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黃河母親像導遊詞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7.39K

導語:記憶中的您,是那麼氣勢磅礴,從冰川萬丈的巴顏克拉北麓起步,一路上接納着千溪百川,浩浩蕩蕩,曲曲折折,奔向巨浪滔天的黃海之邊,像一條金色的鋼鐵巨龍,迤邐般地橫卧在我國北部遼闊的土地上。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黃河母親像導遊詞文章,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黃河母親像導遊詞

黃河母親像導遊詞

各位遊客:我們面前的雕塑,叫"黃河母親".在全國,以雕塑形式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為數不少,論風格和藝術表現力,這一尊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作品由甘肅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創作,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獲得“優秀獎”。整個雕塑為花崗巖質地,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量達40作噸,由北京雕塑廠於1986年4月30日製成。

作品用“母親”和“嬰兒”兩個形象,生動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題:母親卧在波濤之上,左腿微微弓起,面含微笑,神態慈祥。凝練的線條把母親秀髮的飄指、身材的曲美與波濤的起伏和諧地融為一體,勾畫出黃河女神的風采。匍匐在母親胸前的裸身男嬰,天真爛漫,安然無憂,舉首憨笑,頑皮可愛。整個雕塑構圖洗練,寓意深刻:黃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胸懷博大,她所養育的中華民族,生氣勃勃,天天向上,幸福安樂。母親身下的黃河造型刻着的水波紋和魚紋,來源於甘肅彩陶的古老圖案,既象徵着黃河文化,也隱喻了甘肅歷史文化的悠久。

雕塑前面還嵌着一塊石碑,是1994年8月全國青少年地學夏令營所設,碑文是:“獻給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母親”。

説起黃河,我想大家的感情一定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為我們共喚黃河一聲母親,媽媽。陌生是因為很多朋友至今都沒有見過黃河。更別説遊黃河了。而在今天我們的願望就可以變成現實,不僅可以看見我們的母親黃河更可以在它的懷抱中徜徉遊覽。在中國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話“不登長城非好漢,不遊黃河心不甘”。這句話雖然非常簡單,卻道出了我們無數炎黃子孫對我們母親河的嚮往和眷戀之情。無數的詩人和文學家都曾用最美的語言讚美我們的母親,其中有一位説的很好,他説,黃河啊,千百年來哺育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因為黃河的顏色浸染到每個人的皮膚上,因為黃河的精神融入到每個人的靈魂中。所以,無論我們走到哪裏,別人都可以一眼看出我們是黃皮膚的中國人。今天我們到黃河邊上也可以和黃河比比,看看兩種顏色是不是十分相像,連我們的一代偉人毛主席在轉戰華北的時候也曾説到,我們可以藐視一切,但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更是把黃河和整個中華民族放在同一高度,同呼吸共命運,血脈相容。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自治區。最後在山東省的墾利縣注入我國唯一的內海----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到75.2萬平方公里,被譽為中國第二長河。但是在中國人的心中,它和長江一樣長,和大海一樣寬闊。水利專家為了使每個人都能更清楚的瞭解黃河。把黃河攔腰分成三段:從發源地到內蒙古托克托縣的河口鎮是上游。黃河上游碧波盪漾,水是清的,讓你很難想象它就是以後的黃河,真是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啊。從河口鎮到我們河南鄭州的桃花峪,黃河進入了中游,進入了中國最大的黃土區域黃土高坡。它溝壑相見,綿延起伏,黃河在流經這裏的時候因為攜帶了大量的'泥沙,河水的顏色染成了琉璃黃,成為了一條濁河,泥河,沙河。尤其是在晉陝之間,黃河以300裏的巨大落差,齊刷刷的切割着黃土高坡。大量的泥沙被它帶了下來。真是派出崑崙五色流,一支黃濁冠九州啊.從桃花峪再往後到墾利縣的入海口,就是黃河的下游了。一下子進入了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31萬平方公里的華北大平原。它一馬平川,一望無垠,如此平坦的地勢,黃河流到這裏,河道變寬,水流速度變緩,大量的泥沙源源不斷的沉積在黃河下游的河道,致使我們的河牀以每年10公分的速度被抬高。長年積月就形成了世俗罕見的奇觀-----懸河,地上河了。在我們的七朝古都開封,黃河的水位已經高出了開封十幾米,在們的省會鄭州,黃河的某些地段也已經高出鄭州5—7米了。大量的泥沙隨着黃河水注入渤海。真的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啊。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黃河從黃土高原沖刷攜帶下來的泥沙有16.4億噸。如果把這些泥沙堆砌起來,堆成高,寬,厚各一米的土堤,長度可以繞地球赤道27圈,是地球到月球長度的三倍。如果按全中國13億人口來計算,平均每個人可以分到1.3噸,比我們吃的糧食還要多。所以就有了這樣的説法,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很多人不相信,非想到黃河水中試試看。上岸之後任你怎麼拍打都會留下一層薄薄的泥沙。真是一碗黃河水,半碗黃河沙啊。

