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歌舞伎與京劇比較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39W

進入20世紀,歌舞伎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也不斷進行創新,吸收先進文化要素,表現出與時俱進的活力。比如,把歷史劇、音樂劇和西洋的作曲技術融合在一起,還吸收了中國京劇藝術來進行創作。京劇是形成於北京的戲曲,也是流行於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五十五年,享譽江南的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乾隆帝八旬萬壽祝壽。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著名的還有四喜、春台、和春,與三慶班合稱“四大徽班”。乾隆末年,一批漢劇演員也陸續進京。由於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有着血緣關係,徽、漢兩劇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融合,又吸取崑曲、京腔之所長,最後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從清末到民國時期,京劇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受到了廣大聽眾的喜愛,得以迅速擴展到全國各地。新中國成立後,京劇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如今,京劇也已作為中國戲劇的代表活躍於國際舞台上。

歌舞伎與京劇比較研究論文

同樣都是本國文化精髓,歌舞伎和京劇在藝術上的地位是相同的,可是在藝術表現上確實有着不同的文化感覺。以下試從音樂性、角色設置及舞台構造上進行二者之間的比較,以窺端倪。

(一)音樂性的區別

京劇的音樂性則是通過打擊樂來表現,通過節拍來控制整個戲台的節奏,達到演出的舞台效果。歌舞伎原本起源於唸佛舞蹈,這也使得歌舞伎必然擁有與音樂融於一體的特質。特別是在日本江户時代的中期,受人形淨琉璃的影響而形成的“丸本物”作品中,“義太夫節”音樂伴唱是表現劇中情節和人物心理行動的重要手段。另外,由於歌舞伎的台詞一部分是採用“七五”字的詩體,這種跟京劇唸白類似的台詞往往需要音樂的伴奏。1558—1570年這段時間成為日本戲劇史上的變革期,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將“三味線”日本本土化。之後“三味線”在歌舞伎表演中逐漸成為最重要的伴奏音樂。京劇屬於板腔體,主要有二黃、西皮兩個唱腔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在京劇“唱、念、做、打”的四大基本功中唱功排第一,各大名家、名派也是以其獨具風格的唱腔形成各自流派的。而“念”本身也是一種吟唱,“做”和“打”的節奏與音樂節奏之間更是存在着必然的聯繫。這就是人物動作的節奏始終要和音樂的節拍一致,形成一種呼應的節奏感。而且京劇的打擊樂在刻畫人物的內心、渲染場景氣氛和演員的上下場以至幕布的升降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京劇舞台上,人物的行動甚至是思想活動,都要通過舞蹈化的動作、節奏感的演唱和唸白來表現,並在音樂的伴奏中進行。

(二)角色設置

歌舞伎的角色設置種類繁多,從性別上來説有男女之分;從年齡上來説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即老人和小孩兩種分類;從角色性質上來説有善者和非善者之分。京劇在角色設置方面有其獨特的語言稱謂。它把不同性別、性格、年齡、身份的人物劃分為不同的'行當,一般説來有“生、旦、淨、醜”四大行當。歌舞伎的角色分類現在大都以角色性質來簡化分類。從總體上來説,歌舞伎總共有四大類,分別是“主角”、“旦角”、“丑角”和“配角”。“主角”是指善良的男性,包括和事師、實事師、和實師等。和事師一般指柔和善良的英俊的人,實事師是指具有判斷力、能調解事情、且能忍辱負重的人,和實師則是指和事和實事的折中者;“旦角”是歌舞伎中女性角色的總稱,一流旦角指的是旦角中的首領;“丑角”是飾演誇張、搞笑角色的演員;“配角”則是和主角相對的角色。而在京劇中,“生”一般指劇中扮演男子的角色,其中又可細劃分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是指中老年男子的角色,在劇中代表剛毅正直的形象。小生,在京劇中則指青年男子的角色。武生是指扮演年輕男性武將,他們往往要用形式上的武打技藝展示劇中人物的高強武藝。京劇中把女性統稱為“旦”,按照人物的年齡、性格又可分為許多行當。如飾演大家閨秀和有身份的婦女的被稱為“正旦”,因常穿青色的長衫所以在京劇中也被稱為“青衣”。扮演活撥開朗或潑辣風騷的婦女的角色被稱為“花旦”。此外還有“花衫”、“貼旦”、“武旦”、“刀馬旦”、“老旦”、“小旦”等角色。在京劇中,“淨”角是舞台上頗具風格的人物造型,臉譜也最為豐富。因其臉譜要用各種色彩和圖案來勾畫,所以“淨”角又俗稱為“大花臉”。“醜”角演員又稱為“小花臉”,化粧雖與大花臉有點相象,可是丑角的表演風格和淨角完全不同,他的出場往往會引起聽眾的笑聲。“醜”也分為“文丑”和“武丑”。“文丑”經常扮演花花公子、更夫、酒保、獄卒等。“武丑”則扮演一些機警風趣或頗具武藝的人物,象俠盜小偷、綠林好漢等。不管“文丑”或“武丑”,在劇中都是滑稽、幽默的喜劇人物,並不完全都是反派角色。

