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導遊詞

導遊考試導遊詞(通用5篇)

欄目: 導遊詞 / 發佈於: / 人氣:1.52W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遊客、助人為樂的導遊,編寫導遊詞是必不可少的,導遊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遊覽景觀、遵照一定的遊覽路線、模擬遊覽活動而創作的。那麼一遍條理清晰的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導遊考試導遊詞(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導遊考試導遊詞(通用5篇)

導遊考試導遊詞1

各位遊客:

你們好!

榕湖、杉湖原為唐宋時桂州城南護城河,現在湖畔樹木婆娑,湖中澄湖碧水,象碧玉鑲嵌在市區中心,遊人到此不僅能飽覽湖光山色,而且可以尋勝訪古。

湖心亭在榕湖的湖心島上,原建於40年代,1979年兩次重建,現為一組設計新穎的仿古臨水亭廊,由大小兩亭及連廊組成。大亭8角、重檐、凌駕水中;小亭4角,單檐尖頂,坐落岸上,以直角形(L)曲廊與大亭相連,總面積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橋銜湖心島,掩映於湖光翠柳之間,與亭廊構成整體,顯出平穩中求變化,臨水而有飛動感。

古南門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榕湖北岸。又名榕樹門。據載為唐代名將李靖於武德四年(621)平定嶺南後,在桂林築置城守新建,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門,距今正1300多年。

黃庭堅系舟處在榕湖北岸,古南門前,榕蔭亭側。崇寧二年(1103)北宋大詩人黃庭堅被謫宜州,崇寧三年(1104)經桂林,遍覽名山,泊舟此岸。他寫的《到桂州》雲“桂嶺環城如雁蕩,平地蒼玉忽峨;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峯何”,融進個人的不幸遭遇,也表達了對桂林山山水水的深厚情意。南宋理學家張知靜江府時,在系舟處建榕溪閣,以志懷念。閣久廢,1955年在舊址建榕蔭亭,其後又立碑其側,題為“黃庭堅系舟處”。

湖西莊在榕湖北路西段。清嘉慶道光間,少司空李宗瀚建為別墅。張維屏《窪遊日記》稱,大門臨湖,內有小橋流水,過橋有屋,屋後有軒,軒前有園,整座建築用竹籬圍合。李宗瀚住湖東“拓園”,今人民禮堂東北側,湖西莊由其侄李春回掌管。李春回工書精刻,後破落,別墅荒蕪。1954年以來,這裏建起擁有十幾幢風格各異的庭院建築,成為桂林市第一個接待國家元首級的外事賓館榕湖飯店。

芙蓉亭在榕湖南路西段,榕湖西南岸邊。清代著名桂林畫家羅辰曾在此建“芙蓉池館”。1955年建亭,因名芙蓉,亦稱葵花亭。1988年改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6柱、6角、單檐、琉璃瓦、攢尖頂亭,高7米,長寬各5。45米,面積29。7平方米。亭中有石桌凳,柱間有石欄杆,亭周樹茂蔭濃,秀色可餐。

陽撟在秀峯、象山兩區相銜,榕湖杉湖接合部的水面上。宋名青帶橋或永濟橋,木質結構,元代毀於火。明改建石橋,解縉書“永鎮三江”其上。洪武間(1368~1398)桂林城南擴,榕湖杉湖變成內湖,名陽塘,橋因湖改稱陽橋。歷代多修葺、擴建。1974年擴建成現狀:石拱結構,3跨,各5米,全長22。2米;橋面由20米加寬成32米,瀝青鋪築,飾以漢白玉雕花欄杆。自古以來,青帶橋一帶就是商業中心區。據元伯篤魯丁《陽橋記》載,橋的兩側,商賈所藏寶物、番貨,以有易無,日千百計。現在榕杉湖區,市行政機關、商業網點、賓館環立,這一地帶,更成為南北通衢和政治、文化經濟、旅遊的中心。

朝霞亭在榕湖東側,湖濱飯店前,簇擁於小葉樟,夾竹桃與翠竹間的一個260多平方米的小島上。高7米,長寬各4。45米,面積19。8平方米,為6柱、6角、單檐、攢尖頂小亭,3面有石欄桌凳,北面有曲橋通達,是喧鬧市區中難得的安寧憩息地。每當日出,霞光滿亭,激人奮進,嫵媚可親。

