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黃河導遊詞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8.59K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遊詞,導遊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遊覽景觀、遵照一定的遊覽路線、模擬遊覽活動而創作的。那要怎麼寫好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河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河導遊詞

黃河導遊詞1

黃河是一條雄渾壯闊的自然之河,一條潤澤萬物生靈的生命之河,一條亙古不息奔騰宣泄的文化之河。黃河,母親河,中華民族、華夏族裔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搖籃和時代變遷的見證,是中華民族龍的圖騰,國之魂,華夏子孫的精神家園!走近黃河,感觸黃河,擁抱黃河——鄭州黃河遊覽區為您提供了理想場所!

地理位置

景區位於鄭州西北30公里處。南依巍巍嶽山,北臨滔滔黃河。雄渾壯美的大河風光,源遠流長的文化景觀,以及地上“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的終點、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等一系列獨特的地理特徵、使這裏成為融觀光遊覽、科學研究、弘揚華夏文化、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河型省級風景名勝區,成為國家旅遊專線——黃河之旅的龍頭。

發展歷史

景區前身為邙山提灌站,1970年鄭州市政府為解決城市用水和農田灌溉的緊張狀況而修建,工程歷時2年,1972年建成通水。在此基礎上,提灌站的管理者們將“以水養水,以水養旅遊”作為指導方針,綠化荒山,開發景區,弘揚黃河文化,使景區初具規模。1981年3月21日,更名為“鄭州市黃河遊覽區”。20___年,黃河遊覽區更名為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當年先後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20___年12月31日,被國務院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多次被省、市旅遊局、省委宣傳部等有關部門授予“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十佳旅遊景區(點)”、“旅遊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景區景點

在已經建成並對外開放的五龍峯、嶽山寺、駱駝嶺景區近40處景點內,分佈着“炎黃二帝”、“哺育”、“大禹”、“戰馬嘶鳴”、“黃河兒女”等塑像,黃河碑林,《西遊記》等古代名著大型磚雕,浮天閣、極目閣、開襟亭、暢懷亭、依山亭、牡丹亭、河清軒、引鷺軒等亭台樓閣,以及低空索道、環山滑道、黃河汽墊船等現代化遊樂設施。每年吸引着上百萬中外遊客,被譽為萬里黃河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炎黃二帝

炎黃廣場

黃河

禹王台上看黃河

五龍峯是中心景區。山腳下,“引黃入鄭”的八根巨大鋼鐵提水管道,如“八龍吸水”,從黃河直達山腰。半山平台上,矗立着高5米、重12。5噸的乳白色漢白玉“哺育”塑像,其造型是一位慈祥賢美的母親懷抱着甜睡的嬰兒,母容子態、栩栩如生,象徵看黃河哺育中華民族的骨肉之情。

黃河導遊詞2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黃河母親”是何鄂女士20xx年敦煌莫高窟臨摹的藝術結晶。作品以母親的博大、坦蕩、慈愛、端莊,象徵着黃河作為中華民族孕育者的母親形象,也象徵着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氣度大方、不斷創造文明的時代精神。“黃河母親”現已經成為蘭州的標誌性雕塑,也代表着蘭州形象。

1987年,“黃河母親”獲全國首屆城市雕像優秀獎;1995年其圖案被我國的第一套“母親節紀念章”採用;1997年香港迴歸,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行的紀念年曆將“黃河母親”雕像圖片選為首頁;1999年,“黃河母親”漢白玉複製品作為國務院贈品贈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由澳門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黃河導遊詞3

蘭州是獨逐一個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都市。在蘭州市裏,黃河宛若一條飄落人世的飛天錦帶,蜿蜒東去,依託黃河台灣風物和勝景事業興建的融山川、人文勝蹟於一體的“百里黃河風情線”,則猶如鑲嵌在飛天錦帶上的一串明珠,吸引着來自四周八方的中外旅客。

黃河劈頭於青海,流經蘭州城內水域並不像其下流那樣坦蕩,但蘭州人連年投入巨資打造的四十里黃河風情線卻成了人們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就連一些南邊的旅客也盛讚其瑰麗。連年才建成的七里河黃河大橋,氣魄宏偉,造型奇異,其主橋墩雖僅有三個,卻依仗橋面上有兩束起牽拉浸染的鋼管,從而使大橋越發健壯好看。位於大橋不遠的“黃河母親”雕像可謂全國有名,故而天天都吸引着浩瀚遊人在此拍照留念。而離“黃河母親”不遠的“蘭州水車園”,那兩輪高達數十米的水車雖已“失業”不消,卻似在訴説蘭州黃河的已往。水車系明代蘭州段家台人段續所創,曾悠悠澆灌了黃河台灣的萬畝良田。然最令人感奮的當屬離“水車園”不遠的黃河索道。遠眺望去,只見載人的電纜車正緩緩從河南岸向河北岸滑去,而滔滔奔湧的黃河則被飛越而過。河對岸的白塔山,巍峨升沉,大有拱抱金城之勢。立白塔下,東北地區,可俯瞰山下的黃河及蘭州全城,雖無“黃河之水天上來”之勢卻如統一幅當代的“晴朗上河圖”,讓人面臨美景,驚歎不已。蘭州沿河而建的黃河風情線,像一串璀璨精通的珍珠,吸引着來自四周八方的中外旅客。聽説,蘭州為建設“世界優越旅遊都市”,籌備把“兩山、兩線、兩園”都納入到黃河風情線的建樹議程。

黃河導遊詞4

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境內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奮鬥和繁衍在黃河流域。在數千裏的黃河流域,由於氣候温和,水文條件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先民們便定居在這裏。中國文明初始階段的夏、商、週三代以及後來的西漢、東漢、隋、唐、北宋等幾個強大的統一王朝,其核心地區也都在黃河中下游一帶;反映中華民族智慧的許多古代經典文化著作,也產生於這一地區;標誌古代文明的科學技術、發明創造、城市建設、文學藝術等也同樣產生在這裏。所以,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哺育了中華兒女,人們常説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意義就在這裏。

