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有關學生調查報告合集5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9W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學生調查報告合集5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調查時間:20xx年4月15日

調查對象:馬額街辦塚王小學5、6年級部分學生家長

調查人數:16人

收回有效問卷:16份

調查數據分析:

1、 有100%的家長認為孩子應該閲讀課外書,並且認為閲讀課外書不會影響學習。

2、 在被調查的16名家長中,有14名家長為孩子購買過課外書,佔87.5%。

3、 所有的家長都願意重視孩子課外閲讀的指導,但是能夠與孩子交流讀後體會的只佔到18.75%,有56.25%的家長因為沒有時間而不與孩子交流體會。

4、 認為自己孩子非常喜歡閲讀課外書的有8名家長佔50%;認為自己孩子對閲讀課外書比較喜歡的有5名家長,佔31.25%;認為自己孩子對閲讀課外書一般喜歡的有3名家長佔18.75%。沒有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喜歡閲讀課外書。

5、 擁有10本以上課外書的學生有6人,佔37.5%;擁有5——10本課外書的學生有4人,佔25%;擁有5本以下課外書的學生有6人,佔37.5%。

6、 閲讀過10本以上課外書的學生有5人,佔31.25%;閲讀過5——10本課外書的學生有6人,佔37.5%;閲讀過5本以下課外書的學生有5人,佔31.25%。

調查的結果

從調查內容及數據彙總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家長對孩子的課外閲讀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認為課外閲讀很有必要進行。但是,大部分家庭缺乏讀書氛圍,家庭藏書不夠或者根本沒有。家長知識的侷限性以及生活所迫,不能夠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和指導。由於農村家庭經濟收入相對較少,給孩子購買的課外書數量也很少。同時也限制了孩子從課外閲讀中獲得知識與樂趣。

從兩道簡答題的回答情況來看,大多數家長都會將孩子閲讀課外書的時間安排在完成家庭作業後或者週末閒暇時間。也沒有具體的時間安排。對於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家長還是沒有給出些具體的方法。看來對於農村孩子來説課外閲讀量還是太少了。

建議學校爭取資金建立圖書館,讓學生來借閲。或者在課程表中設立閲讀課,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閲讀。或摘抄好詞好句,或寫讀後感等。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意義與目的

閲讀是學生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發展思維、鍛鍊能力、成長德行的主要途徑之一,從小培養學生自主閲讀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意義非凡。《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對閲讀的要求是: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在閲讀中積累詞語;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厚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感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閲讀淺顯的文言文;九年課外閲讀的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對於課內閲讀,老師們都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課課清、人人讀。但課內閲讀遠遠不能滿足課標的要求,所以,加強課外閲讀量勢在必行。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閲讀,還需要我們對當前中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進行調查與研究,分析與總結,以便更好地進行課外閲讀指導,提升閲讀實效。

二、調查內容

主要研究九年級學生的課外閲讀習慣、現狀和家長、老師、學校對學生閲讀的態度、影響等。

1.瞭解九年級同學課外閲讀的習慣。如:喜不喜歡讀課外書?為什麼要讀課外書?

2.瞭解九學生所閲讀的書的來源。如:書籍來源是圖書館、閲覽室,還是父母購買?是同學互借等

3.瞭解九年級同學課外閲讀的時間和閲讀量。如每天能看多少時間書?具體閲讀量是多少。

4.瞭解九年級學生的家長如何對待他們的課外閲讀。如:家長是否贊同孩子讀課外書?家長是否陪同孩子讀書等。

5.瞭解九學生閲讀的障礙是什麼。如:沒有時間、缺少方法等。

6、瞭解學生看書類型,瞭解學生對學校開展讀書活動的建議等。

三、調查的對象

為了科學、有效地瞭解我校九年級學生課外閲讀現狀,我們對660名九年級學生進行問卷及口頭訪談。發放調查問卷668份,有效問卷660份,同時對不同户籍、性別、各成績段學生進行了訪談。

四、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以下兩種方法:

1.問卷法

本次調研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選擇題為主。採取不記名答卷的方法,使所有抽樣的學生在答卷中消除了顧慮和心理負擔,使本次調查獲得了比較可信的第一手資料,其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較高的可信度。

2.訪談法

我利用課外時間,對九年級12個班進行了走訪,隨機抽樣進行訪談,並如實、準確地記錄下訪談資料。

五、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對九年級學生的課外閲讀調查涉及課外閲讀的興趣、習慣、存在問題、影響因素等幾個方面,下面根據調查情況進行調查結果呈現和分析:

