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有關閲讀作文八篇

欄目: 閲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09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閲讀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閲讀作文八篇

閲讀作文 篇1

如果説人生是一杯醇濃的茶,那麼閲讀則是其中的裊裊幽香。閲讀是一位你人生路上的伴行者,陪你嚐遍酸甜苦辣。閲讀之美,不可丟棄;閲讀之魂,無法分割。有了閲讀,生活才如此豐富絢爛。

閲讀之魂,意在品味,讀中生智,品味書香。

讀書是豐盈靈魂的一味良藥。讀的書越多,你的靈魂變越豐滿。藥食可以滋補身體,而閲讀卻能滋補心靈。一些喜歡閲讀的人,往往是細膩的、多愁善感的,他們的心靈如同山澗裏的一方清潭,無論面對多大的風雨,都波瀾不驚。讀書並不只是單純地讀,閲讀與讀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閲讀有品味昇華的過程。“瞭解一頁書,勝於匆促地讀一卷書。”在讀書面前,如果你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瞥一眼就急於離開,那你只能記住它的輪廓,如果你是一個懂得閲讀的人,用心去揣度它,你就會知道許多。書中所包含的內容是無限的,關鍵在於你閲得多少。正如魯迅先生一樣,他自幼在三味書屋受到教育,博覽羣書,從書中獲得很多教益,從而有了一種先進的思想理論,一顆寬仁的心靈,他將書裏的知識通過閲讀轉化為屬於自己的觀念,這才是讀之真諦呀。閲讀是一種帶有書香的韻味,做一個懂得閲讀的人,豐盈自己的思想,充實自己的靈魂。讀書乃閲讀之魂。

閲讀之魂,志在領悟,悟出精粹,品讀生活。

生活是人世間最動人的一本書。它不會虛假,更不會做作。倘若要一位老人和一位兒童對同一件事作出評價,其答案必然是不同的,這就與生活的閲歷有關了。閲歷便是閲讀生活,生活中的陰晴雨晦,都需要我們一點一滴去領悟。如果你不去閲讀生活,日月輪迴,日子也便就這樣過了,而如果你能抓住生活每一微小的瞬間,你就能夠領悟到許多人生真理。盲人作家海倫·凱勒亦是如此,她雖然只有一片漆黑的視野,但她的心靈卻是色彩斑斕的,她通過閲讀去感知生活,領悟生活,終是完成了一部撼人心靈的著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閲讀生活,看透人世浮華,體悟生活真諦,只有如此,你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渴望什麼。在人生中開啟閲讀,它能夠使你的心靜下來,學會修養。閲讀生活,品味世間雜塵的滄桑,做一個懂得閲讀的人,體會匆匆的生活,感悟人生的真諦。生活乃閲讀之魂。

閲讀之魂,思其所讀,悟其所生,品味書香,品讀生活。

閲讀作文 篇2

閲讀是美妙的精神之旅,讓我沉迷其中。看到他們見到的景像,親歷他們的遭遇,體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從而讓我感覺在夢境中。每當我靜下心來“潛”入其中時,就覺得小作者來到我的面前,娓娓地講述着他們的見聞,訴説着他們的情懷,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就像小孩在捉迷藏。不會自動顯現出來,在經過反覆品讀後化作了自己的美妙的精神之旅。

用感受的方式讀書,我發現,好的語言都是作者用自己的豐富想像力表達出來的,這樣的語言富有彈性,充滿了跳躍和流動的色彩,這樣的閲讀是一項充滿體驗和情趣的活動。我愛書籍,更愛閲讀,假如我的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書使我懂得了許多科學知識和做人之道。我懂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科學知識,我悟出感恩是不抱怨,永遠感恩的人永遠不抱怨,

我愛閲讀,因為閲讀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新奇美妙的世界。沒有閲讀,我們的生活將會多麼的乏味,我愛閲讀,因為它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侶。兒時,我卻在閲讀着一本本書,爸爸媽媽叫我吃飯我也沒聽見,仍舊在書的海洋裏暢遊。有時,我甚至會與書中的主人公交談!可見我對閲讀已達到了痴迷的程度。現在,我仍舊像小時候那樣,深深地愛着閲讀,我的閲讀量因此大大增長,我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我愛閲讀,因為它並不侷限於書本之中,這就是閲讀,它令我陶醉,自豪,心酸,感悟。我愛閲讀,愛它的一切的一切,讓我們在閲讀的世界裏,體會它的美妙於絢爛,鑄就智慧人生!

