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日記作文

【實用】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錦集八篇

欄目: 日記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2W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裏。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小學生數學日記模板錦集八篇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1

我的筆刷刷的寫個不停,闖過一道又一道的數學難關。我的筆停住了,一道數學題令我冥思苦想:小紅從五月一日開始寫大字,她第一天寫了4個,以後每天比前一天多寫相同數量的字,結果全月一共寫了589 個大字?

我開始試着用求梯形面積的方法來計算,我把小紅第一天寫的字作為梯形的上底,把589個大字作為面積,5月有31天,我把它作為梯形的高,先求出下底,再想辦法求出小紅每天比前一天多寫了幾個大字。

解:設梯形下底為Ⅹ

S梯=(a+Ⅹ)h÷2

(4+Ⅹ)31÷2=589

(4+Ⅹ)31=589×2

31Ⅹ+124=1178

Ⅹ=35…29

所以小紅最後一天寫了35個字,29就是小紅一個月總共相差的字數,5月有31天,但是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是固定的字數,所以是31-2=29(天) 29天÷29個字=1個字 答:小紅每天比前一天多寫了1個大字

我感到無法説出的高興 ,其實在我做這道題的時候,我的方法我也不敢確定,可以説是歪打正着。

後來,我又請教了別人,他的做法是這樣的:

5月有31天,31×4=124個字 31×15=465個字

解:設小紅每天比前一天多寫了Ⅹ個大字

124+465Ⅹ=589

465Ⅹ=465

Ⅹ=1(個)答:小紅每天比前一天多寫了1個大字。

通過做這道題的事,我發現想實現目標並不是只有一個方法,就好像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2

一天,我很無聊,就玩起了骰子,我希望它擲到六,擲了幾次就到六了,我知到它擲到六的可能性是1/6。我又拿了另外一個骰子,我希望兩個骰子都擲到六,但我不知道它們都擲到六的可能性是多少,我只知道它們都擲到六隻有一種可能性,但是一共有多少種可能性呢?我把它們都列出來:11,12,13,14,15,16,21……一共是36種,也就是擲到兩個六有1/36的可能性。我又發現6*6=36。

就是説,有多少種可能性都可以計算,比如,擲三個骰子,一共有6*6*6=216種可能性。擲五個骰子有6*6*6*6*6=7776種可能性。我又知道了一種可能性多少的計算方法。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3

有趣的問題

二年(3)班徐婧今天,天氣格外好,藍湛湛的天空、綠茵的樹林、五顏六色的花兒??小動物們上學了。課堂上,熊老師對同學們説:“今天,我給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數學問題,題目是: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一起在河邊散步,她們至少有幾個人?”熊老師請小松鼠來回答,小松鼠説:“兩個媽媽當然是兩個人,兩個女兒也是兩個人,所以應該有2+2=4(人)。”熊老師説:“誰還有不同的答案。”小猴舉手説:“我們先來看小林和她媽媽的關係,小林是媽媽的女兒,所以這裏有1個女兒,1個媽媽。媽媽是外婆的女兒,所以這裏也有1個女兒,1個媽媽。反過來想,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在一起,至少有3個人。”熊老師高興地説:“小猴,你真會動腦筋。”(點評:這個同學寫的“有趣的問題”是她在平時學數學時遇到的,她將這個有趣的問題用

一等獎指導老師:王芳

學習真有趣

二年(1)班林晨陽鈴鈴鈴,鈴鈴鈴??上課鈴聲響了,數學老師走到教室説:“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長度單位。”老師又問:“你們知道長度單位中有什麼和什麼嗎?”我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知道,有釐米和米。”然後老師又問:“誰知道釐米和米之間的關係?”我們班沒人知道,老師看見了就説:“1米等於100釐米,而且,釐米是用來量短的物體長度,米是用來量長的物體長度。”老師又叫4位同學用釐米尺來量黑板的長度。其中就有我,我們量的精疲力盡才量了一半,終於量完了,我們一個個都報告説:“380釐米。老師拿來米尺,只量了4下就可以了。”老師説:“用釐米尺來量,量得又慢又累而且答案也是不夠準確,較長物體的長度應要用米尺來量。”這節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

(點評:小作者能把一節課上所觀察到學習過程記錄下來,從中發現數學知識的奧妙,只要做數學學習的有心人,即使在課堂中也能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

