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心理學實習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15W

實習雖然是短暫的,但是在每個人心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通過實習讓我們在工作中學到很多書本上不能學習到的東西。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心理學實習總結,一起來看一下吧。

心理學實習總結

心理學實習總結(一)

我是xx大學教育科學學院xx級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今年暑假,根據教學的計劃和省殘聯的安排,我來到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省殘聯職業介紹中心)實習。在這將近兩個月的實習時間裏,收穫很多,感觸很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會成為我人生當中難以忘懷的記憶。

“殘聯是殘疾人温暖的家”

實習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級殘聯是殘疾人温暖的家,是殘疾人的避風港,是殘疾人自立、自強、自信的強大後盾。在就業中心,同事之間的感情也很融洽,真的如同一家人那樣,給我的感受不僅僅只是工作、學習,也是一種家的感受,更是一種鼓勵與感動。所以,我每天都滿懷幹勁,全身心投入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去,從中感受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指導,不知不覺地把自己融入到這個家庭裏。

有一次,中心陳華新副主任專門找我談心,希望我能從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的角度談談對殘疾人勞動就業方面的想法與建議。我很感動,為陳主任時時刻刻把殘疾人就業工作掛在心上的敬業精神和滿腔熱情而感動。我們從關注殘疾大學生就業,能否針對殘疾大學生召開專題招聘會,能否在殘疾大學生實習方面提供幫助,能否建立和完善殘疾大學生人才庫,能否進行電子商務技能培訓、開發殘疾人網上就業新途徑等等進行探討。

在接近兩個小時的交談裏,我瞭解到很多,學到了很多,體會到殘疾人就業工作的艱鉅性和長遠性,任重而道遠。正如鄧樸方同志在全國殘疾人就業工作會議上所説:“勞動就業,是一個國家的民生之本,是目前各級殘聯的一項重要工作。現在殘聯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就業問題,殘聯應該決心來啃這個硬骨頭,在艱苦的工作中鍛鍊成長起來。”

實習期間,我深深感受到,各級殘聯勞動就業服務機構在“啃這個硬骨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啃得”非常出色。中心每年都舉辦幾場面向殘疾人勞動就業招聘會,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如今年的全國助殘日,舉辦了全省聯動大型殘疾人就業供需招聘會。並提供了法律諮詢、勞動事務代理、殘疾人技能展示、特殊學校招生等服務項目。據瞭解,多年來中心為殘疾人安排就業3900多名。

中心在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的同時,對殘疾人就業後的跟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實習期間,我目睹了中心的同事到東莞、惠州等地,對招用殘疾人較多的工廠、企業的工作條件、生產環境以及殘疾員工的食宿設施、福利待遇、權益保障等進行全方位的實地考察、瞭解。通過跟蹤調查,真是掌握殘疾人就業情況,從中反思工作的不足,及時改正,以更好的工作質量為殘疾人就業服務。

所以,許多殘疾人沒有工作找殘聯、有了困難找殘聯、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找殘聯,把殘聯當成自己的家,因為只有殘疾人自己的家才肯為殘疾人自己做這麼多的工作,才會為殘疾人就業傾注大量心思和心血。

“全社會都來關注和關愛殘疾人就業”

記得上班的第一天,感覺有點心酸,許多殘疾人朋友來這裏登記求職,但真正能找到工作的卻很少。有一對夫婦,都50多歲了,男的左手左腳沒有力氣,腦子有點輕微的問題!我曾經在信訪辦遇見他們,現在到我們這裏求職,希望能找一個單位掛靠,購買社會保險,解決後顧之憂。他自初中畢業、知青回城後就在東昇雨衣廠打工!工廠倒閉後靠做走鬼為生,經常被城管人員趕,把殘疾證拿出來也沒有用,照樣沒收你的東西、罰你的款!逼於無奈,只能收檔不做。有怨無處申,於是想到殘聯!他們的情況我深感同情,也深感無奈。經濟轉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遠遠跟不上經濟的發展!對於這對夫婦的遭遇,我們能做的是儘量幫他找個單位掛靠,也建議他爭取社區的幫助,尋求經濟上的援助!