蘑菇亭在杉湖湖心島上,由一組圓形水榭與3個獨立單柱圓形亭子組成,總面積近400平方米,建於1978年。登上杉湖北岸的12層高樓灕江館頂層俯瞰,湖心島的平面呈美麗的梅花圖案。

補杉亭一名杉湖亭,在杉湖湖心島上,1955年建,為木結構,以杉樹皮蓋頂。杉湖畔清代有“補杉樓”,是著名桂林詩人朱琦、龍啟瑞等登臨吟詠之地。補杉亭之名由此而來。亭已廢,1978年在原址四周新建蘑菇亭。

大榕樹在榕湖北路西段古南門前,為小葉榕,高18。6米,冠幅直徑32米。南宋文學家劉克莊(1187—1269)《榕溪閣》:“榕聲竹影一溪風,遷客曾來系短篷;我與竹君俱晚出,兩榕猶及識涪翁。”涪翁是北宋詩人黃庭堅的號,他遊桂林時曾系舟樹下,證實這棵大樹是宋代榕溪閣前兩棵榕樹中的倖存者,樹齡在800年以上。今仍枝葉婆娑,濃廕庇日,成為朝夕與遊人共處的桂林八景中的“榕城古蔭”。另一株古榕,附古南門而生,早已不存,但城門、城樓,至今仍稱榕樹門、榕樹樓。

導遊考試導遊詞2

各位遊客:

你們好!

獨秀峯位於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內,孤峯突起,陡峭高峻,氣勢雄偉,素有“南天一柱”之稱。山東麓有南朝劉宋時文學家顏延元讀書巖,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勝蹟。顏曾寫下“未若獨秀者,峨峨郛吧間”的佳句,獨秀峯因此得名。假當晨曦輝映或晚霞夕照,孤峯似披紫袍金衣,故又名紫舍山。

太平巖在獨秀峯西麓,原名西巖,高2.9米,寬4.25米,長31.5米,面積140平方米。北達雪洞。巖洞賅有恭惠王朱邦寧繪劉海蟾像,俗稱劉海洞。明嘉靖間(1522—1566)重新開發時,挖出一枚“太平通寶”錢幣,靖江王認為“此惟兆哉,山靈告予”,“遂以太平名巖”。太平巖的名稱就沿用下來。太平巖有自己的特色,巖體像一間寬敝的房子,地面十分平整,巖頂重懸的鐘乳石,有的像梳得整整齊齊的少女鬟發,有的像色彩斑斕的龍鱗,還有形狀態怪異、閃耀着金光銀光的砂石,令人眼花繚亂。明藩王在巖前栽種花木,修建寶塔、庵院,在洞中塑立神像,親自寫《獨秀巖記》,還邀集地方官員遊宴賦詩,洞壁鐫刻宗室詩多首。

月牙池位於市區獨秀峯東麓。此外原有獨秀泉,以初因泉鑿池,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池畔重柳依依,景色十分優美。月牙東聖母、春濤、白龍並稱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位於獨秀峯西北麓,洞口向月牙池,高約3米,寬5。6米,深32米,面積約180平方米。明户露《赤雅》載:“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所懸乳石潔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旁有雙鳳石。原有唐人詩刻,今泯滅無存。

中山紀念塔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市區王城內獨秀峯東麓月牙池畔。1925年9月,當時在廣西的國民黨著名人士白崇禧、劉為章、李耀軒、李維仁、裘邦燾等,為紀念廣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廣西統一,特在孫中山先生1921年誓師北伐駐足華處,興建此塔。

獨秀亭在獨秀峯頂,為2層、紅柱、6角、重檐、瓦頂的仿古亭。高7米,長寬各4。8米,面積23平方米。柱間有通透花窗,東西向雙開門。亭側另有方亭,高6米,長寬各4。7米,面積22平方米,原為空襲報警設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周有欄,高踞懸崖之巔。登臨四望,雲生足下,星列胸前,千山萬户,盡在眼中。

導遊考試導遊詞3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陝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的一座,位於禮泉縣城東北20多公里處。陵園規模宏大,總面積2萬餘公頃,被譽為“天下名陵”和世界的皇家陵園。地上地下遺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實物見證,是我們瞭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難得的文物寶庫。