二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釐米和米

二年(5)班劉靚瑩這幾天,老師教釐米和米的知識,我學了以後,回到家裏,看見媽媽在洗衣服,我看見了洗衣機,靈機一動,我就從筆盒裏拿出了一支沒削過的鉛筆,量了一下,洗衣機大約有5支鉛筆高,大約一米,寬有3支鉛筆寬,大約60釐米。最後我拿出布尺,重新量了一次,跟我估計的只差幾釐米,我真高興。

〈點評:你能在學完數學知識後,自覺地在生活應用數學驗證數學,真是難能可貴。)

二等獎指導教師:魏麗飛

11月16日星期三天氣:陰

量物體長度

二年(3)班林露芽

這個單元我們學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我們知道了1米=100釐米,量比較短的物品用釐米尺,量比較長的物品用米尺,量比較遠的距離用捲尺。我還知道怎麼量物品的長度呢,例如:量一支鉛筆的長度,我們把直尺的“0”刻度對準鉛筆的左端,再看看鉛筆的右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

0123456789鉛筆長(8)釐米

(點評:從所寫的內容可以看出,她是個用心學習的孩子,她將長度單位這個單元的內容用自己語言做了歸納和整理,並且能圖文結合,可見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

一等獎指導老師:王芳

11月13日星期三天氣:小雨

學習觀察物體

二年(3)班危宏輝

今天,老師教我們觀察物體,她先分別讓我們第1組的陳俊傑、第2組的林沅賢、第三組的陳俊昊和第4組的吳安洋站在不同的方位觀察一個杯子,觀察後,老師就讓他們把剛才看到的畫在黑板上,陳俊傑畫的圖:如圖1,林沅賢畫的圖:如圖2,陳俊昊畫的圖:如圖3,吳安洋畫的圖:如圖4。通過學習,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從不同的方位觀察物體,結果是不一樣的。觀察到的結果:

(點評:一個簡單的學具,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和學習的慾望,可以看出他積極參與了課堂的學習活動,還善於觀察,又善於發現,是一個會學習的好孩子。)

一等獎指導老師:王芳

我要當醫生

二(2)林子青

今天,老師要我們當“醫生”。咦,老師要我們當醫生幹什麼呀?哦,原來,老師把我們前幾天筆算錯的題,寫在黑板上。然後,老師要我們一起找出黑板那幾道算式的毛病。原來,有的毛病出現在十位不承認,個位向十位借一,十位説:“我這裏還是原來的數。”還有的毛病是個位滿十了,沒有向十位進一。經過我們把他們錯的題糾正過來,他們終於病好了。我希望他們以後也會當醫生,不要再做病人了。

(點評:小作者的題目就帶有趣味性,確實,數學並不是枯燥無味的,只要用心,善於發現,就能體會學數學的重要,產生“我要學”的強烈求知慾。)

二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乘法用處大

二年(5)班吳子晗

這個單元我學會了乘法,熟記了1-6的乘法口訣,比如,5個3的乘法算式是5×3=15,6個4的乘法算式是6×4=24,乘法還可以解決生活中用加法算覺得麻煩的問題,比如媽媽買了6斤蘋果,每斤3元,如果用加法做:3+3+3+3+3+3=18(元),用口訣一算,三六十八元快極了。學了乘法後,在日常生活中,方便了很多。

(點評:小作者能用生活中的實例,驗證了“乘法”的方便之處,既善於運用數學,又能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繫,很有説服力。)

二等獎指導教師魏麗飛

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年(1)班方正

今天,林老師叫我們乘法的初步認識,上課的時候,老師拿出一張圖,問:“圖上有什麼?”大家爭先恐後的回答,有的説是過山車,有的説是椅子,還有的説是氣球??”“對,如果我們要計算這些東西一共有多少?要用什麼方法?”同學們回答:“用加法。”老師又問:“如果要大家算出全校有多少個同學,你們用什麼方法?”“加法。”老師説:“你們把一班一班的學生加起來要加到什麼時候?”有沒有簡便的方法?”我們都説沒有,老師説:“我們有其它的方法,你們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方法,那就是乘法。”

經過老師細心的講解,我對乘法有了初步的的認識。

(點評:小作者善於觀察,邏輯思維能力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這一切,你一定能走向成功。)

