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市教育局年的度重點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6.51K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全市教育工作者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教育發展新形勢,緊密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迴應人民羣眾對教育的新期盼,着力推進教育重點工作任務,有效地促進了全市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市教育局年的度重點工作總結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主動適應全國教育發展新形勢,對全市教育事業作出了科學規劃和安排部署

1、全面梳理了我市教育發展現狀。年初,市教育局領導班子調整後,根據教育發展新形勢、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羣眾新期盼,認真組織開展了全市教育大調研活動。通過縱向、橫向對比分析全市教育發展現狀,全面梳理了我市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民辦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先進地區差距以及下一步促進我市教育發展的總體思路和政策措施,為制定我市《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和開創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奠定了堅實基礎。

2、研究制定了我市《教育規劃綱要》。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結合我市經濟社會及教育發展實際,以建設教育強市和人力資源強市、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以辦學條件標準化和教師素質優良化為突破口,以實施重大教育工程為切入點,研究制定了我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全文約23000字,包括序言、總體戰略、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保障措施五部分,其中論證提出了中小學校舍安全和農村中小學“211工程”、學前教育普及提升、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中心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範區創建、教育隊伍專業化發展等七項重點工程,初步形成了指導我市未來10年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性框架。

3、認真籌備了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以制定《教育規劃綱要》為契機,圍繞着“轉方式,調結構,推動教育事業向現代化邁進”這一總要求,確立了“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核心理念、“把以普及為主的外延式發展轉變到以提高質量為主的內涵式發展”的整體思路、“優先發展、內涵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的工作方針和“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戰略主題。在此基礎上,認真籌備了全市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將對今後一段時期我市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工作方針、總體目標、主要任務、重要舉措等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將成為我市教育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緊密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做出了積極的教育行業貢獻

1、按照市委統一安排部署,組織開展了三大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了“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大討論活動,深刻查找、解決了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不適應教育改革發展新形勢的突出問題;大力開展了以“強素質,鑄師魂,爭創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服務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為主題的“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提高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意識和實踐能力;全面開展了“從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題實踐活動,並充分利用教育系統師生人員多、文明素養高、與社會廣泛聯繫的優勢,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2、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貫徹落實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將承擔的各項任務落到了實處。市教育局把貫徹落實《實施意見》列入了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成立了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落實意見,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督查考核,將任務完成情況列入對科室綜合考核的重要指標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先後印發了專門督查通知6個、督查單25個。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創建、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更新、農村中小學“211工程、有關資金爭取等各項年度任務均順利完成。

3、人力資源開發水平進一步提高,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目前,我市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8年,其中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3.5年,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14%。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招生8963人,比去年增加882人,創歷史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招生5079人,比去年略有增加。職教在校生規模進一步擴大,中職、高職在校生分別達到22100人、16715人,其中民辦中職教育獲得較快發展,在校生7231人,佔中職在校生32.8%。職教培養質量明顯提高,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成人教育進一步發展,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參與率達到43%。

(三)積極迴應人民羣眾對教育的新期盼,促進了社會穩定和諧

1、認真做好學校佈局規劃建設。高度重視解決適齡入學人口急劇膨脹,某些區域出現的入學、入園難問題。中小學和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列入了2010年度市政府為民辦10件便民實事並順利完成。進一步加大了學校、幼兒園佈局規劃力度,《中心城東城義務教育和幼兒園佈局規劃》已通過市城鄉規劃諮詢委員會審查,《中心城西城義務教育和幼兒園佈局規劃》已完成初稿,正在進一步修訂完善。印發了《關於科學制定縣域幼兒園標準化建設規劃的指導意見》,指導各縣區對轄區內幼兒園佈局規劃做了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2、積極關注弱勢羣體上學問題。全面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落實資金321萬元,對2010名幼兒、中小學生進行了救助;落實資金345萬元,對被全日制本、專科學校錄取的427名城鄉低保户家庭子女進行了本科10000元、專科5000元的一次性救助;為1304名貧困大學生辦理了助學貸款手續,申請貸款金額711萬元。市財政投入600萬元,對1487名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實施了免費專業技能培訓。各級財政共撥付免學費資金130萬元,為我市中職學校1237名學生免除了2009年秋季學期學費。認真做好大王鎮劉集後村學校幫扶工作,完成了價值30萬元教學設備安裝工作。嚴格落實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政策,中心城區非常住居民人口子女佔在校生總數的40%以上。

