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人物作文 > 動作作文

靜與動作文三篇_學生作文大全

欄目: 動作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靜與動作文三篇_學生作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靜與動作文三篇_學生作文大全

靜與動作文三篇_學生作文大全1

靜,可分為身靜與心靜,動亦是如此。

在河邊,迎着微風,看柳枝婀娜,聽鳥鳴婉轉,心是寧靜的,身體卻是不由自主地運動起來飄飄然,清涼透心扉,而自身如置於一片翠綠中,頗為怡然,靜中有動,翠動流動倒別有一番情趣。遠離了塵世的喧囂,而心如碧水上一片荷葉,隨風伴水,微微顫動,湧出一股股清爽的綠流。腳下的泥土有着微微的顫動,這一番趣景,為人所向往。如果於此地賞花開葉落,必有一絲恬淡與清靜,而此刻,心外無雜物,就如陶淵明那樣,暢然神遊,迴歸於自然之中,看風飄柳絮,聽百鳥爭鳴,心靜而身動。

也曾想過,去悠閒地欣賞一下風景,走遍千山萬水,遊盡神州各地,那時太天真以至於現在認為這無疑是一個笑談。何曾想過,懷一顆靜默的心,追隨人間的美麗,何曾不想,走遍五湖四海,賞盡千萬麗樹爭雄,看完萬物滿球各爭趣?這是一種幻想,是一個美好的夢,不如靜心去想,此時萬物都在自己的心量,展現的不也是一番景象?去聆聽世界之聲,感受並想象,也別有一番情趣,靜中有動,這不正是人生所追求的享受嗎?靜觀天下之動,是一件美好的事,何必要尋根問底,費盡心思於尋找不到的願望?不如現在安好,坐觀天下風流,漫步近處小路,也會非常美好。在房間,打開窗子,讓自然的氣息透過來,學習時,靜下心來,所有的美麗都會圍繞在你身邊,學習,其實並未脱離自然,在動中尋找靜,不也是一種快樂?在讀書中體驗生活,感受背景,會讓你浮躁的心靜下來,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也會讓你心情舒暢。不如在生活中感受自然,不如憐取一些清靜與寧靜。此時心靜而身動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惟有此,亦能讓生活多點輕鬆與寧靜。推開窗,如心與身齊翔,冥思,默然。

靜與動作文三篇_學生作文大全2

美好的人生,應該是“動”與“靜”巧妙相融的。

人生,不能沒有進取。我們應該用進取的“動”創造人生的輝煌。

蛹脱殼而出,化成翩翩飛舞的蝴蝶;苗在巖石逢中紮根,開出豔麗的花朵;鸌飛越太平洋,最終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萬物進取,才創造了欣欣向榮的美好世界。人生,沒有了進取,就如沒有了靈魂的軀殼,思想已經一去不復返;人生,沒有了進取,就如停滯不前的時鐘,永遠也不能找到正確的鐘點。我們若只留戀過去的美景,或只陶醉於現實的風光,就永遠無法到達彼岸的天堂。

但是,生命中,除了進取的“動”,還有一種至善至美的境界,藴藏着強大的力量,把最明淨、澄澈的一面推至靈魂深處。這,是“靜”,是心靈發出的深呼吸,是喧譁與浮躁中的宜人陽光。

但丁在《神曲》中這樣描述人的慾望:“他們似乎充其量只是渴望得到一個蘋果;隨後逐漸變為渴望得到一頭小羊,再進一步渴望得到漂亮的衣裳;然後是馬匹,再後是女人……”

人生,僅僅求“動”是不完美的。“動”就像不停飛馳的車輪,長久運轉必然會滯重。一味地“動”,是對生命資源過多的掠奪,會讓生命倦怠,讓心靈負債。“你把眼光只停留在財物上面,你便從真理之光中收穫到黑暗。”

“靜”,才會安撫心靈,讓身心享受愉悦,讓人生呈現坦然。

在《豐富的安靜》中,周國平説,“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脱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創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愛心,而這一切都超越於俗世的爭鬥,處在永久和平之中。這種境界,正是豐富的安靜之極致”。今天,在這個充滿浮躁和喧囂的世界中,我們更需要堅守心靈的靜,精神的靜,生命的靜。

“動”與“靜”,是人生的兩端:一端給你激情和活力,一端給你寧靜與安閒。沒有“動”,就沒有人生的峯巒,就沒有人生的俯瞰;沒有“靜”,就不會有淡定與沉着,就不會有從容與睿智。我們“動”要動得精彩,“靜”要靜得安閒!

一個忙於奔波的人需要“靜”下來,對自己的靜,對周圍的靜,以及對功利的靜。學會“靜”,我們才會從容應對繁雜的生活,才會不斷改變生活模式,學會在生存狀態裏輕鬆轉身,讓自己的腳步更輕鬆。

讓“動”去書寫人生的豪邁,讓“靜”去感悟生命的柔曼!

靜與動作文三篇_學生作文大全3

王羲之在《蘭亭序》中雲:“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所萬殊,靜躁不同。”佛曰:“心靜則國土靜,心動則萬象動。”動動靜靜,靜靜動動,這些來自身邊周圍的微小變化之所以能夠使我們關心大亂,只不過是內心終有雜念。人生在世牽掛的東西太多,勞累的心已裝不下一花一草、一樹一木,可若“本來無一物”,那又“何處惹塵埃”呢?

佛曰:“如何向上,唯有放下。”試看這世間有多少人被明知把握不住還偏要爭取的名利亂了心,讓躁動羈絆了前進的步伐,所以他們只能“這山望着那山高”,而永遠達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人走世間便應當明白,這紅塵凡世中的誘惑太多太多,對於把握不了的事物只有做到無謂,才可以不被蒼茫的歲月所傷,安然無恙地走過漫長的人生之路,就如李白所説的“棄我去者所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那樣,心靈如此之大,那些躁動,那些煩亂,只需丟在心室的一個小角落裏,讓它們被歲月蓋上厚厚的灰塵,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沉澱,直至再也找不到一絲蹤跡。

尋着歲月的浪頭向古追溯,看千年之前的古人如何過濾自己的心靈,企圖從中尋到一絲啟發。但,陶淵明的桃花源固然美,終究也只是幻夢一場;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空曠在高樓鱗次櫛比的現代社會中也不復存在;王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靜謐在車水馬龍的今天也再難尋覓……在鋼筋水泥構造的世界中,心難以尋覓舒適的棲息地,像一個疲勞至極卻閉不上眼睛的孩子,無奈又漠然地半眯着眼睛環視世界,任由空氣中瀰漫的躁動分子將自己淹沒,毫無反手之力。於是,漸漸學會如大多數同類一樣,踱着小步遠離世界,就如琥珀裏的一隻小昆蟲,凝固,但安全、靜謐。

但躁動就像一隻無孔不入的小蟲,頂的你渾身發癢,免不了自己先亂了陣腳。可就如惠能大師所言:“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若做不到諸法無我,不如學會順其自然,做一個隨心、隨性的人,讓動與靜並存,任堂前花開花落,看天外雲捲雲舒。

是誰説,只有把喧鬧坐斷,才可以重拾寂靜。心放寬,路自然寬;心輕了,身自然也就輕了。讓我們輕裝上路,籠朝霧,沐日華,看春水汩汩,秋水潺潺!

Tags:三篇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