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日記作文

【推薦】心情日記合集7篇

欄目: 日記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6W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情日記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心情日記合集7篇

心情日記 篇1

現在,"鬱悶"這個詞的使用頻率相當的高,不知道是現代人的通病,還是大家的無病呻吟。

二十五歲以前的我,很長時間我都無法體會這個"鬱悶",因為我從不會鬱悶。雖然不屬於那種開朗、活潑的的人,但是很灑脱,凡事都能到"拿起,放得下"。而我的自信源於我的家庭,我的老爸以前在一家合資企業當董事長,在我們這個區也算是名人,並且是口碑很好的人。通過老爸的關係,畢業之後很順利的就找到清閒的工作。再加上外貌清秀、性格温柔是一個讓很多人羨慕很多人喜歡的女孩。以後的結婚生子也是順理成章,毫無坎坷。所以我很自信。有很多事我都能輕易地讓它變成現實,無法不讓自己也讓他人感覺到,我的生活是那麼幸運,人生之路是那麼順風順水,想讓我不自信都不行。

這種自信,曾經伴隨着我很長一段時間,也曾經讓我誤以為,世界之大,人生之複雜,生活之艱辛,在我面前都是不存在的,只要我願意,只要我能想到,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可以説,我的自信曾經一度到了膨脹的地步。

可是,不知何時,突然間我卻感覺到了憂鬱感傷鬱悶。而且這種感覺是那麼的強烈,甚至到了要將人窒息的地步。

導致自己的鬱悶,也許是很多事情的積累,可是仔細想想,好象又沒有什麼具體的事情。也許只是一種心境吧。

但不管怎麼樣,在我看來,鬱悶可能都緣於一個人的慾望。如果一個人的慾望能夠得到實現,當一個人到了"不怕做不做,只怕想不到"的地步,我想鬱悶肯定是會遠離自己的。或者一個人乾脆什麼慾望都沒有,純粹的順其自然,隨遇而安,那也是同樣不會有鬱悶的。一個人有慾望就會有失望,不管這種慾望是什麼,是對金錢的追求也好,對感情的願望也罷,或者是對親情的牽掛,世事真的不可能都如自己所願。所以,當自己的慾望沒有實現的時候,人就不可避免地產生鬱悶了。

以前不會鬱悶,也許是因為很多事並不需要自己去考慮,去追求,是因為自己能夠很輕易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甚至是得到自己並沒有去刻意追求的東西。對自己所得到的一切東西,又總能心懷感恩之情,而對於別人所擁有的的東西,從來就沒有過什麼企望,所以,也就不存在失望。無所追求,無所企望不知道是不是好事,但沒有慾望就不存在失望,因而也就不會鬱悶,這倒是事實。

可能是人到中年後,將要走到不惑之際,很多事情到了自己不得不考慮的地步了。所謂"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我自己",再説沒有慾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比如父母的身體,孩子的成長,自身的責任等等,突然間,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是那種沉甸甸的沉重。面對這種責任,當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時候,比如父母的身體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走下坡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的曲折,自己的能力達不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當願望與現實出現差距的時候,人就不可避免地鬱悶了。

我不知道是自己更認清了自己的能力,還是自己已經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不知道是年齡讓自己失去了信心,還是身體使自己開始懷疑自己。只是再也不會覺得自己力大無比,再也不敢説自己可以做到任何想做的事,再也不敢期待明天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變化。突然間感覺到自己在自然界面前是那麼的渺小,覺得自己是無法和自然相抗的。

這樣一想,也就能理解自己的鬱悶了。當然還是希望自己不要鬱悶,畢竟鬱悶並不是一種健康的心態。

拒絕鬱悶,首先就得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正視自己的所處的環境,不迴避面臨的困難。在為人處事方面,與人為善,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凡事不必太張揚,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我想,這樣做的結果,即使不能完全避免鬱悶心理的產生,至少也可以不被鬱悶左右自己。

也許這只是自己的願望而已。

但希望它不僅僅是願望!

心情日記 篇2

那件事,發生在我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

學期快結束的一天下午,臨放學了,班主任周老師請沒有交清學費的同學留下來。聽了周老師的話,我心裏“格噔”一下,臉就紅了———這個學期一塊五毛錢的學費我還沒有交呢。

周老師説:“下面點名,點到名字的同學就回家,沒有點到名字的同學就留下來。”我只好低下頭,看桌子底下;地上有幾團廢紙,有幾隻螞蟻在那裏爬。

以前,我是靠賣雞蛋買鹽、買火柴剩下的錢,零零碎碎積攢起來交清學費的;今天一毛,明天兩毛。可是今年泛雞瘟,家裏只剩下幾隻雞,賣雞蛋買鹽都不夠,哪裏還有錢交學費呢?除此之外,我家裏又沒別的進項。