雖然,每年幾次的招聘會可以幫助很多殘疾人落實工作,但我們不能只寄望這個每年只有幾次的招聘會,我們更要努力把工作做好,尤其需要社會各階層對殘疾人這個弱勢羣體應有的重視和關愛。目前,社會上仍存在對殘疾人事業不夠熱心甚至歧視的現象。如一些單位對殘疾人存在偏見,不瞭解殘疾人能幹什麼,對殘疾人就業工作不理解不支持,認為:健全人還要解決吃飯問題,殘疾人就業則是難上加難。所以有些單位寧可交納保障金也不肯錄用殘疾職工,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助殘”變成了停留在嘴上的口號。作為殘疾人工作者,我們最大的感觸就是:殘疾人就業的路還很長,但,我們應該不斷開拓創新,努力走好每一步、敢於努力走出新的每一步!同時,殘疾人就業需要引起全社會的重視與支持,只有全社會都來關心與支持殘疾人就業,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一個“公平、公正、共享”的良好環境,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真正進步與我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

“人道、廉潔、服務、奉獻”

我所實習的崗位在就業指導部,主要是幫助前來求職的殘疾人進行登記,有合適的崗位就通知他們應聘。工作看似簡單,卻需要技巧和耐心。實習第一天,中心領導就告誡我:我們的服務對象都是弱勢羣體,別想從中得到任何回報,哪怕一個微笑,但是,你必須投入百分之一百的熱情和誠意去為他們服務。為此,中心要求全體人員時刻牢記和格守“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的殘疾人工作者職業道德規範,廣泛開展了文明服務、誠信服務、主動服務、助殘服務等活動。

一天,一位殘疾人朋友過來詢問是否幫他找到了工作。聽小黃講,他已經來過多次了,但因為他出生時難產,造成手腳不靈活,言語不清晰。像他這種情況,實在是很難幫他聯繫到工作單位的,我耐心向他解釋:現在還未有合適的職位,有的時候會聯繫他的。他感到很失望,並不停的責罵我們沒有盡到責任幫他找到工作。對此,我們除了深感同情和委屈外,能做的很少。就業是雙向的,我們只是中介,不可能強行要用人單位招聘哪一個人。如果某一個殘疾人不是很適合某一個崗位,就算我們介紹他去了,用人單位也大多不要,到頭來只能讓他白走一趟。但是,我們絕對對任何一位殘疾人都負責,這是我們的職業道德所需!

一天下午,一幫青年進來,原來他們在懷集燕巖的按摩店就要開業了,想招聘一批有經驗的盲人按摩師。看着這幾個流裏流氣的人,我們覺得其中欺騙成分很大,於是,我説明招人的相關要求和程序,讓他們先登記,等辦理好營業執照後就把相關證件複印件和這張表傳真回來,但直到我實習結束那一天都沒有收到他們的傳真回覆消息。正如小黃所説,他們很可能是在利用殘疾人欺騙有關部門減免税收、管理費等,甚至利用他們搞傳銷、涉黃等違法活動。在就業指導部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成了“心理學家”。的確,在就業指導部工作要有察言覺色地本領,否則很有可能因為我們工作上的失誤被不法分子利用,給殘疾人求職者帶來損失和痛苦。

我始終格守殘疾人工作者的道德規範,堅信“人道就是服務,服務要有責任,責任需要奉獻”。

自強、自立、自尊、自愛——殘疾人求職出路

在一次招聘會上,一家電纜廠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所提供的崗位對殘疾人做了充分的考慮,技術水平、年齡等招聘條件相對寬鬆。現場中,有許多殘疾人都表示什麼苦都能吃,很想找個工作自食其力,但由於相當多的殘疾人文化素質偏低,所擁有的職業技術不夠過硬,在與正常人競爭中往往敗下陣來。學歷低、沒有一技之長是阻礙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的兩個主要原因。如果把技能素質很差,身體殘疾的人推到單位就業,必將出現殘疾人受歧視、遭冷遇的結果。殘疾人自身綜合素質狀況的相對低弱,使殘疾人羣體在追求效率的市場競爭中成為弱者,被迫退出競爭行列。

因此,殘疾人必須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與生存力。近年來,某市新畢業的殘疾大學生100%能夠得到安置,就是因為他們具有較好的勞動技能和文化知識。為了提高殘疾人的自身素質、技能,我們在大力提高高校殘疾學生入學率的同時,建議殘疾人就業培訓機構要以就業需求為出發點,依託社會資源,多舉辦一些盲人按摩、繡工花卉工藝、盲人電腦等培訓班。在培訓教育中,也應該貫徹適者生存觀念,引導殘疾人勇敢地改變自己,自強、自立,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適應社會,不能被動地等待。

