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件作文 > 聚會作文

高中同學聚會感言作文

欄目: 聚會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8W

導語:青春的步履就是這樣不經意中走了過來,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聚會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閲,謝謝!

高中同學聚會感言作文

高中同學聚會感言:

當接到班長電話的那天,咱們就開始籌劃這次聚會。班長畢竟是班長,為此咱們幾個籌備人員還提前小聚一次,主要是商討這次聚會的議程,飯店,攝影等等一些諸多要想到的事情。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做為籌備組的一員,一向電話不段地忙碌着這些事情,辛苦之餘的就是激動和開心。畢竟是二十年的聚會,畢竟有好多同學二十年沒見面,看着班裏的名單,總是在不斷地回憶着往事,回憶着原來校園的生活。也每一天不斷地在老公面前重複着自我的每一位同學。

昨日的聚會還是很圓滿的。雖然到的不全,但咱們盡力了,畢竟有的同學也會有自我脱不開的時候。席間,同學激動多多,感觸多多,老班主任讓每個同學都説一句自我的感言並帶一杯酒,以前感覺不太愛説話的,這天卻説的很好,説的也很讓咱們感動,掌聲不斷,激動不斷……

由於是二十年後的聚會,大家也都各自有自我温馨的小家,也就不再青澀,幾杯酒下肚,有幾個男同學,就開始要求換位,要求同女同學坐在一齊,説出某某是自我以前的愛慕,讓酒席又多了一份熱鬧。此時,我才發現,自我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事,當年不敢説的,此刻都隨時刻的倒流一吐為快,好不愉悦……

有的同學在感謝咱們籌備這次聚會時,也提出了要求。期望,不好這麼長時刻才聚會一次;期望,一年或三年聚會一次,能夠找別的理由聚會。有的同學竟然激動地説,最好一天一聚,雖然是帶點開玩笑的`色彩,但足以證明同學們對聚會的期盼,和對聚會的熱情……

在KTV高歌跳舞時,同學們不放過每一分難得的團聚時光,談笑風生,三個、兩個地聚在一齊詢問家庭和工作的現狀,(lz13)紛紛敍説着對生活的感歎,敍説對過去歲月的懷念……

雖然咱們也許會覺得光陰沒有虛度,也獲得了許多,比如:成熟、經驗、金錢、地位、看待生活的態度……

但咱們仍然想念從前的那些什麼都能夠不想,又什麼都能夠敢想的日子!誰也無法更改或忘記:在生命中最純真的時光,咱們以前同學過。雖然簡單,卻是最真的……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因而只能是短短的相聚又要分別。而我認為,這次的同學相聚本身已脱離了當天開心的好處,重要的是大家找回了當年那一顆純真的心,現實無論如何每個人都得去應對,咱們要做的是留住純真的心對待今後生活的風風雨雨……

三十年同學聚會感言:致青春

塵網三十年,走過來的是1條鋪滿鮮花的路嗎?當然不是。鮮花簇擁的路有過,但肯定不會很長,那長而又長的,多半是佈滿荊棘的路,崎嶇而曲折,平凡而無奈,偶爾在跋涉中看見一束耀眼的山花,那便是人生的快意!

我以前走過一段較長的“鮮花路”在潞安,那是我大學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地方。記得當時寫過一篇敍事散文詩,有一句“滿天的繁星為我送行,夜蛐的歌喉那麼迷人”,還有那“手握愛的請柬,我徘徊在你窗前,昨夜的夢依然美在眉宇……”可惜我再也找不回那份十幾頁的稿件,以後再也沒有激情寫那樣的詩篇。那時候,腦袋是狂熱的,覺得這個世界很大,也是屬於自我的。那時呆在企業的重要部門,精神上的得意和現實的反差也許生出許多怪念來,當下班後,一個人去吃一碗永濟水餃,望着孤零零的礦山,心中溢滿了懵懂的傲慢與衝動,開始對未來構思了一幅朦朧的幻境,千方百計要離開那個地方,最後,經過虛偽與感情,性格與命運、夢想與現實的角力後,慌亂中踏上了新的旅程。

