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創建綠色學校個人工作總結(精選5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75W

充實的工作生活一不留神就過去了,回顧過去這段時間的工作,收穫頗豐,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總結了。那麼寫工作總結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創建綠色學校個人工作總結(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創建綠色學校個人工作總結(精選5篇)

創建綠色學校個人工作總結1

根據《全國環境教育行動綱要》提出的要求以及北京市關於開展創建綠色學校的《通知》精神,“十五”期間,我區以樹立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人與自然和諧的品德與行為,加強素質教育為重點,積極開展綠色學校創建工作。由於領導重視,密切配合,狠抓落實,我區創建綠色學校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區163所中小學校,近60萬人次的中小學生受到環境教育,目前已創建了國家級綠色學校1所,北京市級綠色學校7所,豐台區級綠色學校17所。

一、領導重視,建立機制

環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人的素質直接影響着環境的狀況,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重在提高人的素質,培養人的素質要從學生抓起,抓學生培養學校是關鍵。區環保局、區教委聯合成立了豐台區創建綠色學校領導小組,下設創建辦公室,使全區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有了組織保障。為做好此項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認真學習中宣部、國家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聯合頒發的《全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行動綱領》的精神,深刻領會綠色學校理念,提高對創建綠色學校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認識,同時定期聽取工作彙報;創建辦公室還組織有關科室座談,研究如何在全區開展創建綠色學校工作,使此項工作紮實有效的推進。所有被考評的學校也非常重視,校長、書記任本校創建綠色學校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良好的機制促進了學校各部門共同參與、共創共建的局面的形成。

二、廣泛宣傳,提高認識

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不定期的深入到有關中小學校給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宣講,宣講綠色學校理念,宣講可持續發展戰略,創建綠色學校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創建綠色學校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通過宣講,學校領導、教師、學生的理解和認識大為提高,正如有些學校領導所講:過去我們認為綠色學校就是綠化學校,不就是多種幾棵樹、多栽點草,使環境多一點綠色就是了。通過宣講,我們才明確了綠色學校不是綠化學校,綠色學校是學校整體行為,不是個人行為,綠色學校與學校的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不是對立,而是融入學校各項工作之中並形成有機的結合。

三、完善標準,制定細則

為保障綠色學校創建工作規範的開展,我們依據北京市綠色學校評估標準,結合外省市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的經驗,充分考慮我區的區情和中小學校的實際情況,在進行反覆調研,反覆修改的基礎上制定出了《豐台區綠色學校標準(暫行)》、《豐台區綠色學校考評細則》等規範性的文件,對全區開展創建綠色學校工作起到了指導、規範的作用。

四、積極創建,各顯特色

課堂滲透教育人,校園氛圍薰陶人,實踐活動培養人。形式多樣的育人環境,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為創建綠色學校注入活力。全區綠色學校創建工作會召開後,各中小學校認真學習文件,學習綠色學校的標準、細則,建立健全機制,積極開展豐富內容、形式多樣的創建工作。

如雲崗中學抓課堂滲透,開展“讀一本環保書、寫一篇環保徵文、做一件環保實事”三個一活動,同時還開展了“徵集環保提示語”,升旗後拾撿廢棄物、廢報紙、廢紙回收換取環保鉛筆,全校使用再生紙等活動;豐台一小開展的一個主題、兩個重點,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四個渠道、五個建設、六個評估,讓牆牆都會説話,奧運之星、奧運之家、奧運之村,廢舊物製作工藝品等活動別具一格;十二中學走廊六大系列生態自然教育區育人效果好;翠林小學環保融入舞蹈,學校每個教室都有一個自由寫畫園地,小學生特色濃,綠色宣言、綠色暢想園則是白盆窯小學的一個亮點。另外,我們還組織全區中小學積極參加區中小學生環保徵文、環保繪畫活動,在市環保基金會、環保宣教中心聯合舉辦的中小學生我愛地球媽媽、綠色奧運我參與等演講比賽活動中,年年得獎。

總之,我區創建綠色學校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上級的要求和先進單位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我們將進一步學習先進經驗,進一步改進我們的工作,把我區的環境教育和創建綠色學校工作進一步引向深入。