我從一位殘疾人求職者口中瞭解到(本人未核實),有一些企業為了逃避交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每個月幫一些殘疾人交納每人一百多塊的勞動保險金,既不簽訂合同,也不安排就業,等年審檢查時就拿出他們的殘疾證應付。也有一些殘疾人為了找到一份工作,互相壓低工資,你三百塊每月,我就兩百五把工作搶過來,卻不瞭解勞動法對最低工資額的規定,不懂得維護自身的利益,形成了惡性循環,造成了殘疾人就業工作的難度。

我希望殘疾人朋友要自尊、自愛,珍惜來自不易得機會,幹好本職工作,用自身的良好形象改變社會對殘疾人的偏見。

“同情不等於合理”

有一天,早上一開門,就有一個殘疾朋友進來了!當初我彎身整理文件沒有注意,起身時他已經在服務枱了!身高只有1米左右,也不知道他的實際年齡,應該超過25歲吧,但臉上仍是稚氣,這是一個患侏儒症的殘疾朋友!他問可否幫他找一份工作。從對話中瞭解到,他是河南人,也就是説不是廣東省户口。我問他找過當地殘聯登記過求職嗎?有沒有尋求他們的幫助!他説有,也通過當地殘聯找到了一份工作,但辛苦幹了一個月,老闆沒有給工資就把他攆了出來。去殘聯尋求幫助,殘聯也沒辦法,無奈之下,只有外走他鄉,希望能在廣州找到一份能填飽肚子的工作。並一再請求我們“幫幫忙,實在沒有辦法了”,樣子也挺可憐的,我們也很同情他,但同情是一回事,現實也是一回事,我們能做的畢竟有限。我們向他解釋有關人大立法的規定,也説明現在人員招聘是雙向選擇,我們可以幫忙,但用人單位是否接收又是另一回事。但無論我們怎樣解釋,他仍是“幫幫忙,實在沒有辦法了”。

我們幫他登記了,問他電話號碼,他説沒有。但他説可以過兩天再來看看。他很感激地離開了。看着他提着一個旅行袋步裏蹣跚地離開,心裏很不是滋味,我知道兩天後他過來詢問求職結果,會是得到失望的結果。現實殘酷,現今社會保障制度也是很不完善的。更多的事實是局外人瞭解不到的。那個患侏儒症的殘疾朋友一天後又過來了,但我們的結果給他很大的失望。無論我們怎樣進行解釋,他似乎什麼也聽不進去,只是一味地在重複一句話“幫幫我吧,實在沒有辦法了”。最後,他似乎真的沒辦法了,就以向省殘聯反映為要挾,希望從中能改變一些什麼,但我們知道,不能改變些什麼。也許他滿懷希望來到廣州,覺得這裏遍地是機會,希望能得到一些什麼改變,但最終也失望而回。有時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那麼熱衷於從遙遠的家鄉跑到另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呢?!唉,細想一下也是,如果不是被生活、被環境逼得走投無路,誰肯千里迢迢跑向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呢?就算另一個遙遠的他方對他們來説仍然是絕路一條,但他們仍然會跑向這個地方,因為他們對這個地方充滿希望,也不知道跑向這個地方也是絕路一條,等發覺後,他們又會跑向另一個地方的。

殘疾人就業有户籍方面的限制,也許這對某些殘疾人來説是不公平的,但如果取消户籍限制,對當地殘疾人又造成了不公平!取消户籍限制,像廣州、深圳這些大城市無疑成為殘疾人的集中地,全國各地會有會大量的殘疾人為了生活而跑向這些大城市,給這些城市造成巨大的壓力!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考慮這些因素。

“加強對殘疾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力度”

畢業大學生作為新增勞動力,已經引起國家勞動部門高度重視。近年來,隨着高校招生體檢標準放寬,進入高校就讀的殘疾人越來越多。

殘疾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逐步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十幾年寒窗苦讀,這對於身體健全的學生來説尚屬不易,對那些身有殘疾的學生來説就更加艱難了。在歷經磨難、付出幾倍於健全人的努力之後,一些殘疾學生幸運地進入了大學。為了能夠自立,他們百般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然而,當他們踏入社會時才發現,找到一份工作真是太難了! 在社會這個大家庭裏,作為弱者的殘疾大學生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愛與呵護。妥善解決殘疾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不僅排解了社會及其家庭的後顧之憂,同時對於激勵殘疾青年奮發學習、自強自立及儘快提高這部分特殊人羣的整體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我希望政府部門尤其是殘聯的就業服務機構,更加重視對殘疾人大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

