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北京西山大覺寺導遊詞介紹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5.71K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遊,往往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那麼應當如何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京西山大覺寺導遊詞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京西山大覺寺導遊詞介紹

北京西山大覺寺導遊詞介紹1

大覺寺又稱西山大覺寺,大覺禪寺,位於北京市海淀區陽台山麓,始建於遼代鹹雍四年(1068年),稱清水院,金代時大覺寺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後改名靈泉寺,明重建後改為大覺寺。大覺寺以清泉、古樹、玉蘭、環境優雅而聞名。寺內共有古樹160株,有1000年的銀杏、300年的玉蘭,古娑羅樹,松柏等。大覺寺的玉蘭花與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稱為北京三大花卉寺廟。大覺寺八絕:古寺蘭香、千年銀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靈泉泉水、遼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韻清池。

寺廟坐西朝東,殿宇依山而建,自東向西由天王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殿,大悲壇等四進院落組成。此外還有四宜堂,憩雲軒,領要亭,龍王堂等建築,寺內供奉的佛像,造型優美,形象生動,《陽台山清水院創造藏經記》碑,為建寺之年始立,是寺中珍貴文物。

大覺寺環境優雅,羣山環抱,寺前平疇沃野,景界開闊,寺後層巒疊嶂,林莽蒼鬱,一股清泉從寺後石隙注入,繞石渠淙淙而下,泉水清澈,四時不竭,院內有乾隆年間從四川移來的玉蘭樹,花繁瓣大,色潔香濃,樹齡300年上下,堪為京城玉蘭之最。還有一株高大而古老的銀杏樹,俗名“白果王”,需六人方能合圍,濃蔭可蔽半個院落,據説已傲立千年之久。

北京西山大覺寺導遊詞介紹2

歡迎各位領導來到“千年古剎”大覺寺參觀,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寺前廣場,首先我給各位領導簡單的介紹一下大覺寺的基本情況:大覺寺,原名“普照寺”,寺內浮屠“海豐塔”,原名“普照寺舍利塔”,始建於唐貞觀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39年,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了。唐開元年間,改名為“開元寺”。五代高僧恆超曾在此掛錫二十七年,“錫”是指僧人手中的錫杖,“掛錫”就是説恆超曾在此做了二十七年住持。明初,無棣改名為“海豐”,“普照寺”隨之改名為“大覺寺”,寺內浮屠改稱為“大覺寺塔”或“海豐塔”,此名沿用至今。1300多年來,大覺寺和海豐塔見證了唐、宋、元、明、清的盛衰鉅變。好,現在請各位領導跟隨我一起參觀大覺寺。

我們要參觀的第一個殿是天王殿,在進殿之前,我要説的是咱們寺院的門檻是不能踩的,據説寺院的門檻是佛祖的`肩膀,所以要輕輕的跨過去,以示對佛祖的尊敬。現在我們一起進入天王殿,在天王殿的正中供奉的是彌勒佛,彌勒佛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接班人,雖稱為佛,但還未成佛,仍然是菩薩,據佛經記載,彌勒佛將於56.7億年後在印度的華林園龍華樹下得道成佛,所以又稱為未來佛。我們寺廟裏所供奉的是大肚彌勒,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布袋和尚。在北京潭柘寺有一副對聯這樣寫道:大肚能容,容天下一切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世間一切可笑之人。四川峨眉山靈巖寺也有這樣一幅對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己何所不容。這兩副對聯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所説的正是大肚彌勒。彌勒佛一般置於天王殿,面對山門,意義是説學佛者對待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歡歡喜喜,平平靜靜,不跟任何人計較,只有具備這樣的條件,才有資格進入佛門。

北京西山大覺寺導遊詞介紹3

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是東西偏殿,首先來看東偏殿。東偏殿是觀音殿,觀音菩薩又稱為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位居各大菩薩之首。端莊慈祥,手持楊柳淨瓶,具有無量的智慧與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有這樣一句話形容她: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之法門,利益眾生,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恆觀眾生稱念聖號之音聲,無苦不拔,無樂不與。也就是説世間一切受難眾生只要一心念其名號,觀世音菩薩就會“觀其音聲”前來解救,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所以呢,觀世音菩薩在我國是百姓最為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也是最大的。

西偏殿是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許多人認為地藏王就是鬼王,其實不是這樣的,有一個傳説是這樣講述地藏王菩薩的:地藏王菩薩原為孝女,名曰光目,她的母親生前喜食魚子,犯了極多的殺生罪,光目女知道母親死後必墮惡道,就請阿羅漢入定觀察,果然,她的母親在地獄中大受苦難,於是光目女一心念佛,以誠孝的力量將母親救離了地獄,並説出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堅定佛語。地藏王菩薩提倡孝道,而我們中國人又特重孝道,拜地藏王菩薩可以為自己的父母祈福,所以,地藏王菩薩在中國是極受敬仰的。

