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課堂教學診斷總結(精選3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8.4K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在這段時間的教學中我們通過努力地工作,也有了一點收穫,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總結呢?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形式喔,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堂教學診斷總結(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堂教學診斷總結(精選3篇)

課堂教學診斷總結1

一、評課“五看”(褚老師講)

一看狀態。

不僅看教師教的狀態,更要看學生學的狀態。狀態高於一切。當教師的情緒還沒有處理好,當學生學習的的激情還沒有被點燃,學習就不會真正地發生。

二看流程。

是教的流程,還是學的流程。獨學——對學——羣學——展示點撥——達標檢測,規範了學的行走路線,有效地遏制了傳統課堂的教師一講到底。

三看參與面。

一個也不能少,讓高效課堂成為對每一個生命的成全與關照。重點看是否有人遊離於學習之外。

四看教師講授是否過度。

一是看教與學時間的比重,二是教師要學會放手,學會閉嘴,學會示弱。教師多讓給學生一點時間與機會,孩子們就會多還課堂一份驚喜與精彩。

五看課堂生成多少。

生成度就是精彩度。課堂真正的精彩不在預設,而在於生成。因為課堂是動態的,不是恆定的;生命是鮮活的,不是僵死的。

二、課堂誰在主導?

第三代課改倡導去教師主導化,那麼,高效課堂誰是背後的操手,或者説誰在主導?

一種觀點認為是模式主導,即流程主導。那麼,按照流程一步步地走下去,是否能讓課堂高效呢?未必!

另一種觀點認為是問題主導,其實,問題化是目標呈現的一種方式。提出問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解決問題,而後再生成問題。但問題從哪裏來呢?這個主導問題的“操手”沒有找到。

我的觀點是:基於學生與學情的教學目標主導。為什麼要強調基於學生與學情?因為課堂就是教書育人,一切的教學都要指向人的發展,而要讓課堂實現高效,必須從學情出發,從不同的學生個體出發。在此背景下確定的學習目標,才能真正引領學、導向學。此外,學習目標教師要與學生協商制定,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以學定教。

三、激勵學生9招(李玉平《微課程》)

1、鼓勵員——動漫形象,口頭表揚,肢體語言。

2、自我反思卡——例如:我今天認真傾聽了嗎?我通過交流學會了什麼?

3、上線清零——積累獎勵,如達到100分後,清零,新一輪記分開始。像打撲克一樣,讓每個人都有贏牌的機會。

4、新鮮獎勵——免作業獎、與教師合影、特赦獎……

5、專利註冊——將學生探索出的經驗、方法等,按專利方式註冊、冠名,擁有“知識產權”。

6、成長樹——多少分換一片葉,多少分換一朵花,多少花一枚果。

7、個人積分兑換架——多少積分可以換1本作業,多少積分可以換1本字典,多少積分可以得到“明星”簽名照等。

8、描述性評價

9、巧用PS——如組訓整體呈現,獎勵物品以英語單詞形式呈現(例如獎一個蘋果,不獎實物,而獎寫英語單詞apple)。

四、怎樣進行有效展示?

1、不同學段展示的側重點不同。1—2年級鞏固性展示;3—6年級暴露問題式展示;初中段側重於方法展示;初三側重於思維過程展示。

2、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展示。只展重點問題、共性問題、疑難問題;如果學生都會了,老師可另選一個新問題展示。

3、鼓勵潛能生展示。潛能生會的,就不要中等生展示;中等生會的,就不讓優等生展示。克服馬太效應。可分發展示卡,例如每人3張,消費完不能再展示。這不是打擊優生展示的積極性,而是讓優生意識到我要展示對自己有挑戰的問題。

4、展示形式不同,評價分值也不同;展示主體不同,評價分值不同;展示內容不同,評價分值不同。

5、為展示組展講打分,聽展講的小組同樣要打分。展講與傾聽一樣重要,引導學生通過傾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6、一節課中,大展示一般不超過2次。

7、演板不叫展示,通過展示讓其他同學互動、講清楚,才叫展示。

8、提倡動態展示,採用提問、追問、質疑,對抗等多種形式,將展示激活。

五、高效課堂初期必乾的5件事

1、小組建設與小組文化巡展。

2、學生全員培訓:①組長、組員培訓;②每個環節組長幹什麼?組員幹什麼?教師幹什麼?③各個學習環節的步驟與規範、規則的培訓;④學習方法的培訓。

3、會編制導學案。突出三要素:①學什麼?②怎樣學?③不會怎麼辦?

