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智慧型社區的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7K

篇一:我國智慧社區建設綜述

智慧型社區的工作總結

摘要:本文回顧2010年以來有關我國智慧社區建設的論文、專著,從核心概念、國內外發展現狀、國內運行模式、建設中要素重要性以及研究者發現的不足等角度進行梳理,加以綜述。

關鍵詞:智慧社區、研究現狀、運行模式、綜述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正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所謂智慧城市,就是遵循以人為本的價值核心理念,充分發揮人的智慧,最終成長為一個創新、高效、安全、和諧的城市系統。社區作為城市必不可少的基本組成單位,城市居民必要的生活空間,社區的智慧化建設更是直接關係到智慧城市的建設。自2010年以來,部分學者把研究方向投向智慧社區,本文針對這些研究,進行文獻梳理,為今後建設研究提供參考。

二、研究基本概況

自2010年以來,有學者陸續開始研究智慧社區,搜索知網發現,絕大部分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論文都出現在2012年以後。智慧社區建設處於剛起步階段,目前的研究情況基本是2011——2012年,學者主要研究智慧社區的概念,明確核心概念;2013年則主要研究各個部門或是組成要素在建設中的重要性和意義;到了2014年,學者開始研究進一步深入社區家庭的問題。

三、研究主要內容

(一)核心概念的涵義

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的組成部分,是信息時代的社區形態。由於未給出明確定義,國內外學者都有不同的見解,大致如下:

國際上,美國雜誌Insight將其定義為:“智慧社區”是指應用信息技術對一定區域範圍內的各項重要領域進行改革。在國內,張澎認為,智慧社區是指充分藉助互聯網、物聯網、傳感網等網絡通信技術對住宅樓宇、家居、醫療、社區服務等進行智能化的構建,從而形成基於大規模信息智能處理的一種新的

管理形態社區。可以歸納:從管理角度切入,智慧社區本質上是一種新型管理形態的社區;從技術角度切入,智慧社區是充分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傳感網等網絡通信技術的社區;從最終目標切入,智慧社區是以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方便人們生活為目的的社區。

(二)國內外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研究組的研究,國外的成熟的智慧社區的基本運作模式是政府主導,社區主管,企業、非盈利部門級居民參與政府出台建設指南,社區指定建設綱領與建設方案,即社區的規劃通常有州政府或省政府規劃,社區細化實施。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文件。

針對社區服務建設,劉君發現我國社區服務還是存在服務項目較少,水平不高,供給方式單一,服務人才短缺,整體素質偏低,社會參與面較低,社區服務信息化程度較低的問題。

因此,我國在初步探索智慧社區建設的時候,有成就但同時存在問題。雖然,前面的研究者考慮到這些問題,但沒有進行深究,研究比較寬泛,不能給具體操作帶來可行性的指導,這也是他們研究的不足之處。

(三)國內運行模式

在整理文獻過程中,發現已形成體系或形成特色的運行模式的社區有海曙的智慧社區、清華園街道的智慧社區,以及社區信息化建設中逐漸形成的各類模式。

1、海曙智慧社區

吳勝武重點研究了海曙的智慧社區,提出其運行模式和系統結構。

海曙地區地處寧波市中心,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技術實現上,海曙智慧社區包括五個層次和兩大保障體系。五個層次從下而上分別是感知層、網絡層、平台層、應用層和用户層,而兩大保障體系包括政策法規與標準規範保障和信息安全保障。

在運行模式上,分為社區運行和運行保障兩個方面。社區運行方面,海曙區結合信息資源中心平台,將理空間庫、人口庫、法人庫、宏觀經濟庫以及各種應用專題庫等其他資源庫,圍繞社區居民的“吃、住、行、遊、購、娛、健”等方面進行平台建設。管理上,構建社區應用專題數據庫,實現以地理空間信息為載體的深度信息資源融合。

2、清華園智慧社區

王京春重點研究了清華園街道,總結歸納了其幾個應用系統。

清華園街道從2005年起着力於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的建造,並在其基礎上進行智慧社區建設的探索。通過幾年的摸索,已形成清華園街道智慧社區實踐的基本雛形。

首先,通過人口地理信息系統綜合展示社區情況。其次,通過綜合安全管理系統保障社區安全。再次,形成的綜合社區醫療、健康服務系統為社區居民提供了良好衞生保健。最後,該智慧社區還建立去轄區服務商的閉環管理系統。

3、信息化建設的模式

劉君研究智慧社區服務時,總結歸納社區信息化建設的形成的三種模式:北京模式、廣州模式、杭州模式。北京模式就是政府統一投資管理,廣州模式則是政府和基層通力合作,杭州模式是一種政府搭台、企業運作的模式。

