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範文(精選5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72W

活動已經圓滿收場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這時候,最關鍵的活動總結怎麼能落下。那麼活動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範文(精選5篇)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1

一、幼兒的興趣基礎如何

區域活動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個性化和指導的間接性等特點,每個幼兒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動進行探索、學習。興趣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一個根本要求。但是,在現實的許多區域活動中,一些幼兒的興趣比較短暫、容易轉移,很難長時間專注於某一活動,致使許多活動都是淺嘗輒止,如:主題活動《螞蟻王國》,開始我們只是在美工區裏投放螞蟻圖案讓幼兒進行塗色、繪畫,剪紙(螞蟻圖形),剛開始第一天,幼兒的興趣比較高,到了第二天,入區時,孩子在區裏待的時間變短了,過了幾天,就已經很少有幼兒光顧這個區域了。於是,與班上老師交流,重新調整這個區域的材料,材料之間有層層遞進關係,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而在集體活動中,常引導幼兒介紹與交流自己的發現,在此過程中,幼兒對如何運用所有的材料裝飾螞蟻,包括用什麼圖案、什麼顏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製作螞蟻等。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對活動充滿熱情,實現了幼兒與區域活動之間的積極互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評價幼兒對區域活動是否感興趣,主要看幼兒是否喜歡活動,在活動區域中持續時間的長短,因為幼兒只有感興趣了,注意力才會集中,才會在此過程中積極探索。

二、幼兒能否依計劃活動

區域活動不是幼兒隨心所欲的活動,也不是幼兒在活動區無所事事的活動,更不是幼兒在活動區到處轉悠的活動,幼兒園區域活動強調幼兒要依計劃開展活動。所以,制定計劃是幼兒進行活動的起始(當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幼兒要能決定自己選擇什麼區域、做什麼、如何做、如何度過在區域的時間,也即幼兒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較明確的活動意向。在活動過程中,依活動的意向執行、完成活動。每天下午離園前,教師指導幼兒制定計劃,讓幼兒有一個明顯的目標方向,待到明日入區時,幼兒能有秩序、規律的操作。

三、幼兒的參與情況

評價幼兒的參與情況要觀察幼兒是主動、獨立地選擇區域活動,還是盲目服從別人,或模仿別人選擇區域活動;做出選擇後在區域是堅持玩一段時間,還是頻繁地變換材料,甚至在於各個區域中游蕩;此外,還可以觀察幼兒是否關心自己的活動成果,如果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就會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或最後的成果很關注,通過對活動成果的瞭解,獲得成就感,或是將自己與同伴相比較,對自己進行定位。這些方面都可以使我們對幼兒的活動參與做出評價。如:在《螞蟻王國》這主題中,讓孩子到户外觀察螞蟻,孩子們很興奮,雙眼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一點小細節,有的幼兒甚至一邊觀察一邊思索,腦袋裏出現了很多的“什麼”,在回憶時間裏,孩子們獲得很多有關螞蟻的知識。幼兒幼兒甚至因為自己的發現獲得成就感。

四、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

對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進行評價時,主要是看幼兒是經常一個人單獨活動,還是常與別人合作;在合作時是領導者,還是服從者,合作時在團體中處於什麼位置;活動中能否與同伴輪流分享,是否經常與別人發生衝突,經常採用什麼方式解決衝突等,不同的表現反映着幼兒不同的社會性發展水平。如:在建構區,老師提供廢舊鞋盒,目的讓孩子們利用這些鞋盒搭建一個螞蟻窩,鞋盒大小不一,幼兒要想自己一個人完成這項工作很難,需要同伴的協助,那麼幼兒就會想起找自己夥伴商量一起來搭建這螞蟻窩,在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人交往的能力。

五、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

社會認知是指個體對他人、自我、社會關係、社會規則等社會性客體和社會現象及其關係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動。社會認知的內容十分廣泛,從其對象看,社會認知包括對自己、他人、社會關係(權威、友誼、公平等)、社會羣體、社會角色、社會規範和社會生活事件等的認知;對人的認知又具體包括認識人的情感、意圖、知覺、思維、態度、動機、行為等心理過程或特徵。認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體現,它雖然是內隱的,但可以通過幼兒的區域操作活動表現出來,所以,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認知水平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操作來,尤其是對智力操作材料的情況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複雜還是簡單,是單一還是複合;操作方式是單調重複,模仿別人還是富有創造、善於變通;操作結果是單一的產品,還是多樣化的表現,如繪畫、拼圖、手工、創編故事等。從中分析,即可瞭解幼兒的認知水平,進行評價。

