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有關於閲讀的活動總結範文(精選7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4W

一個精彩的活動已經圓滿收官,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感覺我們很有必要對活動情況做一下總結。那麼如何把活動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於閲讀的活動總結範文(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於閲讀的活動總結範文(精選7篇)

閲讀的活動總結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課外閲讀的總量和分量作了明確規定,“九年課外閲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應完成145萬字的閲讀量。我們二年級語文組圍繞 “閲讀經典,收穫未來”開展了下列的課外經典閲讀活動。

一、設立專門的閲讀社團

通過設立專門的境地閲讀社團,在每週週四下午上課外閲讀課。由二年級組的語文老師輪流輔導學生,指導學生進行經典閲讀,保證了學生在校內的閲讀時間和閲讀質量。

二、推薦學生閲讀好書,設計填寫《閲讀記錄表》

教師給學生推薦一些閲讀書目,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閲讀,閲讀的同時進行設計填寫《閲讀記錄表》。如實地填寫記錄自己每天閲讀的內容、摘抄課外讀物中的好詞好句、根據自己的閲讀書寫自己的閲讀感悟。推進學生積極閲讀課外經典書目。

三、期末進行閲讀評價

把學生的閲讀設計到期末測評的項目裏,通過多種的測評方式,測評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督促學生多多閲讀課外書。

四、設立班級圖書角

倡導學生主動在班級捐獻課外圖書,在教室的走廊上設立專門的圖書角、圖書櫃存放學生所捐的圖書。讓學生利用下課的時間自己借閲班級圖書角內的圖書,提高學生的課外閲讀量。

閲讀的活動總結2

“多讀書、讀好書”、“營造書香班級,享受書香人生”,這些理念,隨着學校組織的書香校園經典閲讀活動的開展,已經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

我們二(2)班有組織的閲讀活動也有有組織地進行着,現在小結如下:

一、人人蔘與,蓬勃發展。

全班同學人人蔘與,熱情高漲,活動內容從古詩詞開始,現在擴展到世界名著、百科知識等,每個同學都把自己看過的好書放到班級圖書角中與同學們分享。根據學校安排,組織學生閲讀並寫好心得與同學們交流讀書成果。現在,班裏的同學基本養成了樂於閲讀的習慣,書香氛圍濃厚。

二、暢遊書海,盡情遨遊。

有書共享,相互取長補短,同學們樂於展示自己的閲讀成果,增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與瞭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

三、書海泛舟,成果豐碩。

本次書香校園經典閲讀活動成果豐碩,學生不但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而且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同學們都説讀書能帶來快樂。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讀書活動使我們的班風、學風變好了,整個校園充滿書香,讓我們在書香中快樂成長吧!

閲讀的活動總結3

閲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羣文閲讀活動旨在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培養學生對閲讀的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開展活動時,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教學目的和活動方向。

結合本期工作,淺談幾點體會:

一、以興趣為基點,活動愉快進行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濃厚的閲讀興趣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按照活動計劃,我們先通過學校的宣傳,營造班級學習氣氛。環境能夠塑造人,人在特定的環境中會融入到這種氛圍中,自己的言行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在活動中。我們組織學生參觀少兒圖書館,瞭解圖書的分類。並介紹較為經典的文學名著,進一步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以一種温馨的人文氛圍,美麗生動的語言來“薰”他們。班級分小組展開讀書活動,更促使學生興趣的激發。

二、以品讀為主,把握好詞好句

“授之以漁”,指導閲讀。小學中年級的分析能力、比較能能力任然比較薄弱,好書不能把握,對好詞好句好不能辨別。有些孩子對經典的文字類沒有興趣,有的則酷愛繪本,連環畫。學生還未脱離稚氣,但又有些渴望。我們就從有插圖的經典作品入手,引導他們結合插圖理解,併發揮自己的想象,提升他們的思想內涵。從易到難,慢慢滲透過度到經典作品。