首先從協助解決殘疾人大學生見習、實習方面入手。學校和殘聯可以多方聯繫企事業單位,協助、組織在校殘疾人大學生到企事業單位進行見習、實習。這樣可以增進企事業用人單位對殘疾人大學生工作能力、品德、生活、學習等方面的瞭解,增加他們招聘殘疾人、特別是殘疾人大學生的信心,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另一方面,讓殘疾大學生在見習、實習中不斷調整自己,增進對企事業單位的瞭解,熟識工作職位,物色將來的就業單位。通過見習、實習,殘疾大學生與所在企事業單位建立起深層次的相互瞭解,提高了殘疾人大學生日後就業的成功率。所以,做好在校殘疾大學生的見習、實習工作,有利於企事業單位用人、殘疾大學生就業和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的業務建設。

其次,針對應屆或者已畢業的殘疾大學生,我們可以牽頭舉辦只面對殘疾人大學生的招聘會或就業洽談會。第一步,通過輿論宣傳、教育引導等轉變社會對殘疾人的偏見,樹立現代文明社會的殘疾人就業觀和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展現殘疾人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和愛崗敬業的美好形象,提高社會接納殘疾大學生的積極性;第二步,加強與高校密切聯繫,讓各大高校重視殘疾人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積極與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合作,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會,向用人單位推薦學生,幫助殘疾大學生通過雙向選擇,實現充分的就業。

實習感言

胡錦濤指出:“殘疾人事業是崇高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投身殘疾人事業是偉大與光榮的,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是每一箇中國公民義不容辭的義務與責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開闢了我們偉大祖國發展進步無比美好的前景,也必將為我國廣大殘疾人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為此,各級政府和全體人民都應該行動起來,讓我們身邊的殘疾朋友像正常人一樣享受到社會的燦爛陽光!只有當他們的臉上也洋溢着與肢體健全、心理健康人一樣的幸福微笑時,我們的社會才真正達到了健康、和諧、完美的境界!

也許自己本身就是殘疾人的緣故吧,經歷多了,感想也多了,就對殘疾人事業有着一種特別強烈的感情,也很希望自己日後的職業生涯和殘疾人事業聯繫在一起。

心理學實習總結(二)

這次實習似乎在強化我的一個觀念,即對“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個概念的理解。關於它們的區分我一直比較堅定,心理學是以學科建設為核心,是形而上的、方法論的;應用心理學是以人文關懷為核心,是形而下的、實踐的。所以應用心理學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藝術地倡導一種精神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內容應該是臨牀性的,心理諮詢、生涯輔導等等。從這點出發,我也開始質疑心理學的學術創作,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的研究範式,討論和結論的簡單化,量化分析的潛規則似乎正在將應用心理學最本質最需要的的文本的感染力排除在遊戲規則之外。

看以前的很多經典著作,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羅洛·梅的《愛與意志》、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等等,總能獲得一種生活的激情,他們隱去了數據,似乎都致力於讓人能看懂並獲得某種心理學意義上的自由,心理學著作也因而才有可能成為暢銷書,健康人格才有可能成為普遍的意識。這次實習強化了我的這種感悟,臨牀不僅僅是數據,重點是從獲得的數據中建立對健康人格的理性探討。醫生們的工作對象是心理疾病患者,他們也用藥,也做量表、做統計,但幾乎沒有人懷疑他們真正的“讀者”是普通人,是像我們這樣不完美的、亞健康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説,我是帶着這種困惑進行實習的,當然更多的是好奇、想驗證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心理。

我們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一分院心理康復中心實習,實習時間是兩個禮拜,從20xx年7月15日到7月28日,吃住也都在醫院。心理康復中心分兩個病區,精神科和心理科,精神科是封閉式的,屬於重症病區;心理科則是開放病區,主管病情稍輕的病人,如睡眠障礙、神經症、輕度精神分裂等病人。我們實習一個星期在精神科,一個星期在心理科,實習的主要內容是和病人一起娛樂、交談,跟隨醫生查房,看病歷。實習安排中還有每個人大概一天半的心理門診出診機會,每個禮拜兩次講座、一次病歷討論,還有一次小組討論。實習內容比較豐富。

我實習的第一個禮拜是在精神科,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精神病人,首先衝擊頭腦的是精神病人和想象中的不同。在想象當中和精神病人交往會存在很大的障礙,老師在教授《變態心理學》時候也説,和某些病人交際會讓人有受挫感,我們也可能無意誇大了這種受挫感;另外,理論在告訴我們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沒有自知力、存在妄想、幻覺等,但這些並沒有具體到真實的個體,很多我們不能從外表上看出他們的病症。