六、幼兒區域規則遵守情況。

區域活動是幼兒的一種自由、自主的活動,但並不意味着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可以為所欲為。事實上,區域如果想真正成為一個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幼兒內在地遵守一些規則是保證區域自主、有效開展的前提,因此區域活動中幼兒能否遵守規則就成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對於幼兒遵守規則的評價首先要觀察幼兒能否自覺遵守區域規則,如娃娃家要脱鞋進入,活動區門口會畫幾對小腳印,自覺遵守的幼兒會主動脱掉鞋子擺在小腳印上,然後進入;其次,觀察幼兒能否解讀區域環境中的暗示規則,如:在圖書區的牆面上貼有讀書的順序卡通及小寶寶把食指放在嘴脣邊讓大家小聲“噓”的動作,即暗示幼兒進入圖書區時要保持安靜,並要遵循看書的順序:取書——看書——收書。總之,幼兒對區域規則的遵守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幼兒的規則意識與自我控制能力,對於區域活動的有效進行是必要的。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2

新《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瞭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在新《綱要》的指導下,我們嘗試將教育評價與幼兒的教育、幼兒的發展,協調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把終結性的評價變為過程性的評價,將統一、定期、標準化的評價變為個人化、發展性的評價,促使教師將視角從關注結果轉為關注每一個孩子是怎樣發展的,從而真正地挖掘每一個孩子的潛力,促進其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發展。

區域活動的幼兒評價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視,要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建構技能、情感態度等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團隊精神,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在新《綱要》精神指引下,我們努力改變區域活動中幼兒評價方式,體會到有效的觀察為區域幼兒評價提供依據,多角度、多維度的評價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評價的結果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新的平台、幼兒、教師都是評價的主體。幼兒是區域活動的主人,也是區域活動成效落實的主體,因此生態式幼兒園區域活動還要關注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教師依此進行指導來調整自己的行為。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狀況,主要觀察以下幾方面:

一、幼兒的興趣基礎如何

區域活動具有自由性、自主性、個性化和指導的間接性等特點,每個幼兒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動進行探索、學習。興趣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一個根本要求。但是,在現實的許多區域活動中,一些幼兒的興趣比較短暫、容易轉移,很難長時間專注於某一活動,致使許多活動都是淺嘗輒止,如:主題活動《螞蟻王國》,開始我們只是在美工區裏投放螞蟻圖案讓幼兒進行塗色、繪畫,剪紙(螞蟻圖形),剛開始第一天,幼兒的興趣比較高,到了第二天,入區時,孩子在區裏待的時間變短了,過了幾天,就已經很少有幼兒光顧這個區域了。於是,與班上老師交流,重新調整這個區域的材料,材料之間有層層遞進關係,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而在集體活動中,常引導幼兒介紹與交流自己的發現,在此過程中,幼兒對如何運用所有的材料裝飾螞蟻,包括用什麼圖案、什麼顏色搭配以及用泥工、手工製作螞蟻等。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對活動充滿熱情,實現了幼兒與區域活動之間的積極互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評價幼兒對區域活動是否感興趣,主要看幼兒是否喜歡活動,在活動區域中持續時間的長短,因為幼兒只有感興趣了,注意力才會集中,才會在此過程中積極探索。

二、 幼兒能否依計劃活動

區域活動不是幼兒隨心所欲的活動,也不是幼兒在活動區無所事事的活動,更不是幼兒在活動區到處轉悠的活動,幼兒園區域活動強調幼兒要依計劃開展活動。所以,制定計劃是幼兒進行活動的起始(當然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幼兒要能決定自己選擇什麼區域、做什麼、如何做、如何度過在區域的時間,也即幼兒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較明確的活動意向。在活動過程中,依活動的意向執行、完成活動。每天下午離園前,教師指導幼兒制定計劃,讓幼兒有一個明顯的目標方向, 待到明日入區時,幼兒能有秩序、規律的操作。

