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碎片化的生活

欄目: 生活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2W

碎片化的生活1

一早起牀,刷牙洗臉,吃完早飯,以一種介於迷迷糊糊與神清氣爽之間的狀態離開家,到學校上課。下午戀戀不捨的從學校回家,埋頭與作業苦戰。吃完晚飯看看電視背背單詞,上牀睡覺的同時暢想着明天會怎樣……這就是我20xx年某一天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早已被規劃好,這看起來似乎很不錯。

但當我想靜坐下來看看書時,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前不久,我為了看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很早就寫完了作業,卻迎來了家長的質疑:“你作業怎麼這麼快就做好了,你檢查過嗎?”

我心生疑問。我原來的計劃真的是被人所看好的嗎?不。當我打開瀏覽器,想學習點知識時,計劃同樣是那麼不堪一擊。時間這塊大蛋糕本就被切成了許多塊,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把蛋糕上每一朵奶油的歸屬都決定好了。

我也嘗試過不按計劃進行——可笑的是,這好像本就是一個計劃。而這個不是計劃的計劃只進行了一個週末,我就放棄了。那天,早晨起牀時,一個自認為很好的想法輕易的被我打開手機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所沖走,然後一天的生活就完全變得一團糟。

有計劃也不行,沒計劃也不行,碎片化的生活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可生活還仍要這樣過下去——在我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前。

我仍然嘗試着靜坐下來——這次是寫手帳。我拿出我的手帳本,寫下日期——噢,我媽叫我去吃水果了。那等我吃完水果,總可以好好寫手帳了吧?可惜,事與願違,我剛寫了個開頭,我把就打來了電話,説要晚一點回來。電話剛放下,看到班級羣裏有人問作業,作熱心解答後把手機扔到了牀上——只可叫我如何安心?

想了又想,我還是把手機拿了回來。因為我發現,手機離開我之後我更加慌了,恨不得過兩秒鐘就跳上牀查有沒有新消息。説了也怪,我把手機拿回來後,便再也沒有收到過新消息。

我再一次拿起筆,卻找不到洗下去的靈感了,只好作罷。

又一天,我們家的機頂盒壞了,電視看不了了,悲傷的是,要兩天之後才能換機頂盒。家裏突然變得十分安靜,就像一部精彩的話劇戛然而止,我爸要看的新聞聯播沒有了,我媽要看的電視劇也沒有了。晚上的時間變得特別漫長,一時間大家都找不到事做。

傻坐着也不算個事,一家三口都起來找事做。起先覺得無聊,後來也都找到了事幹——這個時間正好可以做那些被我們遺忘卻又是我們真正所熱愛的事情,找回初心。練練字,看看書,好不愜意。

我終於找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在這個大數據時代,試着把一些看起來很重要的東西——手機、電腦等——放下一段時間。用這些時間,做些有意義的事。

把手中的生活碎片整理一下,扔掉那些不在我們需要範疇內的碎片,留下我們真正需要的,再把這些碎片拼成我們想要的生活。

別讓碎片化毀了你的夢想與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2

“碎片”二字,多數人的第一感覺往往是殘缺的,不完整的,廢棄的,如破碎的玻璃杯、陶瓷工藝品、金屬物等,似乎都沒有多大價值了。當然,碎片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會突然想起某個片斷,可能自己小時候的一個經歷,也可能是看過的電影,動畫的一個片斷……這也是我們常説的記憶碎片。

説到碎片,你們還會想到什麼呢?