北京西山大覺寺導遊詞介紹4

在天王殿的兩側供奉的是四大護世天王,也稱作護世天尊或四大金剛,他們手中所持的法器,取其諧音,分別代表風調雨順,預示着國泰民安。各位領導請抬頭,在我們的正上方有一尊佛祖釋迦牟尼的頭像,無論從哪一個角度望去,佛祖始終是面向我們的,這就説明佛祖對待天下眾生是人人平等、佛光普照。好,請各位領導跟隨我來到彌勒佛的背面,這裏站立着一位武將,手持法器金剛杵,他就是我們寺院的護法天神韋馱菩薩。我們可以看到他手中的金剛杵是拄在地上的,這就説明我們寺院為非接待寺,不接待雲遊僧人,若韋馱菩薩雙手合十,將金剛杵橫於肘間,説明為接待寺,接待一切雲遊僧人,若韋馱菩薩將金剛杵舉過額頭,説明本寺對雲遊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費用。

好,請各位領導跟隨我繼續向前參觀,在天王殿的兩側,分別是鐘樓和鼓樓,想必各位領導對“晨鐘暮鼓”這個成語並不陌生,它是唐代的一種計時方式:早晨敲鐘,一天開始,晚上敲鼓,一天勞作結束。為什麼要敲鐘呢,有這樣的説法:“鐘聲聞,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渡眾生。”寺院中的鐘鼓聲每次是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再十八,如此重複兩次,合為108下。那為什麼要定為108下呢,這裏有兩種説法:一種是説人有108種煩惱,聽鐘鼓聲108下,可以除盡人間煩惱;另一種説法是一年有12個月、24節氣、72侯(侯是一種計時單位,五天為一侯)相加合為108,象徵一年輪迴,天長地久。

北京西山大覺寺導遊詞介紹5

參觀完東西偏殿,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坐落於兩米高台之上,巍峨壯觀,是整個寺院最為高大的建築。懸於重檐之間的是由原全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提寫的“大雄寶殿”四個大字,金光閃耀,下方為五代高僧恆超書寫的匾額“佛光普照”。一對青石瑞獸麒麟護衞於台階兩側,姿態威猛,充滿氣勢,為寺院增添了崢嶸之勢。好,請各位領導跟隨我一起走上台階,大雄寶殿前面的台階是十三級,與寺院中十三級寶塔海豐塔遙相輝映,相輔相成。在台階的中央嵌有二龍戲珠的浮雕,圖案凸起,活靈活現,體現了大殿的神聖與莊嚴。現在我們一起進入大雄寶殿,各位領導請注意門檻。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三方佛和十八羅漢,三方佛又稱為三寶佛,是指按主管範圍劃分的三個世界的佛。正中供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左側為藥師佛,主管東方淨琉璃世界,右側為阿彌陀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佛祖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佛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在這呢,我説一下藥師佛,藥師佛又稱藥師如來、十二願王,《藥師經》中記載他曾發十二誓願,願除天下眾生疾苦,治無名痼疾,令天下眾生身心安樂。所以,在我國曆史上,社會各階層都非常敬仰藥師如來。這三尊佛像高約7米,因而,人們只能仰視,成瞻仰之勢,無形中增添了幾分崇敬。在大殿的兩側供奉的是十八羅漢,據佛經記載,十八羅漢原本只有十六羅漢,都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朝,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宋代開始盛行,清乾隆皇帝定十七羅漢為降龍羅漢,十八羅漢為伏虎羅漢,皇帝欽定,十八羅漢就以御封為準了。十八羅漢取代十六羅漢之後,影響也是越來越大了。

他們分別是:降龍坐鹿,舉缽過江,伏虎靜坐,長眉布袋,看門探手,沉思騎象,歡喜笑獅,開心託塔,芭蕉挖耳。

我們已經參觀的29尊佛像都是銅鑄成的,所以我們大覺寺也可以稱作“銅佛寺”。

在三方佛背後的牆壁上懸掛有二十孝圖,其中葬父的孝子董永和卧冰求鯉的孝子王祥就是我們濱州人,之所以在這裏懸掛二十孝圖就是讓我們始終銘記“百善孝為先”。

好,我們繼續參觀,現在各位領導看到的這三排建築,是大覺寺所遺留下來的三座古建築,是明清時代的建築,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光緒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海豐縣令楊增輝將其改建為清代學堂,是當時海豐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學府,也是目前我省清代學堂中唯一保存最好的一處。直到1956年,才將其改建供人武部和廣電局使用。在之後的一次修整中,工人將頂棚和內牆拆去後,古建築露出了它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現在這三排建築分別恢復成了藏經殿、功德殿和禪房。藏經殿內藏有許多經書和佛教著作,對它們我們寺院採取了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