4、高效課堂流程的操作(教師層面的培訓)

5、怎樣對個人和小組進行評價。研製評價量表,觀測點——問題——課題——研究——成果,創生校本評價體系。

六、獨學、合學環節,教師要幹哪些事?

1、研學。走進學生,巡視學情,有意識地發現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特別關注學困生。

2、備學。進行課堂上第2次、第3次、第N次現場備課。以學定教發生在三個地方:一是課前,以學情確立學習目標,預設學習方案;二是課中,根據學習實際發生情況,引導生髮、生長,調整學習方案;三是課後,通過作業、練習與檢測暴露出的問題,補備改進改善的'措施與方法。

3、助學。發現學生學不會的內容,尤其是班上後幾名的學生,教師要服務上門。讓助學助到各個需要幫助的人、每個最需要幫助的時刻。這叫雪中送炭。

4、量學。自學、合學效果如何?要通過做導學案上的題目、或採用其他方式進行檢測。一方面幫助學生自測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有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情,調控課堂策略節奏。

七、獨學、對學、羣學的基本步驟

1、獨學:讀與劃——思與記——做與校——標疑惑。

2、對學:分享——求教——討論——結果(疑惑)。

3、羣學:板書——小展——預展——大展。

4、小組羣學形式:組長組織,恰當選擇。

①C——B——A。

②組長講,組員聽,不會質疑、組長再答疑。

③組員發問,組長安排會者答疑。

④潛能生講,中等生補充,優等生總結、評價。

⑤中等生講,優等生追問,潛能生提問,組長再講。

八、獨學、對學、羣學另解

獨學——裸學+助學+記學+量學。

對學——對議、對抗、對問、對查。

羣學——解決共性問題,發現新問題,生成新問題。

九、編寫與操作導學案的“66”誤區

1、編寫“六誤”:①克隆式;②拼盤式;③提綱式;④習題式;⑤積木式;⑥標籤式。

2、操作“六誤”:①重學案,丟課本;②是教標,非學標;③有環節,無細節;④多共性,少個性;⑤揚主體,缺主導;⑥很熱鬧,真高效?

十、怎樣上好培訓課?

1、走出三個誤區:①培訓課≠預習課;②培訓課≠彩排課;③培訓課≠説課。

2、明確2個目標:

①讓觀課老師明白如何培訓學生?

小組建設、課堂流程、方法規則規範、課堂評價,即怎樣藉助小組這一平台學?以什麼樣的程序學?用什麼智慧支持學?以什麼規則規範保障學?以什麼樣的評價促進學?

②讓學生明白高效課堂是怎樣上?

讓學生明白:學什麼?怎樣學?怎樣才能學會、學好?

3、採用5步流程:

①課前預熱,拉近距離(和諧關係)

②出示目標,明確課型(樹標定型)

③建設小組,指導運作(打造平台)

⑤展示點撥,總結提升 ④分發學案,自學交流。

課堂教學診斷總結2

一、教學背景

1、樣本

杭州市行知小學二年(2)班。學生人數44人。教學內容:水平二雙腿並腳跳短繩

2、教學目標:

a、掌握跳繩技術,能利用跳繩進行各種身體練習和遊戲活動

b、通過跳繩技術的學習,發展下肢彈跳力及空間感和控制平衡能力,發展學生的速度、協調和靈敏等身體素質。

c、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克服困難、相互協作的意志品質。

3、診斷方法:

自我分析、指導教師專業點評、同伴聽課建議等。

二、反思與診斷修改

1、在教學引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遊戲部分時間比較長,應再縮短時間。

2、輔助練習部分再增加一些內容,如:甩繩練習,聽節奏甩繩練習等。

3、教學時間分配不是很合理,因為前面與練習手腳如何配合以及起跳的練習時間較多,導致後面的練習及拓展有些倉促,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加註重時間的合理分配。

三、教學中的可行之處

本課在教學組織上充分利用學生愛動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徵,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樹立自信心。