第一次進去,當鐵門打開的那一瞬間我確實感覺到了強烈的焦慮感,後來才慢慢適應。我們在精神科和病人的交往很淺,主要是和他們一起做操、唱歌、打球,進行簡單的交談,如問問他們的睡眠、吃住情況,很多東西是通過看病歷、聽醫生講解才瞭解到的。但這些似乎是和他們交流最恰當的方式,在活動中建立簡單的關係,能調動起他們參加活動的熱情,這就夠了,實習之前老師和醫生有過這樣的告誡,我們實習不應該對病人構成干擾。在精神科,我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如何辨別精神病人和普通的來訪者,學會了一些引出幻聽、妄想的一些提問方式,比如引出幻聽可以這麼説,“你會不會聽到有人在你耳邊講話?”“説話的人是男的是女的?”“你認識嗎?”“他們都説了些什麼?”“他們説話是針對你嗎?”……

第二個禮拜是在心理科,在心理科稍微不適應一些。心理科的病人多半是有自知能力的,所以很多有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但其實很他們交往顧慮會相對多很多。一方面,和他們的很多交往屬於正常的人際交往,有的人可以和他們建立很好的關係,但我在這方面本身是有缺陷的,很多時候我害怕和人交往,所以在心理科實際效果也不太理想。另一方面,這些病人是敏感的,要想和他們建立深層次的關係,很可能就會觸及他們的痛處,這對於實習生來説是大忌。在心理科,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陪同醫生進行查房,看醫生怎麼和病人交流,觀察病人的言語表情。見得最多的是心理問題軀體化的病人,醫生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需要緩解他們的焦慮,通常會首先肯定病人不存在器質性的疾病,然後跟他們説明他們發病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跟他們講心理學的一些原理,講用藥狀況等等。查完房後是自由活動,跟病友們交流、娛樂,看病歷,但有時病友們不方便打擾,便顯得有些無聊。

在心理科,我們為病人做了一次SCL-90量表,有位病人做到最後幾乎都要哭了,可能是內心衝擊太大了,我們只能做一段休息一次,休息地時候安慰安慰她;還有一位病人做得很快,不到十分鐘就做完了,我在旁邊不斷地説“不急,慢慢來,你先理解一下題目和選項”,説到我感覺他都聽得厭倦了,後來主管醫生告訴我們,其實你可以直接跟他説“你做得太快,會影響醫生做出診斷的”,我們似乎放心不下這麼説。

我們每個實習生還有一個全天和一個半天到區醫院去出心理門診的機會。出門診其實就是旁聽心理諮詢,有時間的話做一些案例討論。大多數時間來訪者不會拒絕我們的旁聽(但這時候語言關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來訪者説的是方言,儘管我能聽懂粵語,但南寧白話卻大概只能聽懂70%);也有一些來訪者會拒絕,然後醫生告訴我們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是最敏感的。第一次出診醫生和我們討論了一個家庭治療的案例,也因而對家庭教育感觸良多,其中醫生提出有三個問題印象很深:第一,父母是否真正信任孩子,信任他能夠自我完善;第二,父母是否能跟着孩子一起成長,而不是把孩子的形象定義在自己的想象中;第三,孩子的心理空間在哪裏,選擇的自由和能力又在哪裏?在這樣的時刻總是很佩服醫生的洞察力。但案例分析的機會畢竟很少,我們很多時候只能着磨醫生的提問存在的心理藝術性,而且很多時候也着磨不清楚。

精神科、心理科、門診、醫生授課,使我更加堅定了原來的想法,即應用心理學真正是屬於人的,它在某種程度上排斥數據的冷淡。這次實習,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親身接觸和識別了很多心理病症,使得以前接受的理論知識更真實化了。然而,更大的收穫是能沉浸在一種心理學和精神健康維護的氛圍當中,認真思考很多原來沒有想清楚的問題,如家庭對一個人心智成長的影響,人保持心理平衡的各種防禦機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等等,對自我也有了更理性的探索和認識。