我想到了硬盤存儲碎片,當電腦運行變慢,爸爸做的最多是硬盤空間碎片整理,而我有時會在邊上看過程進度條,屏幕上顯示的一個個方塊很是形象,爸爸還和我説,我們看上去電影是動態的,但其實卻是由一個個靜態的膠片畫面連續播放產生的,以幀為計數單位,播放速度一般是24幀每秒,以這個速度,我們大腦接收的畫面信息是連續的,剪輯則是把原始膠片按幀取捨、剪切後重新整理串聯的過程,如果把幀比作一個碎片,電影則是由這些碎片組成的。

這樣説來,碎片不一定就是個不好的詞,碎片化的生活也有無限可能,同樣一件事物,消極的人看到的是憂患,積極的人看到的卻是機會。

爸爸媽媽常和我説,多數人的智商往往差得不多,天賦是一方面,而更多的還在用心,用心勝過用腦,我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往往更用心,所以要培養自己的興趣,並專注於此,終會有所成就。我們的生活其實也是由一個個碎片化的時間串起來的,時間用在哪裏,生活就在哪裏,心思花在哪裏,成就就在哪裏,看過許多名人的故事,他們很多人的區別往往在於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這些時間碎片以相同的規則疊在一起,就有了高度。

術業有專攻,厚積而薄發,我特別敬佩那些專注的人。每天做一樣事沒什麼,但幾年時間專注於做一樣事很不容易。我們的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人,我的小學英語老師袁老師,每天背50個英文單詞,己經堅持二年,也因此帶動了一批同學;表哥是一名酒店的管理人員,每天就算回來再晚,也要翻閲瀏覽專業相關的英文書籍,並認真記錄學習;而媽媽則是很早就給自己訂了一個目標,利用碎片化的時間,每個月看3本書,也己經堅持了幾年……她(他)們都專注於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是我的榜樣!

一直很怕寫作文,爸爸説寫作源於生活,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寫作最好的感覺應是水到渠成,思如泉湧,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積累生活中的碎片就很重要,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世事洞明是學問,人情練達是文章,碎片化的生活多有不同,會給以我涓涓細流。

碎片化的生活也是生活,或者説,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個時間節點串聯起來的,碎片化的生活才是常態。一部電影精不精彩,看每一幀畫面是否完美,剪輯很重要!碎片化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呢?

碎片化的生活3

如今,是一個快節奏的世界,我們已經很難有大段的時間去專心做一件事情,我們的時間被自然的分割成了許多“碎片”。一個碎片看起來毫無用處,而千千萬萬的碎片就組成了現今的碎片化生活。簡單的説,碎片就由網絡和智能手機的發展造成的,幾乎與我們工作和生活相關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上廁所都可以淘寶購物,上班抽時間可以刷個微博,看似是在利用時間,其實是浪費了精力和金錢。

對於碎片,我覺得幾乎是無可救藥。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手機不離手,無論是家裏,公交車上,地鐵上,還是走路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低頭看手機的人們。每個人看似都非常忙碌,但是又有多少人看的是有意義的事情,讓我們每天都有一些進步的呢,大部分人是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甚至每天晚上睡前不看一眼手機就像生活缺少了一些什麼。從這個方面看,所謂的碎片化時間除了浪費我們的時間,浪費了我們的生命,似乎毫無是處。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的,如果我們能很好的利用這些碎片時間,那又是另一翻景象呢。對於學生而言,每天做好作業幹什麼?打遊戲?或是看書?過了幾年,打遊戲的一無所獲,甚至荒廢了學業,而看書的卻不知讀了幾十本甚至是幾百本的名著,豐富了知識也提高了寫作能力。不要小看碎片,如果每天花二十五分鐘來學英語呢?這就要説到我了,媽媽從小教過我一句英文的顏語,“ten·miles·a·day,no·more·no·less”意思是每天保持行駛十英里,不要多也不要少,但是要每天堅持。如果能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那無論是什麼都是會成功的。從三年級開始我每天花二十五分鐘上一堂英語外教口語課,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時間太短了,也不會有什麼效果,但是時間久了,我發現不但提高了口語,而且我對英文學習越來越感興趣,甚至每次看到外國人我都想湊上去聊幾句,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穫吧,有了學習興趣就不擔心學不好了。再來説説我每天可以利用的碎片時間吧,每天上英語課之前抓緊完成作業,打開電腦,預習英語,查單詞,記筆記,等待上課。等待上課前的這幾分鐘也是很寶貴的,完全可以再多讀幾遍英語課文。上完課就睡覺?不,睡前再看十分鐘的書。還有我最想説的就是每天上學路上乘地鐵的時間,以前每天十幾分鍾路程要麼是發呆,要麼是給媽媽發信息,後來媽媽告知我,一天之際在於晨,早上是人一天中精神和記憶力最好的時間,如果能利用這十幾分鐘的時間複習一下昨天的英語單詞,或是昨天剛剛備過的古詩,那會大大提高每天的學習效果。我真的這麼做了,覺得這段路程再也不是那麼無聊,覺得很充實,也減少了晚上的複習時間。