古代的黃河,河面寬闊,水量充沛,水流清澈。我國最古老的字書《説文解字》中稱黃河為“河”,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中稱黃河為“河水”,《水經注》中稱“上河”,《漢書·西域傳》中稱“中國河”,《尚書》中稱“九河”,《史記》中稱“大河”。到了西漢,由於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稱她為“濁河”或“黃河”,但未被普遍認可,直到唐宋時期,黃河這一名稱才被廣泛使用。

唐宋以來的千餘年曆史中,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破壞,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黃河的泥沙含量日漸增多,污染加劇,我們偉大的母親“患脖了,這就給黃土高原和西北大地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蘭州首當其衝,儘管世世代代的人民羣眾為給母親“治療”,捨生忘死,前赴後繼,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最終還是迫使我們接受了一種不願接受的現實,那就是“懸河”和“城摞城”。災難有時也能轉化為財富,在開發黃河旅遊區的今天,“懸河”已成為舉世奇觀,“城摞城”也將成為探祕尋古的遊覽勝地。我們蘭州人可以驕傲地向世人宣佈:“請到蘭州來,感受‘頭頂一條河,腳踩六座城’的獨特韻味!”

“黃河母親”雕塑,位於蘭州市黃河南岸的濱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園北側,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40餘噸,是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具藝術價值的。作品由“母親”和“男嬰”組成構圖,分別象徵了黃河母親和華夏子孫。作品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獲優秀獎。“黃河母親”現已成為蘭州的標誌性雕塑,也代表着蘭州形象。

“黃河母親”雕塑,位於蘭州市黃河南岸的濱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園北側,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曾獲優秀獎。

雕塑由甘肅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創作,整體造型是一位神態嫻雅的母親側卧黃河岸邊,看護着懷抱中游泳的幼兒的情景。分別象徵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黃河母親秀髮飄拂,神態慈祥,身軀頎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抬頭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濤之上,右側依偎着一裸身男嬰,頭微左顧,舉首憨笑,顯得頑皮可愛。雕塑構圖洗練,寓意深刻,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案,源自甘肅古老彩陶的原始圖案。該雕塑構圖簡潔,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肅悠遠的歷史文化。

黃河導遊詞5

石林景區有八個溝之多,是在地殼強烈的抬升之下,黃河河谷形成深切峽谷,使溝谷不斷變寬,局部輕弱層在水及重力作用下迅速下切,沿溝谷兩側形成大量的石峯.石柱,同時又受到風蝕作用的改造,在崖壁上形成了許多如窗櫺的構造,在水蝕.風蝕的強烈作用下形成了現在獨特的景觀。黃河石林規模宏大,景色優美。整個石林景區千峯競奇.峽谷蜿蜒.陡崖凌空,各種各樣的石峯風格神奇獨特,造型逼真.活現。遠看羣峯如波濤奔湧,近看其形似生動雕塑,漫步景區曲徑通幽,如入迷宮。

專家考察評估認定:黃河石林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極具旅遊開發價值。已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競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景泰黃河石林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這裏羣山環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秀麗。以古石林羣最富特色,規模宏大,佔地約10平方公里。石林由桔黃色砂礫巖構成,高度80-100米,最高處達200餘米。景區內峽谷蜿蜒,峯林聳立,絕壁凌空,氣勢磅礴,自然造型多姿傳神,以奇、雄、險、古、野、幽見長。景區內石林景觀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靜中有動。龍灣綠洲與壩灘戈壁,兩種生態,一河之隔,對比強烈,綿延沙丘與河心洲遙遙相望。黃河九曲,龍灣多嬌。徜徉景區,色彩、形態、險易、曲直、明幽、古新等多有變化,頗具天然大園林神韻。景區內有自然景點多處,各具特色。

談到石林,人們往往想到的是雲南的石林和關於“阿詩瑪·阿黑”的美麗傳説。在甘肅省景泰縣,有一個與雲南石林比肩而立、雙峯並峙的景泰黃河石林。

黃河石林是亙古曠世的獨特地貌奇觀,是籠罩在濃郁夢幻色彩中超越時空的造物傑作,是風格迥異的高品位自然景色優越組合。在這個神奇的世界裏,挺拔偉岸、牽人心魄的峽谷石林與迤邐綿延、蕩氣迴腸的黃河曲流山水相依,動靜結合,剛柔互濟;古樸潤澤的龍灣綠洲與疏放幹亢的壩灘戈壁隔河而望,兩種生態對比鮮明,反差強烈。景區集中展現了純天然、大構造、多層次、緊界面的優越組合,浸透着濃厚的原始古韻,令人歎為觀止,流連忘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國內地質、旅遊專家多次考察後認定,黃河石林集中國地質地貌之大成,國內罕見,西北獨有,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有望成為全省、全國又一知名旅遊景區。

第一次看到黃河石林,便被它那氣象萬千、雄渾壯觀的景象所震撼。黃河石林與國內其它知名景區相比,以古、奇、雄、險、野、幽見長,充分體現了粗獷、雄渾、樸拙、厚重的西部特色,使遊客在迴歸自然、領略奇異風光的同時,陶冶性情,修養身心。徜徉於黃河石林景區,但見長河抱日,峨峯接雲,石林聳奇,危崖橫斷,河映崇山,曲流迴旋,平疇十里,小村安卧,老屋舊椽,新灘故道,濃蔭鋪地,綠蔽河灣,繁棗滿枝,瓜果溢香,水車唱晚,浪遏皮筏,真乃世外桃源。若沒天橋古道拾級登上南山之巔,則峯林、曲流、綠洲、戈壁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而滄桑之變中不曾嬗變的原始力量,峽谷間透出的窮靈,陽光裏蕩溢的繁麗,又教人於感悟時慧眼頓開。至於觀音崖的兇險,老龍溝的深邃,盤龍洞的神奇,清涼寺的幽寂,還有環村十溝的撲朔迷離和峽谷內景象萬千、古韻猶存的石林峯柱的磅礴氣勢,以及整個34平方公里景區內,山的夢幻、河的靈秀,綠洲的靜諡,戈壁的逍遙,不僅令人在沉思遐想中忘卻煩憂,超脱塵俗,更能引人向上,催人奮進。