三、以筆記為翅膀,以積累為所得

筆記,是每位閲讀者的必備品,本次活動要求孩子做好摘抄記錄的好習慣,摘抄本可以畫上自己喜愛的插圖,或者漂亮的圖案。並在班級評比最佳摘抄者,優秀讀書筆記。通過展示,同學們互取所需,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和方法,有促進了同學釀好的閲讀習慣自覺的形成。

本期開展的閲讀興趣小組活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學生的閲讀能力有所提高,但這個過程也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相信在不斷的實踐中,不斷交流學習,不斷總結,我們會不斷進步,將閲讀活動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間。

閲讀的活動總結4

為了響應世界讀書日,4月22日,我們xx幼兒園在園長的號召和各班老師的帶動下,開展“我愛幼兒園”的親子閲讀活動。

我們xx幼兒園注重書香校園的建設,成功的成立了全民閲讀家長基地。作為父母,我們都期望孩子從小就愛上閲讀。培養孩子閲讀的興趣,要讓孩子愛上閲讀,我們可以考慮從以下幾點做起:儘早讓寶寶接觸圖書;選擇適合寶寶的圖書;讓書充滿每個角落!

早期閲讀可以從0歲就開始。從孩子一出生,我們就可以堅持每天給他讀點書。不管他能否聽懂,父母朗讀圖書的聲音,尤其媽媽的讀書聲,會帶給他們非常美的感受。只要他們藉由父母發現了書本的奧祕,自然就會耳濡目染,愛上閲讀。

在家裏讓書隨處可見,時不時的和寶寶一起翻一翻、摸一摸,盡情和寶寶在書海里暢遊。在這樣的環境裏,寶寶就會更早地對讀書產生興趣。

我們相聚小(1)班,和孩子一起讀書,養成共同讀書的好習慣。

家長互動環節:

浩浩爸爸給我們帶來了動聽的《母雞羅斯》的繪本。許xx媽媽講了《大衞去上學》的故事,就和我們上幼兒園一樣真的有趣極了。

妍妍和爸爸共同給我們閲讀了一本有趣的故事繪本。馬xx媽媽的故事,讓大大小小的耳朵都豎起來了。

我們大聲的説出了我們對幼兒園的喜愛,有的喜歡幼兒園的飯菜,有的喜歡幼兒園的老師,有的喜歡幼兒園的玩具,有的喜歡在幼兒園扮演小醫生,等等。

最後,我們還一起拍了一張幼兒園全家福。

激發孩子閲讀的興趣,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是送給孩子一生的禮物!

閲讀的活動總結5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閲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讀書,尤其是讀好書,是與先哲的一種對話,亦是滌盪心靈、塑造完美人格、提高文化品味的一個重要途徑。樂讀者,可嗅得墨香;善讀者,可嚼出智慧。正如教育家霍姆林基所説的那樣:“我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也如新教育實驗的倡導者朱永新所言:“理想的教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淨化自己的靈魂,昇華自己的人格。實施有效的人文教育,一定要讓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習慣。”可見閲讀對於教育的作用之大了。開展閲讀興趣小組活動就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

本學期開展的閲讀社團活動,承上學期興趣小組工作的優點。在開展過程中,老師針對上學期存在的不足,結合本學期的實際作出相應調整。着力讓學生親近書本,喜愛書本,閲有所思,閲有所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從中獲得廣博的人文知識,包括中國豐富的文史知識,從中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主要體現在:

一、培養了學生對閲讀的興趣。

參加興趣小組的同學,有一部學生分本身就對閲讀充滿了興趣,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參加閲讀社團活動的。因此,培養學生對閲讀的興趣是組織閲讀社團活動的首要任務。在本學期的閲讀社團活動中,我們大膽使用課外材料,以新的切入點進行閲讀教育,並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授課,例如演講比賽、辯論賽、閲讀小遊戲等等。使學生感覺到閲讀是一件好玩又有趣的事,從而對閲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拓展學生的閲讀知識面。

學生對閲讀知識的瞭解主要是通過課本教材的知識傳授,但隨着各種知識的普及,很多時候對我們生活起實際作用的閲讀知識書本上並不一定有,所以在活動中拓展學生的閲讀知識面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我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各種閲讀資料來豐富學生的知識,比如閲讀各種報刊雜誌等,讓學生多接受生活中的閲讀,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閲讀的實用性!