創建綠色學校個人工作總結2

近年來,我校在發展擊劍特色項目的同時,積極推進環境教育進校園、進課堂的工作,不僅使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不斷得到深化和發展,尤其對學生的綠色環保素養的教育活動不斷推進,使全校的師生積極參與構建和諧校園、創建綠色校園的活動。

一、學校基本情況:

學校地處市中心,現有教學樓兩幢,學生科藝體活動樓兩幢,南北操場兩個。現有學生1027人,教職工116人,教學班28個。學校有科技總指導員1人,負責開展校內科技和環境教育活動,並積極組織學生區級以上競賽活動。

二、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主要情況:

1、領導重視,職責到人

學校領導充分認識到開展環境教育工作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開展環境教育,學校積極爭創區綠色學校,成立了校環境教育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小組,由科藝體衞教導主任、教導主任、科技總指導、團委書記、大隊輔導員、總務主任和生物、化學教研組組長等教師組成,明確職責,落實到人。首先在校長制定的學校工作計劃中提出創建的任務和要求,由科藝體衞教導主任負責對學生開展環境教育的專題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教導主任負責環境教育的課程建設;科技總指導負責科技月的活動和學生參與市區活動的工作;團委書記和大隊輔導員積極發揮學生骨幹的作用,成立環境社,組織學生會、團委和大隊部的幹部積極開展校園環保行動教育活動;總務主任負責校園環境的綠化、保潔和節能減排工作;生物、化學教研組長負責教研組內教師開展環境教育的校本培訓和課堂滲透環境教育主渠道的工作。

2、加強管理,循序漸進

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每學期均能將環境教育工作作為德育重點工作來抓,進行專項研究,學校制訂了《零陵中學創建綠色學校三年環境教育規劃》,並制定每學期落實的實施計劃。每學期召開2次以上環境教育領導小組會議,在學期初開會商量佈置學校開展綠色教育活動的方案,學期末及時對本學期創建綠色學校工作進行總結,並在教工大會上加強教育和宣傳。組織推薦科技總指導參加區“十一五”環境教育崗位培訓和市青少年活動中組織的“節能減排”行動的培訓活動。學校制定了《零陵中學教師指導學生競賽活動獎勵制度》,投入了一定的經費用於指導學生參與校級以上競賽的教師獎勵經費,還對一些環境佈置優美,學生環保意識較強的班級給予經費獎勵,並對科技月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表彰獎勵。

創建綠色學校個人工作總結3

環境保護是影響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樹立全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是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根據《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19xx-20xx年)》文件精神,我校深入開展以創建“環境宣傳教育”為主題的環境保護教育,在連續三屆被評為“省綠色學校”和“市綠色學校”之後,繼續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關注生態環境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健全機構,規範管理,明確環境保護教育的地位。

1、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管理。保護環境問題已成為全世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同樣在教育界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我校重視環境保護教育工作,把它列入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學校各職能單位為成員的環境保護教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每年討論制定環境保護教育工作計劃、安排年度環境保護教育工作,做到“五有”(有計劃、有組織、有師資、有教材、有活動記錄)。開設生態環境教育研究課,成立環境保護興趣小組,把環境保護教育融入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校在經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撥出專項經費,添置實驗儀器,建設實踐基地,進行校園植樹、綠化和環境設施建設,為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有力的保證。

2、重視宣傳教育,樹立環保意識。學校把環境保護教育與各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我是綠色學校小主人”活動為載體,充分利用早會課、班隊會課,以及宣傳欄、班級板報、年段小報、紅領巾廣播站、校報等為陣地宣傳環境知識;通過開展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徵文、演講、書畫比賽,滲透環境保護教育;通過開展班級“五無”、行為規範“月月評”活動,對學生進行保持環境衞生、愛護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等方面的教育;開展“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熱愛我們共有的家園”、“呼喚明天的綠色”、“綠色小衞士在行動”、“為母親河獻一份愛心”等主題班隊活動,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良好保護環境習慣,增強學生參與保護環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二、優化師資,注重教研,不斷提高環境保護教育水平。