悠久歷史的時空,造化神奇的偉力,撼動山川骨架發育成千姿百態的藝術造型。自然的神工,啟迪了人們的智慧,觸發了人們的靈感。繁衍生息在這片神奇土地上的人們,用自己的智慧和純樸善良的思想感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積澱了景區深厚的文化底藴。景區內“觀音打座”、“屈原問天”、“木蘭還鄉”、“大象吸水”、“月下情侶”、“神女望月”、“金龍一線天”等擎天拄地、形態萬千、鬼斧神工的石柱石筍石林,都有一個個美麗神奇的傳説。這些傳説,猶如當地的釀酒、果品一樣,散發着原本濃郁的醇香,能使人們普遍感受到它的甘甜。

黃河導遊詞6

各位,今天請大家參觀的是鄭州市黃河遊覽區,這個遊覽區位於鄭州市西北,距市內約三十公里,南依嶽山,北臨黃河。1970年,為了解決城市用水和農田灌溉問題,在這裏修建了提灌站,工程歷時兩年,後經八年的努力,終於在這裏建成了一個佔地面積十七平方公里的遊樂場包。今天主要請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寬闊的河牀,以及這周圍的景色。

據説,日本也有”人類起源於河流”的説法,黃河自古就被稱之為中華民族的母親。她與悠久的歷史同流至今,與中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象徵着中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歷史上曾多少文人騷客以詩描寫黃河的洶湧澎湃之勢;唐朝詩人李白在他的《將進酒》一詩中以鏗鏘有力的句子這樣讚譽黃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非常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黃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瑪連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另外,中國還有一個廣為人們所使用的諺語,叫做”不到黃河心不死”。基於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務必請諸位到黃河邊上一遊,面對着氣勢磅礴的黃河,回想對比一下我們兩國間過去那種關係和今日的友好關係,希望大家能從汲取進一步發展我們之間友誼的力量。這樣,我就安排了這個參觀計劃。

首先請看正面的這條河,這就是中國的第二條大河----黃河。眾所周知,她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在山東省注入大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000平方公里。據説東京至博多的新幹線長1176公里,那麼請您記住:黃河的長約從東京到博多兩個半來回的距離。黃河的源頭是一股清泉,但是由於遊經中游的黃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時,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濁的河。”百年待河清”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國諺語,就是比喻黃河水之混濁的。每年經黃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億噸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達到60%。如果用這些泥沙修建一個高一米、寬一米的堤防的話,這個堤防可以繞地球27圈!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澱在下游的河牀上,每年將河牀抬高三到五釐米。所以,下游河牀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懸河。這就是洪水氾濫的原因,也就是説,下游是這條大河的薄弱環節,這一帶的河牀也比鄭州市內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於這些原因,過去的人們飽嘗頻繁氾濫的洪水之苦。據記載,歷史上20xx年之間,洪水竟氾濫了1500次,實際上是四年三決口。其中最慘無人道的是1938年國民黨軍隊曾人為地決堤,引起洪水氾濫。歷史上黃河曾多次像這樣被充作戰爭的有力武器,難怪百姓常言道:”亂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黃河流域的人民羣眾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長的大堤,建起了水利發電站,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後的41年間,黃河從末氾濫過。而且,經過治理的黃河水被充分利用於城市用水、農田灌溉和發電,成了一條造福於民的河。

總之,這條大河對人類社會、對自然界既有破壞,也有創造,正是這條大河孕育了中華兒女。那邊那個白色塑像,就生動地表現了這個主題。塑像高5米重12.5噸,取名”哺育”。身着唐裝,端莊賢淑的母親慈愛地望着懷中的孩子,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與黃河年在關係。

諸位請看周圍的山,這一帶的山稱邙山,一直從洛陽綿鄭州,過去是荒山禿領,經過綠化,現已是濃陰覆蓋。遊覽區的一些參觀項目就掩映在這綠色之中。

先請看右面的山頭,那裏一些古象的雕塑,歡騰奔馳,妙趣橫生。只是為什麼在如此優美的地方不修一些外形美觀的動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諸位能回答得出嗎?好,請大家好好猜一猜。

諸位請往左邊的山上看,那裏有遊覽區的另一個重點項目----古代黃河治水傳説中的大禹的像。聳立在黃河岸邊峭壁上的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噸。左手握一像鋤頭似的工具,右手高舉,目光炯炯凝視着河的遠方。大禹的父親鯀也曾治水,但最終失敗。大禹治水時,總結教訓,發明新方法,綞成功。並打下政治權力的基礎,成為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之王。”制黃河者治國家”一語或許就由此而來。為治理這條暴虐的河,過去的民眾用盡了智慧和體力,而人類的智慧又在治水中發展。因此黃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國文化的源泉。

為了繼承和發揚優秀的黃河文明,現在山下正興建一座將由三千塊碑組成的黃河碑林。碑林集中了從唐朝至現代前來這裏瞻仰黃河的詩人和文人們的作品,一旦完工,可與集中了歷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周圍的山上還有一些亭台樓閣,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鵲樓》一詩中這樣寫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正如詩中所描寫的那樣,登上高處,遠眺黃河,更能領略其氣勢。如果可能,今天我想領諸位一直登上那個最高的亭子。

那麼,在登山之前,讓我們來聽一聽關於古象的答案吧。諸位猜到了嗎?

