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食品藥品安全調查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61W

我們都需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藥品管理法律法規要求,切實履行藥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確保藥品質量安全,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食品藥品安全調查報告相關資料,歡迎閲讀!

食品藥品安全調查報告

食品藥品安全調查報告一

近年來,臨淄區堅持以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先進區為主線,凝心聚力強監管、促發展,集中精力強基礎、抓落實,全區食品藥品安全總體形勢持續穩定向好。近期,區政府研究室、區食藥監局對全區食藥監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查,形成如下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全區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7982家(其中食品生產單位83家、食品經營單位3367家、餐飲服務單位2175家、小作坊416家、小餐飲885家、藥械生產經營使用單位899家,保健食品經營單位157家)。

(一)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省級食品安全先進區創建工作亮點紛呈

一是建立機制,加強調度。區委、區政府對創建工作高度重視,高規格召開創建動員會、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高標準制定創建方案,下發了職責分工、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文件,每季度召開一次創建辦成員會,每月召開一次創建辦主任會,調度督導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形成了創建項目化、問題清單化、督導常態化的創建工作推進機制。

二是重抓環節,夯實基礎。區創建辦通過月調度會、各級創建督查、季度考核等形式,對照省市創建驗收標準,對14個承擔創建主要任務的部門,列出了問題清單、整改標準和整改時限,各創建單位按照整改清單有序推進,創建工作成效顯著。區檢驗檢測中心追加300萬元的設備投資;區商務局將全區36個節點納入全市肉菜流通體系第一批建設;區住建局新增垃圾收集車3輛;區衞計局將7家餐具消毒企業合併為5家,企業新購置了設備,並進行升級改造;區畜牧獸醫局督導動物無害化處理廠完善了各項規範化管理制度;區農業局出台《關於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創建活動的意見》,實行了“雙城同創”;區食藥監局新購置食品快檢車,12個監管所全部設立了快檢室,實行網格化監管;其他創建責任單位也都攻堅克難,積極推進,全區創建食品安全先進區工作進展順利。

三是落實責任,強化宣傳。成立食品行業協會,形成政府引導、部門監管、行業自律的格局,推動食品行業誠信建設。創建聞韶“食品安全示範街”,將創建工作納入公益宣傳的重要內容,制定創建宣傳方案,通過公共設施張貼宣傳畫、在校學生食品安全知識考試、食品行業協會帶動等多種形式,強化宣傳深度和廣度,積極向羣眾傳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心和監管的工作成果。

(二)完善體系,創新方式,日常監管工作成效凸顯

一是健全監管網絡,構建長效機制。根據區委、區政府《關於建立臨淄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區、鎮、村三級監管網絡,配齊配全監管人員,全區486個村居網格員實行了由鎮(辦)負責人把關的業户變動月報表制度。區政府設立食品安全督查考核專項基金,考核成績列入全區科學發展觀考核體系,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開展綜合執法,動態監管全覆蓋。每年開展一次全局綜合執法行動,去年第三季度,區食藥監局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食品藥品綜合執法檢查,調集80餘名執法人員,劃分20個執法小組,分期分批對12個鎮、街道的“四品一械”市場主體進行拉網式逐户檢查,全區7579户食品藥品生產經營業户達到了生產經營全面規範、區域監管全部覆蓋。

三是建立“雙隨機”機制,提升監管權威效能。將“四品一械”監管對象全部納入隨機抽取檢查範圍,制定完善抽查事項清單,合理確定隨機抽查的頻次和比例。同時,將“雙隨機”抽查與分級分類監管、信用體系建設相結合,將隨機抽查結果納入市場主體誠信檔案,全年有10人被列入食品、藥品信用監管黑名單,形成了“雙隨機”檢查制度化、常態化。在隨機檢查中,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3份,當場處罰11起,立案10起,從面上形成了較好的威懾聲勢,增強了市場主體守法經營的自覺性。四是提升信息化及檢測水平,增強監管保障能力。2016年完成區級食品藥品抽樣檢測2506批次,檢測結果全部公開,對150餘批次抽檢不合格產品依法進行了後處理。全區30家大型商超(含連鎖門店)和200餘家食品供貨商安裝了改進後的“電子一票通”監管系統,實現了商家進貨驗收、執法人員監管的全程電子化,有效地提高了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二、存在的問題

抓好全區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勢在必行,目前食品藥品監管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