這些模式雖然不能在其他地方照搬照抄,但我認為研究者研究智慧社區運行模式的方法值得學習。

(四)建設過程中各個要素的作用

在建設智慧社區過程中,伍堃認為政府應在其中扮演主導作用。這是她基於基本國情、政府作用以及居民自主參與意識薄弱、非政府組織發育遲緩現狀的考慮。她主張政府在智慧社區建設中應該扮演以下幾種角色:相關政策的出台者,建設中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建設的主要資金撥款者、部分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提供者、社區非政府組織的培育者以及社區文化建設的引導者。

(五)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前面的研究者在研究中發現,我國的'智慧社區建設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中存在着許多問題。以下幾點被多次指出,問題比較嚴重:

一是缺乏有效的頂層設計。自智慧社區提出至今,尚未形成普遍認可的“智慧社區”基本體系架構。

二是許多數字化社區服務平台單獨開發。大多數服務平台都為某個社區“量身定做”,無法滿足技術應用的大覆蓋面需求。並且,重複開發,增加運營成本。

三是符合要求的社區服務人員缺乏,人才體系不健全。“智慧社區”服務人員需要較強的信息化等專業知識,而目前的社區工作人員普遍不能滿足要求。人才短缺、素質偏低、結構,這些都有待優化。

四、文獻分析基礎上的討論

從所分析的文獻可以發現,研究者們對智慧社區的最基本的問題進行研究,如:核心概念的界定、從大背景下梳理出關於智慧社區建設的脈絡,這些都為以後的研究打下夯實的基礎。隨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們對比較成熟的智慧社區進行描述性的研究,在之前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智慧社區,並總結歸納了具有特色的社區運行模式和系統架構。當然,他們在研究中發現不足,為之後的建設和研究提供思路。

篇二:社區服務智慧化建設

——xx街道三個轉變和一個共享推動智慧服務惠民生

智慧城市的本質是服務,建設的重點在於便民惠民。作為聯繫服務基層羣眾的“終端”,xx街道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打造幸福美好xx”的夢想目標,在建設“智慧街道”上深入探索,結合實際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和一個“共享”,推進服務“智慧”化發展。

從“常規思路”到“智慧理念”實現工作思路的轉變

xx街道作為老城區,基礎設施老化,各方面發展優勢不足,如何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打開突破口,街道黨工委書記xxx在年

初的工作研討會上強調“再按照常規思路工作,很難實現跨越式發展,全街幹部必須注入“智慧”理念,要時刻創新工作理念,緊跟區委建設“智慧二道”步伐,充分發揮創新和現代信息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作用。”“要把創新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抓好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和公共服務平台信息化建設”“要注意通過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不斷提速服務效率、細化服務質量,實現服務智慧化”。

從“開門辦公”到“網格覆蓋”實現服務方式的轉變

推進服務智慧化,需要運用更加智慧的方式去實現,在社區“開門迎客”已不能完全滿足信息化時代羣眾對服務便捷化、信息化的需求。xx街道將緊跟區委、區政府的規劃設計,建立完善居民信息大數據系統,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和社會治理平台等現代信息化手段,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做到網格事件發現及時、受理便捷、處理迅速、服務高效。強化培訓,提高網格員隊伍整體素質

能力,建好真實準確的數據信息平台,在實際運行中不斷摸索總結經驗,完善網格化管理,做到好使管用,實現服務羣眾從“開門辦公”到“網格覆蓋”的轉變。

從“馬上就辦”到“提前服務”實現服務效能的轉變

手指一點,隨時隨地就能查看辦事流程,提前預約掛號、查詢辦事進度;通過手機終端進入“一門式”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享受社區服務,上載、下載表格、圖片、視頻等……今後,隨着街道“一門式”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智慧化建設進程的推進,這些智慧應用將為辦事羣眾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2015年,xx街道在高標準抓好“一門式”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建設,做到羣眾事務“馬上就辦”的同時將延伸使用現代信息辦公技術,探索運用在辦事大廳開放WIFI資源,訂製具有在線查詢功能的APP、開通微信公眾平台等方式方便居民羣眾第一時間瞭解辦理流程、時限、進度及結果,使服務再精細、再提前,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從“社區單幹”到“企業參與”實現智慧服務資源共享

社區是服務羣眾的主體,智慧服務中企業參與更不可獲取。xx街道結合實際,借鑑先進地區社區服務模式,準備引入xx省智慧社區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以萬科社區為試點,探索實施“智慧萬科·幸福千家”項目。社區為企業提供居民服務需求項目,企業搭建服務平台,居民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下單,實現居民足不出户一鍵點擊,便可獲得全方位的生活配套服務,包括物業服務、社區論壇、超市商品配送、農產品配送、家政服務、便民服務、周邊商家服務等,速滿足業主生活需求。(xx街道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