看來答案各異,實際上四、五十萬年前的河南是亞熱帶,當時有許多亞熱帶的動、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據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牽一象的象形文字證明,三千多年前還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國分為九州,現在的河南省屬豫州,豫即象很多之意。因此,”豫”這個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簡稱。山上的古象塑像顯示了這個典故。

除了以上介紹的內容以外,還有公元前205年西漢時期,劉邦、項羽爭霸的古戰場、用磚雕來表現中國四大古典小説中故事的民間藝術館等等,由於時間關係,請恕不一一講解了。

講解膚淺,內容零亂,非常抱歉!只是今後每當諸位看見日本的江户橋時,請不要忘記我們的黃河,還有鄭州和中國。

黃河導遊詞7

黃河風情線呢,可謂我們金城蘭州最出彩發旅遊線路之一了。大家都知道,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九個省區,但在全國大型城鎮中,惟有蘭州得天獨厚,被黃河穿流而過,所以這裏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獨特與驚喜。

風情線上首屈一指的是素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美譽的中山橋。中山橋跨在黃河上,橋長233.33米,寬7.5米,4墩5孔,橋上飛架了5道弧形鋼樑,俗稱“黃河鐵橋”。到6月,就是黃河鐵橋的百歲誕辰了。想知道黃河鐵橋的來歷?聽我慢慢道來。清同治年間,陝甘總督左宗棠督師西征,可被黃河險阻給害慘了,他曾打算請外商幫忙修造一座跨河鐵橋無奈洋人索價過高,就沒能實現。到了公元1907年,蘭州道台彭英甲又提出了修建鐵橋的建議,這次清政府批准了。於是乎一項由美國橋樑公司工程師滿寶本負責施工,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天津人劉永起負責工地操作的浩浩蕩蕩的工程開始了。三年四個月以後,也就是1910年6月終於竣工了。您猜花了多少錢?30萬6891兩8錢9分4毫,精確吧。別説鋼材水泥了,連個小小的螺絲釘都是從美國或是德國進口的。這座橋樑落成之初叫“蘭州黃河鐵橋”,後來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就改成了“中山橋”了。1954年,蘭州市政府對鐵橋進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現在的中山橋既堅固耐用又氣勢雄偉,現已成為蘭州市的標誌性建築,一會兒您就可以領略它的風采。

下一個就是水車園了,它不大,但是卻承載了蘭州古老水車的風采,到了蘭州不到水車園會很遺憾的哦。

蘭州水車,最早出現在明朝,相傳段家灘人段續,注意,不是段譽,考中進士到了雲南做官,他遊遍了南方,見到了木製的灌溉汲水工具龍骨筒車,便暗暗把構造記在心中,後來退休回家便巧思構造,終於仿製成功。蘭州的乾旱大家説有目共睹的,所以段續創制的水車可算給當地人民帶來了福音。人們紛紛仿製,在20世紀中期,蘭州的水車有252輪,是號稱“水車之城”的敍利亞哈馬市水車最多時期的8倍多。稱得上一座“水車之都”了。後來隨着電力灌溉的普及,水車一個個被拆除了,蘭州也失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水車園呢,現在有兩架仿古水車,還有圍堰、渡槽、水磨坊、工藝品商店和遊樂區。一會我們走進了水車園,大家一定要靜靜的聆聽一下,來自水車那個遙遠的國度的呼喚。

接下來就是“黃河母親”雕塑了,這個雕塑是花崗巖質地,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量達40餘噸,是我們甘肅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創作的,黃河母親還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獲得了“優秀獎”,看來這片黃土地上真是人才輩出呢。

黃河雕塑運用了母親和嬰兒兩個形象,説到這裏請大家猜一下,那個嬰兒是男是女呢?聽出當初構思的時候何鄂女士就猶豫了很長時間,後來靈機一動,就塑造了一個匍匐在母親胸前的嬰兒,讓人無法分辨是男是女。不過一般都認為是男孩。黃河母親,母親面含微笑,神態慈祥,嬰兒天真爛漫,頑皮可愛。整個雕塑和諧流暢,還寓意深刻:黃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她所養育的中華民族也永遠幸福安樂。母親身下的黃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紋和魚紋,來自於甘肅彩陶的古老圖案,真是一絕,拍照的可不要錯過啦。

最後一個就是甘肅道教的主要宮觀白雲觀了。相傳白雲觀是為了祭祀呂洞賓而建的,所以又稱呂祖廟,據記載,嘉慶以來,呂洞賓經常踩着波浪出現在“白馬浪”上,萬目共睹。白馬浪就是白雲觀前的一段黃河波浪,於是人們就一起請願建宮觀,陝甘總督瑚鬆額就接受了請求,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白雲觀。

黃河導遊詞8

各位,今天請大家參觀的是鄭州市黃河遊覽區,這個遊覽區位於鄭州市西北,距市內約三十公里,南依嶽山,北臨黃河。1970年,為懂得決都市用水和農田灌溉問題,在這個地點修建了提灌站,工程歷時兩年,後經八年的努力,終於在這個地點建成了一個佔地面積十七平方公里的遊樂場包。今天主要請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寬敞的河牀,以及這四周的風景。

據説,日本也有”人類來源於河流”的説法,黃河自古就被稱之為中華民族的母親。她與長久的歷史同流至今,與中國人的生活緊密相關,象徵着中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歷史上曾多少文人騷客以詩描寫黃河的洶湧澎湃之勢;唐朝詩人李白在他的《將進酒》一詩中以鏗鏘有力的句子這樣讚譽黃河: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特別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黃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瑪連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另外,中國還有一個廣為人們所使用的諺語,叫做”不到黃河心不死”。基於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務必請諸位到黃河邊上一遊,面對着氣概磅礴的黃河,回想對照一下我們兩國間過去那種關係和今日的友好關係,希望大家能從吸取進一步發展我們之間友情的力量。這樣,我就安排了這個參觀計劃。