一是從風險因素看,環境因素導致的食品源頭風險日益明顯,非法添加、摻雜使假、製假售假等行為還屢有發生,網絡銷售、海外代購、網上訂餐等新興業態對做好監管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二是從產業特點看,全區食品監管對象多、小、散、亂,潛在安全風險較多;一些小醫院、小診所進貨渠道不夠規範,藥品質量難以有效保證;少數企業、業户食品藥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仍然不到位,尚德守法意識不足。

三是從監管自身看,監管整體性、協調性還不夠強,傳統的監管思維和模式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基層監管力量依然薄弱,執法專業化、信息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基層監管機構的辦公場所、執法裝備距離創城標準、辦公需要仍有較大差距。

四是從社會層面看,食品藥品安全公眾關注度高,燃點低、觸點多,信息發佈、傳播、影響不可控的問題比較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狠抓省級食品安全先進區創建驗收達標。

一是完善創建驗收基礎資料。區食安辦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各責任單位安排專人負責創建基礎資料準備工作,協力推進,確保中期評估前完成基礎資料補充完善。

二是做好測評項目查缺補漏工作。對照驗收標準和責任分工,查找問題,不留短板,全面達到創建標準。

三是打造創建氛圍。嚴格落實《創建省級食品安全先進區宣傳方案》,多種形式加強對食品安全先進區的創建宣傳,提高創建宣傳覆蓋率和知曉率,着力營造創建的濃厚氛圍。

(二)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

食品方面,進一步規範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積極推進企業質量授權制度落實,加快食品生產追溯體系建設。加大食用農產品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機制,實施批發市場“一場一策”監管,開展大中型商超放心肉菜評價工作。實施“餐飲業食品安全提升工程”,倡導推廣“清潔廚房”“明廚亮灶”“尋找笑臉就餐”,加大網絡訂餐整治力度,防範羣體性食品安全事件。建立保健食品、化粧品風險會商制度,開展打擊保健食品非法會銷回頭看行動,對假冒化粧品進行專項檢查。按照《山東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和食品攤點管理條例》規定,對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實行登記制度,對食品攤點實行備案制度。將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點全部納入管理,達到亮證經營、安全承諾、原料公示、票據留存、加工規範、場所清潔“六項標準”。每個鎮、街道結合地域特色,年內打造“小作坊”“小餐飲”、食品攤販示範街(區)至少各1個。

藥品方面,持續開展風險排查和飛行檢查,加大對低價中標、抽檢不合格、不良反應監測風險聚集等重點產品的監管力度,實現高風險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管全覆蓋。健全完善藥品市場監管和誠信機制,加大藥品批發、零售企業監管力度,督促醫療機構構建藥品質量保證體系。

醫療器械方面,開展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質量管理規範實施年”活動,採取限期整改、停產整頓等措施,督促企業嚴格質量管理工作。

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方面,按照食品安全先進區創建要求,進一步提升快檢室快檢能力,完善投入保障機制,力爭超額完成3份/千人的食品監督抽檢樣本量。

(三)全面防控系統性風險隱患。

一是完善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落實風險會商制度,探索建立多層級跨部門的風險會商機制,組建風險防控專家隊伍,針對突出風險隱患進行專題研判,深入發掘系統性風險規律,實施靶向治理。研究制定體現產業特色的風險清單,實施動態管理。進一步加強風險交流,着力消除公眾與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公眾風險認知水平和防範能力。

二是強化監督抽檢技術支撐。將監督抽檢與日常監管、專項整治、投訴舉報、風險會商等工作緊密結合,與全區產業特點、地域特色等有機結合,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抽檢方案,做好抽檢任務部署、現場落實、結果反饋、問題產品追根溯源等工作。同時,加強對承檢機構的考核評價,確保抽檢結果真實有效。

三是始終堅持嚴打重治。繼續聚焦突出問題和重點難點問題,持續開展“守護舌尖安全”、藥品質量提升等系列整治行動,保持高壓態勢。進一步健全完善“三安”聯動和行刑銜接機制,嚴懲違法犯罪行為。

(四)更新監管理念,優化監管模式。

一是健全分級分類監管。進一步明晰區、鎮(街道)工作職責,完善區食藥監局與基層監管所運轉機制,形成橫向貫通,縱向順暢的分級管理機制。結合產業特點把“四品一械”生產經營者劃分為不同的管理類別和級別,實行精準化、差異化監管。

二是完善“雙隨機”抽查機制。在網格化全覆蓋的基礎上,將監管對象全部納入“雙隨機”視野,進一步完善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建立健全市場主體名錄庫、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規範“雙隨機”抽查細則,將“四個最嚴”的壓力傳導到每個監管對象。

