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件作文 > 讀書作文

名人讀書作文合集十篇

欄目: 讀書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6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人讀書作文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名人讀書作文合集十篇

名人讀書作文 篇1

穿越名人讀書的歷史,我的思緒穿行在書林瀚海間……

韓駒——唯書有真樂

韓駒,宋朝著名詩人。他把讀書當作一種樂趣,曾在一首詩中説:“欲樂誑凡夫,須臾皆變壞。唯書有真樂,意味久猶在。”詩的説法雖然有些武斷,但作者對讀書的樂趣溢於言表,鮮明的對比,説明真樂唯有讀書。多讀書、多思考,慢慢地體會“意味久猶在”的真樂吧。

宋濂——借閲抄書

宋濂,明朝著名的學者。小時候家境貧寒無錢買書,酷愛讀書的他就到處向別人借書,回來後自己常常把書抄在紙上,不管颳風下雨、酷暑嚴寒,他都堅持這樣做。據説,即使硯台裏的水已結成冰,手指都凍僵了,他還是忘我地抄寫不停。這種刻苦執着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魯迅——讀書排遣

魯迅自日本留學歸國後,曾長久陷入精神的苦悶之中,於是用讀書來排遣:回到古代去,抄古碑,校古書,讀佛經,慢慢地,使自己學識逐漸豐厚起來,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華羅庚——讀書就猜

華羅庚,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讀書有一個習慣:當他拿到一本書時,並不馬上從頭到尾地讀,而是對着書思考一會兒,然後閉目靜思,當書中的意思與自己的猜想一致時就不再讀這本書了。這樣讀書既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又培養了獨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列寧——批註讀書

列寧,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他酷愛讀書,在讀書時常常在書頁的空白處隨手寫下內容豐富的評語、註釋和心得體會;有時還在書的封面上標出最值得注意的觀點或材料。“不動筆墨不讀書”説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恩格斯——重視原着

恩格斯認為讀書應該讀原着,這樣可以瞭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其基本原理,進而瞭解這一理論的全貌。讀原着的方法是探究理論的最基本的途徑之一。

名人與讀書,讀書與名人,這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聯繫,名人的讀書方法或讀書感言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多讀書,多體味名人的讀書經歷或睿語,自然會提升我們的人格品位。讓我們走進歷史,穿越用書構築的名人文化吧,它是我們汲取養料的不竭之源!

名人讀書作文 篇2

恩格斯的讀書方法之一是重視讀原著,一般不輕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格奧爾格·享利希·福爾馬爾給恩格斯寫了一封信,説有一位女士對社會主義感興趣並打算研究社會科學,但不知進哪一所高等學校才好。恩格斯覆信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大學裏每一門科學尤其是經濟學被糟蹋得很厲害,關鍵是要自學,並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説:“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最主要的是,認真學習從重農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學派的古典經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也就是説,要系統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

從其閲讀過的書目來看,他雖然也讀過大量的通俗小冊子,報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經典原著。他認為,系統讀原著是從事研究的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這樣,可以瞭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不僅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發展過程,瞭解這一理論的全貌。

名人讀書作文 篇3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大學者,他小時候刻苦讀書的故事世代流傳。

匡衡從小起就熱愛讀書,可那時候白天要幫大人幹農活,沒有空餘時間。晚上很想讀書,可家裏窮得連點燈的油燈買不起。

匡衡的鄰居是個屠夫,家裏雖然也不是很富裕,可有豬油點燈,而且這個鄰居每晚都要點燈殺豬。匡衡知道後,就想辦法,怎麼把光偷過來呢?

有一天,匡衡在牆上鑿了個小洞,燈光從小洞裏透了過來,射在書上。因此,匡衡每晚都能讀一兩個時辰的書。

可沒過多久,屠夫鄰居發現了這個洞,就跑過來責問。

小匡衡只好把真實情況告訴了屠夫,還向屠夫賠禮道歉。屠夫是個很通情達理的人,看到匡衡這麼用功,就借豬油給匡衡點燈看書。

名人讀書作文 篇4

讀了貝多芬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海倫凱勒——一個同樣有着堅強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樣是很不幸的,兒時的一場大病,讓她變成了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裏,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命運的不公沒有讓她失去希望,她渴望瞭解一切,於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終成為十九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名人讀書作文 篇5

有人説順境出人才,也有人説逆境出人才,我認為這兩種説法都是片面的。因為環境對人楊才與否,只是一個外在因素,人是否成才,決定於每個人的內在因素——即他能否勤奮讀書。只有勤奮讀書 能出人才。

一個吃不得苦、不能勤奮讀書的人,順境中會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自認為天下第一;身處逆境又會一蹶不振,心灰意冷,自詡“看破紅塵”。這種人無論身處何境,要想成才都只是一紙空談。

成材的必由之路只有一條------勤奮讀書。古語説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每一個勤奮讀書的人不一定都成才,但人才卻一定出自勤奮讀書。我國古代有很多勤奮讀書的故事,例如唐代白居易讀書“不遑寢息”,以致“口舌成編”;匡衡“鑿壁偷光”,蘇秦“引錐刺股”等等,這些古代名家學者勤奮讀書的佳話,有力地説明了人才來自勤奮。

