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打造高效課堂工作計劃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38W

篇一:打造高效課堂工作計劃

打造高效課堂工作計劃

大力推進“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切實推進教與學方式轉變、實施課堂評價方法改革、規範教學行為的重要舉措,是提升教師專業水平、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對我校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為此,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課堂為主陣地,以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為目標,以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機制。牢固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進高效的學;通過學習、展示、交流、合作、拓展等策略,促進教師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等能力的持續提高,形成靈活多樣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方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思路:

立足學校現實,圍繞“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創建高效課堂”和“優化校本教研”三個重點工作開展學校教科研工作,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創建高效課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辦學品味。

三、目標任務

1、構建高效課堂,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逐步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整體把握能力以及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研究能力。

2、構建民主、和諧、開放、富有活力的課堂,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學習能力,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習效率。

3、以課堂評價方式的改革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優化教學模式促進備課方式的轉變,以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逐步實現課堂效率高、教學質量高、學習效益高的目標。

4、引導教師繼續深化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師理解課標和把握教材的能力;通過教學有效性的實踐和改革,逐步形成學校靈活多樣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益的顯著提高。

5、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促使教師準確理解課標要求,系統掌握教材的編寫體系和特點,確保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和加強新課程教學實踐,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高效課堂領導小組

組長:張彩軍

副組長:杜慶元 趙英民

組員:全體老師

五、工作要點及措施

規範科學的教學常規管理一直是我校的管理亮點,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做細做實常規管理工作,夯實教學各個環節,使教學常規管理進入規範化、科學化軌道,提高常規管理的檔次和水平:

1、端正教育教學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證開齊學科,開足課時,不出現課時偏差。上好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上好音樂、體育、美術、勞動技術、衞生、地理、生物等課保證非考試科目的教學質量。結合我校我鄉的實際,進一步完善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制訂教學計劃,開展好課堂教學活動。

2、加強常規教學的精細化管理,落實常規教學基本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修訂和完善《東黃坨中學教學管理常規及評價辦法》,堅持經常,抓好常規教學過程管理。每月進行一次常規工作檢查,並不定期進行抽查。每次檢查後要有分析總結,檢查結果張榜公佈,並納入教師崗位責任制。

3、備課。個人備課要堅持從學生實際、教師自身實際出發,並超前備課一週,製作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設計方案。學期初和期中進行兩次集體備課。制定集體備課計劃、有時間、內容、中心發言人、負責人。

4、上課。優化課堂教學,深入開展教學實踐研究。堅持以夯實“雙基”為重點,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調動學生積極有效參與為手段,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完成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交給學生學習方法,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堅決實行執學案教學。

5、作業佈置與批改。強化學生的訓練和輔導。學科任課教師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做好當堂訓練、日訓練和單元訓練。教師佈置作業時要因人而異,分層要求,分層評價。學科任課教師每單元要自命出高質量的基礎訓練和綜合訓練題。批改要形式多樣,面批比例要佔三分之一以上。每週的“三清”材料要及時整理保存。

6、課外輔導與活動。 成立特長生學習小組┲貧ㄌ爻ど培訓計劃。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活動,使特長生得到培養。成立興趣小組等課外活動組織,定期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特長,張揚學生的個性,豐富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全面發展。制定學校和專任教師“培優補差”計劃,建立學困生成長檔案。建立任課教師包保學困生制度,實施學困生的考核驗收和提高獎勵機制。

7、學業成績考核考察。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把平時考核、單元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結合起來,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的考核。做好期中期末片聯考工作,及時分析總結,客觀查擺問題,不斷改進工作。

六、認真開展好專項教學活動。

1、在學生中開展課前預習學教案活動,建立“預習問題本”。

2、繼續開展好“新世紀師生讀書工程”,確保課時安排,制定計劃,同時加強筆記質量。積極參加局裏組織的研討活動。

3、繼續開展40週歲以上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 、

4、開展“校內優質課”評選活動。

七、深入開展教研活動。

繼續開展“高效課堂改革”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校內按年級組每週組織一次教研活動。做到定期、定人、定主題。開展“校長談課改,教師説課改”活動.

