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農村特殊家庭教育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5W

農村家庭的條件往往沒有城市中家庭的好,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農村特殊家庭教育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農村特殊家庭教育論文

農村特殊家庭教育論文一

一、蘇北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

1、父母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獨立性提高。相對受盡長輩寵愛的獨生子女來説,留守兒童的獨立性更高。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需要獨自面對社會生活學習中遇到的難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加強。由於家庭困難,留守兒童的空餘時間都用來幫忙做家務、幹農活,有一定的生存技能。

2、缺失父母關愛導致產生孤獨感,影響交際。由於缺失父母陪伴與關愛,留守兒童會產生自卑感,性格孤僻,不願意甚至不敢與他人交流,長此以往,缺乏溝通使留守兒童不合羣,出現交流障礙,嚴重者出現自閉症。大量負面情緒襲來使留守兒童對社會產生厭煩心理,情緒波動嚴重,性格上出現不良特質。孩子因為長期與父母得不到溝通,親子之間產生隔閡,兒童就會缺少存在感、自尊感和安全感。親子關係融洽,父母支持、鼓勵、引導行為有助於兒童形成健康的社會情感和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3、缺乏正確引導,價值觀扭曲。外出務工的農村父母出於對孩子的關愛,陪伴的虧欠,會在物質上對孩子進行補償,出現孩子想要什麼就買什麼的現象。這樣一種補償方式無疑會對孩子價值觀樹立造成不良影響,使孩子產生虛榮心、攀比心,容易拜金。精神虧欠用以物質補償,還未形成正確價值判斷的孩子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久而久之形成一種享樂主義人生觀,出現好逸惡勞的心理,不利於孩子未來發展。由於沒有家長的正確引導,因此孩子沒有是非判別能力,分不清好人壞人界線,孩子的價值觀會和社會發展向逆而行,自主意識過強會引發獨斷主義,造成不可想象的後果。

4、缺乏溝通,心理髮展不健康。蘇北農村地區父母外出務工,孩子在家基本由爺爺奶奶照看,大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文化程度、文化素質都跟不上社會時代的需要,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更缺少科學性管理。臨時監護人不能完全明白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產生的影響,甚至想不到自己一個小舉動會影響孩子的一輩子。部分留守兒童在學校或生活中遇到問題、煩惱得不到傾訴,只能埋在心裏,長此以往對留守兒童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易產生內向、膽怯、多疑、自卑的性格特點,亦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情緒,有的採取上網、偷盜等不良行為發泄情緒,更有甚者出現攻擊性行為和反社會傾向。

5、缺少父母監管,留守兒童學習發展不全面。由於父母在外忙於打工,沒有時間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科學性與合理性規劃。有的留守兒童具備某些天賦,卻因得不到重視培養,而被埋沒荒廢;有的留守兒童由於沒有人管教輔導,成績始終上不去,變得不務正業,整天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甚至產生厭學心理,走上輟學之路;有的家長意識到這個問題,會對孩子施加壓力,導致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反而使問題變得更嚴重;而有的父母進城務工看到當代大學生“畢業則失業”的現象,產生“讀書無用”的想法,他們將消極、錯誤的思想灌輸給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子女厭學情緒。

6、農村安全隱患的威脅。父母不在身邊,臨時監護人不盡職,導致留守兒童得不到保護,安全隱患堪憂。留守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太弱,被拐賣、被侵害的事件屢見不鮮,他們的人身權益得不到保障,對留守兒童是一種極大威脅,對留守兒童教育造成不良影響,對蘇北農村基礎教育體系產生強烈衝擊。

二、蘇北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1、政府發揮宏觀指導作用。(1)蘇北農村落後地區的勞動力缺失現象歸根究底還是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政府在其中要發揮積極的宏觀指導作用,積極促進落後地區經濟發展,對農村經濟發展制定相關優惠政策,縮小城鄉經濟差距,減小農村勞動人口的流動幅度,使農民不出家鄉就能走上富裕的道路,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途徑,也是減少留守家庭的關鍵所在。(2)政府應從户籍制度限制着手,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建立農民工子弟學校,降低入學門檻,免除一定的學雜費用。各地政府應在一定能力範圍內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教育實施優惠,使子女跟隨父母在城市生活,得到家庭教育。

2、學校教育應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學校不是單純地對孩子進行科學知識教育,針對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應做到以下幾點。(1)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不僅對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有所幫助,而且有助於穩定社會、團結民族。(2)舉辦留守兒童心理諮詢會。由於缺失父母關愛,留守兒童容易出現心理不良現象,因此,學校定期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諮詢,瞭解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既有助於留守兒童健康發展,更有助於學校形成良好的風氣。(3)定期安排家長教師交流會。學校應加強教師與留守兒童家長間的聯繫,及時反饋孩子在校情況,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4)學校應展開“手拉手”活動,讓非留守兒童與留守兒童平等相處,使之快速融入學校這個大集體之中,感受學校生活的樂趣和温暖。

3、社會應營造良好氛圍。(1)社會相對於學校和家庭來講是一個大家庭、大環境,對留守兒童健康發展有耳濡目染的影響。整治社區環境,營造良好互助和諧氛圍,讓缺少家庭温暖的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温暖,對於留守兒童的心理生理髮展具有促進作用。(2)鄰里之間應對留守兒童輪流進行照看、關愛、教育,讓獨孤的留守兒童感受到正常的關愛,受到公平對待。(3)社會成員可自發組織以幫助蘇北農村留守兒童為主題的支教活動,對留守兒童進行科學知識輔導和心理輔導,為留守兒童送關愛、送温暖。