還有人説,人才來自天賦,我認為這種講法也是不正確的。天性勤奮讀書,永遠只是一個“聰明”的白痴。天生笨拙的人只要懂得“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的道理,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畏縮,不懈怠,發奮苦讀,就一定能嚐到勤奮的甘甜。所以天下成功者,無論天賦高低,做何學問,處何時代,他們都江堰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勤奮。

一個人無論多麼聰明,多麼有志向、有雄心,若沒有勤奮讀書的實際行動,一切都只是空談。按圖索驥的故事眾所周知,為什麼伯樂的兒子會以蛙為馬呢?原因只在於他不願勤奮讀書,淺嘗輒止,又自以為是,胡亂地背了幾句《相馬經》,就以為學會了相馬術,以致蛙馬不分,貽笑天下。總之,環境的優劣,天賦的高低,對一個人的成才都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成才與否只有內因才起決定性,即勤奮讀書出人才。

名人讀書作文 篇6

《名人傳》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對世界有貢獻的名人。看了這本書,我體味出一個道理:有些事如果認真去做,可能難事就會變成易事;如果不去做,易事也可能變成難事。縱觀歷史上的許多有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夠正確對待這一問題的。

名人讀書作文 篇7

穿越名人讀書的歷史,我的思緒穿行在書林瀚海間……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就認真學習。在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了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能有所幫助,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閲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覆覆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覆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説,這哪叫唸書啊,簡直是吃書。

郭沫若怎樣讀書

郭沫若曾寫過一副讀書聯:“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説,讀書要靠平時下功夫,不能一心血來潮就加班加點搞突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鍥而不捨,持之以恆,決不能時而勤奮時而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裏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裏找到了他。他仍穿着舊袍,手裏捧着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説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名人與讀書,讀書與名人,這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聯繫,名人的讀書方法或讀書感言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多讀書,多體味名人的讀書經歷或睿語,自然會提升我們的人格品位。讓我們走進歷史,穿越用書構築的名人文化吧,它是我們汲取養料的不竭之源!

名人讀書作文 篇8

羅曼。羅蘭説:“敞開窗户吧!讓自由的空氣從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不知為什麼,我感到這句話藴蓄者很深刻的哲理也許這就是筆者寫這本書的目標吧。對於當初的時代來説,這部作品無不是一本美好的神魂糧食。

在我未讀這部作品之前,我一直以為貝多芬是一個很幸運的人,不想他是這樣的不幸運。是啊,他的一輩子是坎坷的,整個兒人的生活中最不幸運的事都給他遇上了,想想看作為一個音樂家,聽覺失聰了,這是多麼悽慘的一件事呀!並且這種對音樂家而言非常致命的惡疾給他帶來的苦痛,是十分人所能假想的,不過全部的苦頭都使他變的更加剛強:他苦痛,卻不肯屈撓於命數;他貧窶,卻既不賣身投靠,亦不迎合潮流,始末維持獨立的人格;他伶俜,卻能以熱心誠懇的.赤子之心最愛的人類;他從未享用快樂,卻發明呈獻給全球。不過他卻聽不到許多人對他的讚譽,他也聽不到自個兒創編的一點佳作。

貝多芬的勇敢、盡力儘量、堅決保持並沒有徒然耗費,由於他終於成功了,他打敗了眾多我們難於假想和難於勉強承受的一點苦痛、惡疾,還有一點兒就是作為一名音樂家,戲台上的變奏者沒有台下聽眾的支持、肯定和青眼,這沒有疑問是一種苦痛的壓力,帶給心魄沉重的艱難困苦感。不過他仍然打敗了他們;他的盡力儘量使全球的人都為之歡樂的度過高興得;他的實在的力量獲得證實,所以最終他登攀上了性命的顛峯。

羅曼。羅蘭也曾説過:“生存是嚴酷的。對那一些不安於平凡的人説來,生存就是一場無停止的搏鬥,並且往往是無光榮的名譽無福祉而言的,在伶俜中默默施行的一場令人悲傷的搏鬥。”筆者寫的這三位著名人物,它們都是很平凡的人,可它們卻比常人碰到更多難於假想的苦頭和絆腳石。然而它們都是從幢幢艱難中勇敢起立來的人,也是從種種艱難中造煉出來的偉人、著名人物,並且仍然不屈撓於命數對它們的挑戰和考驗。它們三個都是筆者確定地認為的英雄人物,由於它們都具備一樣的英雄品格:一是有百折不回的努力向前神魂;二是永恆維持人格的尊嚴,嚴格遵守個性的獨立,既不勉強服從於強權政治,也不認識不清地隨大流;三是具相關懷人、愛惜並保護人的博愛神魂,甘心為人的總稱的福址呈獻自身。

原來,著名人物也並不像我們假想當中的那樣子美妙,或許正由於幢幢艱難,種種阻攔、艱難困苦和不幸運的命數才讓它們勇敢地起立來而變成絕世傳誦的著名人物吧!它們要打敗這樣艱難危險的艱難到底要多大的力氣,多大的勇氣,多大的毅力呀!你們的力氣、勇氣、毅力都使我很欽佩。

名人讀書作文 篇9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可是,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複朗讀了多少遍,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家的屋檐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説,“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曾先生是一個平凡的人,卻依靠自己的勤奮成為歷史上的偉人。

名人讀書作文 篇10

在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貝多芬。他對音樂有火一般的熱情,先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輝煌壯觀,充滿了幻想。這種對生活對命運永不妥協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讓生活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