閲讀作文 篇3

生活,是一本無字的大書。只有你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感悟,用心去熱愛,你才能慢慢地讀懂它,真正地讀透它,你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樂趣,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真正產生幸福感。

我們踩着時光軸,順着羅盤的光影,在生活這本大書中行走,閲讀伴隨着我的成長,使我受益匪淺。

在生活中,我深深閲讀到父母的愛。一次,媽媽帶我與妹妹一起去萬華廣場玩。我們在那裏玩得忘記了時間,也許老天也怪我們玩得時間太長了,陰雲密佈,雷聲隆隆,霎時,豆大般的雨點直瀉而下。偏偏這時,媽媽的電話又響了,原來外婆已經站在了我家門外。

“我們必須儘快回家!”媽媽堅定地説道。可看着筆直的雨道,心裏真有幾分膽怯。媽媽迅速將雨傘遞給我們,自己毫不猶豫地衝進雨簾中。到家門口,媽媽的頭髮緊緊貼在頭皮上,雨水順着頭髮往下流,眼睛也睜不開,一站到走廊上,地上就是一灘水,但她顧不得自己,一邊打着噴嚏,一邊摸摸我們的衣服:“大佳、小佳淋濕了嗎?”外婆心疼地説:“淋壞了吧?怪我來得不是時候,本來你們可以等雨小一點再回來的!”我淚眼婆娑地看着媽媽:“媽媽,別管我們,你自己抓緊去換衣服吧!”媽媽,無論什麼時候,你首先想到的只有我們。閲讀母親的關懷,真好!

學校裏,我深深閲讀到同學們的情誼。體育課上,女生800米測試,我被一個同學絆了一跤,她馬上回頭,彎着背,兩膝發抖,滿臉通紅將我慢慢扶起,口裏還一個勁地説:“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摔壞了嗎?”一邊安慰我,一邊檢查我的傷口,小心翼翼地把我搭在她弱小的身體上,那温柔的言語,即使寒冰也融化了,那細緻又帶着歉意的動作,即使再疼,我也不覺得了。我倆一瘸一拐地來到醫務室,老師清洗了傷口,消了毒,説沒事,她的臉上才放鬆了。閲讀同學情,真好!

在學習中,我能閲讀到老師對我的照顧。那天,我與爸爸發脾氣後,氣呼呼地往學校走,早飯沒吃就進了教室,也沒心情早讀,老師好像接到了母親的電話。向我款款走來,笑眯眯地領着我走向食堂,在路上,他説:“怎麼了,説給我聽聽?我幫你分析分析,讓我做你的傾聽者!”我的心一下柔軟了,眼淚奪眶而出。閲讀師生情,真好!

閲讀,是我成長曆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一條甘泉,給心靈以潤澤,伴我走向遠方,永伴閲讀,沒有地平線。

閲讀,真好!

閲讀作文 篇4

國學經典是什麼?這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們都凝結着先賢的智慧,是我們的精神食糧,總是讓我們受益匪淺,因此在今天的文化舞台上仍佔有重要地位。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呢?首先,經典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如果沒有人關注它,它將慢慢地消失,相反,我們都去品讀它,它將一直流傳下去;其次,閲讀經典有助於我們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精神,學習歷史,開拓知識面;還有,經典可以幫助我們變得更有氣質,在這個以知識為重的時代,這是非常重要的。

讀經典,首先要靜下心來。“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如果你無法靜下心來,那麼,即使書中的東西有多麼美,多麼引人注目,你都看不出來。再加上經典大多是文言文形式,不靜下心來,怎麼能讀懂呢?所以,靜下心來很重要。

靜下心來以後,就要認真體會,要像品茶一樣認真地品讀經典:先不考慮古文斷句,把每一個字都看懂,不會認的一定要查字典,文中的'通假字尤為重要;古今異義的字詞很多,必須結合上下文和註釋才能把他們搞懂;結合自己的理解和註釋來思考文章的大意;如果搞懂了意思,就嘗試斷句,這對朗讀至關重要;等到你認為你可以像古代文人一樣有節奏地朗讀經典時,你就大聲地讀出來;最後結合資料認識文中的人物和作者,體會他們的感情和精神。

今天,我們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閲讀經典的時間似乎越來越少,與經典的隔膜越來越厚,但我們還是要抽出一點點時間,拿起一本國學經典,去品味,去感受。我們絕對不能被課本上的知識禁錮,因為它們不一定全面,只有在課外補充,才是真正的學習。所以,多讀經典吧,趁現在我們還有時間!

閲讀作文 篇5

總有許多學生跟語文老師抱怨作文沒有什麼可寫的,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很替他們惋惜,便想告訴他們:其實不是的!再平常的日子也有説不完的喜怒哀樂,怎麼會無事可寫呢?

就算你的生活本身單調了點,你還可以抬頭看看周圍,看看外面的世界。就算你周圍的人和事都不值一提(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以一箇中學生為例,你還應該讀過書,看過電影和電視,這些經歷以及由此得來的間接知識,又何嘗不是寫作的源泉呢?