1、學校重視環境保護教育,把生態環境教育引入課堂。為了使環境保護教育真正達到成效,學校做到“六有”,既:有教材——學生人手一冊《環境保護》;有試驗點——以五年段作為生態環境教學試點年段;有時間保證——試驗點每兩個星期安排一節生態環境教育課,其餘年段班級根據教材內容利用班隊課進行教學;有組織活動——各學科教師能自覺將環境保護教育有機地滲透於各學科的教學中,把環境保護知識與寫作、小發明、小製作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開展各種比賽活動,如:“我和小樹一起長大”、“為了地球上的生命”、“‘環保杯’《愛我中華》徵文比賽及科幻畫比賽”等;有教研——學校每學期均舉行教學公開課、觀摩課,探討生態環保教育教學方法,不斷總結、提高教學水平;有總結提高——學校鼓勵教師積極撰寫論文和教學心得,總結經驗,學期末寫好總結。

2、優化師資結構。把環境保護教育引入課堂,要使教育達到成效,師資水平是關鍵。1994年,我校開始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當時任課教師與環保局的同志一道查閲資料,編寫教材;同時為解決師資問題,我校採用“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培訓教師。學校派出分管副校長、教導主任以及任課老師參加省、市乃至全國的不同層次環境保護教育培訓;為了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我們還邀請市、區環保局的專家到學校講課、培訓。目前,學校已有十位教師參加全國、省、市、區各級教師培訓,已基本能勝任環境保護教育教學工作。

此外,為提高環境保護教育效果,學校長期訂閲《環境與發展報》《三明環境報》《環境教育》《中國環境報》等報刊雜誌和環境保護教育的參考資料。除此之外,任課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經常上網查閲有關環境保護教育信息並及時收集整理,對重要的資料按標準檔案管理要求進行歸檔,以便於日後工作時查閲與應用。

三、以課改為契機,開展研究性學習,推進學校生態環境教育。

1、認真貫徹課程改革精神。認真實施學校“課改”實施方案,制定與生態環境教育活動相適應的“課改”專題——《關注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把“課改”研討活動落實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學校開設“研究性學習”,每週安排一節課開展活動。三至六年段學生全員參與,以小組合作研究的方式,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要形式,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探究,一般由3—6人自由組成課題組,自己選定研究的課題。為了便於學生的研究,我們原則上要求學生圍繞與學習、生活有密切聯繫的活生生的問題來研究。從選題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選的題都與生態環境保護有關,如:《沙溪河水質污染調查》《校園周邊環境的調查》《環境污染的危害以及怎樣保護環境》等。選定研究的子課題後,課題組成員共同討論和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進行分工,各有獨立的任務,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長,協作互補。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個人之間充分交流,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在交流、研討中,學生學會欣賞和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也敢於和善於申辯。最後學生將取得的收穫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環境意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2、開展研究性學習,促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為了收集到相關資料,學校實驗室、圖書館、市新華書店、市圖書館等成了學生最常去的地方,家裏的電腦也成了學生最為常用的蒐集資料的工具。校園周邊環境、沙溪河、江濱公園、社區衞生狀況、以及每位學生家居室內裝潢情況等都成為學生關心的問題,這樣校內外的課程資源得到了開發。教師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的大環境裏學習和探索。

3、增強課程的整合能力。為適應新課程的需要,教師通過學習、交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挖掘了自己的潛力,具備一定的課程整合能力。比如,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和整合的能力、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廣泛利用課程資源的能力。如我校教師在上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據》時,讓學生設計一個調查表,記錄自己家庭一週內每天丟棄的塑料袋數量;統計本小組一週內每個家庭每天丟棄的塑料袋的總數量;根據統計數據製作統計圖,並根據收集的數據,估計全校同學的家庭一週內丟棄的塑料袋數量,一年內丟棄的塑料袋數量,讓學生計算,如果將全班同學的家庭在一週內丟棄的塑料袋全部鋪開,大約佔多大面積?可以鋪滿一間教室嗎?這樣的數學學習,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不僅學會了數學知識,而且掌握了學習方法,同時也增強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再如在教學語文課——《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時,老師除了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外,也能適時進行生態環境教育,達到既學到知識又受到生態環境教育的目的,一舉兩得。

經過開展研究性學習,學生的協作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信息處理等能力得到了培養與提高,同時推動了我校生態環境教育的發展,學生的許多研究成果與環境保護有關係。20xx年在全國海爾杯科技創新大賽中,我校學生賴俊堯製作的“新式太陽帽”和甘哲隆同學撰寫的研究性小論文《三明市(列東)塑料食品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獲“希望獎”;20xx年5月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姚宇霆同學製作的“帶灑水的掃帚”入圍省賽,經過省級專家的現場答辯,榮獲省級二等獎;20xx年5月在福建省中小學生環境保護科學探究項目成果展示會中,陳鵬同學參展項目“關於洗車店廢水排放對沙溪河水質污染的研究”榮獲優秀項目獎。