三、幼兒的參與情況

評價幼兒的參與情況要觀察幼兒是主動、獨立地選擇區域活動,還是盲目服從別人,或模仿別人選擇區域活動;做出選擇後在區域是堅持玩一段時間,還是頻繁地變換材料,甚至在於各個區域中游蕩;此外,還可以觀察幼兒是否關心自己的活動成果,如果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就會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或最後的成果很關注,通過對活動成果的`瞭解,獲得成就感,或是將自己與同伴相比較,對自己進行定位。這些方面都可以使我們對幼兒的活動參與做出評價。如:在《螞蟻王國》這主題中,讓孩子到户外觀察螞蟻,孩子們很興奮,雙眼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一點小細節,有的幼兒甚至一邊觀察一邊思索,腦袋裏出現了很多的“什麼”,在回憶時間裏,孩子們獲得很多有關螞蟻的知識。幼兒幼兒甚至因為自己的發現獲得成就感。

四、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

對區域活動中幼兒的社會交往水平進行評價時,主要是看幼兒是經常一個人單獨活動,還是常與別人合作;在合作時是領導者,還是服從者,合作時在團體中處於什麼位置;活動中能否與同伴輪流分享,是否經常與別人發生衝突,經常採用什麼方式解決衝突等,不同的表現反映着幼兒不同的社會性發展水平。如:在建構區,老師提供廢舊鞋盒,目的讓孩子們利用這些鞋盒搭建一個螞蟻窩,鞋盒大小不一,幼兒要想自己一個人完成這項工作很難,需要同伴的協助,那麼幼兒就會想起找自己夥伴商量一起來搭建這螞蟻窩,在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慢慢學會與人交往的能力。

五、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

社會認知是指個體對他人、自我、社會關係、社會規則等社會性客體和社會現象及其關係的感知、理解的心理活動。社會認知的內容十分廣泛,從其對象看,社會認知包括對自己、他人、社會關係(權威、友誼、公平等)、社會羣體、社會角色、社會規範和社會生活事件等的認知;對人的認知又具體包括認識人的情感、意圖、知覺、思維、態度、動機、行為等心理過程或特徵。認知又是智慧的直接根源體現,它雖然是內隱的,但可以通過幼兒的區域操作活動表現出來,所以,評價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認知水平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操作來,尤其是對智力操作材料的情況加以分析。如智力操作的材料是複雜還是簡單,是單一還是複合;操作方式是單調重複,模仿別人還是富有創造、善於變通;操作結果是單一的產品,還是多樣化的表現,如繪畫、拼圖、手工、創編故事等。從中分析,即可瞭解幼兒的認知水平,進行評價。

六、幼兒區域規則遵守情況。

區域活動是幼兒的一種自由、自主的活動,但並不意味着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可以為所欲為。事實上,區域如果想真正成為一個幼兒自由活動的場所,幼兒內在地遵守一些規則是保證區域自主、有效開展的前提,因此區域活動中幼兒能否遵守規則就成為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

對於幼兒遵守規則的評價首先要觀察幼兒能否自覺遵守區域規則,如娃娃家要脱鞋進入,活動區門口會畫幾對小腳印,自覺遵守的幼兒會主動脱掉鞋子擺在小腳印上,然後進入;其次,觀察幼兒能否解讀區域環境中的暗示規則,如:在圖書區的牆面上貼有讀書的順序卡通及小寶寶把食指放在嘴脣邊讓大家小聲“噓”的動作,即暗示幼兒進入圖書區時要保持安靜,並要遵循看書的順序:取書——看書——收書。總之,幼兒對區域規則的遵守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幼兒的規則意識與自我控制能力,對於區域活動的有效進行是必要的。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3

區域活動是幼兒階段的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他們可以在活動中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活動,可以自由的發揮與探索。現在我將小班區域活動的開展做如下總結:

一、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既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間互不干擾,從而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

我們的區域活動採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擇,用自身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小班具體設置了以下區域:“生活區”:、喂寶寶、扣鈕釦、、編辮子等;“數學區”:數字象棋、圖形投放盒等;“表演區”:頭飾、手偶、手搖鈴、雙響筒、扇子、各式各樣的服裝、快板,腰鼓等進行打擊樂;“操作區”:白板畫畫、穿編花籃、包糖果、棉花、穿糖葫蘆、幹樹葉、毛線、穿珠子、塗顏色、喂小鳥等半成品;“科學區”裏提供望遠鏡、小汽車、九連環、動物模型、磁性玩具等等。閲讀區:各種類型的圖書和大小不一的字卡;搭建區:廢舊紙箱、廢舊易拉罐、幼兒園提供的大、小積木玩具,因為我班可利用空間比較有限,經過商量我班將較為安靜的區域操作區、科學區、閲讀區、數學區建立在活動室內;將表演區、搭建區建立在活動室內的牀上,區域活動時將牀鋪疊好,以供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生活區安排在室外欄杆上,將操作物品安裝在欄杆上,即方便又有立體感,大大提供了利用空間。操作區的白板安裝在牆上,以供幼兒方便操作並根據活動情況靈活調整。