三是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完善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配套制度,加快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做好信用分級分類、“黑名單”管理工作。加大對企業法人代表和質量負責人的教育培訓力度,督促企業用良心做藥、用良心做食品。

四是深入實施“智慧監管”工程。按照上級“機器換人”、“智慧監管”理念要求,借鑑外地建設“天眼”“天網”系統等經驗做法,深化“互聯網+”等有效方式,加快推進智慧監管步伐。

(五)深入推進社會共治。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採取文藝宣傳小分隊、趕大集、進社區等方式,將工作成效、安全科普知識宣傳到農村、機關、學校、企業等社會方方面面,讓羣眾真切感受到創城氛圍。對於食品藥品熱點話題,及時進行權威迴應,敢於向謠言“亮劍”,遵循法律、理性表達,增強公眾對食品藥品宣傳的信任感。

二是加大與媒體合作力度。豐富與媒體合作方式,通過專欄、系列報道等方式着力抓好工作成就展示、重要政策解讀、先進典型宣傳等工作。在運用好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手段的基礎上,加強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開發動漫、信息圖、微視頻等羣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信息傳播的感染力。

三是注重發揮社會各界作用。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基層羣眾代表作為社會監督員,廣泛瞭解社會訴求,多方聽取意見建議,及時改進工作。發揮行業協會在行規行約、標準制定、行業准入、人員培訓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提升行業自律水平。

四是聚焦羣眾關心的突出問題。加強部門配合,加大對羣眾關心的違法添加、虛假宣傳、製假售假等突出問題的整治力度。加強與公眾互動交流,及時發佈權威信息,主動迴應公眾關切。

五是倒逼企業誠實守信。完善信息公開機制,加大對失信企業公開曝光的力度,大幅提高企業違法成本,用市場、社會的力量倒逼企業自覺守法、誠信。

食品藥品安全調查報告二

一、我市食品藥品安全現狀

我市下轄17個縣(市、區)以及兩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20275平方公里,總人口417.26萬人,是山西省的主要的棉麥基地。目前,全市共有食品加工企業842家,其中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286家,小作坊556家。通過qs認證的企業212個,年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10家。食品經營企業10105家,餐飲單位6930家。全市共有1256人從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6個部門可對食品進行檢測,158人從事食品檢驗檢測工作。

全市共有藥品生產企業14家(已全部通過國家gmp認證),註冊品種共計735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6家,醫用氧生產企業5家,中藥飲片生產企業2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236家。經營藥品批發零售企業1519家,其中縣級以上391家。銷售額上億元的企業有臨汾市醫藥藥材有限公司和侯馬通盛醫藥有限公司。全市共聘用藥品監督協管員211名,藥品監督信息員2890名,藥品監督和供應網2738個,覆蓋面佔行政村92.2%以上,基本健全了縣、鄉、村三級藥品供應和監督網絡。

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圍繞做好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各司其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確保了全市人民的飲食用藥安全。

1、構建了食品安全責任和監管體系

各級人民政府按照“全市統一領導、各級政府負總責”的要求,不斷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堅持“有事故必追究,有隱患必處置”的原則,健全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了食品企業信用檔案、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體系、食品安全信息發佈制度。全市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和相關部門嚴格執行《臨汾市食品安全聯合執法工作制度》,建立起“指揮有力、政令暢通、動作快捷”的組織管理體系,各縣市政府與鄉鎮簽定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基本建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食品監督網絡,形成了全社會共同關注食品安全、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監管的良好氛圍。

一是從源頭抓起,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兩級農業執法部門,廣泛宣傳《農業法》、《種子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培訓農資經營户,制定規程,建立基地,實施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近年來,全市相繼制定了69項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9個產品獲得了有機農產品認證,114個農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農業、畜牧獸醫部門定期對蔬菜生產基地,以及市區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農貿市場的蔬菜農藥殘留、漁業養殖、豬肉等進行例行檢測,確保了種養業安全。

二是嚴格生產加工,杜絕問題食品流入市場。質監部門嚴格實行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以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為重點,按照食品質量安全准入要求,加強對生產企業巡查、回訪、年度定期報告以及監督抽查工作。對842家食品加工企業,按照“一企一檔”的要求,建立詳實準確的檔案和違法行為記錄,並堅持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產品,進行專項整治。同時,堅持“四包問責制”,責任到人頭,充分發揮農村質監中心站的作用,延伸監管觸角,聘請了262名食品質量協管員,及時掌握動態監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置,逐步使食品生產企業走上標準化生產軌道。