(一)九年級學生對課外閲讀的興趣較濃厚

關於閲讀興趣方面,有75%選擇“非常喜歡”、21%選擇“比較喜歡”、3 %選擇“一般”;39%的同學平時能“主動閲讀”,61%的同學在“老師要求”下讀書;60%— 80% 的同學覺得讀課外書很有意思,可以學到知識。15%的同學覺得讀課外書具有消遣性。

在訪談中,學生普遍反映較喜歡的閲讀方式有“小組閲讀”和“個人默讀”“表情朗讀”。

(二) 受應試教育及升學壓力影響,九年級學生閲讀時間十分欠缺

30%的學生每天讀書在20分鐘左右,8%的學生在半小時左右,25%的學生在10分鐘左右,每天沒時間讀課外書的佔到37﹪。

(三)九年級學生閲讀書目較單一

受升學壓力影響,學生閲讀教輔讀物佔到70%。科普類只佔8﹪,故事類佔到16﹪,其他6﹪。可見我九年級大部分學生閲讀呈現單一化趨勢。

(四)家庭對孩子閲讀的影響

家庭藏書50冊以上的家庭佔45%,20—50冊的家庭佔40%,20冊以下的家庭只有5% ,説明我校九年級大部分學生家長認識到閲讀的重要性 。家長對學生課外閲讀的態度支持孩子讀書佔38﹪,不支持不限制佔33﹪,反對讀課外書,認為影響學習佔29﹪。這與九年級學生面臨中考,學習壓力增大、負擔沉重關係很大。

(五)影響我校九年級學生課外閲讀的因素

1.課業負擔過重,沒時間看書是目前影響學生閲讀的最大因素。在調查中,90%的學生認為閲讀的最大障礙是功課太多,沒時間看書。

2.書源單一,我校九年級學生有60%的學生只讀自己購買的書,或與同學借閲,因各種因素影響,圖書館的作用未充分發揮。

3、家長對孩子閲讀方面的重視還不夠。調查中發現,50%的學生家長不能定期為孩子購買圖書,並且家中藏書較少。家長本人也沒有閲讀的習慣,不注重家庭中讀書氛圍的營造。

4、部分學生追求淺閲讀,即簡單、輕鬆、實用、有趣的閲讀,對文章內容只知大概,而不去細細揣摩。個別學生滿足於故事、漫畫帶來的視覺驚喜與消遣,對於故事本身的教育意義及文學價值缺乏思考。部分學生對文學名著敬而遠之,束之高閣。

5、雖然我校每學期都為學生設置有讀書卡,寫讀書筆記,但讀書方法指導較少,具有無序化、盲目性的欠缺。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去讀書,自願或自覺讀書的很少,未養成自主讀書的習慣。

6、九年級學生的閲讀量遠遠未達到課標要求。課標要求九年級閲讀量要達到400萬字,通過調查,只有5%的學生基本達到了課標要求閲讀量,而95%的學生都不達標。對語文課標推薦的名著只有9﹪的學生做過全本閲讀。

 六、整改措施:

針對當前現狀,我們擬採取以下整改措施:

1、教師首先應該保護學生自主閲讀的興趣。無論課內課外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自主閲讀,及時寫出自己的感悟、體會。

2、教師要努力尋找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的結合點,根據主題單元的內容,教給學生自主閲讀的方法。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科活動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自己角色,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研究者。及時給學生推薦相關的、適合學生閲讀的課外讀物,以課內閲讀帶動課外閲讀。

3.教師要給學生自主閲讀的時空,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推薦書目,介紹新書,交流心得。設置班級“讀書檔案表”,做到篇篇有名句、一日一記、三日一誦讀、一週一好書、一月一交流。每月評選“詩文誦讀大王”“讀書之星”,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學習、提高。

4、每週抽出一節語文課,或利用晨會課,讓學生閲讀自己帶的書籍,或交換書籍閲讀;課間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之間自覺交流讀書體會,或教師與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形成良好的學風,調動學生的閲讀慾望。

5、鼓勵學生相互借閲,對借閲率高的學生予以表彰;督促學生到學校、街道圖書館、書店等地去借或租書,鼓勵有條件的同學在網上閲讀。建立了班級佳作園地,以寫促讀,把同學的優秀作文都貼到佳作園地上,與同齡人交流,促進學生的寫作興趣。

6、向學生推薦課外閲讀書目。如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唐詩宋詞精選》、《論語》、《讀者》、《意林》、“四大名著”、語文課標要求閲讀的中外名著等,引導學生指定長遠閲讀規劃,堅持長期閲讀。