3、切實解決羣眾關心熱點問題。進一步加強了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行風建設和局機關建設,深入開展了“文明高效羣眾滿意的基層站所(服務窗口)”爭創活動和社區共駐共建活動。加強招生考試管理,完成了投資近70萬元的考務管理與服務平台一期工程建設,順利完成了普通高考、學業水平考試、自學考試等工作。進一步規範教育收費行為,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一費制”收費辦法和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三限”政策。進一步暢通教育投訴渠道,及時反饋處理市長公開電話、行風熱線、信訪舉報等羣眾反映問題,羣眾滿意率98%以上。認真做好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的辦理工作,滿意率100%。舉行了2010年度第八次市長市民教育專題對話會,就市民關心的教育規劃、教育救助、入園難貴、校園安全等問題進行了答覆或解決。高度重視校園安全保衞工作,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保衞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強校園安全穩定二十三條措施》等系列文件,加強了校園安全保衞機制建設,強力推進人防、物防、技防“三防” 建設,全市投入資金7148萬元,安裝了視頻監控4847套,配備專職保安1653人,營造了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

(四)着力推進教育重點工作任務,進一步提高了教育辦學水平和質量

1、進一步完善了經費保障機制。義務教育階段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全部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和生均公用經費繼續提高。XX區、XX區在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的基礎上,統一了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生均公用經費,小學每生每年510元,初中每生每年720元。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機制進一步完善,並將其專項資金納入了年度財政預算。

2、改善了教育辦學條件。實施了中小學和幼兒園標準化建設、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農村中小學“211工程”、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更新等系列工程,極大地改善了教育辦學條件。中小學和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工程順利完成,新建成麗景、科達、錦華三所小學,並於今年9月1日招生辦學;加固改造了市第二實驗幼兒園,擴建了市海河幼兒園,新建、改擴建了24所農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項目。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已改造校舍54.94萬平方米,完成投資5.15億元。農村中小學“211工程”順利實施,完成了29個熱水熱飯項目、8個取暖項目和3個改廁項目。繼續實施了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更新工程,已為全市44所農村初級中學和138所農村小學配備了價值726萬元的理化生、音體美、計算機等教學設備,完成了整項工程任務的86.4%。

3、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一是加強了教師培訓。以“名師、名校(園)長建設工程”、“青年骨幹教師重點培養工程”等為重要載體,組織2.8萬餘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以“提升教師素質,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作貢獻”為主題的教師培訓活動;組織280名校長參加了小學校長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中小學骨幹校長高級研修班、普通高中校長素質教育專題培訓班、名校長培訓班等系列校長培訓活動;組織1000餘名教育行政幹部和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參加了全國校園安全管理國家級遠程專題培訓;組織3400名高中教師、2398名初中教師進行了為期11天的全市高中、初中教師遠程研修;組織157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參加了出國、國家級和省級培訓,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教師技能提高培訓和校本培訓。二是加強了教師管理。進一步改革完善了教師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按需招考、凡進必考的教師補充機制、教師資格證書制度、教職工崗位聘任制和以素質教育理念為導向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加強師德建設,組織開展了全市第三批師德建設示範學校評估檢查工作,對通過檢查驗收的19所學校(幼兒園)進行了命名錶彰。提高了教師待遇,新調整後,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津貼、補貼水平略高於公務員津貼、補貼水平。從2010年1月1日起提高了全市中小學班主任津貼,平均每人每月300元。