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有一詩句:“人,詩意地行走在大地上”。其實年輕時,並不是詩意而是偏狂!回想三十年前,高中階段是咱們青春最初的影子,那時咱們大多數人的樣貌,大概與咱們此刻孩子桀驁不馴差不多。當然也有乖孩子,就像我。那時我十七歲在班裏幾乎默默無聞。直到多少年後與同學在一齊,才知道那些班裏的故事,比如有人跳牆出去看電影,有人半夜起來操場跑步,有人暗戀上了哪位女同學……此刻,羊頭、豬頭、猴頭外加龜頭,咱們都生活在一個圈子裏,雖那時對幾位的“雅號”一無所知,但此刻閉上眼睛,眼前都是這些“頭”的影子。擱筆想來,會不會有某位同學記掛同桌的她,翻起舊照心裏像火灼一樣也未可知。留在記憶裏的有教室門前青青的核桃樹,有上下院子裏走過多少次的台階,還有課桌前老師的身影,像物理王老師一字一頓地講“將要動、還未動、正要動”,至今都能回憶起他兩手託着教桌,那凝重的眼神……那時範中的領悟風氣很濃,記得晚上下了自習,陳彥華她們還要桶開燈繼續看會書,用兩個鑰匙對在一齊當啟輝器……那時9元錢的伙食同學大都吃不飽,記得有一次食堂打飯回來,哪位跑得快把飯笸籮扣在門口的地上,一個寢室的同學急忙用碗去接撒在土上的米飯。那時咱們都自以為是,那時咱們都年少無

知……回望青春,真正讓咱們難以釋懷的,是那種懵懂中瞬忽即逝的完美;是那種獨自咀嚼刻骨銘心的回味;遙遠而真實,青澀而幽香……

青春是一本倉促的書。年輕時咱們恃才傲物,不能見容於世俗且暗暗自得,實際上世界是全息之物,總和之物,咱們都在其中。或者説,年輕時沒有打好的底子和錯過的夢想,都由咱們自我品嚐苦果並不斷修正,咱們在成熟中不斷尋找和調整自我的座標。當我踏雪在北京街頭尋找工作時,也似乎看到了同學奮鬥的影子。到過北京打工領悟的除我之外,還有賈世英、楊巧珍等,我很佩服兩位女性的勇氣和明白她們付出的艱辛,也感謝在那段特殊的歲月裏給過我慰藉的北京同學。回想有過相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早期王XX不滿現狀遠赴新加坡,季XX從大同跑到廣東,XX瑞晉升到太原,奮XX奮XX到上海,岱XX北京創業,永XX打工到合肥,賀XX從長治到俄羅斯再到北京,陳XX從中科院到了美國,楊XX老師最終在北京紮腳並學有所成……等等,儘管原因各有不一樣,但都經歷過掙扎和苦索。記得班主任秦老師曾反覆説過的一句話:一個人生命只要認真堅持做好一件事,就會成功。這句話是他多少年之後的感悟,而咱們身在其中時都不以為然。咱們班走得比較順利,成功的人士很多;同時,囿於環境,仍然不斷奮鬥的同學也很多。細細想來,重點班與普通班相比,可能每個學生身上都自帶學藴,在這個功利型的社會裏,咱們既不能做百無一用的書生,也不可

能做利慾薰心的大貪,機關裏的鬼才和企業裏的通才似乎對咱們也不太適用,冥冥中咱們班級的基本格調已命中註定。

青春的步履就是這樣不經意中走了過來,俯仰之間,已為陳跡。馬克思説:人往往想進這個房間,卻進了那個房間。一廂情願的事情往往最後是一塌糊塗,而歪打正着卻原來是康莊大道。人生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裏,咱們每個人都會被名利、世俗所裹挾,性命在父母、愛人、孩子中所蝕磨。回首往事,咱們每位都有過人生的起伏,也都創造過自我內心的輝煌。如今,大多數同學已近天命之年,塵埃落定,人生幾無懸念。此刻讓咱們牽掛的是,下一代的青春正噴薄而發,讓咱們借同學聚會,回望青春,品味友誼,暢談心得,放眼未來,為下一代排兵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