四、豐富課外活動,培養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1、加強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學校成立“綠色小衞士”環保小組,設有輔導教師,該小組定期到江濱清理白色垃圾,進行“護綠”活動,每學期有活動的計劃、總結和記錄。平時能結合環境日、地球日、水日、愛鳥周等紀念日開展演講、徵文、書畫展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如:結合水日開展“保護生命之水”演講比賽,舉辦“行動起來,節約每一滴水”主題隊會,通過校園紅領巾廣播站、“荷尖尖”電視台向學生播放“水——生命之源”的文章和節目;植樹節開展“愛綠護綠”主題隊會;愛鳥周開展“愛護人類的朋友——鳥兒”主題大隊會;環境日舉辦環保綜合知識講座。20xx年6月28日,省綠色校園主題實踐活動在我校舉行,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捐閒置物品,過綠色生活,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寧、省宣教中心主任曾憲華、三明市環保局局長吳鏡祿、三明市教育局副局長邱偉等領導參加此次活動,活動中展示了學校創建綠色學校的工作成果,學生還進行了一場以廢舊物品製成服裝的時裝表演,開展了“捐閒置物品”和“閒置物品交易”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了解保護生態環境常識,掌握一些環境保護技能。

2、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生態環境能力。

(1)讓學生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校常組織學生進行衞生大掃除,清理校園花圃裏的雜草,人人動手清理牆上的污漬,清理校園周邊亂張貼的小廣告。讓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堅持開展環保科技夏令營活動。幾年來,我校始終堅持在暑期開展科技環保夏令營活動,舉辦培訓班,聘請市、區科協和環保局的專家作講座,指導學生開展生態環境調查、寫小論文、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活動。帶領學生考察本地的環境,如考察格氏栲自然保護區、瑞雲洞風景區,參觀三明水廠、污水處理廠、市氣象台等,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科技知識的影片。每次活動都要求學生寫參觀日記,觀後感、及時收集整理有價值的照片及資料。

(3)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活動。如成立“雛鷹假日小分隊”,上街參加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擦洗護欄,清洗亂張貼;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從我做起”活動,讓每一位同學動手回收廢舊電池、拾易拉罐、可樂瓶;開展“保護生態環境”演講比賽,喚起孩子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學生人人蔘與生態環境保護行動;開展“手拉手,撿回一個希望”為題的保護母親河的捐款活動;開展“還三明一片藍天,一江綠水”的系列活動;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熱愛家園”主題隊會,讓學生通過自排自演節目,深刻領會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常識。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全國、省、市、區組織的環境知識大賽。通過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喚起孩子的生態環境保護憂患意識,培養孩子們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習慣,做到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五、改善校園生態環境,重視校園文化的重建

我校雖然校園佔地面積小,但我們十分重視校園的綠化美化工作。幾年來,我們不斷投入資金,對校園的綠化進行合理佈局,科學安排花草的種植,定期對牆面進行粉刷。校園衞生狀況良好,廁所定期消毒,乾淨無臭味。校內無污染源,水溝暢通,垃圾當日清理。98年,學校投入1萬多元在教學樓頂上開闢無土栽培實踐基地,增加綠化面積,併為學生提供一個生態環境教育的場所。20xx年暑期,學校新建了一座教學綜合樓,新樓採用國家新的標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為了提升學校的品味,我校重視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我們要讓每一面牆會説話,讓每面牆都能發揮其育人功能。2005年4月又投入近4萬元,完善校園的德育環境,使學校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

生態環境教育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需要學校不斷地自我更新,以取得更大的環境績效,使學校朝着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同時使學生、教師的環境倫理觀和價值觀得到培養,立志為學校、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創建綠色學校個人工作總結4

本年度我校在綠化、美化工作中,又加大了管理力度、組織力度及資金投入的力度。形成了具有農村氣息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強化組織管理力度

本年度為了更好地把學校的綠化、美化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在組織管理上加大了力度。重新組建了學校綠化、美化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組長由中心校的一把手擔任,組員由中心校的中層領導擔任,其中後勤主任負責管理工作,一把手負責指導組織工作,組員分區域負責具體管理工作,做到了處處有人管,時時有人管的管理制度。

