題,它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等多方面進行合作。否則,班主任一人的努力剛剛有些效果,學生又會在其他不良因素的打擊下變回原形。單親的孩子就像不良環境下的幼苗,也渴望長成參天大樹,多給予他們一些陽光雨露,走進他們的內心,引領他們健康成長,他們一定會還你一片充滿生機的綠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