4、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一是中小學規範化管理得到加強。進一步健全了素質教育工作責任共擔機制,落實了教育行政問責制度,對義務教育段25所學校進行了素質教育實施水平督導評估。對羣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區域和學校進行了專項督查。二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得到深入實施。嚴格課程資源管理,督促各學校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堅決糾正了隨意增減課程課時、增加考試次數等現象。加強了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建設,對義務教育地方課程開設、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等情況加強了督查。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加強了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加強了教育科研工作。開展了構建和諧高效課堂、青年教師重點培養、課程實施水平評估、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高考備考研究、教學示範學校評選、課題研究與指導、教學能手複評、教學論文評選等活動,促進了課程實施水平的提升,推進了我市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實施。四是改革完善了教育評價制度。全面啟動了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探索建立以合格率為主要標準的基礎教育評價體系和以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依據錄取新生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實施日常考試無分數評價,嚴格禁止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評價、獎懲學校、教師和學生。五是實施了規範化學校創建行動計劃。以創建規範化學校為抓手,全面提高了學校辦學水平,全市總體辦學水平已步入全省前列。全市目前共有省級規範化學校38處,佔中小學總數的13.15%,高出全省4.73個百分點,列全省第四位。

5、大力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一是進一步普及提高了學前教育。目前我市3-6歲在園幼兒47911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2%,基本普及了學前三年教育。從學歷結構看,幼兒教師專業學歷達標率達78.2%。市級三類以上幼兒園214所,佔38.6%,其中省十佳幼兒園6處,省級實驗(示範)幼兒園29處,市十佳幼兒園30處,市級一類幼兒園57處。二是進一步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投入基本納入了公共財政保障範圍,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繼續提高,城鄉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差距逐步縮小。基本形成了以政府撥款為主、全方位覆蓋的學生資助體系。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學畢業生升學率、初中生鞏固率、義務教育完成率均為100%。三是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9.4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06個百分點,位列全省第3位。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高,2010年我市普通高考本科錄取6518人,錄取率42.43%。四是職業教育取得新的成效。高中階段在校生職普比例達到34.96∶65.04。東營職業學院被列入全國100所國家級骨幹高職院校建設計劃。市技術學院遷建工程順利進行,完成了一期工程XX區部分近6萬平方米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組織舉辦了全市中職學校技能大賽,並選派40名中職學生參加了全省職業技能大賽,其中3名學生代表山東省參加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孫凱同學獲得中餐熱菜專業一等獎第一名。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意見》(東發【2010】18號),對全市職業教育發展作出了總體規劃。五是成人教育取得新的進展。全市各類職業院校和鄉鎮中心成人學校共舉辦各類培訓3.7萬人次,成人高考共計報考6380人,自考學歷教育考試累計報考8989人次,非學歷社會證書考試累計報考56760人次。落實全省“百萬父母進課堂”家庭教育計劃,舉辦了63場3萬多名家長參加的“關注孩子成長”家庭教育系列報告會,充分發揮了家庭教育在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6、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圍繞教育中心工作,堅持正面宣傳和輿論安全相結合,加大網絡引導力度,為教育工作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東營教育信息網發佈1000餘條重要教育信息,其中被山東省教育廳網站、XX市人民網站採用445條。東營教育電視台採編新聞800餘條,製作《教育新聞》120期;舉辦了1500 名學生參賽的“校園之星”電視大賽並錄製播出了“‘校園之星’成長的故事”訪談節目;策劃製作了“教育視點”、“快樂成長”、“開心知識園”、“就業零距離”等系列欄目;圓滿完成了“兩會”期間宣傳報道任務及對高考、中考有關政策的解讀;對國家、省、市《教育規劃綱要》制定情況進行了詳細報道和深入解讀。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績,但還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學前教育投入不足,“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突出。2009年,全市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3069.5億元,僅佔當年財政性教育經費的`1.36%。目前,全市公辦幼兒園佔全部學前教育機構的11.7%(另有38.6%的各類集體辦園)。中心城區公辦幼兒園僅佔中心城區學前教育機構的4.3%。25%的鄉鎮(街道)未舉辦中心幼兒園。羣眾對“入園難、貴”現象反映強烈。