來到昭陵,一定要給大家先講講李世民這位偉大的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國歷史上被公認為垂範千秋的皇帝楷模,他有勇有謀,幫助父親李淵打下江山,於公元627年由高祖李淵禪位登上皇帝的寶座,在位23年。這位皇帝即位後任人賢、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以及民族關係等方面實行了一系列順應民心和歷史發展的政策,開創了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國力強盛、吏治清明、思想文化日益繁榮、民族關係友好和睦的一代盛世,因而聲名遠播,創造了我國曆史上盛極一時的“貞觀之治”。

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長孫氏病故。太宗遵其 “因山而葬”、“儉薄送終”的遺囑,選距長安約80公里的九嵕山為陵址,定名昭陵,安葬了文德皇后,此後繼續營建。九嵕山海拔1888米,山勢突兀,地處涇河之陰,渭河之陽,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等山峯遙相對峙。東西兩側,層巒起伏,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九嵕山主峯頗為神奇:從南面觀之,形似圓錐;從西南面望之,形若覆鬥,很像日本的富士山;從東面看之,形同筆架,號稱“筆架山”。公元649年,唐太宗病故,與文德皇后合葬後封固陵墓,陵墓修建工程至此竣工。陵墓地宮坐北朝南,建在南面山腰的峭壁間。從唐貞觀十年 (636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人葬到唐開元二十九年 (741年),昭陵陵園建設持續105年之久。

昭陵是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陪葬多的一座。同時它還開創了中國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河,也可以説是唐代“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因山為陵,就是選擇自然山峯,從旁邊鑿洞為埏 (音yan,墓道)道,在山峯的底部修造地下宮殿。據有關資料記述,昭陵從埏道至墓室深約230米,前後安置五道石門。

地宮寬敞富麗,幾乎與長安城的宮殿差不多。埏道兩側設東西兩廂,廂內放置石櫃,櫃內有裝殉葬品的鐵匣。陵山上還為護陵人員修建了遊殿和房舍等。為了解決來往不便的困難,又沿山崖修了棧道。經過1000多年的滄桑變換,昭陵的地面建築早已蕩然無存,現僅存幾處廢墟,如朱雀門、獻殿、祭壇、司馬門、皇城等。據記載,皇城建築曾經遭到火焚,公元798年重修房屋378間。

昭陵陵園方圓60公里,共有陪葬墓167座,其中以魏徴、李靖、李勣 (徐懋功)的墓與眾不同;太宗李世民的靈寢位於陵園北端,像皇宮在長安城北部一樣,居高臨下,氣勢壯觀雄偉,為以前帝王陵園所無法比擬。因山勢陡峭,來往不便,於是順山旁架設棧道,繞山300米,才能到達墓門。後來為了圍固山陵,將棧道拆除,與外界隔絕。陵山有內外兩重垣牆圍繞,外城遺址已難考證,方形的內城依山婉蜒,牆四隅建有角樓,正中各開一間:南“朱雀”,北“玄武”,東“青龍”,西“白虎”。陵園內主要建築是獻殿和寢宮。

獻殿位於朱雀門內,正對山陵,存放李世民生前使用器物,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場所。1992 年在獻殿遺址曾發現一件殘缺吻,高1.5米,寬0.65米,底長1米,重約150公斤,可見原建築規模之宏偉壯觀。寢宮建築在陵山垣牆外的西南角,去陵十八里,封內一百二十里,是供太宗靈魂起居的場所,為守陵官員、宮人所住。詩人杜甫在《重經昭陵》中寫道:“靈寢盤空曲,帝子守翠微。再窺松柏路,還見五雲飛。”可見,當時昭陵不但險峻,而且已是松柏成陰。

昭陵的營造工程是由唐代著名美術家閻立德設計的,在規模和佈局上都有獨特的風格。馳名中外的“昭陵六駿”就是唐太宗在公元636年埋葬文德皇后長孫氏以後,詔令雕刻列置於昭陵北麓祭壇內的。六駿是六匹曾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為唐王朝的統一戰爭立過戰功的駿馬。石刻駿馬姿態各異,但都矯鍵雄強,生氣勃勃。

“昭陵六駿”石刻吸取了佛教藝術的浮雕法,以熟練的技巧、簡潔的手法刻畫真實的事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可惜這幾件藝術珍品在19世紀20年代遭到破壞,其中有兩件被盜運到國外,現存美國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餘四件在盜運時被發現,運回西安,今陳列在西安碑林石刻藝術博物館內。在盜運過程中,這六件石刻都被打成數塊,馬身上原刻有射中的箭,現已模糊不清;太宗所題讚詞和馬的名稱也都看不見了。所幸還有北宋遊師雄立的昭陵六駿碑,以線刻手法記錄了六駿浮雕的細部、名稱、毛色特點、戰功及太宗贊六馬的全文。

