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基於生態學原理城市用地規劃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77W

隨着我國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擴張成為必然趨勢,生態環境面臨着城鄉建設的巨大威脅。城市空間的發展與無序擴張帶來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使得城市化的需求與有限的資源承載力、脆弱的生態環境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傳統的城市規劃往往優先考慮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主要以經濟發展為導向規劃用地佈局,先有了空間佈局後再進行生態綠地等專項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只是以確定的用地佈局規劃為基礎編制,從而使得自然過程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忽視了大地景觀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缺乏區域、城市及單元地塊之間應有的連續性和整體性[1]。1960年代以來,環保與生態意識的覺醒推動了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的生態價值觀在城市規劃領域的廣泛運用,城市規劃朝着生態價值觀轉移,形成生態導向的城市規劃或城市規劃的生態化[2]。生態導向下,城市規劃不再以人的需求作為唯一目標,人的社會經濟過程不再凌駕於自然過程之上,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成為城市規劃分配和管理空間資源的主要對象[3]。基於生態學原理的城市用地規劃首先確定生態敏感地區範圍,確定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劃分城市生態功能區,並提出相應的規劃控制措施,在此基礎上規劃城市建設用地,使生態環境不因城市的發展擴張而減少和破壞,城市生態基礎設施得以延續和發展,從而保證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龍泉山位於成都市中心區東、南近郊,作為全域成都格局中的“龍泉山生態旅遊帶”,是城鄉統籌發展的關鍵區域(圖1)。龍泉山是四川盆地的重要生物廊道,成都市的生態涵養帶,對成都市的氣候調節、水土保持、空氣淨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龍泉山地區是成都平原、丘陵地區傳統農耕文化和農田景觀的典型代表,具有獨特的人文價值和可持續發展價值。圖1龍泉山區位圖本文以龍泉山生態旅遊綜合功能區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為例,通過對現狀環境的分析,綜合評價龍泉山的生態敏感性,在此基礎上提出生態功能區劃,並提出相應的規劃控制措施,提供了基於生態學原理的城市用地規劃的實踐運用。

基於生態學原理城市用地規劃論文

1.研究區域概況

龍泉山生態旅遊綜合功能區規劃範圍為龍泉山脈周邊地區,包括金堂縣、青白江區、龍泉驛區、雙流縣和新津縣五個區縣的47個鄉鎮,總面積1556km2(圖2)。龍泉山生態旅遊綜合功能區發展的首要條件是生態環境的恢復,通過生態保育和恢復重建工程提升其環境容量及生態承載力,發展以綠色植被為基礎的森林—農田—水域生態系統,充分發揮龍泉山自然生態區域的系統服務功能,平衡都市碳排放併為人們創造自由呼吸新鮮空氣的綠色空間,使之成為成渝都市圈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支持及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一個良好空間載體。龍泉山生態旅遊綜合功能區生態環境建設應符合成都市城鄉國土綠化發展總體規劃,與周圍景觀相協調。根據周圍環境和城市總體規劃,適當建設旅遊點、森林公園等配套設施。龍泉山屬於生態脆弱帶,目前形態和景觀特性與規劃的生態旅遊綜合功能區和成都市發展現代田園城市的規劃目標相差較遠,因此必須以恢復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原理為依據,同時與景觀再造相結合,增加景觀異質性與多樣性,提高視覺效果。龍泉山生態建設應既恢復其生態功能,又儘可能地發揮土地的使用價值,在生態、社會及經濟效益方面發揮最大的綜合效益。龍泉山生態環境建設規劃通過分析龍泉山的生態環境現狀,研究龍泉山的自然本底情況,綜合評價龍泉山的生態敏感性,並結合龍泉山五區縣開展的生態恢復與生態屏障建設工程及生態旅遊發展規劃,提出龍泉山生態旅遊綜合功能區的生態功能區劃及分區控制策略,制定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育規劃,從而為龍泉山生態旅遊綜合功能區提供生態保護與修復策略。

2.研究方法

通過詳細解讀龍泉山各區縣已有規劃或環保政策,深入瞭解本地區生態環境質量,通過實地考察龍泉山地區的土地利用、水系組成、生態系統狀況、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結合龍泉山五區縣已有規劃或環保政策,全面掌握龍泉山地區生態系統變化情況及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龍泉山生態敏感性,探討龍泉山用地規劃,將龍泉山劃分為不同的生態功能區,並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和政策建議,使龍泉山生態保護與旅遊開發項目有機結合(圖3)。

3.生態環境現狀與問題

3.1基本農田保護的衝突

龍泉山生態旅遊區很多劃為基本農田的丘陵耕地坡度在20°以上,屬於水土流失易發區,土壤瘠薄,並不適合農作物耕作,而是需要退耕還林的'地區。但是,龍泉山地區普遍存在土地生產力低且不適合農作物耕種的坡耕地被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使龍泉山普遍出現無耕地可施的情況,坡耕地的農業發展又不利於山區的生態保護,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區域水土流失現象。而且,龍泉山地區基本農田和建設用地的飽和又導致生態林建設用地緊缺。

