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街道年度重點綜治工作總結範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62W

今年來,街道綜治工作在區委、區政府和區政法委的正確領導下,在轄區單位的有力支持下,街道工委、辦事處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區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預防為主、防打結合”的方針,狠抓責任制和打擊整治等措施的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今年的綜治工作總結如下:

街道年度重點綜治工作總結範文

一、今年工作回顧

1、今年綜治民調工作進行了兩次,分別為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民調期間共發放宣傳資料5萬多份,走訪居民8800多户,發送短信40000多條。並對街道及社區工作人員的親友大聯絡號碼進行了認真的核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2、巡邏防控工作常抓不懈。民調期間,街道巡邏隊由一名班子成員帶三名巡邏隊員,從晚7:30-12:00進行不間斷巡邏,每名巡邏隊員按要求走訪5户居民,並將走訪情況詳細記錄在巡邏日誌上。

3、繼續開展“平安家庭”評選活動。棲鳳亭社區購買 2000 個玻璃保温杯並在玻璃杯上印上“平安家庭 ”的字樣獎勵給被評為 “平安家庭 ” 的家庭和親友大聯絡對象 ;望嶽社區、長虹路社區為“平安家庭”購買“平安保險”;街道購買印有“平安家庭 ”的紙茶杯100000個,分別發放到6個社區的平安家庭户,使平安創建深入人心,至今年11月底止共評選“平安家庭”9700户,“平安門店”560户。

4、創建1條平安街巷、1個平安小區。創建1條平安街巷:高家巷;1個平安小區:嶽建小區。並在平安街巷、平安小區內各安裝了3塊公示牌,制訂了《街道創建“平安街巷”、“平安小區”實施方案》,召開了轄區內單位、居民的民意懇談會,對平安街巷、平安小區內的居民進行全方位、全覆蓋的入户走訪,並將收集來的意見進行分類彙總、整改落實。高家巷共走訪居民132户,門店102個,收集意見15條;嶽建小區共走訪居民380户,門店22個,收集意見14條。

5、繼續加大清查、打擊整治力度。今年來,共登記在冊的出租屋650多户,流動人口3500多人。轄區派出所接處警2452起,立刑事案件274起,破刑事案件36起,刑拘12人;受理治安案件225起,查處治安案件220起,治安行政拘留66人,其中涉毒案件19起,治安處罰59人,強戒15人。組織各部門共開展了58次專項整治行動,其中,開展校園周邊專項整治行動12次,共清理銷售“三無產品”門店13家,麻將館71家, 清查網吧50家,廢品收購站21家,收繳碼書碼報500多份。

二、明年工作思路

一是繼續加大普法宣傳力度。針對目前部分村改居後,法制觀念落後,法律意識還不夠強的現象,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推動轄區居民羣眾法制意識整體再提高,大力營造良好的人居和經濟發展環境。

二是繼續加大巡邏防控力度。街道巡邏隊實行專人專業巡邏,並同社區巡邏隊、企業保衞部進行聯合巡邏,必要時要做到下車巡邏、講解政策法規,真正起到震懾犯罪和宣傳政策的效果。

三是繼續加強出租房和流動人口管理。針對地處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存在的複雜現象,進一步規範出租房屋管理,加大流動人口監管力度,做到底子清,情況明,早發現問題,早整治的原則,降低流動人口犯罪率,確保轄區穩定秩序。

四是繼續加大對重點人口的管理。及時準確的掌握轄區重點人口(吸毒人員),進一步規範台帳,加強管理,杜絕漏管現象,避免重新犯罪。

五是繼續加強密切配合、整體聯動。強化密切與各部門的聯繫,特別是強化與轄區派出所之間協調配合,創新工作機制,增強打擊合力,形成一套高速、高效、規範的嚴打整治體系,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總之,今年綜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區裏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與兄弟單位相比還有欠缺。今後,我們將繼續努力,力爭明年綜治工作進入全區先進行列。

2016年,我市信訪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深入貫徹落實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為主線,以提升信訪事項受理辦理“四率”(登記錄入率、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羣眾滿意率)為抓手,着重抓好信訪工作“雙向規範”主題活動、網上信訪、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以及羣眾滿意度評價四項重點工作,實現羣眾合理訴求及時就地解決、信訪總量明顯下降、信訪秩序不斷好轉三大目標(簡稱“四四三”工作計劃)。