三是加大查處力度,規範食品流通秩序。工商部門從日常監管制度和企業自律制度入手,進一步細化《重點區域食品流通分佈圖》,保障基層監管人員的監管責任落到實處。曲沃、侯馬等地都與食品經營户簽定了目標責任書。在市場巡查中,嚴格按照“六查六看”的內容,逐户逐項進行檢查,加大對農村銷售偽劣和不合格食品行為的檢查力度。認真開展元旦、春節、“3?15”活動月、五一節期間食品市場專項整治,並及時收集有關案件線索,查處違法行為。商務部門加強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的監督檢查,並會同公安、衞生、工商、質監等有關部門,不斷加大酒類市場和肉品市場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私屠濫宰等不法行為,通過查處,及時搗毀製假售假窩點,杜絕不合格食品,維護了消費者利益。

四是嚴格餐飲消費監管。衞生部門對餐飲和食堂衞生進行時時跟蹤監管,定期對餐飲業、食堂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在5600家企業推行了食品衞生監督量化分組管理,實行了餐飲業、集體用餐配送企業衞生規範化。建立並嚴格執行餐飲業、集體食堂原料進貨溯源制度,有效解決了餐飲業中存在的設施差、管理差、衞生條件差等問題;以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為重點,對農村集體用餐實行了申報制度。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與食品藥品監管、衞生、教育部門聯合下發了《臨汾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各縣(市、區)和市食品安全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同時,認真開展“農村食品市場整頓年”活動,加強對農村小食店、小餐館及自辦宴席的監管,進一步理順了農村食品監管體制,下大力解決監管空白問題。 民族宗教部門開展清真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嚴禁假冒清真食品流入市場,建立和完善了對清真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監督管理機制。

2、對藥品安全實施了全過程監管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採取得力措施,依法嚴格加強藥品註冊、生產、流通和使用全過程的監管,探索創新監管方式,實施科學有效監管,使藥品安全工作始終處於有序、可控的狀態。

一是整合藥品生產企業。通過換證、認證等手段,淘汰規模小、質量保障水平低、管理混亂的藥品生產企業,為優勢企業騰出了市場空間,企業管理水平和質量安全保障水平迅速提高。全市14家藥品生產企業已全部通過了國家gmp認證,並在全省率先全部推行了綜合監管軟件系統。

二是整頓醫療機構。在全市開展了醫療機構製劑整頓,結束了醫療機構製劑無固定處方、無固定工藝、無標準、無説明書和審批管理混亂的局面。

三是整治藥品流通市場。在藥品流通環節,以調整理順購銷渠道為重點,堅決治理藥品批發企業、連鎖企業不統一配送藥品、零售藥店出租(借)櫃枱、超方式、超範圍經營,規範淨化市場環境。在全市開展了農村藥品“兩網”(監督網絡和供應網絡)建設,統籌城鄉市場監管,全市零售和零售連鎖藥店1519家,基本健全了縣、鄉、村三級藥品供應和監督網絡,有效改變了農民“用藥難,用好藥更難”的'局面。在醫療機構開展了藥房規範化建設,加強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使藥品不良事件早期發現、及時處置,藥品經營使用規範化建設程度進一步提高。同時,開展經常性的藥品安全隱患摸排,對涉藥隱患單位責令限期整改。對製售假劣藥品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對製假、售假藥械行為進行懲罰,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維護了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1、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困惑。《食品安全法》頒佈之後,規定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等實行各部門分段管理,有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但從監管職能看,食品安全監管涉及到10多個部門,存在重複監管現象,造成有效監管資源的浪費,影響監管效率。目前尚沒有更細的實施辦法,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認識不清、職責不明、互相扯皮等問題,甚至在監管上出現一些空白和盲區。特別是食品生產、養殖方面沒有規範的法律法規,有些食品安全標準不健全。

2、食品行業整體設施管理水平較低。一是農業種養殖環節的污染嚴重。由於目前農產品生產主要以農户為單位,農產品全過程質量監控難度大,有些國家明令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含激素類藥物、劇毒農藥的使用引起的牲畜中毒或影響健康情況難以控制,對食品安全影響較大。二是食品生產企業相當一部分為家庭小作坊,特點是“小、散、亂、髒、差”,這種生產單位缺乏合格食品的基本條件,食品標準難以達到要求,食品安全難以保障。三是城鄉食品經營單位大多數為個體工商户,缺少必要的設施,經營管理落後。一些食品批發市場缺乏有效的安全檢驗手段和質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機可乘,甚至成為假冒偽劣集散地。經營業户貪圖私利,蓄意出售過期或變質食品現象屢禁不止。不法食品生產經營者時常偽造標識、濫用標識,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四是農村食品市場分佈面廣,監管網絡不健全,導致無證生產、經營食品現象時有發生,食品安全隱患比較多。

