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中的運用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5W

一、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中的運用論文

1.1信息傳達方式的共性音樂語言是沒有國界的,這一點已為世人所公認。音樂之所以可以為任何人羣所接受,是由於它具備了下列條件:首先,作為表達音樂惟一載體的聲音(是樂音而非噪音),存在於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而這種聲音不帶有任何被強制的烙印。其次,正如我們在上面內容中已經闡述過的,作為從事二度音樂創作的指揮家、演奏家們,可以享有足夠自由發揮的想象空間,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經歷、情感以及對作品的理解與感受,來完成對音樂作品的詮釋和演繹。而作為茶文化大千世界的唯一載體———沁人肺腑的茶香,不也同樣具備這種無需任何語言的註釋,即可以超越時空、地域、民族、信仰,而為任何人所理解與接受的世界語言的特徵嗎?在當今世界上,千滋百味的茶香,豐富多彩的茶藝,風靡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歐美等世界各國。泡茶者們採用不同的茶具器皿,選取不同色香的茶葉,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羣,傳達着茶香真諦的信息。在賞茶、聞香、品茶、以及以茶會友、以茶交友的過程當中,茶藝師們無需,也實在是難以用任何語言,來對茶香的定義給出一個準確的界定。而作為信息接受者的品茶者們,同樣也無需藉助茶藝師任何語言上的翻譯,都會自然而然地用心靈去品嚐、回味、感悟,並接受藴藏在茶香的那種別有洞天的精神內涵。如上述,音樂和茶藝在信息傳達和信息接受方式上的共同屬性,使我們不難看出,在這兩種文化的學習與理解方法之間,存在着如此相似的關聯之處。這種方法上的相互借鑑,將會使得學生們能夠跨越表演技術層面上的障礙,在對現實世界和形象思維之間關係的理解上,變得更加容易一些,從而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具有較高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目的。這也正是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中意義所在。

1.2韻律內在的共性音樂是時間的藝術,而這種音樂的最基本的特徵也同樣體現在茶藝表演的過程中。音樂的流動是在一種看不見摸不着,稍縱即逝的狀態下完成的。但這種流動絕非一種聲音或者音響的枯燥無味,無休無止的持續。它是構成音樂的各種要素,表達情感的一系列表現手段的有機組合。由於它的運動形態客觀地滿足着人類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潛在地始終遵循、對應着人類對客觀事物的感受,從而使得我們在傾聽音樂時,並沒有感覺到它有任何無秩序的痕跡,而是自然地伴隨着音樂在時間中的流動,產生一種油然而生的本能心靈深處的共振。這種共振的喚起,則是在任何一種表演藝術中都潛意識地存在着的起承轉合的作用。音樂中的起承轉合原則,主要是通過音樂主、副題的陳述、連接、展開和再現等一系列運動來體現的。而這一原則也淋漓盡致地體現在茶藝表演的全過程之中。眾所周知,音樂的時間流動,只有在一個起承轉合的週期完成之後,我們才可以在想象或者叫做幻想的世界中,得到一個完整的被昇華了的形象塑造。由於茶藝也同樣是依靠時間的週期運動特徵,也必然伴隨着這一表演過程的始終。隨着茶藝表演的時間推移,我們也同時漫步在超現實,自由翱翔的思維天地中,去回味茶道思想精髓,體驗仙境瓊閣,將茶藝表演中那些直接、間接地傳達給我們的.豐富內涵,形成一個更加完整、完美的形象。因此,我們認為,對於時間藝術的音樂,特別是對於藴藏在音樂作品中的這種內在韻律的學習和理解,將會使得學習和理解同樣是時間藝術的茶藝表演,變得更為形象化,更加有利於我們認知和解讀茶藝表演,傳達給我們的具有豐富內涵的各種信息,從而也更加使我們易於超越有形的表演進而敲開無形的精神世界的大門。

1.3精神內層的共性音樂是一種精神文化的結晶,它是作曲家豐富感情的一個載體,然而我們卻無法從音樂本身這個載體上,去真正知道作曲家所要表達的豐富的思想內涵。就像在欣賞茶藝表演時一樣,我們也無法從那些程序化的表演過程中,完全理解茶藝師所要表達的豐富的思想內涵。然而,也正是這種理解上的主觀性和多義性的存在,才賦予了人類的思維和想象力以無限發揮的精神文化空間。因此茶藝程序的原創作,茶藝師表演的二度創作以及品茶者的三度創作,也如同音樂的欣賞過程一樣,由於茶具、茶藝師、茶藝表演的過程以及品茶者的不同,特別是因時因地而異所造成的心情、領悟力、當時的環境、外部因素的刺激等,又會使得人們在品茗、欣賞的過程中對其豐富內涵理解的主觀性和多義性受到諸多影響。基於音樂和茶藝的欣賞都是對於精神世界之求索的這一共同屬性,所以,儘管每次的欣賞過程都是那樣千姿百態,變幻神奇,但是,每當音樂的潺潺流動,茶藝師的舉手投足,與我們的感受產生聯想和共鳴時,我們都無疑會受到一次又一次靈魂的洗、淨化與昇華。對於茶藝表演內涵的深層面的理解,需要藉助人類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而音樂欣賞則是可以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二者精神層面上的共通性,有利於藉助人們音樂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進而幫助我們透過茶藝表演的層層薄紗,去真正領悟茶藝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之廬山真面目。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音樂賦予茶藝以靈魂,茶藝賦予音樂以形象。將音樂教育引進茶文化的教學之中,正可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上的實施