一、着力深化“雙向規範”主題活動,提升信訪工作公信力

深化信訪工作“雙向規範”主題活動,把“雙向規範”向基層深入推進,積極引導羣眾依法逐級走訪、理性表達訴求,進一步規範信訪工作和信訪秩序,提高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推動信訪問題依法依規按程序處理,確保羣眾合理訴求及時就地解決,提升信訪工作公信力。

1、進一步完善基層信訪工作機制。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羣眾工作網絡,着力發揮基層羣眾工作機構排查矛盾、化解糾紛、代理信訪的作用。繼續推行信訪預警信息報送制度,嚴格按照《市信訪信息報送及處置制度》要求,堅持預警類信訪信息一週報送一次,緊急、重大信訪信息隨時掌握、隨時報送,赴省進京非訪的信息第一時間報送,並確保信息質量,確保問題“發現得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增強信訪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時效性。繼續推進領導幹部“定點接訪、重點約訪、專題接訪、帶案下訪和領導包案”的“四訪一包”制度,積極推動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幹部參與接待羣眾來訪、包案處理重大疑難信訪問題,集中力量推動信訪問題依法依規及時就地化解。建立代理信訪工作機制,根據工作實際,探索由基層幹部、信訪信息員、黨員代表等代理或帶領羣眾反映信訪訴求的工作方法,跟蹤督促信訪問題處理,引導羣眾依法依規按程序反映訴求。

2、進一步規範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程序。嚴格貫徹落實信訪工作制度改革相關文件規定,以鄉鎮、職能部門為重點,規範來信來訪事項的受理、辦理、答覆、送達等程序,確保所有信訪事項在辦理過程中有受理告知、辦理結果、答覆意見、送達簽收、羣眾滿意度評價,推動各級各部門及時受理、按期辦理信訪事項。堅持法定途徑優先理念,貫徹落實“訴訪分離”制度,建立健全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導入法定途徑的工作機制,積極推動信訪問題通過仲裁、訴訟和行政複議等法定途徑解決,嚴把信訪事項“入口”。規範信訪事項複查複核工作,對於羣眾不服信訪事項處理意見的,積極引導信訪事項進入複查複核程序,推動信訪問題在信訪渠道內依法依規終結,暢通信訪事項“出口”。

3、進一步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加強來信來訪交辦事項督查督辦力度,繼續實行每週跟蹤督辦、每月掛號通報、季度研判調度、半年會議講評的工作機制,督促責任單位及時受理辦理信訪事項。開展重信重訪專項治理活動,認真調查重信重訪原因,對化解信訪問題存在困難的及時提出改進工作建議,對程序不規範、處理意見不落實的及時進行督辦,對因責任單位主觀不努力導致重信重訪的進行責任追究,確保羣眾信訪事項“事事有結果”。進一步豐富督查督辦方式方法,綜合運用信訪信息系統普查、隨機抽查、電話調查、實地督查、上門回訪等形式,實行信訪事項辦理雙向跟蹤督辦,推動督查督辦工作常態化,並定期通報情況,壓實信訪工作責任。建立大督查工作機制,依靠黨委政府開展信訪督查,探索建立市級領導帶隊,黨委、政府督查部門牽頭,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法律工作者和職能部門參與的督查機制。進一步增強督查督辦的透明度,公開督查督辦全過程,曝光責任單位處理信訪事項中存在的問題,以公開透明、公眾監督推動信訪事項依法依規處理。

4、進一步落實信訪工作責任追究。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相關文件要求,對受理辦理信訪事項程序不到位、處理信訪問題弄虛作假、答覆意見不落實、接訪勸返上訪羣眾不及時,引發羣眾信轉訪、重複信訪、越級走訪或集體上訪的提出改進工作建議,並視情況予以通報,情節嚴重或造成嚴重後果的,嚴格按照《信訪條例》和《關於違反信訪工作紀律處分暫行規定》等法規文件,提出責任追究建議,形成有錯必糾、有責必問的高壓態勢。積極協調政法機關按照公安部〔2013〕25號文件和省委政法委湘政法〔2014〕14號文件精神依法依規處置涉訪違法行為。