三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中秋節趣事

二年(1)班林曼鴻

今天,是中秋節,表姐到我家做客,媽媽買了2塊月餅,要分給我們吃,這時,媽媽問:“曼鴻,你有什麼辦法能把2塊月餅分成4份?”我説:“2快月餅並排切一刀。”媽媽又問:“還有什麼辦法呢?”我轉動兩隻烏黑的眼珠,一會兒有了主意,説道:“2塊月餅重疊在一起,並切一刀。”媽媽聽了,目瞪口呆,非常高興地表揚了我,看來數學在生活中可真有用呀!(點評:小作者在分月餅的過程中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三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學習筆算減法

二年(1)班陳澤一

兩為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已經全部都學完了,同學們很期待下次會學什麼呢?到了第二天,同學們一進教室大家就去看課程表,原來第一節就是數學課呀,大家開心的跳起來,體操做完,鈴聲一響,同學們跑進教室,迫不及待的等林老師近來,林老師一進教室就看見同學們個個精神飽滿也很高興,就説:我們今天學筆算減法,然後仔細講解,最後讓我們記住最重要的一點是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同學聽得津津有味!現在我學會了筆算加法和筆算減法,我的知識還更加豐富了!(點評:從你的日記中看出你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相信你一定能在數學的海洋中吸收更的知識。)

三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改考卷

二(2)林子青

今天老師評講考卷,我看見自己才考了95分,很不滿意。因為我把自己的身高寫成1米3釐米,把課桌的高度寫成46米,這真是一些不應該錯的題,可我做錯了。主要的是沒有認真觀察生活中的長度單位,才錯了。我想:以後一定要認真觀察生活中長度單位,如:桌子、黑板、牀的長、寬、高是多少,等等。只要認真觀察,這對學習一定有很大的幫助。我想,下一次考試爭取考得好成績。(點評:小作者根據自身的體會,感悟到不但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講,在生活中也要做個有心人,把課堂知識和生活實際相聯繫,這樣才能有更大收穫。)

三等獎指導老師:林冰。

觀察物體

二年(5)班吳子晗

“觀察物體”這個單元真有趣,沒想到在觀察的過程中也能發現這麼多的數學知識。觀察物體,一個人是不可能把它的全部都觀察到的,要跟自己的學習小夥伴合作。觀察時,應注意辨認物體主要特徵,應邊觀察邊想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形狀有什麼不同,然後與同學交流。我發現長方形有2條對稱軸,正方形有4條對稱軸,圓形有無數條對稱軸。鏡面對稱更有趣,比如鏡子中的鐘面3:00就是9:00,1:00就是11:00,原來跟實物的方向是相反的。(點評:你能在學習中切身體會到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必要,就具備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而且還能把學習的內容表述得這麼的清晰,完整,令人佩服!)

三等獎指導教師:魏麗飛

乘法

二年(5)班林涵

這周我學習了乘法,它是幾個相同的加數和的簡便算法。比如⊙⊙⊙⊙⊙⊙⊙⊙,加法算2+2+2+2=8(個)太麻煩,如果用乘法可以寫成4×2=8(個),還可以是2×4=8(個),我還會編口決二四得八,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多吧,只要你認真學一定學的.很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刻苦學習的決心,沒有辦不到的事。

點評:能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是這篇日記的閃光之處,可以看出你是個勤于思考的孩子!

三等獎指導老師:魏麗飛

10月22日星期六天氣:陰

二年(3)班陳巖鬆現在我們已經學到了角的初步認識,角都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從一個點起,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都可以畫成一個角。三角板上的3個角中,有1個是直角,畫直角用三角板能畫得又快又準確。在我們生活中所用的與所看到的許多物體都有角和直角,比如:桌子、椅子上有角,紅領巾上有一個大的角,兩個小的角,國旗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我們要把老師教的知識用起來,懂得區分和辨別。(點評:學數學更重要在於用數學,課本中的語言自然地運用到日記中,還做到聯繫生活用數學,相信他已經深深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4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數學,可見數學和我們的關係是多麼的密切呀。

比如,媽媽上街買水果,買蔬菜,還有去文印社復稿件……等等,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數學,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暑假裏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可以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闆,説:“老闆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飢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説:“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餘下2個空瓶子。”爸爸笑了,説:“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再向雜貨店老闆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後再把空瓶還給老闆,噢!我們可以喝15瓶礦泉水。”爸爸點頭稱讚。

數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繫實際,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於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5

今天我們認識了四邊形,老師教給了我們很多知識點。

比如,四邊形的特點:

(1)有四條邊;

(2)有四個角;

(3)是封閉圖形;

(4)長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對邊相等;

(5)正方形是四邊形,四個角都相等,並且四個角都是直角。還有:平行四邊形的特徵,對邊相等並且平行,對角相等;特徵是容易變形。

有一次我坐公交車,那門一開,人就出來了,門就是按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徵做的。

晚上,我和媽媽去體育場跑步。體育場的周長是400米,媽媽圍着操場跑了十圈,問一共跑了多少米。400個10就是4000米,媽媽一共跑了4000米,可厲害了!