茶道作為一種綜合的藝術創造活動,從茶席設計到表演過程中的每一瞬間,自然優美的動作,相宜的音樂、器具、整體環境的和諧與協調,無不體現創作者、設計者、表演者的綜合文化修養與藝術造詣。為此,為了完成音樂教育在茶文化中的作用與實施,我們按照聽、學、用三步曲的學習原則,設計了下述包括中外音樂簡介;中國民族樂器、外國樂器知識介紹;中外經典聲樂、器樂作品欣賞;中外著名音樂家介紹,以及基本樂理知識、音樂載體介紹等課程安排,來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與藝術魅力。

2.1音樂欣賞在音樂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即是音樂欣賞或鑑賞,即我們前面所説的三度創作。作為三度創作主體的音樂欣賞者們,正是這個過程,完成了一個由對聲音的感知、認知到進入精神世界的領悟、昇華的質的飛躍。在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音樂作品(樂器和聲樂)當中,我們將選擇各個時代,各個流派最具有代表性作家的一些作品,來作為音樂欣賞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其中包括外國音樂中對巴洛克時代,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以及中國音樂中對民歌、民族樂器、戲曲以及曲藝的介紹和欣賞。特別是中國音樂作品將作為音樂欣賞課程中之重點內容,來進行欣賞和介紹,這將更易於引導學生理解領悟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易於產生在純精神世界中音樂感召力與學生情感投射之間的互動,從而有助於提高、加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即從茶藝表演的物質世界,進入到真正感悟中國茶文化真諦的精神世界的過程。在音樂欣賞的教學中,我們儘量做到教師不在學生欣賞作品之前,進行過多的理性知識的介入,以便可以使學生穿透音樂,最大限度地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暢遊音樂的神祕殿堂,領略音樂的巨大魅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除培養學生了解音樂欣賞的基本內容和方法,具備初步的音樂審美能力,具備一定的作品衡量標準之外,還將努力使學生能夠逐步把自己的文化背景、思想觀念、人生閲歷、感覺聯想等融進音樂,從各個層面去感悟自然,感受音樂和生命律動的共振,從而最終進入體驗音樂的境界。

2.2民歌學唱民歌學唱是使音樂欣賞課程最大程度地獲得效果的手段之一。對音樂的理解也如同對其他事物的理解一樣,是一個永無止境,呈螺旋狀攀升狀態的追求過程。因此,音樂欣賞的過程,是由量變到質變的時間、數量和經驗積累的過程。而民歌學唱則是進入這個過程起步階段的捷徑之一。民歌如同茶文化一樣,是一種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藝術。它最接近生活,最易為人們所理解、接收。作者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無須翻譯,無須解釋,一切盡在不言中。浩如煙海的中國民歌的學習,會在我們的學生眼前展現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特別是大量豐富的茶歌,更是我們打開茶文化寶庫的門扉,理解茶文化的真諦不可多得的鑰匙。藉助音樂所表達的情緒情感和這些歌詞語言的提示,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將會更易產生音樂感召和心靈呼應的對撞與共鳴,更易激活人們那原本充滿豐富內涵的內心世界。

2.3音樂實踐音樂教育三步曲的最後一步是“用”,即音樂實踐。在前兩步的聽和唱的學習過程中,音樂給我們的感官以神奇莫測、千姿百態的刺激,當音樂與人們的情感發生共鳴,就會使人引發心理的愉悦。但是我們教學的目的是在於希望學生能夠在完成扮演三度創作的音樂鑑賞者的角色之後,再次攀登一個呈螺旋式上升的音樂實踐的階梯。使學生突破原本侷限在個人形象思維的狹小空間,將音樂與人融為一體,更全面完整地理解、詮釋音樂整體,從而使自己的表演帶給新的音樂鑑賞者以新的感動。音樂實踐是一個全方位的再學習的過程,是對音樂作品有創造意義的傳達和再現,是使譜面上的音樂變成為有靈魂的鮮活音樂的二度創作,是一個需要學生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方可完成的精神昇華的過程。它使學生在茶文化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應用形象思維的方法去理解、詮釋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真諦,為茶文化的建構,在深度、廣度上的進一步拓展做出新的貢獻。

三、結論

通過以上論述,瞭解了音樂和茶文化融會貫通的歷史淵源,音樂成為茶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茶與音樂的結合可以使人的感官知覺得到全方位的體驗,使眼能觀其色,鼻能聞其香,口能品其味,耳能聽其聲,心能得其韻。運用行之有效的手段,使音樂在茶文化中的作用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使音樂和茶文化教學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