3、食品安全協調工作難以開展。目前,雖然《食品安全法》已經頒佈並開始實施,但正面臨地方政府機構改革,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正處在從“條條”向“塊塊”的過渡期間,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調整市縣兩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改革到位之前,衞生部門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繼續承擔原來各自的食品監管職能”。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能依舊是“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對重大事故的查處。”但實踐中,由於種種原因,確實存在組織協調難、綜合監督難、活動開展難、信息收集難的問題。

4、藥品市場監管力量薄弱。由於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人員少,監管範圍大,機構體制難以適應任務的要求,形成“小馬拉大車”的局面。特別是鄉鎮村級沒有監管機構,鄉鎮村雖然建立了協管體系,從社會各界聘請了監督員,但全市沒有幾個縣落實監督員的待遇,待遇也不高,現有的制度對他們缺乏必要的制約力,他們對藥品協管工作認識不足,缺乏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加之配套政策不完善,因此實際上並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

5、藥品質量存在安全隱患,藥品供應不足。部分藥品流通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不按照國家gsp認證規定規範經營,“有令不行”,與監管人員玩“貓捉耗子”遊戲,使得藥品質量存在安全隱患。藥品從業人員准入門檻不高,流動性大,素質相對較低,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和藥學知識。部分縣市農民用藥主渠道仍以鄉、村醫療機構為主,而村級醫療機構規模偏小、品種不足,價格較高,給農民用藥帶來不便。縣、鄉、村、個體藥庫、藥房條件較差,藥品貯存養護達不到保證藥品質量的規定要求,難以保證質量。

三、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對策

1、建立綜合監管長效機制。按照“政府重點抓牽頭,依靠牽頭帶隊伍”的工作思路,強化食品藥品安全保障監管體系建設。設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牽頭機構,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建立部門的協作機制,預警機制和快速反應機制。整合食品監管資源、檢驗檢測資源,搭建好各食品監管部門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努力做到信息互通共享,形成綜合統一高效的監管體系。強化安全責任體系建設,繼續完善我市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食品監測與監督抽查制度、食品安全科學評估制度、食品安全監督網絡制度等,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和規範化水平,及時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消除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2、建立安全信息網絡。介於監管部門人員少的現狀,結合即將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四類藥品”電子監管碼工程,積極探索將縣級醫療機構、中心衞生院、藥品批發企業的所有藥品購銷情況實行計算機管理,藥監部門通過在線監控,及時掌握市場動態。及時開通地方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網,在網頁設置法規諮詢及指導、國家及各省發佈的假劣藥品信息、網上辦公、安全用藥諮詢等欄目。讓羣眾登陸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網,瞭解藥品供應相關信息及食品藥品安全動態,學習安全用藥相關知識,獲得相關服務。

3、大力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一是突出把與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糧、肉、水果、奶製品、豆製品、水產品、飲料、酒、保健品等作為重點品種,緊緊抓住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加工生產、食品經營和消費等四個重點環節,在城市社區、城鄉結合部特別是農村市場等重點區域,各類批發市場、超市、集貿市場等重點市場,加大檢查力度,強化日常監管,規範經營行為。二是着重抓好大案要案的查處。集中力量查處一批大案要案,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團伙和首惡分子,取締一批無證生產經營食品行為,始終對製售假劣食品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三是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可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個層面的人員擔任食品安全工作監察員,充分發揮他們參政、議政和監督作用。要通過新聞媒體,對製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曝光,以震懾違法分子,教育廣大羣眾。

4、加強安全監管隊伍設施建設。從目前食品藥品安全嚴峻形勢和從事安全監管隊伍素質來看,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機構建設,健全監管職能,充實監管力量,通過法律和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監管人員的執法行政水平和綜合素質,以適應安全監管形勢的需要。同時,政府要增加投入,提高監管機構裝備水平,加強食品藥品檢測基礎設施建設,建議整合監測資源,建立起區域性的食品質量公共檢驗機構,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免費的技術保障。要大力扶持建立醫療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及時、方便、快捷、全面輻射的供應網絡。

5、抓緊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新的食品安全法實施後,由於缺乏實施細則,導致食品安全監管出現一系列對接問題。建議立法部門儘快組織力量,加速制定食品安全法配套實施辦法,為執法監管部門提供法律依據,使各項監管職能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