説到這裏,我覺得這一代中學生的誤區大概正出此間:你們讀了很多書,但絕大多數是教科書、參考書、習題集、練習冊之類;你們看了不少電視,但大半聚焦在《浪漫滿屋》、《大長今》、NBA和卡通動畫,還有一些並沒有多少營養的的愛情劇、肥皂劇;至於電影嘛,非美國大片、香港片不看——這就造成了營養不良。與之相反的便是愛國主義影片沒人看了,文學名著沒人讀了,不但不讀原著甚至也不瞭解故事梗概。初中生答不上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大有人在;除了課本涉及到的作家之外,你跟他説舒婷、張賢亮、陸文夫,都是説天書,甚至連巴金、路遙、馮驥才,學生們也有聞所未聞的。

讀書就像飲食一樣,營養不良不可能健壯。文學和文化的貧瘠會導致一個人思想膚淺、見識鄙陋,提筆寫文章自然氣短心虛,即使勉強可以寫得出來,也多半是蒼白之作。

如此看來,讀書當是想入寫作之門的中學生的必修課。這種讀書是區別於課堂的讀書的,書也絕非教科書一種;這種讀書是一種自發的閲讀,是廣泛地涉獵各類精神的營養品。這門課無需老師,不用課堂,可以隨時開課,卻永不髮結業證書。從這個意義上看,讀書是每個人人生的必修課;即使你不打算成為以文為生的作家,你也需要靠不斷的讀書來充盈自己的頭腦。

古人有云:“讀書如銷銅,聚銅入爐,大韝扇之,不銷不止,極用費力;作文如鑄器,銅既銷矣,隨模鑄器,一冶即成,只要識模,全不費力。所謂勞於讀書,逸於作文者,此也。”(選自《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正是古人總結出來的作文技巧。不肯在讀書上下功夫的人是無法寫好作文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詩聖杜甫用自己的畢生體驗凝成了千古名句,也道破了閲讀與寫作息息相關的天機。讀書就如在精神食糧方面的儲蓄,寫作便是從中支取利息。只有不斷地投入,才能不斷地產出;投入得越多越好,產出才能越多越精。世上有許多大文豪沒有上過幾天學,卻留下了不朽之作,但少有人沒有讀過幾頁書就成了作家的。

多讀書,讀好書。唯有這樣,寫作才有取之不盡的源泉。寫作請從閲讀始,你每翻開一卷書,就等於向寫作之門邁進了一步。

閲讀作文 篇6

一本好書像營養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雨露般滋潤我們的心田,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沉迷於讀書,每天都會纏着媽媽給我講故事。隨着識字量的增多,我終於可以自己讀書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高興的事情啊!只要我的手裏一有書,我就忘了吃忘了睡,那種快樂是任何一種感覺也無法比擬的。

我讀過的書有很多很多:通過閲讀《十萬個為什麼》,我不但解開了心中許多的謎團,還增長了很多新知識;《一千零一夜》演繹了那麼多動人的故事,描寫了那麼多善良的形象,它們共同塑造了我單純而樂觀的性格;《海的女兒》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善良,怎樣做才叫勇敢;《伊索寓言》使我懂得遇到危險不要慌張,要冷靜思考……

説到閲讀,我還鬧過一個小笑話呢!

有一天傍晚,媽媽在廚房裏做飯,我在房間裏讀書,我完全被書中的故事吸引了,正當我陶醉其中時,突然,聽到媽媽喊我:“心如,快去買袋鹽回來,家裏沒鹽了!”我隨口應了一聲,接過錢向超市方向走去。我邊走邊讀,這個故事太精彩了,於是,我蹲在路旁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不知過了多久,我終於把這個故事讀完了。當我起身時才發現自己竟在外面,我壓制不了內心的喜悦,高高興興地跑回家。一進家門,就看到媽媽用惡狠狠地眼神盯着我,“我讓你買的鹽呢?”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出去是為了買鹽呀!

書籍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更是全人類的營養品。它指引我們走向生活,頑強奮鬥,我要把它當做人生路途中的好朋友,常相隨,永相伴!

好讀書,是我從小養成的習慣;讀書好,是我多年來的一點收穫感受;讀好書,將是我一生永恆的追求!

閲讀作文 篇7

從小,我就喜愛閲讀;如今,閲讀更是我的一大嗜好。閲讀真棒!這是我內心的真切感受,藉着這次寒假就讓我寫下來吧!

