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的活動總結範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95W

經歷了有意義的活動後,想必你學習了很多新知識,這時候寫一份活動總結就很重要了。現在你是否對活動總結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的活動總結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的活動總結範文

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的活動總結1

隨着端午節的到來,我們主題活動也跟着端午節進行。我們的園本課程加入節日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學習,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傳統文化。

《端午節的粽子》是一節要利用多種感官去探索的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粽子用什麼材料及什麼步驟做的,所以我必須要讓每一個幼兒去實踐,去觀察,去感官;這樣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活動前一天,我通知家長帶一個熟的粽子來幼兒園。第二天,家長們都帶來了粽子,非常感謝他們的配合。

教學活動剛開始,我通過談話引入了粽子,並讓幼兒觀察粽子的特徵。並利用掛圖讓幼兒瞭解製作粽子的基本過程。而且還通過兒歌的形式,讓幼兒去理解(一個粽,四隻角,剝開葉,大口咬,各種味道真正香)。

在經過前面的鋪墊之後,幼兒都已經迫不及待了。所以就進入下一環節,讓幼兒自己去實踐;去感官。也許有的幼兒想直接吃,為了起效;將以小組形式進行,小組討論、觀察、品嚐。要讓幼兒真正瞭解粽子的製作材料及製作過程,所以在最後一環節是個人總結。讓幼兒自己描述粽子的味道。幼兒的回答各有不同,有的説是;我的粽子真好吃,裏面好多豆沙餡。還有的幼兒説;我的粽子形狀和你們的不一樣,我的像牛角一樣。

通過這樣多種感官的活動,幼兒才得到了收獲。同時,也知道了什麼是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實踐操作。

活動的第三環節就是以屈原的故事為主展開從而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屈原這個人物對於幼兒來説不熟悉,更不瞭解這個人物,所以我結合掛圖故事引導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從而使幼兒產生對屈原的敬佩之情。當孩子聽到屈原投江時孩子緊張的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為了使活動更加有效,我還給幼兒豐富了一些其它的經驗: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DD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整堂活動孩子還是比較投入的。

活動結束前,孩子們都很開心。我想他們的開心不是因為他們吃到了粽子,而是他們自己操作了、探索了、發現了;並通過自己的多種感官瞭解了活動的主要目的。

活動結束後是一個盥洗活動,不時地聽到孩子們在盥洗時唱着:“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敲鑼鼓……”我想這就是目標達成的最好的體現了。

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的活動總結2

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大豫初中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上級部署要求及學生實際,制定了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並組織實施,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又聞粽香”,我們圍繞活動主題開展了下列活動:

(一)走進端午

1、圍繞“又聞粽香”為主題,舉行了一次國旗下講話,同時宣佈“又聞粽香”系列活動開始。

2、各班出好一期“又聞粽香”專題黑板報。

3、學校團總支利用課間操時間在全校範圍內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介紹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瞭解,同時動員學生跟隨父母一起過端午系列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瞭解,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

4、校廣播播放《龍船調》歌曲讓學生欣賞。

(二)感知端午

開展了一次主題徵文活動。

1、要求初一初二每班2篇於6月5日之前上交團總支參加評比。

2、要求初一初二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隊員利用端午假期走訪自己周圍的居民,探究端午習俗並完成“又聞粽香”的小報。要求初一初二每班上交2份6月5日前交團總支進行評比)

3、各班組織一次主題為“粽葉飄香話端午”班會。

(三)品味端午

1、要求學生向自己的奶奶、媽媽學包粽子、品粽子,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同時在美術課上,讓美術老師結合教學實際和活動主題特開設一節學包粽子過端午的手工活動課。

2、與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進朋友間的感情。

學生們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了對端午節的認識與瞭解,增強了愛國情感和民族凝聚力。

幼兒園端午節主題的活動總結3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着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懸白艾、掛菖蒲、飲抹雄黃酒等。利用端午節,開展主題活動,既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潛力,又能增進兒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也是紀念屈原、秋瑾等先輩的特殊日子,能夠藉端午節,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

一是教師、家長、幼兒一齊收集資料有關端午節的新、老照片及相關聲像資料,瞭解端午節有關的知識和風俗習慣。並透過宣傳欄、家園聯繫欄、網站等多種宣傳形式,讓師生進一步感受到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增強幼兒熱愛祖國之情,鼓勵、引導幼兒走進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二是透過蒐集有關端午節的詩詞、民間傳説,蒐集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蹟,在班內分組交流學習,表達我們對他的懷念、崇敬、愛戴。

三是倡導熱心家長給與幼兒包粽子的指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粽子”,感受着民俗文化。食堂幫忙煮好。讓幼兒品嚐、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四是製作並相互贈送端午節賀卡,鼓勵幼兒動腦的同時也多動手,並互相傳達節日的問候。五是結合“六一”慶祝活動,各年級組組織幼兒舉行“繪美麗祖國”繪畫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透過“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感受過節的快樂,做中國人的光榮。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幼兒的文化底藴。在活動中讓幼兒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個性,進一步培養他們的主體參與意識、動手潛力和同伴間的團結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