這裏是與六駿石刻一同列置在祭壇的十四國君長石刻像。這些石像早年也被毀,現僅存四座像的題名像座。石像的形象沒有具體記錄,有些資料只説是“逾常形”,可知比普通真人的形體高大、魁偉。

唐代盛行在墓前立碑和在墓室內放置墓誌石的風氣。昭陵大部分墓前有碑,幾乎每座墓內都有墓誌石。大部分碑石現都保存在昭陵博物館內。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太宗又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因此昭陵被譽為 “天下名陵”。1961年,國務院公佈昭陵為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我們到的這裏就是唐朝三朝元老李勣墓。李勣(594-699年),原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人。唐初大將,諸葛亮式的人物,能掐會算,曾運籌惟握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17歲時,參加隋末的瓦崗農民起義軍,與秦瓊、羅士信不同,李勣可是瓦崗軍元老級的人物,因功封東海郡公。瓦崗軍失敗後隨李密舊部歸唐,任右武侯大將軍,封曹國公。賜姓李,因避唐太宗諱,單名勣。他曾奉事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在很多戰役中建有大功,深得唐太宗賞識。在他生病時,唐太宗曾經親自為他剪須和煎藥。

李勣死後,唐高宗為他修建了陵墓。他的墓冢由3個高約6丈的錐形土堆組成,土堆下部合在一起,上部形成倒“品”字形的3個山頭,象徵陰山、鐵山和烏德鞬山,意思是為表彰他生前破突厥之戰功。這座墓前有一遍石碑,高5.6米,碑座為1.2米巨龜形,碑首雕刻6條龍。碑文由唐高宗李治親自撰書。武則天稱帝時,李勣的孫子徐敬業起兵討伐。李勣不但被剝奪官爵,他的墳墓也曾經被挖開,棺材被劈碎。武則天死後,唐中宗為李勣追復官爵,並重新安葬。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昭雪平反後重新修復的李勣墓。墓前有石人1對,左側有石羊、右側有石虎各3對。墓內出土的一頂三樑進德冠,是目前發現的一唐帽。還有一幅《歌舞圖》,也是研究唐代舞蹈的極為珍貴的資料。在其他很多陪葬墓中也出土了神態各異的胡俑和駱駝俑,這些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初唐時期 “絲綢之路”的盛況,體現着初唐時期中國各民族的大融合。

50多年來,從昭陵及其陪葬墓裏發現和出土了大量碑石和墓誌銘。這些碑石不僅是研究我國書法藝術的寶貴實物資料,也是研究唐代歷史的稀有文字資料。因為這些碑石和墓誌的內容除對死者歌功頌德外,對其官品職務、重要功績及立功年代也有較詳細的記載,這些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重大事件有着密切的聯繫。

昭陵碑石形體高大,雕刻精細,均為初唐著名書法家書寫的名人墓碑。另有唐高宗李治御製御書的《李勣碑》、孔穎達碑座的刻字,尉遲敬德墓誌蓋的“飛白書”等都是稀世珍品。

初唐盛行楷書,著名的書法家有歐陽詢、儲遂良、褚世南和薛稷,號稱 “初唐四大家”。在這裏可以看到他們的典範佳作。例如,褚遂良所書的房玄齡碑,書法秀逸柔婉,筆力豐滿;歐陽詢所書的温彥博碑,字體疏朗,筆力道勁,是歐陽詢傳世的後一件作品。美中不足的是,這些碑石均有破損。

這批藝術瑰寶在20世紀20年代曾遭令人痛心的破壞。當時軍閥混戰,碑石無人過問,一些不法書商勾結地方官吏,將碑石拓片出售,價格高達2000兩銀子。為了進一步抬高價格,他們拓片後把碑上關鍵的字,如時間、人名、地名砸毀,讓後人再拓不出完整碑文。後來的拓碑者也如法炮製,以致有的碑石甚至被砸成幾段。

昭陵及其陪葬墓出土文物中數量多的是陶俑。這種彩繪釉陶俑的製作工藝也很獨特:它以瓷土作胎,焙燒成型後,施以鉛釉,然後再經燒製便成釉俑。昭陵出土的這種彩繪釉陶俑造型美觀,姿態多樣,神情生動。