7、教師與學生同讀一本書,為學生樹立誦讀的榜樣。激起學生的閲讀興趣,隨時與學生交流閲讀體會,幫扶着學生讀完一本本有價值的書。

8、家校溝通,借用家庭力量激發學習動力。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和聯繫,讓家長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幫助並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家長每天與孩子一同閲讀不少於20分鐘,每週帶孩子逛一次書店,每月瀏覽一本孩子閲讀的書籍,做到經常性地與孩子交流溝通等。

9、加強課外閲讀的指導。通過讀書講座、沙龍、文學社、校報等平台,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讀書效率。

10、教會學生學以致用,將讀書所得運用於口語交際、閲讀理解、寫作,以培養學生持久的閲讀興趣。

七、結束語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做為一名引領學生閲讀的教師,自己首先要做一名虔誠地讀書人;在和學生共同讀書的過程中,還要“授生以漁”,教給學生實用的讀書方法,鼓勵學生終生與書為伴,好讀書,讀好書,讓書成為學生人生路途中的“指路明燈”。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調查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抽象調查

前言介紹

愛情這個古老而又永恆的話題,一直是大學校園裏的一道風景線。我們對適度和理性的大學戀愛是理解和祝福的,但我們仍要提醒熱戀中或已經迷失的同學們:大學是裝載我們人生“知識之手”的黃金時期,是決定我們未來發展的關鍵階段,學習和戀愛是大學生的任務。學習之外,戀愛亦是熱門話題之一。針對上述情況,我們特此對本大學生的基本戀愛進行了調查,有了3種看法。

第一種.大學生不説等什麼時候?等30好幾談啊?現在連小學生都開始談了,到大學生的時候説不定都結婚了,還等什麼啊!想單身一輩子啊?

第二種.順其自然,遇到合適的就談:大學裏談的還比較單純;大學時間裏空餘時間比較多;沒成功也可以積累經驗。

第三種.談戀愛不是説該或不該,而是要不要的問題。

調查內容

1.你正在談戀愛嗎?

調查統計42%的同學正在談戀愛,而58%的同學沒有談戀愛。其中22%的大一,36%的大二和42%的大三同學正在談戀愛,説明很多人在大學談戀愛,而且人數還不少。

2.你的初戀是什麼時候?

調查發現有17%的同學16歲以下就開始談戀愛了;初戀在17~18歲的同學佔23%;19~20的佔20%,加起來有60%的同學是早戀的,足以説明早戀問題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3.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調查中“相貌好”佔19.5%,“人品好”佔14.6%,“和自己志趣相投”佔26.8%,其它的佔了2.4%,並且恰好理由都是“對他(她)好”。人品的好壞左右着大學生選擇戀愛對象

4.你想在大學裏談戀愛或者你在大學裏談戀愛最初動機是什麼?

調查發現10%同學是因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覺得自己沒面子才開始談戀愛的;30%的同學則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上的寄託,很多同學都是背景離鄉來到這裏求學,遠離父母,即使想傾訴也不現實。所以只好向身邊的朋友傾訴,此時愛情就將是生活中一個很好的依附。15%的同學是因為對方的追求激烈,不好意思拒絕;45%的同學是由於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

5.就大學生談戀愛的影響,你怎麼看?

調查表明55%的同學認為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20%的同學認為學習生活更有動力,此類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戀愛觀,能正確處理學業與愛情的關係;8%的同學認為只有“兩人世界”,脱離羣體;17%的同學認為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

6.你對戀愛的態度是什麼?

調查發現63%選擇的是“順其自然”;.27%選擇的是“共同努力,堅持到底”;10%選擇的是“有了更好的換”,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7.如果戀愛失敗時,你認為對你以後的學習生活意味着什麼?

調查發現92%同學能正確面對失戀。其中有52%的同學認為可以以後的戀愛積累經驗;13%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可以再找一個;14%的認為此可以理解,集中精力去學習。

個人感言

在我看來,愛情是一種過程,一種成長的過程。每個人或早或晚都回接觸它。我們不應該通過一些流行的歌曲和優秀作品來理解愛情。高中時候父母關的很嚴,很多同學把美好的願望留在心中,等到大學寬鬆時去實現。如果有人選擇了愛情放棄了一切,這是不明智的選擇,可能會把自己的大好前途給葬送。這就面臨了一個問題——怎樣處理好學習和愛情的關係很重要。我的原則是該愛的時候盡情的愛,該學習的時候認真的學習,不能因為別人愛情而埋沒別人,在處理好人際關係上要處理好兩者的關係,不要因為愛情而沒了朋友,不要因為朋友沒了愛情,所以對大學生來説處理好戀愛中的各種關係是對愛情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祝福,更是對未來人的祝福。