二、全面實施網上信訪,構建信訪工作新模式

加大湖南省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建設、應用和推廣力度,依託網上信訪信息平台,實現信訪事項“網下辦理、網上流轉”,積極構建“互聯網+信訪”新模式,全面提升信訪工作信息化程度。

1、推進信訪信息系統建設和應用。按照縱向到鄉鎮、橫向到職能部門,以及網絡到位、設備到位、人員到位的要求,全面推進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平台建設,實現信訪信息平台的全覆蓋,築牢信訪工作信息化基礎。進一步加大網上信訪信息系統的應用,把通過來信、來訪、網上投訴等渠道受理辦理的信訪事項全部通過信訪信息系統登記錄入,即便是涉法涉訴、重複來訪來信也要登記,全部信訪都要在系統中留有痕跡,做到應錄盡錄常態化,確保登記錄入率達到100%。對上級部門轉送交辦、本級受理辦理的來信來訪、協調督查、複查複核等信訪事項處理情況全部錄入到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實現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答覆、督查督辦、複查複核等程序的“網上流轉”,提升信訪工作信息化水平。

2、推進信訪信息系統培訓和宣傳。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信訪局《信訪事項網上辦理工作規程(試行)》,針對網上信訪信息系統的操作方法、辦理流程、業務要求等,通過集中培訓、帶班輪訓等形式進行廣泛學習培訓,不斷提升各級信訪幹部使用信訪信息系統的水平,提升信訪信息登記錄入質量,確保登記錄入數據內在邏輯正確,能夠真實、準確反映信訪事項受理辦理情況。同時,加大網上信訪投訴平台的宣傳力度,開展網上信訪工作宣傳月活動,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羣眾大力宣傳網上信訪的途徑和優勢,提高網上信訪投訴平台的公眾知曉率,積極引導羣眾通過網上信訪投訴平台反映訴求、提出建議,讓“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減少羣眾走訪,努力將網上信訪打造成羣眾信訪的主渠道。

3、推進信訪信息系統大數據應用。充分發掘網上信訪信息系統大數據這座“富礦”,利用信訪信息系統數據統計功能,進一步加強信訪數據的綜合分析和研判力度,積極把握信訪總體形勢,發現普遍性、傾向性、行業性信訪趨勢和問題,積極提出改進工作、完善政策的意見建議,形成專題分析報告,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為指導督促各級各部門提升信訪工作水平提供重要支撐,推動信訪工作進入大數據模式。

三、大力實行分類處理投訴請求,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

根據中央、省相關工作要求,大力推行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進一步釐清信訪與訴訟、仲裁、行政複議等法定途徑的受理邊界,推動信訪工作迴歸本位,保障羣眾信訪訴求通過合理合法渠道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

1、梳理細化分類處理清單。協調指導市直行政機關,調研分析本系統羣眾信訪投訴請求的數量、結構、特點等,結合國家部委、省直部門已出台的分類處理清單,梳理細化本單位法定途徑分類處理清單,確定解決訴求的責任“歸屬”、時限承諾等,細化解決訴求的工作流程,明確解決訴求的職責清單,確保法定途徑清單依法依規、簡便易行,確保工作人員看得懂、用得了,確保羣眾的投訴請求按照法定分類途徑走得通、能解決。

2、暢通分類處理渠道。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對接,明晰信訪工作職能和行政職權邊界,明確分類甄別、對接辦理、結果反饋的工作機制,理順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的甄別、導入、分流、辦理等工作程序,切實保障法定途徑分類處理與信訪部門業務工作銜接暢通,疑難複雜投訴請求能夠有效進入法定途徑處理,進入法定途徑的投訴請求有人接、有人管、有人辦,增強分類處理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確保信訪投訴請求分類準確、及時受理、依法辦理。

3、積極開展宣傳引導工作。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在信訪接待場所、入門網站、媒體報刊等公佈職能部門的法定途徑分類處理清單,接受社會和羣眾監督。通過印製宣傳手冊,張貼工作流程圖等引導羣眾通過正確的法定途徑反映信訪訴求。採取舉辦培訓班、開展專題講座、編寫操作手冊等方式,加強教育培訓,使廣大幹部準確把握分類處理工作要求,嚴格按照分類處理清單和程序及時受理、公正處理、按時辦結羣眾信訪訴求,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依法辦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