我們家冬天烤火的桌子也是按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原理設計的,平時不用時可以摺疊,收放自如。桌子的邊長是75釐米,那麼它的周長就是75乘以4,是300釐米。

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6

今天我因為游泳凍着了,所以發燒了。爸爸媽媽把我帶到醫院輸液,看着液體一滴一滴的往下滴,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輸完啊!我心裏那個難受呀!

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輸液》:輸液時我又想起一個數學問題,爸爸告訴我説:“你的液體是一分鐘滴30滴,15滴是1毫升,一共100毫升。”我要多長時間才能輸完液呢?30÷15=2(ml/分)就是1分鐘滴兩毫升。100÷2=50(分鐘)啊!50分鐘!好難受啊!於是第二天爸爸給我調成了一分鐘滴60滴,這樣,我用25分鐘就可以輸完了!舒服多了!我對爸爸説:“爸爸下次你再給我調成一分鐘120滴吧。”爸爸説:“這可不行太快了會受不了的。”唉,只能這樣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7

我是一個酷愛數學的小男生。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今天我又體會到學數學的快樂。吃完早飯,我和爸爸乘3路公交車從廈門湖裏起點到廈門大學終點。

爸爸問我:“我們坐了一個小時的車,大概數了一下,我們遇到對面駛來的3路公交車有10輛。那3路公交車間隔多少分鐘發一班?”

我想了想説“一小時等於60分鐘,60除以10等於6,6分鐘一班”。我正為自己能將一小時轉化為60分鐘而得意時。

爸爸説:“不對,如果你在公交站坐着數,就是這個答案。可是我們是坐着相向而行的公交車數的啊,這樣碰到的車更多還是更少?”

我想了一下:“更多!”爸爸説:“多了多少?”我想不出來。

爸爸説;“我們在起點時,碰到的車,是什麼時候從那邊起點發出來的?”

我説:“一小時前”。

爸爸説;“那我們到終點時,最後碰到的車,是二小時之後了,對吧?”

我想了想,對哦,是碰到了兩小時內發出的車。我恍然大悟:“應該是120分鐘除以10輛,答案是12分鐘一班!”

爸爸説,“生活中,數學很有用,知道了嗎?!”

小學生數學日記 篇8

數學不是規律的發現者,因為它不是歸納。數學也不是理論的締造者,因為它不是假説。但數學卻是規律和理論的裁判和主宰者.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趣味數學日記媽媽的生日,供大家參考。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媽媽早上去上班,晚上才能回來。等到晚上8點多,媽媽回來了。吃蛋糕的時候,媽媽對我説:“媽媽來考考你,如果答對了就可以吃一塊蛋糕,好嗎?”我説了聲“沒問題”就開始答題了。

媽媽出了第一題:媽媽今年36歲,你今年10歲,媽媽比你大幾歲?姥姥的歲數是你的6倍,姥姥今年幾歲?我很快口算出結果,我説:“媽媽比我大26歲,姥姥今年60歲,太簡單了,我的蛋糕吃定了”。媽媽笑着説:“驕傲了吧?”再來一題:小明今年8歲,他爸爸已經40歲了,問再過幾年,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 2倍?這下我傻了,冥思苦想,看來我的蛋糕吃不成了,媽媽説:“怎麼樣,不會了吧?”“讓我再想想,想不出來我不吃蛋糕。”

過了一段時間我想到一個笨辦法,我可以把他們的歲數都找出來呀,過一年爸爸和小明都大了一歲,最後終於推算出來過了24年後爸爸的年齡剛好是小明的2倍。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説還有更簡便的方法的,接着就給我講起來了,只要用爸爸的年齡減去小明的年齡就是若干年後小明的年齡了,也就是32歲,再用32—8=24 年就是經過的年份數了。我恍然大悟,原來可以這麼簡單呀。

媽媽説:我能自己想辦法得出結果還是好樣的,作為獎勵給我吃蛋糕了,我心裏又喜又難為情,以後我可不能在驕傲了,小朋友們也不要學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