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節日日記

六一兒童節日記350字(精選5篇)

欄目: 節日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1.02W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一兒童節日記350字(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一兒童節日記350字(精選5篇)

六一兒童節日記350字1

在街頭看見許多爸爸媽媽帶着小朋友到處玩耍,甚是開心。突然心裏冒出一個念頭:究竟六一兒童節存在的意義何在?

當然,如果從存在即合理的角度出發,那麼我們可以很容易列舉一長串節日存在的益處:比如假日經濟,為兒童尋找一段開心的日子,讓父母也能跟着一起體會童趣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也許還有一個方面被許多人所忽略了。這就是符號——儀式的作用。我們知道,節日的最早形式就是一種儀式,一種向外人的展示。而這種儀式往抽象點説,就是起着一種不可替代的符號作用。一個事物一旦被符號化,就代表了將這個事物更加的區別於他事物。

回到兒童節,那麼是不是可以説兒童節的存在,在這樣的維度下,就是一種突出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的羣體的結果?也就是説,兒童節本質上來説就是為了關注兒童,從而更加保護兒童。至於圍繞着兒童來打主意的商家經濟以及父母的心理健康問題,倒似乎應該屬於次要問題了。

六一兒童節日記350字2

進羣學習一個月,但是感觸很深。孩子愛看書,也看了不少書。學前的假期開始寫日記,被我要求的,一開始就是想讓孩子養成個習慣,覺得寫得多了,自然就會好的。但是寫了快1年了,很是失望。基本都是應付感覺,三言兩語不説,有時湊字的時候居然寫“我今天不知道寫什麼日記。於是就寫了這篇日記。”讓我哭笑不得。

從網上看到非常老師的介紹,加入羣開始學習,一下子覺得茅塞頓開。之前我是甩手掌櫃了。沒教給孩子如何寫作,就指望孩子自己能從書中總結,寫出好文章,結果卻是自己失望,孩子呢對寫作也有些絕望。

知行合一,牢記老師的話,開始邊看書,邊聽課,邊教娃。從對稱開始教,然後六根六塵。親子的作文,閲讀展開,效果顯着。連續2周的幸福手冊都是優***。最近一次,還被要求在兩個班進行了朗讀。孩子的積極性起來了,我也是很受鼓舞。

六一兒童節日記350字3

今天是六月一日,也是國際六一兒童節。

六一兒童節是每一個未成年人共同的節日,在這一天,全世界的兒童都特別開心。

前幾天學校都在準備,六一表彰大會及文藝匯演,沒有到六一節時我們是特別喜歡過六一節,可是等六一節來了,又感覺那麼沒意思。

今天是六一節,前天剛進行的六一匯演還在腦海裏盤旋。

早早的,我就到了學校,準備化粧。看上文就知道,化了粧自然是要表演的。我心情忐忑的坐在後台,腦子裏回放着舞蹈的畫面。

五年級準備。”這句話把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額頭滲出細細的汗,差點把粧給弄花了。別緊張,又不是第一次上台。我一邊鼓勵着自己,一邊深呼吸。

終於輪到我上場了,我從容地跳完了舞,下了台。那一刻,我聽見大家鼓掌了,掌聲很熱烈,很熱烈……

前天有意思,昨天和今天就沒意思了,沒有什麼地方可以供我們小孩子玩的,只能在家裏玩電腦了。

六一兒童節日記350字4

今天媽媽的單位組織職工的孩子到新鄭市八千鄉梅河小學,去和那裏的留守兒童一起過六一兒童節。這是媽媽單位第三次和梅河小學舉辦六一聯歡會。

聯歡會上的節目很多,有:快板表演、英語童話劇、相聲表演、拉丁舞、朗誦、薩克斯等。表演朗誦的小朋友非常厲害,他和我一樣才8歲,朗誦的文章非常長,但他背的非常熟,真是倒背如流啊!表演英語童話劇的同學的英語説得非常好,跳拉丁舞的姐姐也很棒,吹薩克斯的小朋友更厲害,梅河小學的一位老師還表演了書法。聯歡會的最後有一個環節是交換禮物,我和梅河小學的一位哥哥交換了我給他準備的自動鉛筆和水筆,他和我交換的是一支鋼筆。

最後該走了,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梅河小學。通過這次聯歡會,我瞭解到了留守兒童的一些生活和學習情況。

六一兒童節日記350字5

對於我們來説,童年時期最快樂的事情盡莫過於此——六一。

我再一次的回眸,發現我已虛度了六年光陰,看到一年級小弟弟妹妹一次玩,一起笑。眼神裏或淡或濃都透露着有點不捨。

六次歡聚,六次吟詩高唱,只剩下這無奈。最後的六一,最後的歡聚,我們也即將各奔東西。對於這次的歡聚,我們顯得是那麼依依不捨,那麼空洞。童年的歡樂,它早已編成一本畫冊,記錄着我們的歡聲笑語。

當跨入青春期的我們,已經脱離了稚嫩的外表,披上了絢麗的一片。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處處相融;在燦爛的陽光下,我們把歡樂獻送給我們的童年。在此時的我們,只能在那六一聚會上,舉起酒杯,乾杯這最後的六一。

少年時代,那含苞的花朵開出了那般絢麗的花瓣,迎着風雨的我們,走進着共青團的大門,告別我們的六一,告別我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