首先請看正面的這條河,這一定是中國的第二條大河----黃河。眾所周知,她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在山東省注入大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000平方公里。據説東京至博多的新幹線長1176公里,那樣請您記住:黃河的長約從東京到博多兩個半來回的距離。黃河的源頭是一股清泉,然而由於遊經中游的黃土高原,大批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時,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濁的河。”百年待河清”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國諺語,一定是比喻黃河水之混濁的。每年經黃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億噸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達到60%。假如用這些泥沙修建一個高一米、寬一米的堤防的話,這個堤防能夠繞地球27圈!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澱在下游的河牀上,每年將河牀抬高三到五釐米。所以,下游河牀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懸河。這一定是洪水氾濫的緣由,也一定是説,下游是這條大河的軟弱環節,這一帶的河牀也比鄭州市內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於這些緣由,過去的人們飽嘗頻繁氾濫的洪水之苦。據記載,歷史上20xx年之間,洪水竟氾濫了1500次,實際上是四年三決口。其中最慘無人道的是1938年國民黨部隊曾人為地決堤,引起洪水氾濫。歷史上黃河曾多次像這樣被充作戰爭的有力兵器,難怪百姓常言道:”亂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黃河流域的人民羣眾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長的大堤,建起了水利發電站,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因此,解放後的41年間,黃河從末氾濫過。而且,通過治理的黃河水被充分運用於都市用水、農田灌溉和發電,成了一條造福於民的河。

總之,這條大河對人類社會、對自然界既有破壞,也有創造,正是這條大河孕育了中華兒女。那邊那個白色塑像,就生動地表現了這個主題。塑像高5米重12.5噸,取名”培養”。身着唐裝,端莊賢淑的母親慈愛地看着懷中的小孩,充分表達了中華民族與黃河年在關係。

諸位請看四周的山,這一帶的山稱邙山,一直從洛陽綿鄭州,過去是荒山禿領,通過綠化,現已是濃陰籠罩。遊覽區的一些參觀項目就掩映在這綠色之中。

先請看右面的山頭,那兒一些古象的雕塑,歡騰奔跑,妙趣橫生。只是為啥在如此精美的地點不修一些外形美觀的動物,而偏偏是古象呢?諸位能答覆得出嗎?好,請大家好好猜一猜。

諸位請往左邊的山上看,那兒有遊覽區的另一個重點項目----古代黃河治水傳奇中的大禹的像。矗立在黃河岸邊峭壁上的這座石像,高10米,重150噸。左手握一像鋤頭似的工具,右手高舉,目光炯炯凝視着河的遠方。大禹的父親鯀也曾治水,但最後來失敗。大禹治水時,總結教訓,創造新方法,綞成功。並打下政治權利的基礎,成為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之王。”制黃河者治國家”一語或許就由此而來。為治理這條暴虐的河,過去的大眾用盡了智慧和體力,而人類的智慧又在治水中發展。因此黃河又被看作是智慧的源泉、中國文化的源泉。

為了繼承和發揚優良的黃河文明,現如今山下正興建一座將由三千塊碑組成的黃河碑林。碑林集中了從唐朝至現代前來這個地點瞻仰黃河的詩人和文人們的作品,一旦完工,可與集中了歷代石碑的西安碑林相媲美。

四周的山上還有一些亭台樓閣,均起眺望的作用。唐朝詩人王之渙在《登鸛鵲樓》一詩中這樣寫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正如詩中所描寫的那樣,登上高處,遠眺黃河,更能懂得其氣概。假如可能,今天我想領諸位一直登上那個最高的閣樓。

那樣,在登山之前,讓我們來聽一聽關於古象的答案吧。諸位猜到了嗎?

看來答案各異,實際上四、五十萬年前的河南是亞熱帶,當時有許多亞熱帶的動、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據出土的甲骨文一人牽一象的象形文字證明,三千多年前還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國分為九州,現如今的河南省屬豫州,豫即象特別多之意。因此,”豫”這個字仍用作河南省的簡稱。山上的古象塑像顯示了這個典故。

黃河導遊詞9

黃河小浪底風景旅遊區,位於洛陽市以北40公里的孟津縣,是河南省"三點一線"旅遊的重要景點。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風景區。風景區內的小浪底大壩、進水塔羣等大型水工建築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壯舉,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內柏崖山、黃鹿山、紅崖山、始祖山、荊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觀薈萃,八里衚衕峽、龍鳳峽、孤山峽峽谷幽深,號稱“黃河三峽”,296平方公里的廣闊水域中湖汊河巷密佈縱橫、島嶼半島星羅棋佈、豪華遊船穿梭如織,有“北方千島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譽,是黃河上開展觀光度假休閒旅遊的最佳場所。

小浪底景區

由小浪底大壩、荊紫山、八里峽、三門峽大壩四個片區、13個景區、113個景點組成。景區處在國家黃金旅遊線路河南“三點一線”的中心部位,該景區地跨南北兩岸,南岸為崤山的東北餘支,西接汾、渭盆地,東臨華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區是以小浪底工程為依託,以山、水、林、草為特色的大型生態園林。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景區內最亮麗的風景線,它不僅是中國治黃史上的豐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戰性的傑作。總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地下發電廠房,1667米長的堆石大壩,巍峨的進水塔,壯觀的出水口等,使小浪底具備了防洪、防凌、發電、排沙等多項功能,是旅遊者觀賞黃河滄桑鉅變的一大景觀。水庫蓄水後在大壩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同雄偉山勢相結合,構成黃河小浪底一派北國千島湖風光。黃河三峽是小浪底與王屋山所孕育的精華,位於小浪底水庫大壩上游20公里處,總面積40平方公里,是小浪底風景區的精華所在。八里衚衕位於黃河中下游最窄處,兩岸斷壁如削,中間河水奔湧,三條峽谷各具風采:孤山峽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龍鳳峽盤龍走蛇,曲折迂迴;大峪峽開闊舒展,氣象萬千。特別是九蹬蓮花棧,九蹬九級,次第升高,望之若蓮花盛開,似出水芙蓉,號稱“鯀山禹斧”。是我國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觀,可以和長江三峽媲美。黃河小浪底風景區是河南省以黃河中下游水利樞紐工程、峽谷河流為主要特色,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風景區,是開展觀光、休閒、度假旅遊的最佳場所。