多種多樣的髮型和服飾反映了當時的物質文明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例如披翻領長大衣的男立俑,着翻領袍的女站俑和頭戴翻沿帽、足登小蠻靴的騎馬女俑等。還有頭戴翻沿帽、敞胸襟、滿臉絡綢胡、深目高鼻的陶俑,很明顯,這些都是西域人的形象。攜帶水葫蘆及野雞、野兔的駱駝,則表現商旅們在“絲綢之路”上長途跋涉的情景。彩繪釉陶俑僅流行於初唐,是這一時期特有的,為我們研究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導遊考試導遊詞4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遊覽我們這個留壩縣美的地方。留壩縣地處秦嶺南麓,漢江上游,“面巴蜀而背秦川”,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生態環境優越,地質地貌特徵獨具特色,歷史文化積澱豐厚,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藴藏着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這其中以紫相山有代表性。

紫柏山氣勢磅礴,從遠處看,猶如“龍騰虎躍”,因此,又名“如龍山”。

紫相山,位於留壩縣城西北15公里處。海拔1000-2610米,年平均氣温6-l2攝氏度,氣温2l攝氏度,空氣涼爽宜人。

紫柏山集名勝古蹟、秀麗風光、珍奇動物、稀有植物、瀑布温泉、礦產資源、原始森林於一體,成為歷代隱士出沒、真人坐禪、遊客雲集之地。既有“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之譽,又有“留侯避谷”之聞。特別是宏大的洞廊、石柱、石筍、清泉、暗流……極富有詩情畫意。紫柏山的獨特地貌和生物羣落,以及奇風異俗等,構成 “紫柏山奇觀”,極具豐富的文化,是理想的旅遊、探險、度假、避暑和休閒勝地。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巨石叫諸葛撫琴石,位於較寬闊平坦的東溝口,谷口山崖挺拔,頂端青松掩映中凡立一石,高十餘米,形若巨人彈琴抒懷,民間稱做“諸葛石”。相傳,諸葛亮在街亭失守後,沿古陳倉道退兵營盤,為了防禦張合的追兵,曾在這裏駐寨紮營。諸葛亮常站在山崖高處巡視野練,日察魏營,夜觀星相,天長日久化影為石。

這個地方大家一定是覺得有點奇,怎麼到處都是一個又一個天坑。這個地方叫“八十二坦”,又稱紫柏天坑。這裏位於2600 仍米以上的紫柏山巔,是全國絕無僅有的山嶽景觀。其主要特點是:位居山頂,形狀如盆,深度一般在數十米到百米不等,中央多有垂直向下的“無底洞”或甘甜豐美的泉水。天坑中多奇花異草,少喬木。人們把這些天坑按其特點分為長青坦、鍋底坦、牧羊坦、卧雲坦、迷魂坦、貝母坦等,並賦以美麗動人的傳説。紫柏天坑是世界地質史上一大奇觀,正待你去揭開它那神祕的面紗。

這裏可欣賞到我們這裏美的奇景----紫柏晴嵐。紫柏山四季示遮霧障,難窺其容。逢霏霏霪雨初弄之時,可見山中雲蒸霞蔚、金光萬道,山巒丘丘壑遊動於雲海之間。當四周雲霧不斷從林間、谷底簇擁升起,飄向頂峯,沫後新日衝開重重迷霧,但見巍巍紫柏,遍披“龍鱗”,萬頃松針之上,霧珠晶瑩閃爍;九十二峯如朵朵盛開的蓮花,令人驚歎不已。這廣奇觀就是“紫柏晴嵐”,今又名 “紫柏雲海”。清人載陳慶怡題詩讚:“晴色排空際,嵐光拂百堆。奇峯九十二,面面白蓮開。仙子何年隱,而今安在哉?蒼蒼嶺上鬆,時有鶴歸來。”

張良廟,是陝西省批核定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在留壩縣北17公里處的紫柏山下廟台子街上。張良廟傍山依水,古樸典雅,終年雲霧繚繞,頗有仙家靈氣。柴關、紫柏二山在此形成一個圈椅狀,廟前一水和廟後一河又是環抱之態,廟四周幽靜肅穆,方圓百里蒼松紫柏挺拔蒼翠。鳥語清脆,空谷傳音;再加以廟宇玲瓏,樓台迭現,常使風塵僕僕的`遊客,如處雲霧縹緲,變幻無常之境,頓生飄飄欲仙、遊身世外之感。張良廟融名勝、古蹟、文物、風景於一體,成為陝南著名的遊覽勝地。