對於這我的意見是

1.加強大學生的健康,科學的性知識教育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這可通過利用板報,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卡拉OK,各種文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也可通過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加強學生成才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説,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是一種精神文化現象。從這一意義上説,校園裏出現的不良消費所造成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它不僅加重了學生家長的經濟負擔,影響了家長和學生的感情;還在某種程度上扭曲了校園人際關係,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對學生個人來説,這一時期形成的道德觀念可能會影響他一生的消費行為,並且與其人生觀、價值觀、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關。所以,中國當代大學生消費問題值得重視,而且刻不容緩!

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特別是貧困生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瞭解他們目前的消費情況,以期挖掘潛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筆者對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等面向全國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和訪談。接受調查共320人,平均年齡20、8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2、方法:一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預試、反覆修改後形成,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發145份,有效問卷138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讓各大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110人,問卷做到了隨機發放;三是一對一談話或座談會等形式獲取信息,進一步瞭解被調查者的消費心理和價值取向。訪談的方式隨機選擇了願意接受訪問的65人、三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3、資料處理:全部原始數據採用EXCEL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35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3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見圖1)

2、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説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92%,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4、“遊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着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遊兩次,跟集體出遊或是與三兩好友同遊。另外,調查中佔30%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35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具體見圖2)

5、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裏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具體差異見圖3)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貧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鍛鍊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20xx元居多,而貧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25%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詳細可見表)

8、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於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為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三、結論與討論

1、結論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接軌。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羣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2)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温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部分手頭寬餘的學生還手頭上還會擁有一些如照相機、MP3等數碼產品。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4)戀愛費用支出過高。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為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也會導致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形成,容易讓大學生們認為愛情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戀愛支出過高的現象應制止。

(5)貧困生的消費水平雖然偏低,但消費構成比較合理。貧困生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用的資金來源除了家裏提供之外,還有國家、社會資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為他們的錢得來不易,故他們會對生活的各種開支精打細算。他們主要的花費在於飲食、生活用品和學習充電方面。另外,由於對接觸社會的要求更為強烈,他們能夠把握到社會一定的消費動向,而能否擇優地去跟隨。

(6)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

2、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羣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1)社會不良消費風氣影響。首先,學生的高消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目前,社會上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着透支的消費方式,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鋭觸角的羣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

(2)校園錯誤消費氛圍的催化。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裏面一般都是同齡羣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羣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對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就算有類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夠或教育意義不強。

(3)家長不當消費觀念的延伸。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傳統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自身沒有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們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穿好,吃好,玩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四、對策與建議

1、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要在社會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學生們對自身的消費現狀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學生活中就要注重養成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良好的消費習慣。要強調“合理和適度”消費,提倡“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注意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自覺抵制不良消費風氣影響。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羣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貧困生應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貧困生們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羣體,消費能力是相對落後的,但是他們的消費慾望並沒有衰減。所以,貧困生更要注重正視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查中一位貧困生説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掃校道時,我會對走過的每個人微笑,因為我知道,靠自己雙手掙的錢是最光榮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貧困生應積極地面對自身情況,按切身實際分配消費。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於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5、大學校園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學校氛圍的影響對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但是,針對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的特點,在校內開展消費道德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説教,而應該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所以,我們在此呼籲學校方面應注重對大學生消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可以把勤儉節約這項中國的傳統美德加以發揚,能夠在校規、校訓上加以體現。這樣的措施不僅能使大學生們重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還能從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抓起,從而使廣大學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調查人員:五年級一班六組成

二、調查的時間和對象

20xx年12月25日下午,驕陽似火,天氣炎熱。我對酒店、超市、便利店裏使用的一次性香皂、牙刷、毛巾等等,做了實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調查的發現: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一)一:五花八門,種類繁多

這一點不用多説,現在的一次性用品已經是品種繁多,而且還在不斷地推出新的產品,這些產品從大到小,應有盡有好!