同時,我們也根據我們的主題活動將區域環境作為主題環境的一部分,在幼兒進行區域活動時也能進行學習活動,提高活動的利用率。比如操作區,會投放一些平時做寶寶秀時剩餘的一些材料放在區域中,讓孩子有時間時或是進行區域活動時去操作。秋天落葉,我們會帶孩子到院子裏撿一些形象的葉子,擺放在區域中,孩子在區域中會粘貼、會用手去撕、會插在頭上當頭飾等。

我們班玉函小朋友在操作葉子方面比較有天賦。在數學區中我們會放入俄羅斯套娃、大小不一的物品,讓幼兒自己去看、去比較,培養幼兒積極動腦的好習慣。在美工區中會投入剪刀、油畫棒、橡皮泥、空白紙、水彩筆等,在平時的藝術操作中剩餘的一些成品、半成品,供幼兒去參考、去仿照。有些幼兒購買的橡皮泥中會有一些模具和步驟圖,我們也會將這些現成的材料投入到區域中,方便幼兒自由選擇。在表演區,會投入一些自己用毛線編的假頭套、表演用的衣服、扇子、腰鼓、響板、玩具劍等,提供豐富的材料。通常建構區是根據主題而定。區域活動應根據活動區的層次性特點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時即便是同一班級中同一類型的活動也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來體現層次性。適合幼兒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學習節奏的多層次的活動材料,可以滿足不同幼兒進行自主選擇的需要。

二、區域材料投放要有層次性

每個幼兒有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這也就決定了每個幼兒的能力水平不同,所以材料的投放要兼顧到每個幼兒因,不能都簡單,也不能都複雜,要為不同水平的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比如小班美工區“穿珠子”遊戲、教師提供三種層次的材料,由最簡單的按同種顏色穿到兩種顏色間隔穿再到三種顏色規律性穿。益智區投放的拼圖,按塊數的不同拼(4、6、8、10)都應該體現層次性。

三、教師的指導

對於小班孩子來説,教師的現場指導顯得十分重要,不做指導幼兒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説教師在這個區域活動中顯得非常重要。作為教師,要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不應該是知識的輸出教育者,而是應提供舞台給幼兒自由發揮,可以做示範,但不能過多的干涉幼兒的操作,扮演好觀察者與指導者的角色。

觀察、再指導。把握時機,適時介入指導

觀察可以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比如:我們班的熙森小朋友在操作區中包糖果,糖果有大有小,糖紙也有大有小。熙森剛開始操作,他根本不知道大的糖紙包大的糖果、小的糖紙包小的糖果,經過很長時間後,熙森還是沒有掌握其規律,亂包一氣,當然,包出來的形狀肯定不好看,有的還都沒有包好,糖果都露在外面。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伸出援助之手,充分發揮自己引導者的角色,給熙森指條明路。這個時候,熙森豁然開朗,一下子就掌握了包糖果的技巧,相信熙森對於包糖果印象很深。作為教師,我們就要了解幼兒發展的特點與需要,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從客觀實際出發,提高教育指導的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遊戲。可避免教師因不瞭解遊戲情景而產生的不合適的干擾幼兒遊戲的指導行為。

由此可見,教師的適時介入也非常的重要。再舉兩個例子:默默很想進表演區穿區內的漂亮衣服。可是表演區內的小朋友已經很多了,小朋友們在玩過家家的遊戲,也沒有區牌可以用了。但是默默還不想去別的區域裏玩。教師就可引導他教師可引導他:“你想一想怎樣才能進去?”當他想出“當一名客人”的時候,孩子終於以一名“舅舅”的身份進入到表演區去玩了。如在一次搭建遊戲中,強強在不小心碰壞了小朋友搭的動物園的時候,孩子們一時,很激動,有的埋怨強強,有的以暴力攻擊強強,有的不知所措,教師馬上説:動物園是不是“地震”了,我們趕快搶救動物,把動物園修好吧!於是孩子們又重新投入到了新遊戲當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將發生的糾紛。如果教師發現了幼兒遊戲的問題,需要介入遊戲,須找好最佳的時機。