風景區內的小浪底大壩、進水塔羣等大型水工建築是中華民族治黃史上的壯舉,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內柏崖山、黃鹿山、紅崖山、始祖山、荊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觀薈萃,八里衚衕峽、龍鳳峽、孤山峽峽谷幽深,號稱“黃河三峽”,296平方公里的廣闊水域中湖汊河巷密佈縱橫、島嶼半島星羅棋佈,有“北方千島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譽,是黃河上開展觀光度假休閒旅遊的最佳場所。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這裏有龍山文化、仰韶文化、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這裏又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鬥爭傳統的地區。抗日武裝“杜八聯”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蹟,建有著名的留莊“英雄民兵營”陳列館及抗日戰爭時期濟源縣委所在地泰山廟紀念園。西灘是萬里黃河唯一有人居住的河心綠洲。由於河水阻隔,其上空氣清新,林疇豐美,村舍幽靜,猶如世外桃源。張嶺半島高大壩直線距離僅2公里,四周碧波盪漾,不是江南,勝似江南,是旅遊度假、休閒避暑勝地。黃河三峽景區因可與長江三峽相媲美的黃河三峽得名,大峪峽、孤山峽、龍鳳峽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民間傳説故事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

黃河導遊詞10

黃河石林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巖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內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峯迴路轉,步移景變,石柱石筍大多高達80-100米之間,最高可達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傑作。狹谷蜿蜒曲折,如蛇明滅,皆以溝命名,從東南至西北,共有八溝之多。正在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進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莊等多種資源巧妙結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景區適宜觀光旅遊、探險獵奇、度假休閒、宗教旅遊、“絲綢之路”遊、會議旅遊等。

黃河石林生成於距今四百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的地質時代。由於燕山運動、地殼上升、河牀下切、加之風化、雨蝕、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黃褐色河湖相砂礫巖為主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內陡崖凌空,造型千姿百態,峯迴路轉,景象步移萬千。石柱、石筍一般在80--200米之間。

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莊等多種資源巧妙組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該區適宜探險、獵奇、漂流、攀巖、休閒度假以及地質考察並以其雄、險、奇、古、野、幽等特點成為西部影視片、科幻片的外景拍攝基地。在此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西部熱土》、《汗血寶馬》、《驚天傳奇》、《大敦煌》等播出後,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黃河石林和壽鹿山森林公園、五佛沿寺、永泰龜城構成了景泰旅遊骨架,西與天祝小三峽、北與中衞沙坡頭等旅遊景區相毗鄰,形成黃金旅遊線路。

黃河導遊詞11

尊敬的旅客

你們好。

接待各人光降汾旅遊。我是**觀光社的導遊員***,在這為期三天的堯都之旅中將由我和我們觀光社的資深司機**師傅配合為各人處事,但願我們的處事可以或許給您的旅途提供利便,讓您遊的舒心,玩的安心。

為了利便各人幾天的遊覽勾當,我先將臨汾的根基環境給各人做個簡樸先容,利便各人隨後幾天的遊覽勾當。臨汾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黃河中游東岸與太嶽山之間,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生齒約400多萬。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縱穿全市。這裏擁有點燃人類第一支火炬的慶幸,傳説黃帝期間的倉頡在這裏發現了漢字,中國汗青上第一帝第一都均降生在這裏。帝堯之都平陽就是此刻的臨汾市(堯都區),春秋時期,晉國之都新田就是此刻的侯馬市晉文公稱霸華夏的基業就在這裏奠基。1953年挖沙時一鏟挖出個丁村,3枚人齒化石的呈現彌補了中國舊石器期間中期的那部門缺環,中國汗青好象在當時一下子也就完備了。

久長的汗青,絢麗的山水培育了臨汾市很多聞名的旅遊景觀。本日我們將要遊覽的就是號稱全國第一黃色大瀑布的吉縣壺口瀑布。

壺口,作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標誌早已名垂史冊。她包括着我們先祖自強不息的精力,儲藏着中華民族的富厚伶俐,銘記着迂腐的黃河文化印記。可以説,壺口是中華民族成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俗話説“不到長城非俊傑,不見黃河心不死”,從臨汾出發,顛末4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的遊覽車已經駛入壺口景區,各人請拿好自的隨身物品依次下車,留意安詳。

進入景區,起首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我左手偏向的十里龍槽,龍槽是大天然的精品,是滔滔的黃河水萬萬年來沖刷切割的功效。因為壺口瀑布終年累月的向下攻擊因而在河牀上留下一道深壕,並且每年都在加長,至今已有10裏之遠,好似一條匍匐在地的長龍,故名十里龍槽。

下面我們接着往前走,前面就是各人渴望已久的黃河母親的心臟--壺口瀑布了。我想各人都曾從90版的50元人民幣上一睹過了壺口瀑布的風範了,那當列位身臨其境時感受又是怎樣呢?適才在車上有為老師問我為什麼叫做“壺口”瀑布,下面就請各人一邊瀏覽瀑布一邊聽我的先容。

黃河劈頭於青藏高原從高山流向大海,從太古流到本日,是高高的巴顏喀拉山孕育了她。她向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在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時因為受到了呂梁山脈的否決,轉南進入聞名的晉陝大峽谷之中,上游數百米的水面當留到下流的龍王辿時,因為受到河牀走勢的影響,滾滾河水驟然收斂成約50餘米,傾注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瀑布,看起來就像從茶壺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稱她為“壺口瀑布”。

因為壺口瀑布的落差之大和水勢之猛,形成了她獨佔的四大景觀:水底冒煙、彩橋通天、羣龍戲浪、谷澗起雷。我們各人此刻可以看到,水因為慣力跌入幾十米深的深潭中,激起數十米的水霧,這個景觀就是“水底冒煙”。偶然氣候好時,趕上太陽光的折射,還會望見一條彩虹凌駕台灣。

