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農村小學科研簡潔的工作總結範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5W

時間乘着年輪循序往前,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這段時間裏,相信大家面臨着許多挑戰,也收穫了許多成長,是時候在工作總結中好好總結過去的成績了。那麼如何把工作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農村小學科研簡潔的工作總結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農村小學科研簡潔的工作總結範文

農村小學科研簡潔的工作總結1

20xx年我校繼續堅持以“教育科研促進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髮展”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教科研的先導、服務功能,以創建體育傳統學校和綠色校園為契機,以課題研究為載體,通過多種形式、多個層面的教科研活動,幫助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優化教育教學策略,努力推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一、深入學習教育理論

本年度,我們繼續加強業務學習和研究,通過研讀理論文章、分組討論、撰寫教學反思和教育論文等形式,在青年教師中開展了一系列學習和校本培訓活動,一是緊緊圍繞工作實際(包括創建工作、學科教學和課題研究等)堅持每週一次的學習活動,把學習與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學習與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結合起來,充分體現學以致用的原則。二是深刻把握教育發展和教育科研發展的時代脈搏,不斷更新思想觀念,圍繞教育理念更新、信息化校園創建和課題研究組織專題學習活動。三是以學習新課程思想,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為核心,組織特級教師到我校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各備課組利用教研活動時間集中收看專家視頻和優秀課堂實錄。

二、紮實開展課題研究

教育科學研究是教育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是教育的第一生產力,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快、最佳的途徑。對“十一五”課題,我們按照既定目標,紮紮實實深入進行,進一步規範了課題研究。市級立項課題《小學數學應用能力的研究》以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為目標,採取措施為學生提供應用機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數學應用意識,提高數學應用能力,更好地發揮“小學數學”的重要作用。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從學校可持續發展戰略出發,進一步加大了培養力度,一是大力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使之內化為教師的理性認識,物化為教師的教學藝術;二是大力倡導教育科研,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各類外出學習和培訓活動,深入開展教育科研工作,以研促教,教研相長;三是以上級教研部門組織的豐富的活動吸引青年教師自覺參加業務學習和鍛鍊。本學期在上級組織的各項競賽和評比活動中,青年教師有20人次獲獎;50餘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市級以上獲獎和發表,許建桃、冷元媛、徐豔娟、張曉霞、賈春5位青年教師受到市級及市級以上表彰以上。

四、積極配合學校各項活動

為充分發揮信息化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我們利用班會等時間播放了《讓校園更優美》等22部(節)專題教育片,認真做好電教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工作,開展了信息技術培訓班,提高了大部分教師的電腦業務水平,協助學校進行廣播體操比賽和相關競賽的電教教材的製作工作。

我們雖然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得成績,但有的工作做得不是十分到位,比如課題的過程管理等。今後我們一定再接再厲,不斷學習,不斷研究,努力使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和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階。

農村小學科研簡潔的工作總結2

教科研工作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科學認識與發現,是對教育教學科學規律的探索與把握。我校把教科研工作的重點放在校本教研的基本框架內,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內涵,做到在聚焦課堂、聚焦教研的活動中,達到引導、開發和提升的作用。

一、我校教科研整體思路

以校本教研為依託,以教科研為先導,以“上海方略”培訓為契機,以課題研究為引領,以探索實驗“目標引領,問題導學,先學後教,合作探究,當堂達標”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為目標,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提高科研質量,增強教科研工作的實效性。牢固樹立問題意識、過程意識和成果意識,樹立“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教研意識,切實把自己實際教學真實問題轉化成研究課題。以研究並解決目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各領域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促進教職員工多角度反思,促進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學校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圍繞落實課堂教學,推動校本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加強教研組建設,促進校本教研深入開展

教研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單位,教研組即是校本教研的基地,也是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因此加強教研組建設是實現校本教研的基本保障。

1、成立教科研領導小組

組長:王豔輝

副組長:高文草、劉欣,教研處史存存具體負責學校教科研工作。

2、成立各學科專業研究團隊,並帶領組員進行分學科教研活動。

語文學科:何美霞、曹春香、王靖、孫琰

數學學科:史存存、魏琳琳、袁亞靜、王閣

英語學科:楊靜、賴可可、趙豔霞

3、為保證教科研活動的有效進行,活動時間由原來的40分鐘調整為100分鐘,由統一的活動時間調整為各教研組自訂活動時間。

三、抓好教研和科研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興校之本。針對學校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實際情況,“請進來、走出去”也是我們學習教科研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的一個重要手段。本學期我們主要開展了以下活動:

1、3月25日,芳華路小學語文、數學、綜合教研組各推出2節優質課,同時邀請教育局師訓辦領導及手拉手學校————新安縣土古洞村全體教師參加並交流。共有40名教師參加,觀摩了6節優質課,此次活動同時也得到了教育局領導、友好單位新安縣土古洞小學教師的好評。