八、重點工作分月安排

九月

1、擬定新學期教科研工作計劃、教研組、課題組工作計劃

2、召開教研組長、課題組長會,佈置教科研工作

十月

1、進一步加強理論培訓,進一步深入課例研究。

2、各年級教研組圍繞研究主題人人上研討課活動。

3、開展聽推門課活動。

十一月

1、各教研組圍繞研究主題人人上研討課活動。

2、組織全體教師參與的“我的教學亮點”活動。

十二月

1、進一步加強理論培訓,進一步深入課例研究。

2、教研組整理高效課堂建設研討課例相關資料、撰寫階段性小結。

3、開展聽推門課活動。

一月

1、組織期末複習考試、質量分析

2、學期教科研工作總結

篇二:高效課堂活動方案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有效課堂”的探索歷來是我校的.教育教學重點。在省“五嚴”背景下,結合市局關於“有效課堂”主題研究活動的文件要求,併力求探索有盛中特色的課堂教學新路子,打造

出一批有效課堂,推出一批有效教師,總結出一系列有效經驗,經研究決定開展“有效課堂”主題研討活動,努力打造“活力課堂”、“生命課堂”、“高效課堂”。具體方案如下:

一、組織管理

1. 學校成立“有效課堂”主題研討活動領導小組,統籌規劃,科學安排,嚴格管理。

組長:張建華 副組長:宋建祥 張志明

組員:吳糧鋼 史雷春 陳 亮 王金根 吳春良 陸 勇 陶興榮

2. 教務處主要負責計劃方案的制定,教研組、備課組活動安排,調研課、示範課、研討課的安排,教師隊伍建設,校本課程開發,及各類競賽及考試研究。教科室主要負責課題研究,課堂觀察,講座沙龍,徵文及推薦工作。

二、研究目標

1. 通過“有效課堂”的系列研究,探尋提高課堂效率的途徑和規律。

2. 通過引導教師開展“有效課堂”的實踐,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3. 通過“有效課堂”的探索,營造有特色的教研文化。

三、具體工作

1、強化備課組制度,提高教學各環節的有效性。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備課組是實施教學工作的最基層單位,是保證並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基礎,是學校實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與課堂教學實際相結合的關鍵環節之一。為了提高備課組活動的有效性.

我校規定:備課組活動必須做到“四定”:

(1)定時間:每週活動一次,如有特殊情況,由備課組長臨時召集。

(2)定主講:每次活動,均由一名教師擔任主講,其他成員應積極參與,暢所欲言,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3)定內容:每次活動,必須對上一週的教學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對下一週教學的內容、教學進度及教學重點、難點等要求做到基本統一;每逢測驗、考試時,還要對試卷的出題要求進行討論,對測驗、考試的結果進行分析。

(4)定地點:每次活動的地點要基本固定。

備課組的教學要求要做到“五統一”:

(1)教學進度統一;(2)教學內容統一;(3)教學的深度、廣度基本統一;(4)作業佈置的內容基本統一;(5)測驗、考試統一。

2、認真組織各類課堂調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1)調研課:在校長室的領導下,有序地在各年級中開展課堂調研活動。高三年級在九月份完成,高一、高二年級爭取在十一月底前完成。

(2)示範課:總結、推廣成功的課堂教學經驗,組織各級各類學科、學術帶頭人、aa級和a級優質課教師、百節好課教師、示範課教師、教研組長等開示範課,讓骨幹教師有展示的機會,讓青年教師有觀摩學習的機會,示範課開設時間一般在學科教研活動時間。

(3)課堂觀察研討課

各教研組推薦1~2名教師為代表,作為本教研組本學期的課堂觀察研討課開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