這些壯觀的美景,每每是藝術家、墨客們最愛捕獲的剎時,巨大墨客李白就在這裏留下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萬丈激情。

接着往前,各人看到的這段跑道就是香港明星柯受良97年駕汽車飛越黃河時的.助跑線。不知各人是否記得在柯受良駕汽車奔騰黃河不久後,在99年我們的黃河娃朱朝暉騎摩托車也同樣從這裏飛過了壺口瀑布的上空。現場10多萬觀眾和通過衞星收看的全天下30多億的觀眾都在第一時刻看到了這又一奔騰黃河的壯舉。這挑釁自我,戰勝大天然的壯舉,揭示了我們黃河後世的英勇風格。

假如各人細看腳下這黃河石岸,就會發明斷斷續續的摩擦陳跡,這就是壺口又一奇景,旱地行船的船道。在我國古代,黃河的貿易浸染很是龐大。明清期間的商品都是依賴黃河水運南下舉辦販賣的。可是平日商船到龍王辿時,因為壺口落差大,龍槽窄,水流急,貨船基礎無法飛行,只得用人力拉縴拖出水面,延山西一側拉過龍槽,再進入河中繼承飛行。旱地行船時艄公們唱着船歌,縴夫們喊着號子,推、拉、牽、挽相互呼應,時勢極其壯觀。因此,凡到壺口的人都盼願一睹黃河艄公“旱地行船”的絕活,痛惜跟着運輸業的成長這個行當已沒什麼傳人了,在古渡的老鎮上只剩下兩位老艄公孤傲地餬口在他們集團宿舍一樣的老窯洞裏,任芳華同老鎮的富貴一樣徐徐磨滅。

伴侶們,本日的講授就先到這裏了,有人説壺口瀑布是可以觸摸的威風鑼鼓,是可以注視的黃河大合唱。下面給各人30分鐘的自由勾那時刻,讓您隨便的融入這壯觀的情況中照相留念,不外要提示各人的是,各人不要過分靠前撫玩景觀照相留念要留意本身的安詳和掩護您的相機免受水霧的擾亂。願這次遊覽能給各人留下一段柔美的回想!

黃河導遊詞12

黃河風情線是蘭州的城市名片,如何讓這張名片變得更加靚麗成為參加蘭州市“兩會”政協委員思考和熱議的話題。3月23日,在蘭州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大會發言時,蘭州市政協委員張新耀建議,蘭州應當提升黃河風情線文化元素,把黃河風情線建設成高水平文化旅遊景區。

張新耀説,面對蘭州發展特別是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新要求,黃河風情線面臨着嚴重的不適應,主要是缺乏高站位的統一規劃和建設,旅遊設施開發滯後,原有的黃河母親、水車博覽園等景區體量小、文化元素少,新的旅遊景區創意和開發建設緩慢,旅遊服務、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缺失,管理體制不健全,沿岸樓盤開發導致旅遊資源被分割等種。種問題。

為此,張新耀建議,對黃河風情線進行重新定位,從城市名片、綠色長廊、文化長廊、休閒旅遊勝地等角度,確定黃河風情線的建設目標。從打造高水平文化旅遊景區出發,對市區黃河兩岸做出統一規劃,對沿岸土地開發、生態綠化美化、景點建設、配套設施建設做出專項規劃,劃定紅線,制定規則,嚴格按規劃建設和管理,嚴禁不符合規劃的建設項目落地。在黃河風情線景區內規劃建設一批文化內涵豐富、特色突出、優勢明顯、品牌影響力大、開發潛力大的核心景區,因地制宜地開發一批與休閒、度假、商務、娛樂、養生等相結合的複合型產品,以豐富旅遊文化內容。他還建議以黃河風情線為平台,培育一個或幾個有特色、有質量、時間短、場景不復雜的演藝品牌,用旅遊演藝留住過夜遊客,再配建一些酒吧、茶吧供人休閒,讓遊客願意留下來。

黃河導遊詞13

各位朋友:

古人説:“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到黃河不死心。”今天,我們就要到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去參觀。我先把黃河遊覽區的基本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

黃河遊覽區位於鄭州市西北30公里處,北臨黃河,南依嶽山。它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6公里,總面積約十七平方公里。從七十年代開始,經過幾十年的艱辛工作,景區初具規模。

好了,黃河遊覽區到了。

黃河,我們現代人親切稱之為“母親河”、“中華民族的搖籃”。從黃河的這座中型提灌站看出,黃河兩岸的人民至今仍在吸吮着母親河的乳汁。我們來看這尊 “哺育”塑像,它高5米,重30噸,用漢白玉做成。母親身着唐裝,頭挽髮髻,象徵黃河,懷中健壯的嬰兒象徵中華民族,整個塑像形象的表達了黃河與中華民族密不可分的骨肉親情。黃河流動着炎黃子孫共同的血液,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無以倫比的凝聚力,這是一種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現在,請大家看一下週圍的山嶺。這一帶的山稱為邙山,是從洛陽綿延至此。過去這裏曾是荒山禿嶺,經過綠化,現已綠樹成蔭,山上制高點那些亭台樓閣正是一些與黃河風光匹配的建築物,若登臨最高處極目閣遠眺,更能體會“登北邙居高瞰遠氣象萬千廣闊無垠偉偉乎神州大地,觀黃河撫今追昔波濤澎湃奔流不息悠悠華夏搖籃”的意境。

接下來從這裏向西,可以乘坐黃河索道至另一景點大禹山,大家看山上有一尊巨大的大禹塑像。大禹是4000多年前的治水英雄,大禹的父親曾因治水失敗遭到懲處,大禹繼承父志,終獲成功,其“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千百年來激勵着後人不懈奮鬥。我們來看,這尊塑像高10米,重150噸,大禹頭帶斗笠,左手指向前方,彷彿在號召人民治裏洪水。他發明着疏水導流的科學方法至今仍有借鑑意義。他治水的成功,也使他打下政治權力的基礎。民諺有“治水者治天下”,正是對治水重要性認識的真實寫照。