點到名字的同學歡呼着跑出去。可是,他們並不走,趴在窗外看熱鬧。這使我更加窘迫起來,我是個臉面很薄的人。我想,下學期還是不念書了吧,免得這樣難堪。地上的紙團在動,螞蟻爬到它的下面去了。

突然,我聽到了自己的.名字。起先,以為聽錯了,後來聽到周老師又大聲叫了一遍———千真萬確,是叫我的名字!我抬起頭,詫異地看着周老師;周老師也在定定地望着我,用眼神示意我回家。我猶豫着站起來,慢慢走出去。

我也沒有馬上離開,不是看熱鬧,而是要弄清事情的原因;我不能這樣不管不顧就走了。我有一種預感,一定是周老師照顧我的面子,才點名讓我走的。

同學們都走了,我再去找周老師。果然,事情正如我料想的那樣。周老師摸摸我的頭,説知道我家確實困難,讓我回去對父母説,想想辦法把學費交了。我低頭“嗯”一聲,轉身走了。我的眼睛有點濕。

周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女的。她長得很好看,説話的聲音像唱歌。周老師是外地調來的,平時住在學校裏。周老師的女兒和我同班唸書,常常借小刀和橡皮給我用;她身上有很好聞的味道。有時,一個男人騎一輛自行車來,那是周老師的愛人,也是教師,在別處。

周老師很喜歡我,我是她班上學習最好的學生。但我卻不怎麼乖,常常惹周老師生氣。我喜歡搞一些惡作劇,害別的同學;於是,周老師就經常接到關於我的“小報告”。

一個星期後,我把學費交了。那天早上,我捏着母親借來的一塊五毛錢,興沖沖地去找周老師,周老師卻不在,我就把學費直接交給了財務老師。

巧了,那天下午臨放學,周老師又“請沒有交清學費的同學留下來”。周老師説只剩幾個人沒交,不再點名了。我和其他交清學費的同學一樣,高興地背起書包走人。當我經過周老師身邊的時候,發現周老師怪怪地看着我,我突然意識到,周老師可能還不知道我早上交學費的事。這時,只要我停下來,對周老師説明情況就沒事了,可是,心中那個可惡的“惡作劇”念頭又蹦了出來,我故意做出慌里慌張的樣子,快步向門外走去。就在我剛跨出門檻的那一瞬,一隻胳膊被抓住了,回頭一看,是周老師,她眼裏滿是驚訝,不,更多的是氣憤。我見周老師發火了,便用力一掙,雖然掙脱了,但由於用力過猛,把周老師帶了個趔趄,我分明看到她的腿杆猛地磕在高高的門檻上,只聽“哎唷”一聲,周老師痛苦地蹲了下去。我沒料到會是這樣,嚇得一溜煙跑了……

第二天,周老師顯然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沒有責怪我,只是淡淡地説:“交了就好。”頓了頓,又補一句:“一塊五毛錢是小事,卻關乎一個人的品性。”我看到周老師走路一拐一拐的。

後來,我慢慢悟出周老師的用心。她不是擔心被訛去一塊五毛錢,她是怕她最鍾愛的學生品性出了問題。

半年後,周老師調走了,從此我再也沒見到過她。在那半年裏,我曾幾次想當面向周老師道歉,都因鼓不起勇氣而作罷。

這件事,成了我心中一直無法釋懷的情結。

參加工作後,我多處打聽周老師的下落,並最終得到了確切消息。但是,不僅沒能給我帶來絲毫的驚喜,反在我愧疚的心靈上增添了新的苦痛。原來,周老師在多年前就罹患疾病英年早逝了。

多年來,我一直希望在生活中再次遇到周老師,那時,我將為當年的少不更事向我的啟蒙老師作一次誠懇的道歉,告訴她,雖然當年只是個誤會,但她所説的話卻時時警醒着我,並影響着我的人生走向。

但願天堂裏的周老師,能看到這篇懺悔般的文字。

心情日記 篇3

當我即將離開的時候,當我只剩20天便要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卻有人跟我説:我想就這樣牽着你的是手不放開。

他是我的學弟,和我同一個專業,比我小一屆。曾經在大學生個人形象大賽的是時候我們合作演了情侶,然後我才認識他。

我沉默了。

可曾經的某一天我卻發現,演戲時當他抱着我的時候,我突然有心跳的感覺,甚至我面對認識3年的譚我都沒有這種感覺。

可是,那又怎麼樣呢!

我的老鄉舍友也許因為畢業分離的原因,這幾天經常和他男朋友鬧矛盾,吵着要分手。正如那本書寫的:畢業説分手吧!