實習期間我覺得自己心理上比原來健康了很多,這可能是一種臨時的感覺,和這裏有規律、相對輕鬆的生活有關;而主要是對自己獨特個性的認識和接受,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內向、敏感和人際交往上的缺陷:自我認識正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標準,能意識到並且預測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緒反應,才能不至於逃避現實,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也就能夠為自己創造心理的自由空間;在這裏也學會了心理釋放,記得自己在小組體驗時説自己最常用的防禦機制是壓抑和投射,把自己的想法給壓抑下去了,又通過投射表現出來,這種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那就是表達自己,通過各種方式,如運動、談心、寫日記(在實習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記日記,這種方式對認識自己有很大幫助)。當然實習不可能把以前未認識的不健康的自己都看到,但“認識自己”和精神衞生的意識卻深深留在了心裏。

7月25日,我們結束了實習。

心理學實習總結(三)

不知不覺,在哈爾濱曲偉傑心理學校的為時三個星期的實習工作已經結束。通過近一個月的實習,無論是在對心理學認識方面,在心理學技術學習方面,還是在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方面我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我想:我獲得的不僅是基本心理知識的收穫,更多的是實際應用,以及心理學校帶給我們的種種生活的啟示。實習的過程為我在即將走上的工作崗位踏上了堅實的第一步。

實習期間,曲偉傑心理學校充分向我們傳教了本校的支柱技術,並向我們親力教授每個技術的具體應用,我從中學到了原本未深入瞭解的知識。第一次的直觀團體系統訓練算是課程的開幕和熱身,使原本陌生的師生充分了解。團體互動中也拉近了人們心與心的距離。接下來的“內觀療法”不僅學會技術,更應用於生活,內觀中處理了生活中複雜的人際,讓我們充分看到“內觀法”的魅力所在。更讓我驚喜的是我體會到用內觀法看生活。學習的每一天都記錄着生活的點滴。“沙盤療法”是大家都感興趣的,快樂中感受和回憶童年。親身體驗了沙盤,發現“沙盤”展現的是人內心的另一個世界。真實直觀反映每個人獨有的思維內容。“焦點短程”有效,快速解決心靈困惑,是劃時代的療法。從各療法中我們學習並體會了人生,這是本次實習最大的收穫。

實習,就是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是一種磨練,在實習中逐漸變得成熟的面對社會。實習中學會樹立信心,勇敢嘗試,即使在嘗試中失敗也能讓自己成長。

一個月的實習工作,可以説是順利成功的。它使我各方面的能力在實踐中得到鍛鍊。對未來走向社會工作有着莫大的幫助。在此,感謝學院給我們提供這樣的機會學習,更感謝曲偉傑心理學校給予我們的認真負責的培訓。實習的經歷雖然已經過去,可我不會回頭去看我在那裏留下的腳印,我相信那不是我旅途的歸宿,而是我充滿挑戰和希望的開始!

心理學實習總結(四)

從20xx年10月16日——20xx年12月31日,我利用課餘時間和學校安排的正式實習時間,在青海省心理諮詢研究中心圓滿完成了各項實習任務,得到實習單位的充分肯定,得到了指導老師祁樂平主任等人的大力幫助和有效指導。在心理諮詢技能和職業素養等方面,本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成長。在實習結束之際,特從以下方面做總結。

在這樣一個集體裏,大家共同做着同一件事,一切為了他人生活的更加快樂!

如今仍記得重陽節那天去敬老院的經歷。我們早早地為老人們準備禮品。來到敬老院裏,老人們很歡迎我們這些客人。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中,雖然因為各種原因老人們響應的程度不夠理想。但心理諮詢師們卻沒有絲毫的懈怠。通過一項項活動,讓老人通過表演節目等方式表達自己的心聲。在隨後開展的進宿舍慰問中,心理諮詢師們親切地和老人們拉家常,一一握住他們的手,老人們一臉的微笑。在當天的活動結束時,老人們在門口與我們道別。

我深刻地覺得,作為一名心理工作者不僅需要熟練各種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更需要我們保持耐心和與人交心,保持對天下人一視同仁的優秀品質。

在學校做心理健康檔案的日子裏。當走進班級裏,孩子們很好奇地看着我們。並較有熱情地做着心理健康測試。帶隊的老師是位要求有點苛刻的人,實際上我們明白她是很認真負責的。她要求我們在做檔案的每一細則都要確保準確和完善。

在隨後進行的測試分析時,老師向我們分享很多的經驗。我體會到心理諮詢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對於心理檔案中涉及到的每一個細節,都必須要做到嚴謹再嚴謹,這樣做既是對職業的忠誠,也是對心理求助者的負責。

