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林業生態工程發展前瞻性淺析的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74W

一、林業生態工程的概念

林業生態工程發展前瞻性淺析的論文

林業生態工程是根據生態學、生態學、系統科學與生態工程原理,針對自然資源環境特徵和社會經濟發展現狀所進行的以木本植物為主題,並將相應的植物、動物、微等生物種羣人工匹配結合而形成的穩定而高效的人工複合生態系統的過程。它本身包括着傳統的造林綠化內容,一些成功的單項造林技術與新技術的篩選與應用,但不是簡單“相加”與“拼盤,’;它的目的不僅只考慮經濟效益,而是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並重;它的全過程是配套技術合理組合的完整工藝流程。

二、林業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1、系統論原理

人工生態系統的建造調控是生態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教授給“系統”所下的定義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凡是一個系統它應具備如下特徵。

1.1結構的有序性

一個系統既然是廣有機整體,它本身必須具備自然或人為劃定的明顯邊界,邊界內的功能具有明顯相對的.立性。一片果園、一個人工林它與相鄰的系統是具有明顯邊界的,其功能與其他系統也是不同的。同時,每一個系統本身一定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分所組成。系統內的組分之間具有複雜的作用和依存關係。作為人工林生態系統,本身就包括着森林生物和森林環境兩大組分,而其兩大組分又可以自成系統(於系統)。像森林生物要分成植物(林木與伴生植物)、動物(鳥獸、昆蟲)、微生物(真菌、細菌);從環境角度講,作為人工生態系統又應當分成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這些組分形成了複雜的水平分離和垂直分離。

1.2系統的整體性

為一個穩定高效的系統必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各組分之間必須具有適當的量的比例關係和明顯的功能上的分工與協調,只有這樣才能使系統順利完成能量、物質、、價值的轉換功能。系統中某一個組分發生量的變化以後必然影響到其他組分的反應,最終影響到整個系統。林、眶生態工程設計、建造過程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通過整體結構的建造而實現人工生態系統的高功能。

2、環境因子的綜合性

自然界中眾多個環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計算單位,每個因子也都是對生物產生重大影響,在林業生態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項因子對生物羣落的綜合作用。這種綜合影響的作用往往與單因子影響有巨大的差異。如何進行多因子綜合評價對今後林業生態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3、食物鏈原理

食物鏈與食物網是生態學的重要原理,食物鏈與食物網中的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使太陽能轉化為能貯存於植株之中,所以,稱綠色植物為“生產者”。綠色植物被草食動物所食,草食動物被肉食動物吃掉,這些動物中有的吃草,有的吃其他動物以維持其生命。植物和動物殘體又可為小動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這種吃與被吃關係形成的關係稱之為食物鏈關係。後兩者分別稱之為“消費者”和“分解者”。

4、擴大視野,修正傳統林業概念

多少年來我國大農業範疇一直存在着一個傳統觀念;農業就是糧食、林業就是“大木頭”、畜牧業就是豬和雞。林業建設幾年來一直認為用材林才是林,造林就是刨坑栽樹,農業防護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網。林越來越萎縮,概念越來越窄,專業越分越細,將一個森林大系統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

來屬於林業範疇的東西,如中草藥、食用菌、野生動植物、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果樹都拒之門外。這種觀點對我國林業的發展是十分有害的。提出林業生態工程就是要歸還林業的本來面目,把林業作為一個完整的大系統來看待,發揮林業的綜合功能。

三、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

現代林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森林生態環境意義的加強。針對這種形勢,大多數國家的林業發展都在做出新的選擇,進行深刻革新。無論是提供林產品、保持森林生產力的穩定和增長,還是發揮森林的環境服務功能;無論是營造各種類型的人工林,還是對現有森林進行經營,按照持續發展的要求,都必須建立和維持一個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使人類的利用和干擾保持在森林生態系統可容忍的限度內。公務員之家

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與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方面,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家發展了水土流失控制的工程措施和快速的工程綠化技術,致力於形成以森林為主的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體系。其發展趨勢是,生態環境治理與水土資源的保護、改良、合理利用相結合、以充分發展水土資源的生態、經濟效益,促進區域生態安全與協調發展。與此同時,森林的多目標經營已成為各國的主要研究內容。在我國,林業生態工程領域的研究雖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並具有一定的應用性和學術水平,但從林業生態工程高效、穩定、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還需進一步調整與完善。隨着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深入發展,對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後林業生態工程學科面臨點和難點問題是:(1)人工防護林生態系統穩定性維持;(2)乾旱地區林木水分生理,植被土壤水文生態過程;(3)區域森林植被建設適宜度與生態用水的關係;(4)抗性植物材料的選擇和繁育;(5)區域性防護林恢復與重建的生態經濟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