三、增加學生各種閲讀方式鍛鍊的機會。

廣義的閲讀還包括默讀、誦讀等等,我們要儘量創造條件,給予學生更多的閲讀條件和閲讀方式。説道底語文還是一門語言課,因此能説會説才是真正的重點,因此我們在進行活動的時候要注重進

行口語交際,它在某種程度上會輔助閲讀和語文水平的提高。

四、豐富了學生的第二課堂。

從素質的角度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他們的生活不在僅限於課堂上,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樂趣,更有興趣學習了。

開展閲讀社團活動以來,我們發現學生們對閲讀興趣,語文學習興趣都有一定的提高,在其他綜合素質方面也表現出更加積極的態勢,學生喜歡這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模式。我們要以此為基點,貫穿小組主題於其中,讓學生在樂中求知,真正的得到學習和鍛鍊,在閲讀和其它綜合素質方面得到進步。

本學期閲讀社團活動已落下帷幕。繼承上學期興趣小組工作的優點,在開展過程中,針對上學期存在的不足,結合本學期的實際作出相應調整。着力讓學生親近書本,喜愛書本,閲有所思,閲有所得。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從中獲得廣博的人文知識,包括中國豐富的文史知識,從中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但倒推而及,思其細節,我們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不免有些許遺憾。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思想及其閲讀所需,爭取顧及每位學生。同時,嘗試採用更多的方法讓學生提高對閲讀的'認識及閲讀興趣。相信,只要繼續努力,我們一定能讓學生初步養成終身閲讀的好習慣。

閲讀的活動總結6

2016年9月,二(5)班的孩子變成三年級的中年級學生了,班級“誦讀”活動按照“規定+自由”誦讀的方式繼續進行,且不亦樂乎。

一、珍惜晨讀時光,誦讀堅持不懈。

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句古訓到了現在家長、學生身上並沒有明顯的實用感。那麼,喚醒家長和學生的誦讀積累思想得從實際入手。2013學年第二學期的家長會上,我調查各位家長:孩子一學期中,你陪伴經歷的事情有哪些,孩子的哪些事容易讓你上火?其中不少家長説“背誦古詩文,迎接考級”。我藉機引導家長正確認識“誦讀經典打的是童子功”,對孩子的成長影響長遠;同時,告知“誦讀”的事情是日積月累的過程,急功近利式的誦讀會引發“孩子、家長、教師”的不和諧,所以在確保考級的情況下,我們要尋求“誦讀”的時機和時間,那麼最好便是在晨讀20分鐘。在各方思想取得統一的情況下,各方面細節得到位,比如:領誦的孩子的選擇、晨讀材料的準備、晨讀時間的保證、晨讀效果的考核等。

週一誦讀經典“課文語段”,週二“唐詩宋詞”,週三《三字經》,週四“成語薈萃”,週五英語誦讀,每天內容不一樣,每天的領誦者都是孩子自己選拔的,每天的時間保證則用鼓勵為主,每天的誦讀方式是“大聲誦”。這樣下來,每學期誦讀考級的時候,班上像背課文一樣背二十多首詩詞的學生越來越多,需要家長督促的學生越來越少。每天20分鐘,持續着進行,產生的效果是“琅琅上口”、“牢記心口”。

二、靈活中午靜校靜讀時光,與好書親密接觸。

記得接班後孩子的閲讀狀況——聽故事還好,看書似乎不喜歡。那就引導他們捧起一本本好書,讓他們從書中找到發言的權利並得到肯定。從最初的中午不斷推薦好書,講故事,到後來每個中午一起看書,推薦好書,交流好詞好句……從最簡單的讀書、品書開始,及時肯定,引導讀書。這一學期,班級裏200多冊的圖書學生都翻遍了,有些孩子回家説想看一些書籍,於是家委會給班級購入了60多冊新書,班級裏的書看完了,孩子們的中午是自由的,可以到圖書館呆着。讀書,向來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只要孩子們在書香飄逸的教室裏、圖書館裏,他們總會有所得的。