那麼這麼多的泥沙都到哪裏去了呢?原來啊,每年都有12億噸的泥沙注入渤海灣為山東省填海造陸了。所以山東省的陸地面積在逐漸增大,而水域面積卻在不斷縮小。於是,就有人擔心,黃河不斷的堆積泥沙向大海延伸,這樣下去的話,中國會不會有一天和日本連起來了。可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日本的旅遊團隊到達這裏後都會有一項特別的儀式,那就是植樹造林。除去這12億噸,其他的四億噸都沉積在了黃河下游的河牀上,但正是這四億噸的泥沙,卻給黃河的治理帶來了最大的難題。使它成為世界上最難治理的一條河流。千百年來我們的母親在給予了我們生命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多的災難。翻開中國的治黃史,湧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這些英雄人物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大禹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治黃長達13年。採用疏導法治理黃河,得到了百姓的推舉成為首領。後來他的兒子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正可謂,治黃者,得天下。後來自夏以後,無論是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治理黃河。但是終究因為治理技術的原因,都未能取得明顯的效果。在有文字記載的3000年裏,黃河氾濫500多次,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特大改道9次。真可謂“三年兩氾濫,兩年一決口,百年一改道“。尤其是1938年6月,xx政府為了抵禦日軍的侵犯。下令扒開花園口大堤,引起洪水氾濫。雖然暫時延緩了日軍的進犯速度。但是也造成了河南,安徽,江蘇三省89萬人喪生,1560萬人流離失所。上百萬畝良田變成了不毛之地。直到今天,仍然使得我們黃河下游的經濟難以有大的發展。

這時候,就有人問了,那你們對黃河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我想,這個問題,河南人民最有發言權。因為我們受益最大,也受害最大。所以很多老百姓對黃河的感情可以説是既愛又恨。我們愛她,是因為千百年來它不僅供應着我們的人畜用水,還灌溉着上百萬畝的良田。到了今天還發揮着另一個重要的作用,蓄水發電。但是也有人説我們恨母親,因為每個幾年母親都要發怒,每次發怒之後生靈塗炭,所到之處,一片汪洋。但是我要説的是,害才害了一小片,利卻利了一條線;害才害了幾十年,利卻利了上千年。如果非要講黃河的功和過的話,黃河的功要遠遠大於黃河的過。今天位於黃河流域的河南。中國八大古都佔了1/2,館藏文物130萬件,約佔全國的1/8,地下文物全國第一,這些不正是黃河留給我們的財富嗎。黃河經歷了悠久的歷史。早在150萬年前就已經有先民在這裏繁衍生息。這裏哺育了8000年前的裴李岡文化,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使河南在長達21個朝代,3600年的時間裏成為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悠久的歷史和最燦爛的文明成為了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1938年,冼星海來到鄭州黃河遊覽區。當時正是日本入侵中華時期,很多文人投筆從戎。冼星海也是其中之一,當他望着滔滔的黃河水,依然譜寫了《黃河大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激勵着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為保衞黃河保衞全中國而戰。當時的黃河大合唱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主旋律。而今天,我們靠着黃河這種不屈不饒,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得我們的母親在建國後安然度過了60年。1952年 ,毛主席來到鄭州黃河遊覽區,站在黃河邊上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重要指示。當時正是國家大興水利的時期,在對待淮河的問題上,毛主席説根治淮河,對於長江,主席説治理長江。而對母親,主席説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52年之前沒有一個人有辦法辦好,52年之後到現在也沒有辦法徹底的辦好。然而我們一直在努力。就在毛主席提出號召4年之後。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一年中兩次到達黃河邊,帶領我們抗洪搶險的官兵與黃河做賽跑,可見治理黃河已經迫在眉睫。於是1958年,我們在黃河上建立起了第一組工程----河南三門峽大壩。是蘇聯老大哥支援中國建造的168個工程中唯一一個水利工程。但蘇聯朋友不瞭解黃河,他們不知道黃河最大的問題是泥沙問題。所以50年之後,這個大壩的窟窿已經被泥沙積平,不能再使用了。在三門峽大壩後又相繼建成了楊家峽,龍羊峽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在90年到01年11年的時間裏,投資300多個億。同德國,比利時,英國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利專家一起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土石磚結構的大壩將使黃河的歷史改寫,將使黃河的自然災害由60年一遇變成千年等一回。20年之內黃河下游的河牀不再升高。但是否如此,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借用一句咱們中國的俗話,那就是黃河清,天下平。但要想讓黃河變清,談何容易啊。有專家説,我們全國人民每人都扛上幾鍬。要600年後,黃河才能改變。這600年,我們不能等待,要用自己的努力改變河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每個人多愛自己的母親。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而孩子回報母親的卻太少太少了。對於所有的炎黃子孫來説,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母親黃河,現在我們能對母親盡的孝心就是保持水土,植樹造林。這是我們對母親盡的一點綿薄之力了。