(三)舞台構造

歌舞伎的舞台是由能劇舞台演化而來。最初的舞台是長寬均為六英尺的正方形,舞台後面是樂屋。“花道”是歌舞伎舞台構造的一大特色,產生於1652年前後。起初是為有錢的觀眾向喜歡的演員贈送禮物時提供的通道,連接着舞台和觀眾席後方的休息室,後來成為了一種固定的構造。“花道”分為“本花道”和“假花道”,“假花道”是根據劇情需要來設置的。花道的出現使歌舞伎的表演發生了重大變化,演員出場和退場的情節也可通過花道來實現。從舞台表演上來看,花道可以被視為道路、水岸、走廊甚至是另一個舞台。《妹背山婦女庭訓》中有一場就是將觀眾席看作是河流,兩邊的花道視作河岸。還有在《十六夜清心》中,一開始花道上的演員和舞台上的演員各自説着彼此毫無關聯的台詞,以示二人距離很遠。隨着兩位演員距離的靠近,台詞也逐漸能夠對接上了。這就是一個巧妙地利用花道的例子。

除此之外,並木正三在1758年發明了旋轉舞台,還專門設置了讓忍者、精靈、神仙鬼怪出場和退場的小型升降台,這些都成為歌舞伎舞台的特色。京劇舞台舊時多是方形的舞台,也叫戲台。戲台上的方位有很多專門的稱謂,例如“上場門、下場門、九龍口、內場、外場、小邊、大邊”等。舊式方形舞台,出場、下場處各有一個門,右邊為上場門,一般為上場用,在門上寫有“出將”二字;左邊為下場門,為下場用,在門上寫有“入相”二字。後來出於習慣,新式舞台的右側幕口也被稱為上場門,左側幕口被稱為下場門。“九龍口”實際上是靠近舞台右後方的一箇中心點,京劇演員出場後總要到這個位置停一下,做個總體的亮相。與“九龍口”相對的是“白虎口”。“白虎口”靠近舞台左後方,與“九龍口”相對稱。演員在下場前到這個位子頓一下,變換一個動作再下場。“內場”、“外場”則指的是舞台上桌子前後方的區域。桌子的前面稱為“外場”,裏面稱為“內場”。另外,有關“大邊”、“小邊”的劃分,也有別於外國舞台。外國戲劇舞台有分為六個區的,也有劃分為九個區的。而京劇戲曲舞台是以台中心線為界,分為左右兩個區。右邊靠近右側幕區域稱為“小邊”,左邊靠近左側幕區域稱為“大邊”。但在實際舞台運用中的區域已擴大,常出現直接把左邊稱為“大邊”,右邊稱為“小邊”的情況。這種劃分也是根據中國人以左為大的習慣而來的。這種舞台區域的劃分也直接關係到舞台美術設計和舞台調度。例如舞台上站立、入座的位置,都必須依據輩分、地位或主客等關係來確定。

歌舞伎和京劇都擁有悠久的歷史,都代表了兩國戲劇的最高境界,作為各自的國粹,作為一種綜合藝術,都比較集中的體現了各自國家的風格和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國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特徵。瞭解中日戲劇的差異,也是瞭解中日文化的差異,這對增強中日兩國文化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