二、強化修建改造的力度

1、本年度重新修建了完成了校園建設的一期工程,

一所學校的文化命脈是其生命力所在,其核心是思想和精神、.想和追求。學校掂量自己腰包,積攢資金,逐步讓學校的每一面牆都飽含育人元素、發揮春雨潤物的啟迪陶冶功能;開發每一寸教育空間,去孕育積澱學校的核心精神,傳承國學精粹,弘揚中華文化。校園文化定位在:建設特色鮮明、風格獨特、底藴深厚、品位高雅的校園文化,體現自然美、展現和諧美、凸顯人文美、追求精神美。

目前我校校園文化建設一期工程已經完成,教學樓正廳的東側以甦家屯百年為主版:由歷史、工業、農業、旅遊、城建、騰飛等六個版塊組成。

教學樓正廳西側以175中學50年發展歷史為主版:由崢嶸歲月、動盪年代、艱苦創業、彰顯特色、質量呈現、再攀高峯等六個版塊組成。

在正廳北側通往操場的走廊的牆壁上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為主版:由奧運歷史、中國奧運和中國奧運名人為主要板塊組成。

二樓以激勵學生學習的名人名言和山水風光為主要內容。

2、重新修建圓形花壇一座,它的半為5米,面積為75平方米,花壇的外側用白色瓷磚鑲嵌,外形是圓柱體,中心是高1.5米的實心圓柱體,外側是高0.6米的空心圓柱體。

3、重新改造花區4個,與中心花相鄰的兩個花圃是半圓形,東西兩側的花圃為長方形,它們的佔地面積分別為50平方米、

4、學校投資8000元在教學樓門前兩側重新種植了草坪,校園周圍栽種了100棵梧桐樹。

三、強化環境的教育力度

(一)校園環境建設凸現環境教育

教學樓的中部懸掛着固定的紅色辦學辦學目標和學生培養目標,即:“以和諧求穩定,以創新求發展,以特色求生存,以管理求質量,以科研求提升。”“文明的瀋陽人、高尚的中國人、創新的現代人、發展的未來人”。這些反映時代意義深、教育意義固定標語,渲染了學校的教育氛圍,反映了濃郁的校園文化,培養了師生的環保意識,淨化了師生的心靈。

(二)課堂教育滲透環境教育

課堂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主渠道。我.取的方法:.方的.是學科教學與環境教育相結合。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環保知識,做到環境教育課堂化、知識化、經常化、規範化。

各科教學內容都有環境教育的.合內容。在抓環境教育的.閤中,我們主要抓三點:①抓知識點,②抓教育點,③抓宣傳點。使知識點、教育點、宣傳點,三點結合,最終達到育人目的。

(三)學科活動,宣傳環境教育

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是激發學生環境教育熱情的有效途徑。我校的做法是:

1、利用主題班會宣傳環境教育

我校把反映環境教育內容的主題班會每學期納入學校工作計劃之中,規定每班每學期必召開一次,並且量化評比,納入教師的量化考核。

2、科學課利用重大紀念日,結合學科內容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知識競賽。

3、音、美學科與藝術教育相結合,宣傳環境教育。

(1)組織合唱隊宣傳環境教育。

(2)組織舞蹈隊表演宣傳環境教育。

(3)組織樂器隊演奏,宣傳環境教育。

(4)組織書法,繪畫,宣傳環境教育。

4、語數學科利用綜合實踐課,宣傳環境教育。

5、利用班報、板報、廚窗、廣播、團員監督崗,宣傳環境教育。

創建綠色學校個人工作總結5

近年來,我校認真貫徹執行《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教科局關於《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教育工作的決定》精神,積極開展綠色學校創建和環境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主要工作向各位領導彙報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組織,積極創建“綠色學校”

當今世界,經濟高度發達,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在我國,解決環境保護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也越來越引起全黨、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國民素質,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為使環境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注意引導師生提高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制定了《環境教育工作計劃》和《學校環境規劃》,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創建“綠色學校”工作領導小組,並明確了各自的職責,做到了分工明確,職責到處、室、組。教導處、年級組負責課內環境教育,以理、化、生、地學科為龍頭,帶動其他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滲透環境教育;政教處、團委負責教室“綠化”和課外環境教育活動;總務處負責校園環境建設;辦公室負責總協調,以落實好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計劃,並將環保材料蒐集存檔。學校定期研究、檢查環境教育工作。由於職責明確,措施得力,學校的環境教育工作搞得有聲有色,紮實有效。加強環保培訓,積極參加上級有關部門組織的環境教育培訓,認真組織開展校內環境教育學習研究活動。學校在環境教育方面捨得花錢,有環境教育專項經費。