希望我們都能更好的利用起這些碎片,我們的生活不再被網絡和手機纏繞,讓我們嘗試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擁有嶄新的面貌。

碎片化的生活4

在我們不知道碎片化這個概念之前,就都知道浪費時間是可恥的,會見縫插針的做一些事情。可是,自從互聯網橫空出世以後,許多人都會利用一切碎片時間刷手機。其實這和浪費時間並沒有太大區別,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看一些無關緊要的信息。

這些碎片化時間不但沒有幫我們爭取到更多自由或者學習的時間,反而讓更多的人患上了手機依賴症和拖延症,如:看完這些消息再做作業和朋友聊完天再吃飯,打完這關遊戲再睡覺……

久而久之這些所謂的碎片化時間卻把我們曾經的完整時間切割成了小塊時間,而大多數人卻還洋洋得意的認為,自己對碎片化時間的充分利用,延長了自己的時間呢。

你有多久沒有認認真真的,心無旁顧的閲讀了?碎片化的閲讀,尤其是社交媒體所提供的資訊,並不能真正代替閲讀,旅遊和聊天。我們可以偶爾碎片化閲讀,但是不能長時間這麼閲讀,畢竟大多數時候收穫的都是一些沒有用的資訊信息,並不是正真的閲讀。書在每個地方,每個時代都有重要的地位,包含着無窮無盡的知識。而讀書,大多數時候是為了更瞭解自己的內心。

實體商店在沒落,很多大型的商場因為大多數消費者選擇了網絡購物而關門停業。網絡購物便宜,省時間,在空閒的間隙動動手指就能買到急需或者心怡的商品。其實碎片化的購物在某種意義上並不省錢。你手機裏裝的“省錢軟件”越多,你可能就會花更多的錢。許多東西,我們跟本就不用買,買了也是堆在家裏,用不到還佔地方,時間久了,就當垃圾清理了。這樣的購物,沒有了呼朋引伴,大家溝通交流的樂趣,也造成了浪費。

拿著名的購物網站淘寶來説,在車站等車的幾分鐘,吃飯前等菜的幾分鐘,手機上隨便點點,就可能花出幾百塊錢,上千塊錢。看到商品有活動,覺得自己可能用得上,價格實在實惠,就往購物車裏放。月底一看賬單就傻眼了:沒覺得自己買東西啊,怎麼就花了這麼多?所以你想利用碎片化購物佔小便宜,卻讓商家佔了大便宜。省錢?你想多了!這叫貪小便宜吃大虧。

曾經QQ的聊天軟件風靡年輕人的社交圈,可以單獨聊天,也可以拉一羣人建立一個羣,QQ裏除了方便大家聯絡感情,聊天説笑之外,還有功能性的作用,比如同學QQ羣,比如書友QQ羣、工作羣。不過一離開電腦和手機,人們又處於“離線”生活狀態了。伴隨着QQ的升級版本——微信的出現,智能手機的普及,只要有網絡的地方,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聊天,也無時無刻的在“社交”。這種社交看似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實際上卻是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漸漸疏遠了。

網上閲讀、網絡購物、網絡買票、網絡導航、網絡查路線,碎片化的生活使人們的生活變得便利了許多,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網絡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少弊端,這些弊處也算是時代發展的遺憾吧。

碎片化的生活5

新書買來了。我把幾本《男生女生》塞進書桌邊上的書架裏,把《海底兩萬裏》放在了我的牀頭櫃上,又拿了本《綠山牆的安妮》塞進書包以便上學路上可以翻翻……還有哪兒呢?對啦,廁所。我立刻拿了兩本《少年文藝》,藏進了洗臉池下邊的抽屜裏。

爸爸覺得很奇怪,問我:“你藏書在廁所幹嗎?”我咧嘴一笑:“這樣可以乘着上廁所的時候讀讀書啊!充分利用時間嘛!”