書是傳播人類文化的使者,從印刷術發明以來,這事實就一直存在着,並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用思維接觸文字,用大腦去想象,用心靈去感受。書貴在讀,貴在捧在手中的那一份珍惜,打開讀時的那一份虔誠。當你閲讀時,你的思維在書中神遊,你的情感在書中起落,在書中你可以體會到任何喜怒哀樂,書的魅力便在於此。

我的成長離不開書,書使我成長的更快。課堂上的本本厚書寫滿了難題,記滿了深奧,我喜歡讀,因為它使我學到很多,人世間的書寫滿了艱辛,記滿了滄桑,我更愛讀,因為它使我瞭解到更多……

當我坐在課堂裏,聆聽老師的講解,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使我的大腦日益充實。課間,我喜歡和同學為了某道數學題和同學爭的面紅耳赤,對了,成功的喜歡讓我笑,錯了,失敗使我得到經驗。學習是艱苦的,可我樂意,因為閲讀是享受,我愛閲讀。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書琳琅滿目。我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凍死街頭而哭泣,為岳飛將軍的壯志未酬鳴不平,為阿Q的悲慘遭遇而歎息,又為共產黨橫渡長江打垮國黨而喝彩。甚至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説,瓊瑤催人淚下的言情小説,都讓我流連忘返。我喜歡它們,因為在這裏,我可以學到課本上沒有的東西。

書是收穫希望的土地,我要辛勤耕耘,以獲得更多的糧食。

我愛閲讀,因為課堂的書讓我學習,讓我思考,課外的書讓我瞭解,讓我思索,而人生的品讀,更讓我成熟,讓我成長。我愛閲讀!

閲讀作文 篇8

高爾基曾經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在我看來,書不僅是階梯,還是一艘大船,帶領我們駛向知識的海洋。多讀書,能開闊你的視野,能拓寬你的知識面,而最重要的是培養了我學習的興趣。

我喜歡讀書始於那本《故事大全》。現在我讀過的書也是難以計數,可直到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記得,我看過的第一本書就是《故事大全》。當時,我還小,只有7歲,正在上二年級,姑姑給我買了一本《故事大全》。一買回來,我便滿懷好奇心地翻了翻。哇,內容真豐富啊!字上面有拼音,故事中還有栩栩如生的彩圖,遇到不會讀的字就拼拼音,實在太棒了!並且每一個故事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比如《螳螂學本領》中小螳螂東學西學,還沒學會這一種本領又去學那一種本領,到頭來什麼也沒學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把它做完,再去做別的事情。只有專注才能做成事,不然最後啥事也做不成。正是因為這本《故事大全》,讓我愛上了書,與書成為了密不可分的朋友。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看書的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我從以前看故事書,再到童話、寓言,然後便是優秀作文選集、科普着作,直到現在我又喜歡看散文和小説了。比如《朝花夕拾·吶喊》《簡·愛》《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本《昆蟲記》。

十九世紀末,一本着作在法國出版了,剛一問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它就是法國著名生物學家法布爾耗費了畢生心血所着成的《昆蟲記》。

在這本書中,法布爾用愛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螳螂雖然外表看似虔誠,但性情卻十分兇猛,常常對過路的昆蟲發出致命的一擊;蝗蟲的藍翅膀、紅翅膀像扇子一樣張開,粗粗的後腿能讓自己跳的很遠很遠,但它經常誤打誤撞,撞到了蜘蛛網上,成為了蜘蛛的美食;人們都説蟬是一個懶傢伙,但實則蟬很勤快,反倒是螞蟻常來搶它的食物;夜空中,螢火蟲閃閃光亮,給人無數美好的遐想,殊不知它也有着既高超又殘忍的捕食蝸牛的方法;人類對狼蛛的印象並不美好,恐怕是因為看了狼蛛那猙獰恐怖的樣子嚇到了,但狼蛛也有好的一面,當小狼蛛生下來時,狼蛛媽媽會把它那上百隻小狼蛛孩子背在背上,帶它們出去曬太陽,做遊戲,非常累,可它依然如此;蜘蛛和蜂類都是昆蟲界天生的建築學家,一個把網織得結實又對稱,一個把巢建得牢固又精緻。在這本書中,昆蟲們的習性、勞作、繁衍、爭鬥都表現得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與智慧。

《昆蟲記》這本書自問世以來就以優美的筆觸、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視角影響了無數科學家、文學家,以及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法布爾以人性關照昆蟲的習性,將專業的知識與真實情感熔於一爐,字裏行間洋溢着法布爾對生命的關愛和敬畏,讀了這本書也讓我對很多昆蟲的特點進行了瞭解,紅螞蟻那種團結合作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狼蛛的母愛也讓我感動不已;蜂類的聰明也是讓我驚奇不已,竟然用六邊形造的巢最牢固,最省材料。這本《昆蟲記》培養了我熱愛科學,親近自然和尊重生命的探索精神,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大自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