博大精神的黃河文化,再這裏突出的表現為現代黃河碑林,炎黃二帝巨型塑像,磚雕和黃河泥研民間藝術等,現在就讓我們去了解一下吧。

黃河碑林是正在籌建的一處當代時刻藝術寶庫,目前以刻碑1500多快。作品有真、草、隸、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圓、尖、麻、光。黃河碑林以歌頌燦爛的黃河文化,社會主義的光輝業績,祖國的大河風光為主要內容。建成後將分書法藝術館、名人書法館、民族書法國際書法館和美術館五大部分,其中彙集了當代中國書法巨擘xxx、舒同、啟功、張大千、林散之、陳書亮等名人的書法精品,石碑以古樸、多樣、生動、深厚為特色,其卓然不羣的藝術形象必然成為新時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黃二帝巨型塑像是體現黃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設計高度為106米,並於1991年9月12土動工。她的興建,對全球炎黃子孫將會產生巨大的凝聚力,激發海內外炎黃子孫強烈的愛國激情。目前,炎黃二帝巨像前的廣場上,已安置了鐘鼓九鼎“炎黃鼎”。鼎高6.6米,重20噸,內部鑄有 “炎黃始祖,萬代景仰”八個篆文,鼎座四壁鑄有“炎黃鼎”三個金文和國家領導人xxx、xxx、陳雲同志的題詞,體現了億萬炎黃子孫對人文始祖的懷念與敬仰。“炎黃鼎”文化內涵十分深厚,工藝、鑄造均屬上乘,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銅大鼎,是炎黃子孫瞻仰中華人文始祖的主要禮器。

大家知道,黃河自古難行船。但是,現代科學的發展克服了道道難關,在80年代末研製成功了“鄭州號”水陸兩棲氣墊船,鄭州號水陸兩棲氣墊船是我國第一艘用於旅遊的氣墊船。氣墊船是高科技的結晶。顧名思義,它是由船下的大型鼓風機向船身下充氣,使船下產生一個巨大的氣墊,把船身向上抬高20~50公分。船體藉助船後兩個巨型螺旋漿產生的推動力,使船向前行進。

一望無際的黃河灘地坎坷不平,汽車在這裏無法行駛,一般船隻在這裏擱淺,唯有氣墊船暢通無陰,運行自如。

黃河的一大特徵是險情叢生。在黃河平靜的河面下隱藏着無數的淺灘、暗灘,寬闊的河面無船出現,正是“黃河自古難行舟”的寫照。但鄭州號氣墊船實現了零的突破,在河面上乘風破浪,自由飛翔。

大家可以乘坐黃河氣墊船到母親的懷抱進行40分鐘左右的黃河漫遊,在40分鐘的時間裏自東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桃花峪,到達公元前 203年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爭天下時的古戰場遺址—漢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灘上將停船十幾分鍾,大家可以出船艙拍照留念。

走吧,讓我們一起去乘座氣墊船和黃河親密接觸。

黃河導遊詞14

黃河宮位於寧夏西部城市中衞市黃河北岸。抬頭遠望,九曲滔滔黃河水,似一條金色的綵帶,舞動着,自西向東從公園南部緩緩流過。中衞地區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首富中衞”之説,也是寧夏“黃河金岸”城市經濟帶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黃河宮主體建築高36.9米,創意採用唐朝詩人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詩詞寓意,將黃河之水凝練成水滴建築形態。建築裏沿內壁有人行觀景坡道,中間設電梯和80多平方米的觀景台。水滴主體建築下就是黃河博物館。[

設計一段導遊詞,介紹河南

河南省位於中國中東部,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又被稱為“中州”、“中原”,簡稱“豫”。 有“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之美稱的河南省,曾長期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説。 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和鄭州、南陽、商丘、浚縣四個國家級歷史名城,更是古蹟繁多,名勝遍佈。 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的洛陽龍門石窟、千年古剎登封少林寺、太極拳之鄉温縣陳家溝、甲骨文發現地安陽殷墟、周易發源地湯陰羑里城、炎黃子孫尋根拜祖聖地新鄭軒轅黃帝故里、雄偉壯麗的黃河小浪底等上百個旅遊景點組成了古都遊、大黃河遊、功夫健身之旅、尋根朝覲之旅、三國之旅等黃金旅遊線路10餘條。

黃河導遊詞15

黃河源位於青海的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乾涸,而卡日曲最長是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幹涸,是黃河的正源。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內有100多個小水泊,似繁星點點,又似晶瑩的粒粒珍珠。

星宿海,歷史上曾被用來表示整個黃河源頭地區,實際上可以説是黃河出山東行後第一個加油站。這個“海”是一個盆形濕地,東西長約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離較短,僅幾公里至十幾公里之間。説是“海”並非到處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對更低窪的地方聚集有水,擁有眾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滿天星斗來比擬也不顯得過分。灌木有的長到一米高,魚類繁多,水鳥成羣,湖邊的草灘上還有黃羊、野驢不時出現。

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這是黃河的源頭地區,旅遊者在這裏根本無法想象黃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細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許多砂礫野草的温林荒灘。

我國人民比較明確地認識黃河及其源頭還是在唐代以後。因為從唐代起,中原人民同邊疆少數民族間聯繫大大加強,特別是同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之間的往來日益頻繁,而黃河源頭是古代通往西藏高原的交通大道。

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往西藏,吐蕃王松贊干布在黃河源頭親迎。公元八二一年,唐使劉元鼎出使吐蕃,還曾專門考察過黃河源頭。黃河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雅拉達澤山下的約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二源。兩地海拔高程均在四千六百多米至四千八百多米之間,黃河源頭被國家列為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