當幼兒發生創造性的行為時,教師要及時給予發現與鼓勵,教師有時做調解員,有時做旁觀者,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放下自己的身份,以夥伴的身份進入到遊戲中。對於小班孩子來説,孩子在進行區域活動時發生的較多是矛盾,所以教師應以調解員的介入遊戲中,用適宜的方法幫助孩子解決。

為了調動幼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儘量用鼓勵和肯定的方法,幼兒之間存在着差異,只要幼兒是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那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給予表揚與鼓勵。否則能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產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後導致對整個遊戲失去興趣。

四、幼兒在遊戲中的表現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區域活動可以更好的鍛鍊幼兒的積極性,對幼兒的動作、言語、思維、想象、情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幼兒在區域中活動完全是自由的,他們自主的選擇遊戲材料,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夥伴,按照自己的想法意願進行遊戲。教師在整個區域活動中也不會干涉幼兒的自由。例如: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進入不同的活動區域,在同一活動區中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教師不佔主導地位,幼兒是自由的,發散思維很強的。在我們小班,在區域裏玩得最開心的當屬強強、高高、玉函、笛妃、桑晨、小彤、心月、鎮昊。幼兒自己形成規則。

五、特色

對於我們幼兒園來説,特色就是棋類遊戲,我們小班的棋類遊戲有身體動動棋、動物的食物棋、數學棋、相反朋友棋及各類原始棋、整合棋。孩子在遊戲中能孩子自由探索、大膽操作、勇於創新。可能小班的幼兒沒有接觸過棋類遊戲,學習起來比較的吃力,相信在過年後會有所減弱。

六、下一步打算

1、對各遊戲的特點和組織策略還不是很瞭解,本學期,我將針對不同的主題遊戲做深入瞭解。

2、在平時的遊戲組織中,仔細觀察、探索各遊戲的特點及組織策略。

3、利用進區卡,指導幼兒有序進行遊戲。區域裏進入幼兒數量有限,以保證幼兒在區域內的安全與質量。

4、投放豐富的區域材料,保證材料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5、不過多的干涉幼兒的區域活動,尊重幼兒想象力。

6、區域活動一切以安全為主,投放安全、利於幼兒操作的材料。

我參加幼教工作快一年了,對於區域活動不算是很瞭解,也不太懂,我剛剛接觸區域活動,在這方面還很不成熟,有説的不準確的地方請見諒。但是我相信,只要去做,付出努力了,就算成果不好,我也會很欣慰。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4

區域遊戲是在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指導下,使兒童的認識水平、個性品質、社會化能力得到積極主動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結合主題活動開展自主遊戲,為幼兒提供豐富有效的材料,引導幼兒在自由、寬鬆的氣氛中主動探索、學習,區域遊戲是體現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育於遊戲中的最好形式好之一。

本學期,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開設了巧手作坊、生活區、數學區、小熊超市、閲讀區、表演區,堅持每天開展遊戲活動,指導幼兒動手、動腦,積極地與材料相互作用。現將半年來的活動情況作一簡單總結。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動區內提供的材料難度相同,對於一部分幼兒可能過於簡單,容易完成,這樣就會使其失去興趣,不利於其進一步發展。而對於另一些幼兒可能又太難,通過努力卻達不到,這樣也會使其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在瞭解每個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考慮個體和個性差異,在活動區內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兒選擇。如:在美工區投放摺紙材料,讓幼兒練習能折雙三角物體時。教師就可以投放利用雙三角原理摺疊的難易程度不同的多種物體,讓幼兒自由選擇。這樣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就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家園合作協調一致,共同準備活動材料。

在這個學期的區域活動中,我們有部分的材料是來自對各自幼兒家庭的廢物蒐集。比如瓶子、種子、絨線、蛋殼等等,都來自幼兒和家長的共同收集。幼兒對各自帶來的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們投放以後,都紛紛去嘗試着玩。這樣,在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園之間的聯繫也進一步緊密。

3、區域材料能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

我班能把區域活動做為班級主題活動的延伸環節,及時地把主題活動進行過後的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們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相關的主題探索與操作活動。美工區裏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題活動開展後投放的,這樣幼兒基本都瞭解了怎樣操作,也更感興趣了。