張良廟原在紫柏山頂,約在明清之際移至山下,初建的具體時間不祥。廟有6大院,150餘間殿宇,總面積1.4萬平方米。廟門是彩石基座,磚構券洞式牌摟。

來到山前,青磚砌成為山門,可見上方橫刻“漢張留侯詞”五個硃紅大字。廟門右側豎一石碑,上書“紫柏山漢張良留侯辟穀處”。“留侯”是他的封號,故廟名為“留侯詞”,俗稱“張良廟”。

進大門是一座連通二門的大木橋,名日“進履橋”,取張良在坦橋為黃石公進履之意,是根據“祀橋納履”典故而設計建造的,橋建於1847年,橋長8.6米,寬3.65米。兩邊有牛肋欄杆,並設坐椅兩排。橋廊山風幽涼,橋下溪水瀑暖。唐代詩人李白詩日:“我來祀橋上,懷古欽英風。”蘇轍也曾在這裏吟誦:“曾聞祀上逢黃石,久矣留侯不見欺。”讚揚了張良一生有始有終,裏表一致。

公元前218年春秦始皇東遊到博浪沙,張良為報國破家亡的仇恨,僱力士倉海君椎秦失敗以後,隱居於江蘇下邱。

一日,張良來到沂水河祀橋散步,見橋墩上坐着一位老翁,鬚眉皆白,身着褐色麻布短衣,手拄一根赤黑色的手杖,腳穿一雙黑色麻布鞋,上面沾滿了油膩污垢。

這老翁見張良走過來,有意將腳上的鞋子 (古時稱“履”)墜落橋下,對張良喊道:“孺子,把鞋給我撿上來!”張良是飽讀詩書的貴族公子出身,知道“孺子”是對小核子或對婦女、卑賤奴隸等的蔑視稱呼,而且還是叫去給拾雙臭鞋,這明明是在侮辱自己,非常生氣。但又看老人這麼一大把年紀,一定是自己不能下去,便強忍着怒氣,下橋去把鞋撿了上來。不料老翁又叫張良把鞋給他穿上。張良心想,既然己經撿上來了,穿一下倒也沒什麼,就擦乾淨鞋上的泥,一條腿跪下來,恭恭敬敬地給老翁把鞋穿在腳上。老翁笑了笑,也不道一聲謝,拄起手杖就走了。張良驚奇這老翁好生無禮,看着他走了很遠。老翁回頭一望,見張良還在目送他,忽又轉回來,對張良説:“五天以後天明來此橋相會。”説罷又走了。

第五天天剛亮,張良來到這橋上。老翁已先到了,生氣地對張良説:“與老人家約會怎敢遲到?”叮嚀張良,要他再過五日來此相會,説罷就走了。第二個五天雞叫的時候,張良就來到橋上。誰知老翁又先到了,又叫張良再過五天來此橋相會。

到了第三個五天的前夜,張良沒有睡覺,他想再不能因為遲到受老翁的批評,因此不到半夜就來橋上等候,終於比老翁早到了。老翁來後,見張良早已坐在橋上,就對張良説:“應當這樣,”並稱贊他 “孺子可教矣”。然後取出一編竹簡送給張良,叮囑道:“讀此書,將來可做帝王的老師,十年後可以興天下。十三年後,到濟北谷城山下見我,看到黃石一塊,那就是你的老師。”老翁説完後,就不見了。

張良得到這編竹簡後,天亮翻開一看,原來是一部《太公兵法》。《太公兵法》傳説是妻子牙輔佐周武王消滅商封時所著的兵書,這部兵書在秦始皇併吞六國時,有人將此書帶至深山隱藏起來。張良得此書以後,在下邳苦讀十年,後來輔佐劉邦成就漢室帝業。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碑石林立,它就是匾聯石刻區。張良廟的願聯石刻200餘通,囊括了宋、元、明、清上下900年間的書法佳作,這些匾聯石刻形式多樣,磚、石、木刻均有,篆、隸、楷、行、草書俱全;風格各異,或遒勁雄渾,或娟秀雋永,或剛柔相濟,或舒展灑脱;內容更是豐富多彩,抒發思古之幽情,感慨天下興亡,褒揚英雄美德,吟唱壯美河山,追述道教活動,各具匠心;例如,“急流勇退”、“機諫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飾有眾多對聯,如:“秦世無雙國士;漢廷名臣”;“富貴不淫,有儒者氣;淡泊明志,作平地神”,等等。