對於未來心理工作者的自己,必須要保持住對生活的細心,也要力求對生活的高度負責。

每一個月中心都在每個週六的時間定期舉行“心理諮詢師沙龍”,在心理沙龍活動中,彼此交流在心理學學習方面的困惑,和分享心理諮詢工作方面的所感所獲。在關於留守兒童的教育上,大家認為要做到以關愛和支持為主,啟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對生活的希望。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應有區別地對待留守兒童,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進行心理疏導。這類學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難度較大,心理疏導的時間較長,心理教育工作者務必保持耐心,在教育中不斷通過測評以檢驗心理工作的實效。

每次的心理沙龍大家都互相勉勵,永遠做一個忠於職業的人,不斷學習與更新知識,在心理諮詢的實踐中要隨時歸納與總結,定期參加心理督導,以促進個人心靈的成長,不斷提高心理諮詢的技能。但願自己可以也長期長期如此。

心理學實習總結(五)

畢業前的實習是每個大學生必須擁有的一段經歷,同時也是一門必修課。我在xx心理諮詢中心開始了心理諮詢實習。我的實習目標是通過實踐提高自己的諮詢技能和水平。

在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主要回復諮詢郵件,網絡QQ諮詢;每個星期二,實習小組進行案例討論,角色扮演以及共情訓練。

這一個月的心理諮詢實習,我有不少的收穫:

一、通過網絡諮詢實踐,學習進行攝入性談話,蒐集諮詢者的基本資料,對諮詢者的問題有一個大概瞭解,進而梳理問題脈絡;諮詢中最關鍵的是對諮詢者的共情,這是建立有效、良好的諮詢關係的基礎,將對諮詢者情緒、情感的理解,以自己的語言反饋給諮詢者,以使對方感受到被關注和尊重;

二、通過案例討論,大家表達各自的見解。不同的諮詢員對諮詢者的問題會有不同的理解,大家共同分析和討論,集思廣益,尋找諮詢者問題的關鍵點; 我從中發現自己看法的偏狹,開闊自己的思路,提升了諮詢知識水平:諮詢的焦點要轉入諮詢者身上,引導其進行思考;諮詢員要有精神分析的眼光,人文主義的心態,認知行為的方式,家庭治療的形式;

三、通過角色扮演,我以諮詢者的身份,講述了自己在情感之中的困惑,以及成長過程中與家庭成員的情感紛紛問題;一方面,通過“空椅”對話,我宣泄了積壓在心中許久的負性情感;另一方面,督導與諮詢成員們給予我很多鼓勵的話語,令我認識到自己存在的思維、行為模式,探尋自己身上的長處,挖掘自身潛能。

案例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我們對諮詢員的坐姿,表情,詢問的語氣,共情的態度等方面得到了實際訓練。

一個月的實習期很短暫,我在一些方面上存在着不足:在網絡諮詢中,與諮詢者的共情不足,過早的加入自己的價值觀判斷,沒有以一箇中立態度對待諮詢的問題;自信心不足,角色扮演中不敢擔當諮詢員的角色,總是擔心自己的能力無法勝任;在共情訓練中,自己表露的是焦慮,擔憂的情感,沒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實習期間,由於自己還忙於其它事務,無法靜下來認真於心理諮詢,沒有自己的個案與大家共同討論。

在紅楓的實習,可以説是既有收穫也有遺憾,但總的來説,收穫是較多的。

此次實習中,有幸得到劉鳳琴老師的督導,每當在諮詢中遇到困惑時,劉老師總能耐心地指導我們,給予我們啟發;劉老師有多年豐富的心理諮詢經驗,對心理諮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用通俗的語言講述心理諮詢方法,直觀明白,不是僵化的理論,更令人易於理解和消化。劉老師開朗、樂觀個性,親熱、包容的態度,敢於挑戰困難的作風,令人留下深化印象。

諮詢室裏直爽的蘆老師,温順的夏老師,一直在認真、辛苦地工作,她們那種強烈的工作責任感,積極進取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在實習中,我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穩重的王芳,有潛力的瑤瑤、平和的牛牛、陽光的張愛、熱心腸的賈選紅、強勢能幹的慧娟、斯文的竹子等。通過與她們交流對心理諮詢的觀念、看法,分享心得體會,使我得到很多的啟發,從中我能感受到諮詢員團隊的温馨和快樂。她們身上都散發着一種光芒,無論是顯露的,還是含蓄的,都是一種助人自助的力量。

心理學實習總結(六)

我覺得通過這些日子的實習,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明白了很多的道理。這些是我在學校怎麼都不會學到的。