二、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

1、給幼兒發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表達和表現。

我們常常在一旁無聲地觀看孩子們的表演,儘量不去打擾到他們,充分滿足了幼兒表達和表現的需求,對幼兒的全方位發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細觀察幼兒發展中的個體差異,對活動作出相應的調整。

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在發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們在數學區設計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動,能力較好的幼兒既能按照規則玩一個一個比,還能自己創出兩個兩個或三個三個比;但是有幾個幼兒不會玩,還有對活動不感興趣。於是我們就針對這樣的差異性作出調整。我們把“比大小”該成了“排小魚”的遊戲,當牌排到相同的點數時,就可將相同點數之間的牌全部吃掉。更改遊戲規則後,能力差的幼兒也都想到數學區遊戲了,還自己比起誰贏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師幼互動

1、隨時觀察幼兒活動的情況,給予及時的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需要。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能夠留意觀察每個孩子的興趣操作情況和恰當的時機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去,與孩子們一起探索、操作、發現、討論、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孩子們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在發現問題時,把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強加與孩子。

2、用兒化的評價語言促進區域活動更好地開展。

如果有必要,我們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間去,瞭解他們的玩法、規則意識等,我們還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兒化的語言對幼兒進行評價,並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過努力,我班的區域活動在園內評比中獲得一等獎,雖然孩子的遊戲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存在着問題,如在手工區活動時,有的孩子會相互模仿,動腦不夠;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語言還欠缺;在表演區域中,我們準備的道具還不能滿足每個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學期的遊戲開展過程中,我要對這些問題制訂出針對性的計劃和方案,讓每個孩子在愉快的遊戲活動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遊戲水平上升一個新的台階。

幼兒園區域活動總結5

遊戲是為了尋求快樂而自願參加的一種活動。但幼兒遊戲決不是單純感覺上的快樂,而是伴有生命充實感的快樂。遊戲是幼兒的活動,與學習活動,勞動活動有着不少的區別。它有這樣的一些特點:第一:遊戲是幼兒主動自願的活動,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遊戲不是在外強制的情況下進行的,而是幼兒出於自己的興趣與願望自發自願主動進行的活動。幼兒遊戲的類型很多,區角遊戲、角色遊戲和晨間自選活動,其中銀行、幼兒園、娃娃家、醫院、理髮店、食品城等是角色遊戲、區角遊戲、晨間自選活動。

新《綱要》倡導的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儘管已經深入人心,但在教育實踐中,在以集體活動為主要模式的幼兒園生活中,尊重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尊重幼兒的發展差異很難落到實處。我們經常看到的還是幼兒排隊進出活動室、排排坐上課、異口同聲的回答問題的場景,教師習慣於這樣的一種組織模式,以至於很難把理念上的認識落實到自己具體的教育實踐中來。應該説區域活動可以幫助教師在實踐中具體落實以兒童為本的理念,真正實現“促進每個孩子富有個性地發展”的人文教育目標。因為在開展區域活動之前,教師會認真思考本班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發展目標,有針對性的選擇區角類型,投放適當的材料,而且區域活動是個別化的自由、自主活動,幼兒可以在相對寬鬆和自由的氛圍中自由交往,教師不會有太多幹涉,硬性控制也較少。即使幼兒暫時不喜歡參與活動,也可以選擇“無所事事地遊走”或“呆坐”,這些都體現了教師對兒童的尊重和理解。大班的幼兒已經處於對知識掌握以及各方面飛速發展的年齡段,對知識的掌握以及能力的發展都需要教師為幼兒提供正確且合理的引導。大班組共有三班級,在今年的區域活動中,通過教研、評比等多項活動,我們分貝針對三個大班的區域活動進行了指導的學習與實踐。在區域活動的過程中,從材料的投放方面是一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並且讓幼兒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另外由於班級地方侷限有限,我們從上午到下午採取分組區域活動,並有效地利用起功能部室,讓幼兒的活動豐富起來。

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指導不同於其他年齡段的幼兒,大班的幼兒在情感道德方面在逐步的發展和成長,教師的介入以及引導要恰當。我們在本學期的指導中,儘量以啟發式的、平行時的介入引導幼兒自主解決遇到的問題,長期以此,大班幼兒在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着顯著地提高。但是在區域遊戲教育意義的價值方面,我們仍要不段的加強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