三、讀書課上“30+10”,相互成長

讀書課,是師生分別閲讀、交流的時間,沒有固定的讀書書目,只有一本《閲讀力測試》的書籍,每個月兩次《閲讀力測試》,一次師生各自的好書交流,意在營造一種“你我都是讀書人”的氛圍,相互交流,分享故事,學習交流的方式。如果是閲讀力檢測,同樣學生30分鐘閲讀、練習,10分鐘反饋訂正;如果是分享讀書故事,那麼學生分享30分鐘,老師帶來10分鐘,老師的時間比班級學生的平均時間要多,這樣安排重在引導,年級越來,老師則會逐漸成為聆聽着與討論的參與者,但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也是一個美好的進步過程,需要時間。

四、課外閲讀功夫:每天30分鐘保底,雙休日讀書卡

為了保證學生的閲讀量,我給每個家長推薦了“好書單子”,家長要做的就是根據孩子的閲讀能力,保證孩子要讀的書要有。孩子們要做到的就是一週讀完一本書,這本書週末要以“讀書卡”的形式呈現,讀書卡的製作,我給孩子提供了幾種方案,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去選擇與設計。方案1:以摘錄“好詞好句”為主的;方案2:以“人物圖”為主的;方案3:讀後感為主的。

這樣的做法,這學期基本在延續,但是因為“會議”等突發事件,靜校時間看書以“自讀為主”,“讀書課”也因為突發事件而錯過多節,其他的兩件事堅持做的比較好。下學期,中午靜校時間的閲讀效果有待提高,習慣了“師生共讀”的歲月,當“自讀”時怎樣更有效,還需從學生中汲取更好的舉措。

閲讀的活動總結7

閲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也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所以我覺得學校和老師佈置的“親子閲讀活動”真的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親子閲讀是一種既能給孩子也能給家庭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同時,也是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學習方法,閲讀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習慣。通過此次活動,我有以下一些感悟:

一、親子閲讀貴在持之以恆。在思宇很小的時候我就給她買各種圖書,心情好的時候能陪着他閲讀,但是總不能持之以恆!多些時間給孩子,少些時間給電腦和電視,少些時間做家務。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給予我們的孩子!其實孩子也不會剝奪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二、把閲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閲讀環境。思宇現在最喜歡的就是奧特曼,所有關於奧特曼的故事,拼圖,玩具他都非常喜歡。一開始我感覺這是不是不太好,所以總想辦法去引導他向其他方面發展興趣,可是效果並不理想。後來轉念一想,為何不能因勢利導,索性利用他的這個興趣去發展某些方面的能力呢,於是利用給他將奧特曼故事的時候,教他學會了不少常見字,並且也學會了準確地使用連接詞,比如“因為…所以”、“而且,並且”、“或者我們可以這樣呢”等等。

三、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閲讀機會和形式。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他喜歡的閲讀方式是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翻翻那本。對此,我想不必過多的去管他。通常,在這一階段,只要是孩子願意把一本書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就應該感到心滿意足了。因為,這類表現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閲讀心理,是孩子在閲讀求知的道路上邁開重要一步的標誌。適時的對孩子的閲讀提出要求,保護好孩子閲讀興趣,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閲讀環境。

聽孩子回來説,他對於在全班同學面前説故事感到不好意思,我想可能是在家缺乏讓他給家人講故事的經歷,所以在這方面我會多注意讓他多一些鍛鍊的機會,相信他不久會有這份自信與同學們分享他的故事的。我也會堅持陪他繼續這場意義非凡的親子活動。

老師的話:孩子的歷練是需家園雙方共同為他搭建成長的舞台的,相信在親子閲讀過程中家長與孩子一起共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