(一)我人生的方向將會改變。在去這家公司實習之前,我就已經在上海**實習過了,實習了一個月。再在三才的這段日子裏,我真的覺得現在做心理諮詢這行,我們不太合適。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我覺得中國人接受心理諮詢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雖然我身處在中國最繁華的城市裏,但是經濟的發達並不一定代表着思想的高度開放。都説上海人開放,其實不是的。老闆以前是做北方這一塊的銷售的,他説其實東北這塊地方的人,比上海更能接受心理諮詢,姑且聽之,以後再求證;

第二,我覺得我們還很年輕,不適合做心理諮詢師。都説年輕是資本,但是也要看,在什麼地方,年輕才是資本。心理諮詢師,好聽點就是生活的藝術師,難聽一點就是別人的垃圾桶,精神垃圾。這就需要心理諮詢師本身有很好的消化能力,別的同學,我不敢説,但是我發現自己可能還要再經歷過磨練才行。在整理心理諮詢個案的時候,才發現這個世界的黑暗那一面。大千世界,無其不有。有時候吧,有意的,無意的,你就會發現,這些東西在干擾你的生活.呵呵,還要修煉啊,哎.

另外要説的,百分之八十五都是關於婚姻和感情的,這顯然對於我們來説,做不到這點,因此我們這一輩就失去了最廣大的客源;應用心理學實習報告由精品學習網提供!

第三,還是我們太年輕,來訪者不相信你,他們寧願與年長的諮詢師溝通。人都是這個樣子,我也是吧。再者,活躍在心理諮詢崗位上的都是我們爺爺奶奶、大叔嬸嬸這一輩的,好像已經沒有我們的位置了;

第四,我覺得這個市場有點亂,我所瞭解的諮詢師沒有一個心理諮詢本科出來的,學什麼的都有,什麼化學的,數學的,企業管理的等等,真是莫大的諷刺啊。沒有門檻,沒有標準。這麼下去,良莠不齊的諮詢質量,終將危害市場的形成。

(二)角色的轉變

在開始的時候,我還是和平時上學一樣,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走上了社會的崗位。在我的潛意識裏,我就是一個學生。在學校,喜歡和同學們聊天,在公司裏,自然而然的,和坐我旁邊的諮詢師們聊天了,一個諮詢師一週來一次,所以我認識很多的人。在公司上班其實學到的東西不是很多,但是我感覺和他們聊天,聽他們講自己的故事和經歷,倒是學到了很多。有一天,老闆找我,跟我説,現在你已經是一名員工了,工作和聊天不可兼得啊。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三) 是老闆都一樣的.

兩家公司都相似,都是心理諮詢的,私人開的.第一家公司,一天發20快,無車貼和飯貼.第二家,開始説的很好,一天30,車貼和飯貼都有.哈哈,還開心了.結果是,發實習津貼的時候,只有一天三十的,不過絕大部分飯是一起吃的,老闆付了一部分,田老師付了一部分.自己掏過一兩次.

現在體會到,同學説的,老闆都一樣的,不管老闆怎麼答應你,最終要看發工資的時候。

認識了很多的人,交了不少的朋友,明白了很多的事理,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摸清了心理諮詢的現狀。這些就是我實習所得到的。

慶結束後的第一天,我來到安定醫院進行實習。由於我們的實習指導醫生臨時出診,於是給我們分配的任務是分類總結《精神病學》的精神障礙的症狀。在此期間,另外一個醫生讓我們先在醫生辦公室見習了一個病歷。

某患者主訴睡眠不好,煩躁、焦慮,有家族心臟病史,高血壓,曾有過自殺經歷。對女兒很溺愛,但認為女兒總是不聽話,心裏覺得彆扭、壓抑,感到後悔、自責,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對女兒的事感到自卑;由於提前一年退休,因而沒有升上幹部,少拿退休金,所以感到非常後悔,看到別人上班拿錢多眼紅。在工作方面,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人際關係一般。

患者承認自己有自言自語的情況,但強調與工作和孩子有關,否認幻聽、被監視等精神病性症狀。但丈夫稱其有幻聽情況,患者原先稱當她想起女兒時,會跟女兒説話(“假性幻視”),現在患者卻否認。

患者認為為工作產生的心理不平衡而自殺是合理的。但稱自殺時沒有勇氣、怕死。稱對現在的生存狀態感到滿意,到了安定醫院就不想自殺了,説在醫院不讓她幹活,沒人説她(有敷衍、討好的嫌疑)。無意中稱原來有人要殺她,但現在沒有了。覺得自己心靈很骯髒,總是想不好的事。

Tags:實習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