怎樣使學生充分發揮其潛能呢?出於這樣的考慮,我進行新的教學實驗,充分利用學生的天性——好動好玩的特性,讓他們根據自己收集的實際數據,在“玩”中來比多比少,然後教師收集與教學有關的數據,請他們幫忙算,以顯示其聰明才智,挖掘潛力,充分利用學生的“玩”來達到教學目的,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本課採用了學生小組合作的練習方法,通過採用甩繩、節奏遊戲等練習,去改善學生搖繩節奏方面的提高,實現本課預設的教學目標。

用“兩臂夾策略物練習,雙腿夾策略物練習”,去改善並腿起跳時兩手臂靠緊身體搖繩的技術。通過本課學習,進一步讓學生掌握雙腿並腳跳繩的方法。

此次活動通過“聚焦課堂,提高實效”,引導教師進一步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課堂,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向40分鐘要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課堂教學診斷總結3

一、教學目標的預設與達成度

預設的目標:

1、認知目標:能主動積極參與學習,通過練習使學生知道前滾翻的原理,初步理解前滾翻的練習方法。

2、技能目標::使90%的學生通過學習,初步學會前滾翻團身滾動的技巧,提高動作的連貫性,引導學生利用墊子進行跪爬、傳遞練習,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

3、情感目標:在練習中提高學生的樂趣,培養學生具有勇於克服困難,合作互助等品質。

達成的效果及理由:

由於採用情境式教學,故事的導入,吸引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使95%以上的學生初步學會了前滾翻團身滾動的技巧,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學會技巧,提高了學生的樂趣,通過遊戲發展學生的靈敏度,也培養了學生勇於克服困難,合作互助等品質。

二、主要的教學環節與環節目標的達成度

達成度較高的環節與理由:

通過背口訣,降低了前滾翻枯燥的技術指導,模擬小刺蝟滾山坡,引導學生根據口訣提示進行體驗練習。逐步學會前滾翻團身滾動的技巧。

有待提高高的環節與理由:

前滾翻練習時,同伴間的保護與鼓勵,合作互助有待提高。

三、教學材料選擇與呈現

比較滿意的材料具體包括:

1、以故事導入本課內容,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

2、以口訣形式來代替教師論述技術動作要領。

3、遊戲“過小河”通過墊子來代替木板過河,既體現了一物多用,又促進了同伴間合作互助的品質。

4、在草坪上紙條,通過每張紙條上畫的不同動物,預示結尾找到了好朋友,小刺蝟逃脱了狐狸的追殺。不僅讓學生的身體得到了放鬆,也在精神上獲得了放鬆。

比較遺憾的材料具體包括:

1、穿越同伴間搭的“山洞”過於簡單。

2、在教學與遊戲中缺少音樂的配合。

四、課堂教學中生成場景的處理

較滿意的處理:

課前,老師就把學生要找的動物卡片都藏在了廣闊的草坪中。在課的放鬆活動階段,讓學生分散尋找隱藏於草中的“好朋友”,真正體現了身體與心理的共同放鬆。

比較遺憾的是:

在練習前滾翻時,缺乏同伴間的保護意識。

五、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分析

較滿意的是:

1、前滾翻練習時,説:“現在你們就是那隻逃避狐狸追殺的小刺蝟,前滾翻的成功與否,預示着小刺蝟是否能夠躲過狐狸的追捕”。

2、結尾説:“這些你們找來的動物朋友,回去後你們是否也能為它們編一個故事,下次體育課。老師與大家再來進行一次合作演示”。延伸了課堂教學。

較遺憾的是:

穿越“山洞”時對完成較好的同學缺少語言表揚。

六、課堂教學的互動方式(師生問答、合作學習、獨立探究)

較有效的方式:

1、因採用情境式教學,課堂教學隨着故事的深入也隨之展開,這中間通過老師提問,學生回答來銜接各教學點的展開。

2、遊戲“穿越山洞”、“過小河”則教師提倡學生間合作學習,教師及時點評,保證課堂的有序、有效教學。

值得商榷的方式:

前滾翻練習時同學的獨立探究缺乏,沒有提供他們自我改進或提出建議的機會。

七、練習的設計與反饋

練習的設計與呈現:

穿山洞———滾山坡————過小河————找朋友

可修改的練習:

穿山洞的活動還可再多樣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