爸爸笑了,説:“真行啊你,碎片化閲讀啊!”“什麼!什麼‘碎片化’閲讀?我又沒把書弄破嘍。只有孔老夫子才會‘韋編三絕’呢,或者杜甫先生會‘讀書破萬卷’。”我不解地問。

“碎片化不是説把書讀成碎片,是指用零散的、碎片化的時間讀書。不只是讀書,我們現在的生活可以説方方面面都被時間分割了,一個人可能要同時應對多件事,一件事也往往要分割成許多時間段來完成。現在的社會是個多元化的社會,現在的生活可以説也是一種碎片化的生活。”

哎!我還是不理解什麼叫碎片化生活。我只知道不知從何時開始,我的生活就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任務。星期四鋼琴,星期五奧數,星期六語文,星期天英語。還有多得數不清的課內課外作業、背古文、背英語、背考級曲……每天的事情似乎都在穿插進行,我恨不得能有哪吒的三頭六臂。我喜愛勞技、喜愛美術,可勞技課佈置的手工作業我從來都沒有整片的時間去完成,往往要從週一斷斷續續做到週末。這也算作是“碎片化”的手工吧。

我看爸爸媽媽的生活也不比我輕鬆多少。媽媽經常炒菜的時候還要發微信,時不時還要淘兩件衣服、打幾個電話。爸爸的日程也安排得滿滿的:上午有個會議,下午要見幾個人,晚上要交一篇報告,明天要出差……每天吃完晚飯還要幫我輔導一會兒功課再去加班。用爸爸的話説,我們現在都是“多任務操作系統”。他説最早的計算機是單任務的,一件事做完才能做另一件事。多任務的系統把時間分割成許多片段,穿插安排着不同的任務,各項任務交替實施,但看起來在同時進行,互不影響。這樣可以極大提高計算機的效率。

哎!計算機,可真有你的。

人們常抱怨,現代社會節奏太快。節奏快其實也沒什麼不好,説明現代社會能力強了嘛!就像計算機速度越來越快,才能夠分時運行不同的任務。現在信息技術發達,交通便利,我們才有可能把事情分散開來、把所有零散的時間利用起來。只是計算機執行指令很精確,我們人類要把碎片化的時間串起來,做完整、做好每件事可有點難度。往往會手忙腳亂。怎麼樣適應這個社會,怎麼樣充分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可能就是我們面臨的新問題吧!

這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見我在海邊沙灘上,看到許多絢麗的貝殼。我把它們一個一個撿起來,想串成一串漂亮的項鍊,卻無法找到合適的繩鏈。我該如何串起這串貝殼呢……

碎片化的生活6

新學期伊始的第一個週末,我決心好好利用這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誦讀古文和英語,一來應對下下週的測驗,二來更為這個學期的學習樹立一個標杆。正當我誦讀漸入佳境之時,一陣悦耳的鈴聲響起……是同學打電話來問我小隊徽章的事。“我弄好了!馬上就發你們!”關了電話,我忙找出設計好的徽章,拿起手機,打開微信羣,對着它仔細拍好照片,發給了小組羣。剛完成,我突然發現最要好的朋友在微信的另一個羣裏張羅着生日派對去哪裏玩?心裏想着種草很久的幾家小店,我立刻查起了大眾點評,也參加到熱烈的討論中……時光如沙漏一般悄無聲息地流走,直到耳邊響起外婆那熟悉的一聲“吃中飯啦!”,我才恍然發現我計劃中的那個週末晨讀的標杆已經轟然倒塌。

這就是我們常遇到的碎片化的生活,和很多人抱怨的一樣,支離破碎,混混沌沌,毫無建樹。我們很容易把碎片化的生活怪罪給那通電話,那隻手機,還有那個無所不能的微信。碎片化的生活真的那麼糟糕嗎?離開現代的通訊設備,我們的生活就會井然有序嗎?