我告訴他,我還有20天便要離開無錫回常州了。

他説:常州又不遠,畢業了我也跟你去。

就在那麼一瞬間我有點小感動。

也許那只是他現在輕易的承諾,但對於一個即將畢業面對社會那麼迷茫的我來説,卻比一杯奶茶更暖和。

他在空間寫了這麼一句話:時間已經不多,還有多長時間我們才可以在一起?

我盯着這句話,看了很久,最後發現我的眼眶濕了。

還有多長時間我門可以在一起

我也問自己。

最終理性沒有説服我,我告訴他:我願意把你也變成豬那麼聰明。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會後悔現在的衝動,但現在我很快樂。

當我即將離開的時候,我們約好一起去幸福!

心情日記 篇4

總以為自己可以用盡一生去寫一個故事,最後卻過早的寫到結局。總以為有些人會讓你惦念一生,如墓碑上的石刻疼痛而清晰。總以為有些愛會讓你守護一生,如白樺林裏的姑娘直至死去……

咖啡廳裏柔和的鄉村音樂緩緩的盪漾,他在身邊。淳香的咖啡,豔紅的玫瑰,還有他小心翼翼的為你戴在左手上的那枚戒指,那一刻的幸福足以讓你用一生來惦記。我在對街,看一幕幕温馨上演,最後轉身離去。愛不是想要得到就得到,能看你一生幸福到老,這樣就好。

閉上眼,即使眼淚溢出,我知道那也是幸福的。有些人有些事,既然離去了又何必去想,不如讓它留在深處永遠觸不到的地方。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放手去愛,無論你我。幸福,是對彼此最後的祝福。

心情日記 篇5

哎!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過了一個學期,終於“熬”到了學期末,今天我們就要期末考試了。

今天,我的心情非常緊張。一大早,我就來到了學校,一進教室,看到同學們追的追,打的打,甚至還有同學帶飲料回來喝!究竟是教室還是集市!我也不閒着,我也湊湊熱鬧去

8:25了,我們班來了兩個監考老師,有一個竟然是我們以前的科學老師,他可是個幽默大師``這下我們班可熱鬧咯。早上8:30—10:00考數學,10:30—11:30考英語,下午2:30—4:30考語文,現在先考數學。

8:30,零零零,開始考試。這次考試和往常考試不一樣,這次考試沒有單獨的計算題,計算題是出在捲上的,而以前是單獨考計算題的。而且這次是全市同考。我們都很緊張。不知道題目難不難。

經過我們全班的努力奮戰,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走到了勝利之門。

接下來又要考英語了,英語的監考老師是我們的實踐活動課的老師,其實她是一位數學老師。有經過了1小時的奮戰,終於可以回eat lunch了.I am soo hungry.

下午,我們就要考最後一科也是最難的一科——語文啦。我做語文試卷,那是什麼都不怕,就怕一個——作文。可這次的作文主題是要寫20xx年中經歷過的事情。哎,沒辦法,我硬着頭皮湊齊了這500字。

終於可以回家玩電腦啦,我的心情無比的興奮!

心情日記 篇6

一年以前,我在《讀者》雜誌上看到了一篇名為《我與地壇》的文章,知道了有這麼一位作家叫史鐵生,只覺得史鐵生筆下的地壇很美,很幽靜,很清涼。那能把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映照得燦爛的祭壇石門中的落日,那無論你憂鬱或欣喜時都鎮靜地站在那兒已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蒼黑的古柏,正是我所向往的。合上雜誌後,我一遍遍地對自己説,到北京去吧,去看看地壇。

如今,已是一年之後。身在美麗的西子湖畔的一所高等學府裏的我再一次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初時的感動和嚮往依舊。史鐵生的文章中盪漾着一種沒有雜色的真誠,使你在讀後有着深深的感動。他從不掩蓋自己殘疾的肢體,從不掩飾自己不斷呻吟又頻頻向人求援的靈魂,他把自己曾有過的辛酸和痛苦的故事、欣慰和嚮往,都深徹地滲透在他的文字中,而這些文字正凸顯出他對生命、對生活的詮釋和理解。

讀史鐵生的文章,會讓你想到很多東西。例如會想到母親。例如會想到時間。例如會想到腳下的路。健全的肢體造就了我們的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又在沒有感受到病殘的司空見慣中被我們所忽視甚至遺忘。一如母親的愛。在我心安理得地享受上帝給予的福祉時,我並不覺得它特別珍貴,也許是因為來得太容易便不會去好好珍惜。史鐵生告訴我們,母親便是母親,是那個除了深深愛着你以外,在你幸福時更加幸福,在你不幸時倍感不幸的人。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裏,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史鐵生就是在地壇不會被人打擾的靜謐中,想他的過去,想他的現在,想他的將來,想那些讓他困惑、苦惱而又無可奈何的事情。在古殿檐頭的風鈴聲中,在被茂盛的枝葉分離得破碎的陽光下,終於得到了答案。從那對風雨無阻到園中來散步,走出了15年共有的足跡的夫婦身上;從那個熱愛唱歌,一遍遍高吟着自己的希望和追求的小夥子身上,我們明白了“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侷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侷限,從而感到了幸福。”