二、課堂教學積極滲透環境教育,提高了師生的環保意識。

我們在學校教學計劃中明確規定:“所有學科都要滲透環境教育”。為此,學校制定的課堂評估細則中,增加了環境教育方面的權重,規定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中,任課教師要把教科書中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自然地與社會環境現實聯繫起來,給學生指出環境污染的危害,點明環境保護的意義,進行滲透性的教育。為激勵教師在課內自覺進行環保教育,學校每學期都舉辦一次“環保優質課比賽”和“優秀環保教案比賽”,每學年舉辦一次優秀環保論文評比活動,有43位教師獲得不同名次的獎勵,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環保教育的開展,提高了師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推動了素質教育的開展。

除此以外,我們還利用主題班會、選修課和活動課程進行環保教育。《活動課實施方案》中我們明確規定:“在身心健康教育系列活動中進行環境教育”,各個班級的環保小組開展“自撿廢紙,收舊利廢”的活動,既為環保活動的開展籌集了費用,又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以上教育措施,強化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對學生進行了生動活潑的環境教育。

三、建立學校、家庭、社區環境教育網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

在課外環境教育方面,我們採取了校內教室綠化、建立固定的宣傳陣地和校外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我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課外活動計劃,建有環保課外活動小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環保教育活動。

(一)開展“綠色班級”創建活動。

近年來,我們開展了“綠色教室”評選活動。每個班級都養花種草,以達到教室的綠化、美化。本學期,我們在“綠色教室”評選的基礎上,又開展了“綠色班級”創建活動,將其納入了《“文明班級”評比細則》,增加評比內容,不僅包括養花種草、綠化教室、淨化環境,更重要的是以此促使學生達到語言、行為及心靈的淨化,倡導學生語言行為也要做到“綠色潔淨”。通過開展這項活動,一方面使學生學以致用,學到了養花種草的技術,也使學生體會到了“育花”的艱難,更使學生緊張學習的身心在養花賞花過程中得到放鬆,達到自我調節的目的,強化了學習知識的效果,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淨化了學生的心靈。

(二)開展“一日兩掃活動”

近年來,我們針對學生勞動鍛鍊少,環保意識淡薄的特點,在全校開展一日兩清掃活動,美化校園。通過開展此項活動,讓學生親身體會環衞工人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樹立起環保意識和文明意識。

(三)積極開展植綠護綠活動

我校每年都參與縣委政府發動的植樹造林活動,雲龍山腳下有我校的“植綠護綠基地”。學生通過參加“植綠護綠”活動,培養了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自覺服務於社會的精神,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建設家鄉、愛我和順的社會責任感。

環境保護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被寫入《憲法》,應當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保護環境已成為21世紀的重大課題,作為現在的學生、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增強環保社會責任感。為此,我們在縣環保局的大力協助下,每年都開展“環境與我同行”徵文活動。縣環保局領導親自為我校學生作環保知識講座,使學生受到了系統的環保知識教育,真正感受到了環保的重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學生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見識,而且增強了同學們的憂患意識,更重要的是堅定了同學們保護環境的信心和決心。

(四)開展興趣探究活動

我們組建學生興趣活動小組,開展環保研究性學習活動,其中許多學生以環保調查為課題進行更加深入的調查研究,以豐富翔實的資料和較為科學的研究方法,他們明白了我縣近年來水質污染的情況及危害、我縣水質污染的原因並提出了對於防治水源污染的建議。

(五)學生開展環保宣傳活動。

我們利用主題班會、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開展環保宣傳。通過舉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手抄報比賽,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環保知識的興趣,培養鍛鍊了學生的多種素質和能力。為了擴大環境教育的效果,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我們還建立了固定的環境宣傳陣地:一是一號教學樓東側的宣傳櫥窗,二是校園廣播站。這些陣地很好地發揮了宣傳教育作用。