(一) 二:使用方便,價格低廉

這些一次性物品不用洗、不用修,用完就扔,而且攜帶方便[biàn],所以有許多人都喜歡使用。又由於這些一次性的物品材料都是塑料和紙,因而價位都不高,5元錢就可以買二、三十個紙杯。在一些百貨批發商店裏,很多一次性筷子、塑料飯盒散開擺在貨攤上供人選購。500雙一捆,批發價只要6元錢。每雙的平均價格只有0.012元,這低廉的價格吸引着許多餐飲業的小老闆。這也就是我們在小飯店裏用餐,用到的都是一次性的筷子、勺子的原因之一。

(一) 三:浪費嚴重,質量參差

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市場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450億雙,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僅北京一地,每天就消耗一次性飯盒、筷子80萬套;一年365天就是29200萬套。一雙一次性筷子重5.5克,29200萬雙筷子總重1606噸,摺合星期五下午一放學,我就和幾個同學一溜煙兒跑回家。我們用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飯後立即集合前往沱江河、商機廠及市區調查家鄉的環境情況。

我們首先來到了沱江河旁,這是流經我家鄉的最大的一條河了。可當我親眼看見那被污染的河水後,我非常吃驚。那些形容河水清澈的美妙語句根本就沒辦法拿來形容這條河了,只見河底佈滿了青苔、泥巴、紅色的蟲子和烏黑的像棉絮一樣的沉澱物。水面上漂浮着從廁所裏排出的糞便、塑料袋、蔬菜葉子、泡沫、包裝盒等雜物。我們一路走到商機廠(這裏白天是個家禽屠宰市場),這裏河水的情況更糟。河兩岸到處都是雞毛、

鴨毛、磚頭、煤渣、白天殺雞留下的捆雞的稻草,岸邊到處都堆滿了廢物。儘管夏天還沒到,偶爾我們都能看見蚊子和蒼蠅在空中飛舞。四周的黑泥土散發出一陣陣臭氣。就連為數不多的幾棵樹上還掛着許多冰箱用的泡沫和袋子,還有白天殺兔子留下的兔子腳。 在商機廠的一角,有許多稻草被堆成一團,正在燃燒着,散發出一陣黑煙,天空中就像蒙上了一層薄膜。我們路過一個建築工地,這裏晴天時只要一有車經過,就可以看見塵土飛揚的景象,抬頭看看,天空都被一層灰遮住了。

沱江河邊的樹木因為吸收不到乾淨水的精華都失去了生機和活力,滿身只剩枯枝敗葉了。再看看不遠處的小公園,這裏的草生長得十分茂盛,綠油油的,公園裏的樹都已經發出了嫩綠的小芽,有些都已經長出了翠綠的葉子。鮮紅鮮紅的茶花也向遊人綻開了笑臉。同在一個城市,小公園比沱江河兩岸美多了,這是為什麼呢?很明顯,這是因為沱江河受到了污染,而小公園呢,不但沒被污染,還得到了人們的悉心呵護。

為了我們能在一個清新、美麗的環境裏生存,我們應該從我做起,不亂丟生活垃圾,同時還要阻止別人亂丟垃圾。大家都行動起來吧。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木材3212立方米。這麼多的木材,都被用在看似不起眼的一次性物品上。這麼大的消費量,這樣觸目驚心。

收起的數字,最好地説明了這些一次性用品對資源的浪費。據統計,上海一年所有丟棄的賓館“六小件(賓館提供一次性的用品)”總重量達1814噸,每年為了處置這些“六小件”要投入近百萬元。這説明,這些物品不僅僅對生態、資源有着很大的破壞,也浪費了很多人力、物力、財力。而且,這些物品質量參差不齊。

四:回收困難,難以利用

一次性用品帶來了巨大浪費,但卻很少有生產廠家會直接回收用過的一次性用品,主要原因是回收利用一次性用品的難度非常大。從能源節約的角度看,這些一次性用品嚴重的浪費了資源。部分一次性用品在回收利用上存在的難度,使它成為毫無用處的廢品,被隨意丟棄,對環境造成極大污染。由於它們大多以塑料為原料,被填埋後,很難在土壤中降解,成為了城市中的新污染源。

綜合以上這些方面來看,一次性用品是弊大於利。所以現在許多酒店都在考慮是不是取消一次性用品的供應。像國外很多國家的顧客住賓館都自己帶上一套洗漱用品。如果顧客不提出特殊要求,酒店將不會每天更換牀單、毛巾,也不會主動提供牙刷、牙膏、拖鞋、梳子、沐浴液、洗頭液等一次性用品。從**年開始,韓國的酒店就開始不提供[一次性用品了,馬來西亞的大多數酒店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也不再提供[。當然,顧客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服務枱去領取這些物品。但是想要徹底改變人們的習慣,也是很困難的。

通過這次自我調查報告,我深入瞭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