2、繼續與上海方略合作,本學期進行4次遠程培訓,接受上海著名教育專家張雪龍校長兩次入校指導。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提高了教師整體素質,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進程,教師由“傳授型”、“經驗型”逐漸向“科研型”、“學者型”轉變。我們深深體會到:只要堅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才能推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

農村小學科研簡潔的工作總結3

學年既將結束,現把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做一總結: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科研“來源於教學,服務於教學”為宗旨,把“科研興教”當作教師發展的根本,切實抓好教科研工作。

二、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

主要有《課題研究工作管理條例》、《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實驗教師考核評價制度》、《科研獎勵制度》、《教師業務學習制度》、《課題實驗制度》、《科研實驗辦公軟件管理制度》、《課題研究實驗檔案管理制度》等等。

2、普及教科研知識,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

編印教科研知識講稿,開展小型的教科研知識講座,讓教師特別是參研教師瞭解教科研,成為教科研骨幹教師。

3、課題研究注重過程按規程操作

由崔磊主持的《學校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馬金華主持的《農村職業中學跨學科主題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及劉素俠主持的《探究性作業的設計與實施》國家級重點課題,經過專家組的嚴格審核,於20xx年底結題,20xx—20xx年4月,又一項國家級重點規劃課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讀中的教學管理研究》立項,並於9月份開題,正式進入研究階段。經教研組為單位,根據學科特點,組長組織教師投入到課題研究之中,特別是研究微型課題,解決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4、以科研為指導,抓好常規工作,規範教學行為,提高工作的實效性。

教育科研從來都不是無源之水也不是無本之木,要想真正發揮教科研的作用,那就是把教科研與教學實際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科研理論為指導,結合教學實際,解決實際問題。主要突出以下幾方面:

(1)加強常規教學檢查力度,作好記錄和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形成規範的管理規程。

(2)加強質量管理,要求教師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特別要抓好各科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教研活動在實與新上做文章,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使一些青年教師成為教學新秀、教學能手,示範課教師、學科帶頭人等。骨幹教師擔負起培養新教師的神聖職責,充分利用每週的教研組活動時間,紮紮實實地開展教研活動。

(4)優化課堂結構,加強課堂常規管理,要求教師掌握各種課型的常規要求,克服教學工作的隨意性。

(5)完善教師學習制度,積極開展互聽評課活動,使教師能夠取長補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和提高。

三、取得成績:

1、教師的教研水平有所提高。

2、課題檔案較為規範。

3、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不斷提高。

4、教師教學行為較為規範。

5、有30篇教師論文獲國家級自治區級赤峯市級論文獎。

6、在國家級課題結題時,課題組成員的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學課件論文共154例,得到了專家組的好評。

農村小學科研簡潔的工作總結4

一個學期來,年級數學教研組在校領導的領導和校數學教研組的帶動下,全組教師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和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堅持理論學習,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教師專業化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因此,本學期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立足校本,挖掘校本資源,發揮學校骨幹教師作用,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校本培訓,措施得力,目標明確,形式多樣。

1、要求教師深入學習《國家課程標準》以及《課程標準解讀本》,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討論,更新觀念,探討新策略,利用新方法組織好課堂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教師從經驗型向專業型、科研型轉變。

2、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教研組利用每個星期四業務學習的時間組織教師進行網絡培訓,學習各年段的教材介紹和優秀課改案例,瞭解教研課改信息,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為全組教師的共識,不光如此,我們還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認真撰寫論文。

二、積極參加和開展教研活動

我們每學期初教研活動有計劃,學期末教研活動有總結。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説課活動。且把這個活動做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從集體備課到聽課、評課,使教師教學理論向縱深方向發展。

三、健全教研製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1、本學期,教研組都能在每月設定的一個檢查重點,嚴格按照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意識,加強課程計劃的執行和管理,做到“開齊、開足、教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把教研工作做細、做實,繼續堅持每月的考核檢查制度。

2、加強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的管理,特別是學生的作業佈置與批改,數學組老師多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作業的批改及時、認真、細緻、規範,一部分老師並能及時分析反思,適時地採取補救措施,使本學期的教學質量能有突破性地提高。

四、抓好課程改革,促進學校發展。

伴隨着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步伐,我組教師借課改之東風,揚帆啟航,駛向理想的彼岸。

1、突出課改實驗。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論,深入課堂實驗,及時地總結教學經驗。

2、改革教案編寫做到“四有”:即走進教室“有目標”;講起課來“有步驟”;導起學生“有層次”;上完課後“有反思”。打破了以往備課即寫教案,為寫教案而搬、抄教案集,教師通過分工協作,達到資源共享,即能減少教師編寫教案的負擔,並能保證教師有足夠時間進行備課與做好課前準備。

總之,我們要以飽滿的精神,開拓進取,為教育教學工作步上新的台階而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