3.2自然資源匱乏

龍泉山地區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森林覆蓋率較低,森林的屏障作用還未形成。區內仍有疏林地,未成林地及無林地,現有公益林面積中無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龍泉山地區山丘由於土層瘠薄、乾旱少雨,及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現狀和長期以來林業投入不足,致使植被呈退化趨勢。加之坡耕地比重大,與林地相嵌分佈,形成明顯視覺”裸窗”,坡耕地長期耕作,致使水土流失嚴重,造成愈耕愈薄,耕作收入入不敷出,形成惡性循環。龍泉山生態環境的建設任務相當急迫且艱鉅。

3.3水土流失嚴重

龍泉山地區的坡耕地普遍發展林果業,其中,以龍泉驛區的林果業最為發達。龍泉驛區的優質水蜜桃、枇杷、梨等水果種植面積達25萬畝,年產量達2億kg,成為著名的優質水蜜桃產地。但是該區農民的傳統果樹管理方法卻導致了水土流失的現象。

3.4粗放式森林旅遊業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人民羣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家樂”應運而生,對豐富羣眾物質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龍泉山地區的“農家樂”生態旅遊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不但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增收難的問題,推動了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有效轉移。但是,龍泉山地區的精品農家樂數量少,低層次重複的農家樂數量多,小型農家樂以““撒沙”的形式遍佈整個丘陵,出現了無序發展的現象,影響了周圍環境。

4.生態敏感性評價

生態敏感性評價是綜合評價一個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人口負荷、土地利用合理程度及經濟發展狀況的綜合性指標,是生態系統對各種環境變異和人類活動反應的敏感程度,用來反映產生生態失衡與生態環境問題的可能性,是這個區域生態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礎。生態敏感性分析實質上是對現狀自然環境背景下潛在的生態環境問題進行明確的辨識,並將其落實到具體的空間區域。通過評估龍泉山的生態敏感性,對生態價值相對較高、生態系統相對較敏感的區域,進行積極合理的保護;將生態價值相對較低、生態系統敏感性相對較弱的土地作為適宜建設用地。保障土地的合理利用、保護健康的生態系統、提高生態效益、逐步改善已經惡化的自然環境,為總體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4.1評價因子

生態敏感性分析遵循生態優先原則、綜合性原則和因地制宜原則,通過對成都市龍泉山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條件方面的要素進行調查研究,依據對土地利用方式影響的顯著性及資料的可利用性篩選出評價因子(表1)。

4.2生態敏感性評價

依據龍泉山地區植被指數敏感度的統計分析,不敏感區域面積佔總面積的5.34%;輕度敏感區佔15.64%;中度敏感區佔35.20%;高度敏感區佔43.23%;極敏感區佔0.59%。其中,龍泉山西南部的雙流縣和西北部的青白江區的植被條件最好,其敏感度最高,中部的龍泉驛區和東北部的金堂縣的植被條件較差,其生態敏感性較弱。依據龍泉山地質災害敏感度統計分析,不敏感區域面積佔總面積的12.43%;輕度敏感區佔13.44%;中度敏感區佔40.09%;極敏感區佔34.04%。其中,龍泉山地區東北部的地質敏感度最高,為地質災害易發區,西北和西南部分的地質條件較好,其敏感度較低,中度敏感度的地區分佈最為廣泛。依據龍泉山地區水土流失敏感區的統計分析,不敏感區域面積佔總面積的2.87%;輕度敏感區佔71.39%;中度敏感區佔8.39%;高度敏感區佔12.53%;極敏感區佔4.82%。龍泉山地區水土流失生態敏感度的空間分佈極為不均,高度敏感區和極敏感區集中於丘陵山地,造成丘陵山地的生態敏感度顯著高於平原地區。依據龍泉山土地利用敏感度分區的統計分析,不敏感區域面積佔總面積的11.21%;輕度敏感區佔6.84%;中度敏感區佔42.23%;高度敏感區佔3.65%;極敏感區佔36.06%。由於基本農田園地和林地主要分佈於東部丘陵山地,因此,龍泉山地區東部的土地利用生態敏感度顯著高於平原地帶。

4.3綜合評價

根據權重表中各單因子的權重,將各因子進行疊加分析,通過融合臨近多邊形和破碎多邊形,將規劃區域的生態敏感性劃分為5類(圖4)。圖4生態敏感度分區圖其中,不敏感區域面積佔總面積的5.85%,基本為城鎮建設用地和村莊用地。輕度敏感區佔42.63%,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的水體分佈區,以平原耕地和城市建設用地為主,也是龍泉山地區最早被開發,人口密集的區域,這些區域可以承受一定強度的開發建設。中度敏感區佔31.01%,在全區廣泛分佈,以平原耕地景觀為主,地形坡度較緩,植被較單一,可承受一定強度的人類干擾,生態恢復能力較高。高度敏感區佔18.68%,極敏感區佔1.83%。兩者呈帶狀沿東北—西南方向分佈,這些區域以林地和基本農田劃定的園地為主,雖然地表植被條件較好,但是大部分區域受人類干擾比較嚴重,生態恢復能力弱,區域敏感性強,需重點保護。

依據龍泉山地區生態敏感度評價分區,可將高度敏感區和極敏感區劃為重點保護區,必須嚴格控制人為干預,不允許破壞地貌、水體、植被;將中度敏感區劃為一般保護區,可以進行適度的人工改造自然環境,以提高環境質量;將輕度敏感區劃為環境保護緩衝區,即外圍保護區,禁止新建重污染項目,禁止濫採亂伐,提高綠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