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當夕陽西下,走過生與死的迷霧,我們會找一個家園。當心中積澱了太多沉鬱和渴求時,當經歷了太多疲憊和坎坷時,能舒緩和釋放的地方,這地方就叫心的家園。

心情日記 篇7

當我隨着歲月的年輪向40奔進的時候,女兒已到了入中學的年齡,按片區劃分,女兒應該分在離家較近的中學,當年經歷過高考走出來的母親總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給予女兒最好的教育環境,我想讓女兒上目前市內最好的初中部。但從小條件就很優越的女兒,學習成績僅僅是中上,如果通過考試,錄取的可能性只能是80%,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我決定找熟人,確保入學。

幸運的是,現在的校長居然是我高中補習班的數學老師。時光還得追溯到1990年,皖南小縣城的那個文補班,有來自全縣各地的同學80多人,每天和摞得高高的書本和筆記為伴,埋頭苦讀。記得最清楚的是在臨進高考前,那個年輕的數學老師讓我們數次模擬考試,以適應高考環境。記得那年那班的高考成績相當不錯,在整體的學科中,數學成績優顯出色,我們都很感謝那個胖乎乎的數學老師,他當年教學的理念,不讓學生去鑽牛角尖,而是緊扣教材從基礎的解題思路入手,反覆練習,終於在那個盛夏收穫了累累碩果。

後來當年的學生,紛紛踏入了社會;當年的老師,終因教學成果突出,也不再是老師,而當了校長,從鎮中學、縣中學直至市中學一路走來。有幾次,曾在電視上看到對他的採訪,當年的老師,依然是那副模樣,聽他的治校理念,就如同他當初教數學,邏輯思維相當強,嚴謹務實而不虛浮。當年我們那一屆的學生,也常説起當年的數學老師,長得天庭飽滿,印堂發亮,面相可人,一看就是個福相。而且他的運氣就是那麼的好,無論到哪個學校哪個學校的升學率就上升,他所領導的學校知名度也與日俱增。

和大多數的家長一樣,我們為了孩子擇名校,選名師,使用了各種招數。那個星期六,我和先生到校長辦公室外恭候,但不巧的是,一個上午都不見人影,只好冒昧地打了他的手機,遺憾的是,手機雖然是通的,卻沒人接。也許,名人是不會接陌生的電話。但值得慶幸的是,校長回了一個電話,許是我不太會説話,請他為我女兒入學這件小事幫幫忙,誰知,他當場回絕,説這並不是一件小事,必須要通過考試,通過考試招收一批優秀的學生,我失望至極,説了一句,其實我是你當年的一個學生。校長當時就説:“還是我的學生?平時不來看看老師,現在女兒上學,就想起了老師。”聽他説這話的口吻,我想起了當初班上他的一個得意門生,因沒能成為90屆的大學新生,老師眼中所流露出的失望眼神,老師本就是一個性情中人,學生學習成績不好是他的失敗。

再次見到了當年的老師,是在一次親戚小孩上大學的喜宴上,這也是自1990年之後,我再次見到他,雖然已過去了19個年頭,但老師的模樣變化不大,依然是那麼神氣十足,彷彿又看見他在課堂上把腮幫子鼓起,電力十足的眼睛看着你,期待你能滿意地回答出他的問題。帶着對當初老師誨人不倦教學的感恩之情,我滿斟白酒,走向老師,如果不是自我介紹,老師肯定是認不出當年的學生。十幾年來,師生們各自沿着不同的軌跡,不斷的努力,結果都很不錯,我也在一個很好的崗位展示着自身的價值。我私下裏認為老師教了不少的學生,不一定能清楚地記住每一個學生,但我錯了,我們是老師頭幾屆學生,幾乎每個學生,他都印象深刻,我按他現在的頭銜,喊他校長,他眼睛向上翻了翻,訓起了學生:“你還喊我校長,你應該喊我老師。”是的,他曾是受我們全班同學尊重和愛戴的老師,感情的距離一下子拉近,我們回憶起當年的點點滴滴,那個歲月那個階段的事件和經歷,共同回憶起當初那個班的同學,有哪些人在我們這個城市,他們都從事些什麼工作,也許現在學生們的理想職業,是老師最高的成就。

在心裏,他是我們的老師,再去看望老師的時候,還是應該喊老師,不加任何的頭銜,永遠保持這種純潔的師生之情。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