我們還經常開展家庭綠色行動,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向學生家長宣傳環保知識,倡導綠色消費,以實現“通過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作用。

四、科學合理地搞好“綠色校園”建設,做到環境育人

新建xx二中位於縣城新和路東以北,是縣委、政府高瞻遠矚舉全民之力新建的一所新校園。工程於5月動工,9月竣工。工程總建築面積為25859平方米,佔地108畝,總投資7000餘萬元。工程分兩期進行,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的全部建設,並於秋季實現舊校區整體搬遷。新校區建有一、二號教學樓、辦公實驗樓、多功能報告廳、學生公寓、餐廳及弧形連廊、鐘塔。二期工程將建有風雨操場、體育看台等。目前學校有教職工122名,在校學生1679名,其中住宿生761名。

有鑑於建築用地是平坦耕地,缺乏景觀特色,校園建築以營造開放式寄宿制中學獨特綠化景觀為目標,一曲一直兩條景觀軸線形成了學校中心區的空間景觀構架,結合並聯在兩側的建築,達到步移景異的多層次景觀效果。同時本身也成中心區的一個重要景觀。南北向景觀軸串聯起南側辦公主入口,行政辦公及實驗樓、中心區綠化廣場、教學樓、學生公寓及過街天橋各處節點,此軸線上景觀設計強調建築對景和空間收放變化以及城市空間尺度的結合,同時注重各建築景觀的均好性,以達到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

校區綠化本着因地制宜、重視功能、突出科技人文內涵的原則,結合建築佈局,採用幾何花壇、樹陣廣場、規則草坪和富有靈氣的人工水面等手法,通過多樣化的廣場、庭院地面鋪裝和雕塑小品來突出主體、引導人流、創造豐富的校園空間景觀界面。其中水體是校園中央綠地的主體,校區的核心綠化空間圍繞水體作文章,沿水邊設置親水平台和步行道,營造出宜人的風景和意境,校園周邊密植樹林,形成環校區的防護林隔絕了城市道路的嘈雜,更形成了一個寬闊的綠化面,將校園的建築羣包圍在其中,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校區,種植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儘量選擇本土樹種,喬、灌、草、竹、花的適當搭配,弧植於叢植相結合,自由與規則相對應以營造多樣化。多層次的綠化景觀。

在新校園,我們又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設立了警示牌,校園清潔優美,教室盆花粧點,廁所潔淨衞生,校園內無污染源,無違犯環保法現象。可以説,整個校園建設達到了綠化美化效果,實現了環境育人的目的。另外,學校還將加強生物園建設,學校綜合辦公樓建成後,樓前空地將建成綠地、花木、假山、水池、魚蟲為主的生物園。

Tags:精選 學校
熱門搜索
高二化學電解質教案及練習題 廣州天河區幼兒園入學報名指南 四年級作文動物寓言 我家窗前的小菜園400字作文 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 朋友作文450字 信息技術應用的課堂優秀教學反思 帶上信心上路初中作文 玉子 想進會計師事務簡歷要這樣寫 我們的李老師 夢想中新型汽車小學生作文500字 參觀魯能泰山酒業的四年級作文 冬季長跑比賽400字作文 我為爸爸豎起大拇指作文 我的母親550字優秀作文 五年級給遠方朋友的一封信 南開大學 聽聽秋的聲音小學生優秀詩歌 《習慣篇三》讀後感 七夕浪漫情詩 今天我們畢業了詩歌 人車路的對話小學生六年級作文 墨水的味道小學作文 春天的逸仙湖公園小學生優秀作文 我學會了搗蒜作文 驚蟄快樂祝福語 狗的啟發作文 體育專業畢業自薦信 大學機械類專業有哪些主要學什麼 升學宴的主持詞 優美的大學生現代詩歌 小學教育專業求職自我介紹 學前教育的論文題目參考 美麗的嵊泗列島作文 送給朋友聖誕祝福語 描寫老師的細節段落 五一的作文初二初三 胡適經典名言 曹雪芹的詩詞有哪些 珍惜資源小學生優秀作文 景觀專業畢業生求職信 我收穫勇氣作文 我的三愛-六年級作文 旅遊工作實習報告 把奶奶鎖住了作文500字 《舊唐書·徐堅傳》閲讀題答案及譯文 做一棵心安草的美文欣賞 我為全家做一次家務小學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