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公眾食品安全滿意度調查報告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5W

“2016年食品安全領域最大的熱點,是少了‘熱點’。”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近日舉行的2016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説。

公眾食品安全滿意度調查報告

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的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連續六年在年初對上一年食品安全熱點進行梳理和解讀。“在近年的社會輿情熱點排名上,食品安全逐年降温,排名不斷下降。”這是他們得出的結論。但穩中向好的食品安全形勢,仍然面臨不小的挑戰。

我們吃得更安全了嗎

據食藥監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我國沒有發生系統性的食品安全事故。從日常監管信息來看,食品安全總體形勢確實在改善——根據最新的食品安全國家監督抽查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我國食品安全合格率為97.4%,這是對全國37萬多批次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劑)進行抽查檢驗得出的結論。而2015年,我國食品安全合格率為96.8%,2014年則為94.7%。

食品安全總體狀況的好轉,還有一個佐證。受食藥監總局委託,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負責就正在發生的食品安全熱點事件或隱含的風險隱患,及時向公眾進行解析。2016年,他們共完成30期解析,其中17期是在公眾中引起較大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比如玉米粉中非法添加“偉哥”等事件,佔比為56.7%,而其中真正屬於食品安全事件的有7個,其餘多是謠言引起的輿論恐慌。而2015年完成的27期解析中,對食品安全熱點的解析有22期,佔比為81.5%。

“從81.5%下降至56.7%,可見食品安全的輿情熱點在下降,以消費者教育為特徵的消費警示在增長。”孟素荷説,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食品安全領域相對“太平”,使社會輿情少了許多“風波”。

不過,我國食品安全領域的一些頑疾仍然沒有得到太好的改觀。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羅雲波指出,農藥、化肥、農用地膜等仍存在使用過度、管理不到位等問題,畜牧和水產養殖環節違規使用獸藥、激素和生產調節劑等現象也還存在,農產品源頭污染對食品安全產生了極大負面影響。

去年公眾滿意度54.55%

根據孟素荷提供的數據,從2006年到2014年,我國食品安全公眾滿意度一直呈下降趨勢,此後開始緩慢增長,滿意度從2014年的52.12%,增長到2016年的54.55%。“但仍與食品安全合格率有近43個百分點的差距。”她説。

與孟素荷的數據相呼應,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發佈的《國民食品安全認知素養大數據研究報告》則顯示,約七成公眾對我國食品安全現狀持謹慎樂觀態度,其中認為食品安全現狀非常好的佔6.3%,認為還可以的佔25.8%,認為一般的佔38.1%。

這兩者都不是可以讓人“滿意”的滿意度數據。公眾直觀感受和政府監管效果的這種反差,除了上述仍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以外,與當下的食品安全傳播環境也有一定關係。“一些媒體在養生等欄目中,對食品安全及工業食品的表述缺乏科學精神。還有一些專家‘無所不知’,對非自己研究領域的食品安全問題的評述不夠專業和準確,造成消費者恐慌,降低了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孟素荷説。

造成恐慌的還有各種不實信息。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網絡謠言中食品安全信息位居第一,佔到45%,而且很多都是舊聞翻炒。孟素荷指出,將已經闢謠過的舊聞“改頭換面”成食品安全的“驚天新聞”是2016年的特點,如“速成雞”變成“速成鴨”。這類沒有科學依據的“舊聞新炒”佔熱點問題的25%,也是最能影響普通百姓感受的“偽信息源”。

但這並非意味着政府方面沒有責任。“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過度擔心,與風險交流的薄弱有關。”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院士説,很多消費者搞不清危害和風險之間的關係,要求政府消除全部危害,這是不可能的,但政府應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這其中,“交流”將起到關鍵性作用——政府要改變單方面傳遞信息的方式,讓消費者真正參與進來。此外,政府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要從以抽樣檢驗為主轉變為以過程監管為主。

食品謠言為何總是闢不完

要提高公眾的安全感,風險交流很重要,社會各界均需努力。但謠言滿天飛的現狀,折射出科普的不力和公眾科學素養的不足。

騰訊科普頻道通過大數據,對2016年食品類謠言的傳播特點進行了分析。在被網友舉報的謠言中,科學常識類謠言是最多的,佔所有被舉報謠言的47%。但在科學常識類謠言中,食品健康類謠言被舉報的數量最少,僅佔1.1%。“網友對食品類謠言識別率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學素養的不足。”騰訊科普頻道主編何建紅告訴記者。

“科學知識的傳播是遏制謠言最有效的手段,公眾主動地瞭解並掌握科學知識則是避免謠言傷害最根本的方法。”食藥監總局新聞宣傳司司長顏江瑛告訴記者,他們準備在食藥監總局的官方微信公眾帳號上開通一個名為“你問我答”的欄目,公眾可以隨時就食品藥品知識提問,通過這種互動方式有針對性地傳播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