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民辦高校管理改革方法淺析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9.26K

一、民辦院校也面臨諸多困難

民辦高校管理改革方法淺析論文

在城市的大多數民辦高校都存在這種問題,很多人認為民辦高校的教育實力和師資實力沒有公辦院校的雄厚,同時也存在就業問題。大多數學生的家長對民辦院校的就業不看好,他們認為民辦高校的學歷在社會中不被國家和企業認可。其實不然,很多民辦高校都是經過國家認可的,在社會中也具有很強的實力。民辦高校的資金支持和硬件設備方面是無法和公立院校相比的,因此在科研和學生活動方面,無論在規模和參與人數上相比公立院校都是比較薄弱的。

二、民辦高校的教師資源管理的特點

很多優秀教師在民辦高校中擔當主要教學任務,從投資主要團體和投資經費的來源可以看出,我國的民辦高校辦校的宗旨是一種企業行為,屬於“私立”性質,和公辦學校有着很大的區別。教師與學校是在平等與自願的前提下的“合同”關係,前提是雙方在具備合法的資格的條件下建立合同。校方根據自己的辦學需要安排教師工作,教師則在校方規定之內完成教學任務並取得合法報酬。這種聘任制的勞務關係,一方面節省了大量的資源,提高了人力辦事效率;另一方面給教師更大的選擇空間;同時也利於充分體現教師的自身價值。只要安排得合理,運用得得當,對民辦教學的管理將起很大的積極作用。

1.分配機制的靈活性。民辦高校打破了公辦院校長期以來存在的“論資排輩”的現象,省下了過剩的教師資源,使整個學校的負擔減下來,在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工資水平是以市場為定向,以能力來説話。民辦高校可以靈活地順應市場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入人才,不斷地調整教學方向、教師結構,順應市場開展教學。實行績效制的工資制度,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

2.建立適合民辦高校的財務制度。我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高校有在扣除辦學成本和預留髮展基金的基礎上,可以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從辦學節餘中取得合理回報。改變了以往的“報賬型”為主的財會工作模式,財務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民辦高校要想投資有所回報,就必須合理安排民辦高校的收支結餘,在民辦高校淨資產保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要實現這一目標就一定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資產財務體系,引入權責發生制原則,精確核算教育教學成本,合理地安排每個階段的成本費用,使當下的收入與當下的支出相平衡,這是加強經濟管理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同時這也是加強資金利用率以及加強資產管理的有效方法。在資產核算中要改變以往的.只作原值核算,不做折舊累計,只按提取累計,不計折舊的這種方法是不能真實體現資產淨值的。這種核算模式也是不能夠正確反映和計算學校當下的實際教育成本的。在財務分配順序的安排中,要在每一次核算結餘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風險保證金,作為不動資金。這部分資金可以用來彌補因各種風險可能造成的收支不平衡,提高應對經營中應對不穩定因素的能力。具體操作的比例可以按具體情況具體安排,也可以作為下一步發展的預留髮展基金。預留髮展基金的留存可以按淨收入的比例提取,也可以按年度淨資產增加值提取,並制定新的報表體系。注重財務分析。要確立報表體系,要讓報表體系來反映出現債務和盈虧及其分配的損益表情況,為學校做出正確的決策提供依據。

3.注重辦學特色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人才的培養一直是任何形式的團體發展的不竭動力。民辦高校要想取得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就要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要有別於其他院校。自我國實行民辦高等教育以來,從其走過的路程來看,部分國民辦高校還是值得參考研究的。特色辦學已成為辦學發展的重要之路,民辦高校在已經市場化的道路上獨具一格、獨具特色才能吸引人民的眼球,引起人們的注意。特色辦學可以體現有學科專業的具有特色、融資渠道上別具特色、教學體制上會聚特色、人才類型上具有特色、畢業分配的會聚特色等等。這種現象是由教育教學面臨的市場環境造成的,現在的就業形式也要求我們的學生們成為複合型人才、特色型人才,才能有競爭力。民辦高等教育在我國漸已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單就實資環境、教育資源與公辦體系相比。但在其特色教學的前提下,與公辦學校相比我們還是有着很大市場和優勢的。北京吉利大學、河北傳媒大學、大連商務學院、上海電影學院等等,這都是我國民辦高校在現實發展中顯露的特色,都是在高等教育市場競爭環境下形成的獨具特色的辦學優勢風格。顯然特色也意味着質量,但今天高等教育質量的追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轉變。前幾年,在我國高等教育人才供給不足、機會不多時,民辦高等教育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在這種情況下,為很多高等教育提供了機會,我們從某種意義上説,機會給民辦高校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但是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也不容被忽視,因此民辦高等教育的質量一點也不比公辦院校低。然而現在我國的民辦高等教育需要從“機會需要型”向“質量需要型”轉變,高等教育質量決定着優質教育。

三、小結

發展民辦教育有利於完善我國教育人才結構的培養。改革產權制度、夯實民辦高校的管理體制。完善董事會組織、提高民辦高校科學決策能力。加強校長團隊建設,提高民辦高校決策執行力。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提高民辦高校的和諧度。深化管理制度建設,推動民辦高校管理法制。積極開展院校研究,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和創新。民辦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在推進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還是緩解升學壓力、提高國民素質、推動教育體制改革等諸多方面都做出了不可忽視的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