越過遍立歷代名人碑的前、後過庭,進入二山門便是大殿院。大殿院是張良廟的主題----人生業績的光輝點。殿內有留侯金身塑像一尊;殿中丹燈放彩,雕樑畫棟,其上有 “二龍戲珠”,“雙鳳朝陽”,“仙鶴翔雲”,“野鹿喜摘菩提果”,“山虎棲卧梧桐旁”等繪畫。殿室丹柱豎立,楹聯多副。農曆三月二十五日是張良的誕辰日,這裏每年郡要舉行廟會,獅舞、龍燈和綵船雲集,誦經者亦是空前。

殿上懸有白金匾額,上有四個金光燦燦的大字:“帝王之師”。觀後,不由得使人想起《唐詩》李商隱的詩句:“張良黃石術,便為帝王師。”這座殿院當然是專為此題設計的。西漢建國之時正是張良隱退之時。他在秦嶺深處的紫柏山麓,日與百姓為伍,躬耕田畝;夜與琴書相伴,悟道參禪。馮玉祥將軍在此留下敬仰張良的對聯:“收秦關百二山河奇謀獨運,輔漢家統一事業成功不居。大殿右側 “南花酣”的池邊有張良“辟穀學仙”的“辟穀亭”。有于右任題碑:“送秦一椎,辭漢萬户”,贊其“做大事,不做大官”的高風亮節。

大殿左側北園建有“洗心池”,清洌一潭,青天白雲映人池底,便遊客在此得到精神的洗滌。“北花園”西北角階下豎一大碑,高260釐米、寬84釐米,上刻 “英雄神仙” 四個大字,頗為愛好書法的遊客所讚賞。階上有一六角亭,名日“拜石亭”,取張良拜黃石公為師之意。

拜石亭北有一四方亭,名日“回雲亭”,取功成身退、返回去山之意。亭前柱石刻對聯:“赤松黃石有深意,紫柏青山無俗情。”

再經翠竹庇廕的曲徑盤道攀援直上便到了廟中的制高點,人間仙境的“授書樓”,它取黃石公給張良授書之意。

張良廟巔頂之景 “授書樓”建於1850年,樓名取自“黃石公授書”的歷史典故。雲梯盡處的授書樓,掩映在紫柏青松林間,隱沒於雲海怒濤之中。其樓八角展翅,凌空欲飛。閣樓兩層,由四根巨柱貫頂,直衝霄漢。緣梯而上,憑欄遠眺,祝峯環抱,雲海沉浮,松柏疊翠,花草競秀。嚴冬時節,則千峯玉砌,萬壑銀鑲,玉樹瓊花,美不勝收,盡顯神仙洞府之妙。

導遊考試導遊詞5

毛主席説:“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躍”。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參觀一座雄關,它叫金鎖關。

金鎖關雄峙於銅川市印台區金鎖鄉人民政府附近,這裏兩水交匯 (淌泥河與柳林河)、三山鼎立 (東馬欄山、西仲家山、北女回山),峽谷絕壁,天然奇險,為關中的北大門,是三秦的軍事和交通咽喉要地。有 “金鎖天塹,鷹鶴難飛”之譽,是“榆塞秦關襟喉要地”,自古就為兵家必爭之地。

我們現在就來到了金鎖關。金鎖關的左邊峽谷為神水峽。它位於馬欄山與女回山之間,是銅川漆水河的主要支流淌泥河的河谷。河谷兩岸山峯突兀而起,峯巒疊樟,險峻異常。谷地有公路蜿蜒北上,是關中通往陝北的主要通道。

公路西側山崖上清晰可見 “雄關天塹”四個大宇,為清光緒年間陝西巡府葉伯英所題刻。而有邊川穀為柳林河谷,它處於女回山與仲家山之間。明淨的柳林河水穿谷而過,與淌泥河交匯於此。此河谷則是通往寧夏及甘肅的交通要塞,自古就見證了唐朝皇室及其重臣和玄奘前往玉華宮避暑的情形。