4、家長要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關鍵場所,家庭教育直接關係孩子未來的成長。(1)家長可就近務工,既能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減少孩子對自己的思念,又能及時瞭解孩子的學校近況,使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更直觀。(2)家長的教育觀念應轉變。不少家長以物質彌補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絕對不可取的,這會使孩子產生畸形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孩子所需要的精神食糧與精神關愛是任何形式都彌補不了的,父母應轉變觀念,儘量擠出與孩子交流相處的時間,滿足孩子心理、情感等內心需要。

5、留守兒童自身應轉換觀念。(1)親情的缺失導致留守兒童感到孤獨、自卑。留守兒童應學會排遣不良情緒,如學會向他人求助,向家長、老師、同學、臨時監護人或者鄰居傾訴,尋求幫助,以緩解心理壓力。(2)父母外出打工是迫於生計,也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及美好未來,留守兒童應理解父母,而不應該一味地埋怨父母冷落自己。

農村特殊家庭教育論文二

一、成因分析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這時候的學生特別需要父母為他們精心導航。然而,現實卻是:農村初中學生的不少家長,要麼外出打工,讓孩子在家留守;要麼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道到底該怎麼管教自己的孩子。這就導致這些學生出現了一些心理問題:孤獨、乖僻、心理失衡、放任自流、輟學厭學、欺瞞師長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究其原因,是因為農村初中學生的家長缺少科學的家庭教育的指導。在情感上,家長都重視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忽視教育的點點滴滴,如頂嘴自私外出逃學極端行為等。長此以往,這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未來國家人才的競爭和人口素質的提高,無疑是一個不可低估的不利因素。

因此,除了要特別有針對性地疏導這些特殊家庭的學生,我們還很有必要根據家庭教育薄弱,嚴重影響教育效果這一特殊現象,針對他們的家長,進行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導,努力尋求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的有效途徑,切實發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從根本上幫助這些特殊家庭當中的特殊學生。

二、相關策略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與教師應該是同樣重要的教育者,是為了共同教育好孩子而結成的教育聯盟。只是教師受過專門教育,比家長多一些工作經驗。教師應該從平等合作的角度出發,平等地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一)指導家長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家長素質主要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質的好壞,文化科技知識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質的健康程度等。

1、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家長首先要求自己有高尚的品德,對事業、家庭有高度的責任感;在社會上奉公守法,遵守社會公德,講究文明禮貌,樂於助人,等等。

2、努力提高文化科技知識水平

在當今時代,文化科技日益發達,知識不斷更新,即使高學歷的人如不繼續學習,也會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家長努力學習,不僅可以提高科學文化素養,更重要的是可為孩子做出愛學習的好榜樣。

3、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情緒、意志、興趣等個性特徵,以及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自我調節能力等。家長的情緒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我們常説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就是這個道理。家長特別應具備堅韌的毅力,遇到困難敢於碰硬,善於動腦去解決,不達目的不罷休,給孩子樹立榜樣——因為現在學生最欠缺的不是智力,而是毅力。

(二)讓家長明白孩子的成長比成才重要

前面分析現狀時,我們看到,不少家長自己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因此他們把希望寄託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能夠考上高中以至大學。可是,這種美好的願望在現實生活中不是那麼容易實現。

家長不能只是一味憑自己的主觀臆想,希望孩子能夠彌補過去自己沒有讀多少書的遺憾,應根據孩子的本身條件、目前的文化水平,為他們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應適中,特別是應該切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過高、過低的目標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三)指導家長密切配合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的三大組成部分。在這三部分之中,家庭教育是基礎,無論在時間、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優勢,是其他兩種教育替代不了的。

我們也特意提醒家長以及其他監護人關注這個問題。從最終反饋來看,那些能夠密切配合學校工作的家長,他們的孩子發展都不錯;那些沒有配合學校工作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問題就比較多,如上網、進遊戲機室、打枱球、打架鬥毆等。特別是前面提到的離異家庭以及留守學生,因為缺少得力的監管,相比較而言,更容易出問題。

(四)指導家長合理進行批評懲罰

1、批評時不能歧視和侮辱孩子

家長在批評孩子時不要帶侮辱性地謾罵,如你這個豬頭你這個傻瓜等。要知道,我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改正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是為了自己出氣。過分的辱罵容易使孩子產生對抗情緒,影響教育的效果。

2、批評時要注意態度真誠

真誠的態度比一味的指責有效得多,有利於孩子接受批評,改正錯誤。如這次考試失敗你找過自己的原因嗎?因為孩子會覺得,家長是因為關心他而批評他,而不會認為家長是拿罵他來出氣。

3、批評時要簡明,抓住要害

如批評孩子愛看電視而做作業隨便敷衍了事時,不要牽扯到不尊重父母等上面去,不要一直嘮叨。否則既不利於此次錯誤行為的糾正,又容易使孩子產生對抗情緒和逆反心理。

4、批評要考慮場合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注重自己的自尊心,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孩子。這樣,很容易使孩子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五)指導家長真正讀懂自己的孩子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家庭的聯繫削弱,所以家長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的問題。父母更要了解孩子,要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中去:瞭解他們在想什麼,喜歡什麼;瞭解他們平時愛和誰玩耍,玩些什麼;週末喜歡什麼樣的遊戲活動,等等。發現孩子的祕密,是父母教育孩子基礎。難以想象,一個連自己的孩子都不瞭解的家長能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另外,家庭教育指導的對象是家長,特別是那些常年在外的留守學生的家長,教師不能夠像教育學生那麼方便,幾乎可以隨時把他們叫(召集)到身邊來指導。這就註定了這種家庭教育指導不可能是系統的,只能是零碎、散亂的,更多的只能是亡羊補牢式的後補狀態。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