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件作文 > 探險作文

不懂探險作文

欄目: 探險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7W

導語:其實,探險是一種求知的慾望,探險一種是刻苦的精神,探險是一種創新的觀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懂探險作文,歡迎大家閲讀!

不懂探險作文

不懂探險作文

讀了許多關於探險的書,卻還沒有弄清“探險”的真正含義,只知道探險家在探險的路程中,並非一馬平川,而是充滿艱難險阻,甚至隨時都可能有生命的威脅,可他們從不屈服,所以我也不知探險家們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膽魄。難道他們真的是天生勇士,有着過人的膽識?或者他們真的吃過“熊心豹子膽”?還是……我不得其解。

大家應該知道斯科特這位偉大而又可悲的探險家吧。他可是第二位率隊登上南極點的人。“第二”是什麼含義?當時全世界有十幾億人,多少人做夢都不敢想能夠到達南極點,而他卻是第二批到達的人,而且與第一批只隔了一個月。這對於許多人來説是多麼值得高興和驕傲的佳績呀!但“第二”對他來説卻又是那麼淒涼,以至於他失去希望和原有的“雄心壯志”。在他的日記中已懷有預感:“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對沒有希望的人能做出什麼呢?最後斯科特在歸途中“安靜”地離去。我不知道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受盡自然折磨,風餐露宿,究竟是為了什麼?

更為離奇的是一篇文章所寫的,一個人歷盡萬苦好不容易爬上了最高最險的山,向山下望去,一切盡收眼裏。還沒有等休息片刻,此人便縱身一跳,墜入深淵。有人覺得他征服了這座高峯,上了天堂。還説什麼當登上最高的峯,或是戰勝最難的問題,也只有用這種“方式”才能表現出英雄式的膽魄。

我實在是不太明白。

難道探險就是讓人嚐到勝利的甜頭,再把他送入絕望的深淵嗎?

不,探險應該只是享受,而不應該是痛苦。

探險渴望被人拜訪,卻並不願任何人為它而喪生。如果有人在探險中遇到困難,除去客現因素之外,是否因為他們在大起或大落之後,承受不了極度興奮或極度失望所導致的心理落差?斯科特等人的覆滅,是否因為受到阿蒙森成功的沉重打擊?上述那位離奇之人攀上頂峯再躍下,是否因為受到自身心靈的發難?西西弗斯永不停歇地推動巨石上山的故事,對於我們的探險家來説,也許值得仔細玩味。

探險,既是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人類對自身的挑戰。

所以,探險家必須深刻理解“探險”的含義,才會極度清醒地避走不歸路。

用周國平的理解來説:驅使人們去探險的真正動力是精神上的需要,包括對新知識的渴望,也包括戰勝自身弱點的願望。世上並無天生的勇士,恐懼之心人皆有之,而正是在各種形式的探險活動中,人們以向恐懼挑戰的行動證明着自己的勇敢。

精神的需要和精神的堅強往往決定着探險這一用身體去實現的事業的成功。劉連滿最終活了下來,王富洲、屈銀華、貢布最終於無氧之中在雪夜實現了人類的突破,魯濱孫創造了人類荒島生存的神話……

“熊心豹子膽”,正是探險永遠奔騰的不竭動力。

我似乎已開始懂得探險,懂得何為真正的完美的探險。

不懂探險作文

“探險”是一項有意的活動,但有許多人將探險與冒險混為一談,他們認為探險與冒險都有着巨大的風險,若不小心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但我認為探險與冒險是截然不同,冒險指的是不顧生命的.去做某種活動,但探險指的是去某一個沒有人或很少人去過的地方,到那個地方考察自然界的情況。冒險不是探險,但探險往往需要不怕死亡的冒險,因為沒有去過或很少人去的地方是非常危險的,你不知道那裏的環境,氣温變化,所以探險必須要有敢於冒險、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探險是有意義的,探險不是冒險,在冒險中不僅你不會得到任何知識和奧祕,並且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在探險中能發現許多奧祕,就算在進行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也是死得其所,死的有價值、有意義。例如南極考察,去南極意味着死亡,南極最低氣温可以達到零下九十攝氏度,但探險家阿蒙森、斯科特等人勇敢的走向那片土地,並且有人安全回來,這一壯舉激勵了後者,讓許多科學家開始研究南極,現在也許在南極還有探險者在尋找着巖石,研究者南極的氣温是否與全球氣温的變化有關。攀登珠穆朗瑪峯北路的中國隊員劉連滿等人為我們更好地開發地球新能源,為社會作貢獻,冒着生命危險向頂峯攀去。

探險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有挑戰性,大自然還有許多不為我們人類所知的祕密,等我們開發。

不懂探險作文

探險,是人們對未知的地形與人跡罕至的地方進行探索與研究。

在進行探險的時候,一些難以想象的環境因素會隨之出現,這些難題是在探險前無法想到和預計的,當然也不會有任何的參考方法和處理方案了。探險者必須有着堅強不屈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無怨無悔的付出才能克服困難的!

勇於探險者,是具備遠大志向和一往無前的人。他們知道從未知到已知,是一定需要探險這個過程的。不敢探險者,是胸無大志或滿足現狀的人。他們甚至認為,探險是一種冒險和愚蠢的做法。

其實,探險是一種求知的慾望,探險一種是刻苦的精神,探險是一種創新的觀念。

自盤古初開至今,人類從沒有停止過探險。

神農氏,看到部落中的人因為缺少食物而備受折磨,為了不讓部落裏的人不再捱餓,他冒着生命危險遍嘗百草,不知攀過多少山,走過了多少的路。後來,他更發現利用植物的果核、瓜子植株,使人們學會了農業耕作,解決了人們的生存問題。

大禹,他吸取了前人的經驗教訓,努力探索新的治水方法。大禹為了治水,離家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於制服了洶湧的洪水。

阿蒙森,用了三年時間通過西北航道到達北極,並發現了北磁極。又頂着零下幾十度的惡劣天氣,經過近兩個月艱苦挺進,成為到達南極極點的第一人。

加加林,憑着堅定的信念和探險精神,乘坐重達4。75噸的“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和從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楊利偉,經過5年多的訓練,他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03年10月15日。英雄的出征征服太空之旅,隨着“神舟”五號的飛天,圓中華飛天夢,這是讓全世界為之矚目的一天!

古今中外,探險者的事例數不勝數……愛因斯坦、愛迪生、居里夫人、錢學森等等,他們都在科學未知的領域中不停地探險,至死方休。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人們一直以來只是滿足現狀的話,今天的一切事物,會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嗎?這是不容置否的。

人類因探險而富強,生活因探險而美麗。擁有一份勇於探險的精神,是很重要的。世界需要探險,生活需要探險,發展需要探險,只有探險才有創新!

Tags: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