據史料記載,1129年,宋軍將領劉延亮曾屯兵於神水峽,截斷了北上進犯宋地的金兵。1551年,陝西巡撫張菏認為“金鎖關至為要衝,宜築城戍守”,以防河套之地叛匪突犯西安。兩年之後,同官知縣亢慶鴻在三山之間築建了高大的關城。至此,金鎖關長期駐有重兵把守,變得更為險峻。1633年,陝北農民起義軍將領張獻忠率軍攻破並燒燬關城。1678年,守備官由金鎖關移駐耀州,僅留有外委把總1名,守兵20名駐守此營。從此,關城日漸廢毀。

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金鎖關關城遺址仍依稀可辨。關城東西約寬100米,南北約長500米。有南北兩門。北門外橋北三岔路口,俗稱 “三關口”(今西包公路從此通過),南口通西安,北口通陝北。淌泥河水從關口流過,稱 “北水關”,分一道、二道卡門。西口通甘肅、寧夏,柳林河水從關口流過,稱 “西水關”,一道卡門。卡門城牆,原用正方條石築成,其城洞遺蹟猶存。

這座古代雄關歷經各朝,特別是唐、宋以後,北御遼金,西防西夏,屯兵駐守,攻佔不休。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及抗日戰爭期間,金鎖關成了國民黨封鎖我陝甘寧邊區的重要據點。儘管如此,仍有無數熱血青年冒死來到這裏,衝關而過,奔赴延安。1946年9月,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同志在撤離西安時也曾在此與國民黨激戰,並取得了勝利。因此,有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如朱德、周恩來等曾路經這裏,並留下了許多詠頌這雄關天塹的詩句。

金鎖關崖壁陡峭,遍山勁鬆,谷幽水急。每逢初春,關外積雪消融,而關內仍屬銀白世界。清晨紅日東昇,映在白雪與綠草之上,將金鎖關映襯得分外妖燒美麗。因此,金鎖關的“三山春雪”自古就為文人們所樂道,也留下了不少讚美的詩句。我們現在身在雄關險谷,耳邊似乎仍有刀載相撞、戰馬嘶鳴的迴音,金戈鐵馬,兵戎相見的戰爭場面仍依稀可見。而在金鎖雄關也確實殘存着不少的古代遺蹟,流傳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趣聞野史,其中尤以宋時楊家將的故事廣為流傳。

據説,800多年以前,北番遼國日益強大,不時南下侵犯宋朝疆域。一日遼將率兵十萬,將長安圍困。楊六郎騎馬應戰,搭弓射箭就射得遼兵抱頭鼠竄。待跑出300裏之後,遼兵發現楊六郎射出的箭插在了金鎖關的南門之上。見狀,遼軍一面驚叫,一面逃出了金鎖關。

楊六郎在收復了金鎖關之後,就率兵駐紮在這裏。直到今天,仲家山上還有楊六郎插旗杆石;女回山上有其屯兵的山寨;楊家坪相傳為楊六郎演練軍馬的場所;而附近的巖洞稱“六郎洞”,據説曾為六郎的居所;而棋盤川裏的馬家寨有一清澈的山泉,據説是巾帽英雄穆桂英的黃騾馬馬蹄刨出來的;因此叫做“馬刨泉”。雖説這一切只是傳説,但是金鎖關南門在毀壞以前,上面確實插有一文鐵箭。

我們眼前的那座山名叫女回山,也叫做 “搬轉山”。如果仔細觀看,大家會發現,這裏的山峯走勢都為南北方向。而女回山卻特立獨行,為東西走向。這裏也有一個悽苦的傳説:秦時始皇徵集百萬民工建造長城,孟姜女的新婚夫也未能倖免,據 《舊唐書》記載,孟姜女為陝西同官人。

她在苦等丈夫數年之後,因相思甚苦而決意到陝北尋夫。殊不知,其夫已死,且屍骨已被砌入長城之中。孟姜女長哭不止,哭倒了長城。為了躲避秦兵追趕,孟姜女身背丈夫遺骨選到了此處。而此時秦兵己追到身後。只見孟姜女使盡全身力氣,硬是將這一南北走向的山峯搬轉了方向,變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樣。此山擋住了秦兵。孟姜女也得以逃回家鄉----同官,即今天的銅川。這座山峯因此被稱為 “女回山”或 “搬轉山”。

現在我們來到了西水關外北山下。這裏山上曾造有太量摩崖造像,後來在炸山取石時毀壞。而關城南門外淌泥河東岸細砂石崖上,有公元689年雕刻的阿彌陀佛像,1573-1619年雕刻的作品也有遺存。我們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石窟摩崖造像20多拿。大的近似真人,小的不及手掌,個個生動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