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語文實踐能力培養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6W

一、課前學習為課堂學習鋪墊

語文實踐能力培養論文

我們傳統的教學活動是上課後才向學生公佈教學內容。教學起點從零開始,學習時時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開展“綠色語文”實踐活動,就強調先向學生公佈教學內容,學生可事先通過查找資料、蒐集信息、預習課文,對所授教學內容有充分的瞭解和準備。如教學《觀潮》《海底世界》《説茶》等課文,可事先讓學生查找有關“錢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海底世界是怎樣的景象”“茶的歷史、茶的種類、茶文化”等資料,拓寬他們學習的渠道,讓他們在課前先體驗學習,進行實踐活動,為課內學習夯實基礎,觸類旁通,學起課文來就水到渠成、一觸即發了。

二、課堂學習向課後學習延伸

傳統的教學活動就是把所有問題在課內解決,無問題結課。而“綠色語文”實踐活動強調把問題帶出課堂,帶到課外,帶向生活,帶向社會,帶向終身,從而在實踐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終身學習語文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如學了《詠柳》《絕句》這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後,要求學生課外蒐集描寫春天的古詩,細細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來表現春天的並在活動課中交流;學習《燕子》後,讓學生到野外去尋找春天,並寫成文章。學生的習作可謂多資多彩,有詩歌形式的《春來了》,有散文形式的《迎春》,有記事形式的《找春天》。他們在文中寫道:“叮叮咚,叮叮咚,泉水在歡快地歌唱:春來了,春來了!”“桃花擦上胭脂,春雨彈起鋼琴,柳姑娘跳起長辮舞,她們在幹嗎呢?她們在迎接春天!”如課文《落花生》,課堂學生討論“你想做蘋果式還是落花生式的人物”,課堂上不給統一答案,讓學生課後採訪當地傑出人物,把這一人生觀問題帶到課後。這樣,課後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就是課內學習的延伸和拓展,學生在實踐中更深更真地體會到了文章內容的妙與真。

三、與日常生活結合

“語文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中時刻離不開語文”。教師要善於捕捉生活中的事例,為學生創設學習語文的機會。我班的××同學獲青少年讀書教育活動全國特等獎,應邀去北京參加夏令營活動。新學期開始,全班學生聽説她去了北京,都好奇地圍着她,七嘴八舌地問這問那,見此情景,我就提議王業涵召開“小記者招待會”,滿足大家的要求。在“小記者招待會”上,學生有的問:“你去了長城,登上長城有什麼特殊的感受?”“你都見了哪些地方來的.朋友?”你們都聊些什麼?”“北京有什麼特點?和我們這兒有什麼不一樣?”……××同學一邊回答一邊拿出從北京帶回的相片,一一介紹了長城、故宮、天安門等旅遊勝地,還娓娓地講述了在北京與小朋友一起的生活趣事。全班學生如同身臨其境,激情高漲,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把今天這場面記下來,有的寫了《難忘的“小記者招待會”》《一堂有趣的語文課》《難忘一刻》《歡迎新北京人》……在這節課中,許多學生雖然沒有去過北京,但通過××學生的介紹,他們也瞭解了許多於北京的知識,同時這又是一個很好的習作題材,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很好的習作情境,鍛鍊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四、與社會生活結合

社會是一個大學校,學生的生活離不開社會,與社會生活結合就是充分利用這個大學校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環境形勢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如配合社會開展“公民道德綱要建設”的活動,讓學生在尋找、採訪社會有關“美德”的人和事,並針對這些人和事,撰寫有關“美德在身邊”的文章,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分小分隊開展“尋找真美,發現真美”的假日活動,活動後在班隊課中交流“什麼是美”。活動後與活動前,學生面對“美”的理解截然不同。××同學根據一系列活動撰寫的《品德美才是真美》參加縣“美德在身邊”徵文比賽獲一等獎。把語文學習實踐融進社會中,可以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語文的“文道”結合兩不誤,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