可喜的是,到了今天黃河上有兩大難已經被我們打破了。一是黃河之上架橋難。因為大橋建成後,會因泥沙不斷淤積,河牀不斷升高。於是橋面就快要與河水齊平了。需要不斷的建新橋來替代老橋。二是自古黃河難行船,千百年來黃河上都無法行船。我們生活在黃河邊上的黃河兒女只能望河興歎。我想我們大傢什麼大江大河都見過,什麼樣豪華的船都見過。可生活在黃河邊上的黃河兒女,乘船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大夢想。今天我們乘船的意義非同尋常。這是目前為止唯一可以在黃河上行駛的船隻。這種船是專門為黃河量身打造的氣墊船。氣墊船,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底部是高壓氣囊。行駛的時候船身升高40---60公分懸空行駛,就解決了一般船隻容易遇到河牀底部的泥沙擱淺的問題。我們的氣墊船從陸地碼頭出發、穿越黃河的中下游分界線---桃花峪。桃花峪這個地方雖然非常的普通。但在中國的版圖上卻是是用紅筆來勾畫的。它不僅是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而且也是黃土高坡和華北大平原的分界線。一邊是綿延起伏的黃土高坡,而另一眼望去則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穿越桃花峪,逆流而上最終到達公元前203年,劉邦和項羽以鴻溝為界,左為楚又為漢,就成了今天我們下象棋時的楚河漢界。而對於這件事情,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給出了評價“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途中,我們的氣墊船會在河邊停靠,您可以走下船去摸一摸黃河水,和我們的母親河來一次親密接觸。也可以踩一踩黃河的牛皮地,體驗一下我們黃河牌席夢思。更可以再岸邊將你的思念之情毫無保留的在母親面前釋放。

記得在2007年的時候,有個鄭氏尋根的團隊來到黃河遊覽區。其中有位叫鄭水法的老人在乘船遊覽黃河後竟長跪在河邊,失聲痛哭。那一刻,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以前我對黃河的瞭解僅僅是第二長河。當我長大後,尤其是做了導遊以後,我對黃河每多一分了解,就讓我對她多一分深深的愛。讓我想起小時候曾念過的一首詩:“小的時候,我只知道你是一條河,長大之後,我才知道你給我很多。我的血管裏流淌的是你的血,我的胸膛裏跳動的是你經久不息的脈搏”。我想,對於我們所有的華夏兒女來説,能夠在有生之年來到黃河邊,拜一拜我們的母親。這,也就是心靈回家的旅程了。無論你在哪裏,根在河洛,尋根已經成為了中華兒女最大的心聲。尤其是在2006年,我們在這裏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雕塑,106米高的炎黃二帝像。告誡人們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黃河的兒女。我們這次旅行,還有一個非同尋常的意義,就是探親。大家來到我們的黃河母親身邊,可能會感覺我們的母親瘦了很多,臉上也多了很多皺紋。她已經不像我們印象中那麼豐滿豐腴了,但她永遠是我們的媽媽,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