(二)中心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滯後,存在某種程度的“入學難”問題。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學校佈局不合理、規劃建設相對滯後的矛盾日益顯現,部分學校“大班額”、部分區域距離遠問題突出,義務教育段“入學難”成為羣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之一,甚至出現家長集體上訪現象,影響了社會穩定。

(三)義務教育發展不夠均衡。城鄉之間、縣域之間、校際之間發展不夠均衡,尤其是城鄉差距仍然較大。2009年,城市和農村學校生均教學設備價值分別為1597元和803元,相差794元;生均公用經費實際支出數分別為2435元和1358元,相差1077元。城鄉師資水平差距較大,正副職校長本科學歷以上的,分別佔82.5%和46.59%;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的,初中分別佔88.7%和52.3%,小學分別佔42.04%和14.71%。

(四)中小學辦學條件不足,音體美設施不達標。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標準》測算,中小學辦學條件投資缺口較大。實驗儀器配備達標率較低,體育衞生、藝術教育工作需要的場地、器材設施普遍達不到規定標準,存在停開、少開音體美課現象。

(五)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差,發展相對滯後。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較差,職普比例不協調。根據省督導反饋意見,我市城市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管理使用不規範,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一直明顯偏低。各中職學校實習實訓設備投入嚴重不足,與省定設置標準相比,實習實訓設備和圖書投資欠缺3350萬元,校舍建築投資欠缺約4億元。學校佈局分散,規模效益差,不符合我市人口少、適宜集中辦學的實際。

三、明年工作安排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作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進一步明確和突出全市教育工作重點,進一步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努力開創我市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一)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開展骨幹教師、班主任、校(園)長、教育行政幹部和教師全員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教師信用記錄和守信激勵制度。以農村學校教師和緊缺學科教師補充為重點,建立完善教師補充機制和交流機制。嚴格實施教師准入制度,推行教師聘任制度,完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二)進一步改善教育辦學條件。認真貫徹市府第6—51次常務會議精神,按照突出抓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校舍安全等工作要求,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加大投入,大力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農村中小學“211工程”、普惠性幼兒園建設、中心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等系列工程,為教育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進公平作為基本導向。科學合理地配置教育資源,大力推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完善教育救助體系,加大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羣體的資助力度,切實解決特殊羣體孩子的上學問題。規範教育管理,依法落實保障學校、學生和教師的合法權益。

(四)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建立完善以培養學生責任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培養模式和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素質教育工作推進機制。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提升課程實施水平,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完善考試招生制度。更加註重教育科研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對教育教學實踐的指導水平和教育決策科學化水平。

(五)進一步加強教育管理。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完善學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校園安全保衞長效機制,維護教育系統和諧穩定。嚴格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加大監管查處力度。進一步加強考試招生管理,嚴格規範教育收費管理。進一步暢通教育投訴渠道,及時反饋處理羣眾反映問題。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和校務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深入推進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積極創新和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和監督問責機制。堅持正面宣傳與疏導結合,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教育輿論環境。

(六)進一步推進教育協調發展。實施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構建覆蓋城鄉、佈局合理、保障有力、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加大對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扶持力度,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支持鼓勵辦出特色。加強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支持東營職業學院建設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大力開展校企合作,提高職教辦學水平和效益。健全高等教育辦學體系,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加強鄉鎮成人教育中心學校和社區中心建設,積極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發揮公共政策和財政資金導向作用,鼓勵出資、捐資辦學,滿足社會多層次、多樣化受教育需求。

Tags: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