我外公恰恰有一段不一樣的體驗。那年,他膝蓋受傷住院治療。在這期間,受鄰牀病友的指導,玩上了股票。每天檢查的間隙,吃藥的空檔,化驗的等候中,他都在學習,看那模樣別提有多認真了,雙眼盯着屏幕,手指時不時地移動,時而露出沉思的神情,時而吶吶自語。當他治療完全結束的時候,似乎也成了半個行家,還結交了不少朋友。最關鍵的是學習股票讓他忘記了病痛,治療中總能保持超好的心態,恢復地特別快!

這又讓我想到今年暑假,我要參加的英國交流活動與鋼琴10級的考級應差陽錯衝突了,竟然只給我不到一週的準備時間。下了飛機後,拿到那張五顏六色寫滿活動的日程表時,我在心裏暗暗地做着安排。於是,結束每天忙碌的學校生活後,我總要想法坐在寄宿家庭的琴凳上,任由一個個美妙的音符從我指尖緩緩流淌,有時是在看電影的一時興起,有時是飯後的消遣,欣喜的是也能得到大家鼓勵的掌聲。甚至在參加教堂活動中,我也得到了一個在管風琴上演奏的機會——-這讓我的鋼琴老師都讚歎不已,也是那段生活記憶中最靚麗的琉璃碎片。在飛機上,在倫敦前往各大景點的大巴上,我總時不時地打開手機,帶上耳機,讓那幾首鋼琴曲美妙的旋律充斥我的腦海。這次經歷讓我如願地完成了兩件似乎水火不容的大事,感受到了碎片化生活的無窮魅力!

生活就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生活本就是碎片化的,那一件件我們經歷和要去經歷的不同的事情就像一個個五彩的碎片,當它們聚攏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一個絢麗的萬花筒。我們需要做的是認真去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去完成那些或大或小的生活碎片,讓它們或和諧或爛漫或神奇或詭異地組合在一起,成就我們的獨特的人生。

碎片化的生活7

碎片化是指完整的東西破散成許多零塊。當今社會被碎片化成許多領域,這使得各種領域的發展節奏變得不一,總體呈專業且快速的趨勢。而我們生活在這樣碎片化的的社會中,我們的生活,也逐漸變成了碎片化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一個龐大的信息時代,每分每秒都在接收和傳播着不同的信息。多樣化的信息來源,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手機,書籍,報紙,交談等等。

正因為我們每天都必須在這龐大的信息網中接受着大量的信息,所以我們的生活,自然而然的被分割成了一塊塊,變成了碎片化的生活。

為什麼説這是自然而然的呢?我認為原因很簡單。如今的生活信息量很大,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不同的事。而碎片化,將我們的時間分割,讓我們在不同的時間接受不同的信息。當一條條信息逐個被我們所瞭解後,我們可以更加方便吸收和記憶信息。

清代的袁枚曾説書非借不能讀。那為什麼要這麼説呢,其實背後的原因就是程度的差別。借來的書,讓人更加珍惜,生怕隨時要還回去,這樣讀書才更加記憶深刻,才能更大概率大地保證信息被記住。而自己買的書則會由於人的惰性或者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束之高閣,就算是看了,也不過是草草了事。然而碎片化的生活則有效地幫助人們把信息碎片化,方便人們去了解和記住。

所以,碎片化生活所達到的效果,是人們從古至今一直在推崇的結果。隨着時代的變遷,生活的發展,碎片化的生活這種方式,便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人們的標準。

然而,在這樣看似光鮮美好外表的優點後,依舊有着必然的缺點。當一條信息被碎片化之後,人們所關注的重點,也會變得不同。一件事情被拆成很多部分,在如今的社交平台上流竄着。不同的,真假不一的信息,就會擾亂人們的思維,阻礙人們的思考,因為信息開始變得不完整起來,人們對這件事的判斷就往往會停留於一條信息表面所表達的。信息量一旦更新的太過於頻繁,更新的量太過於大,便不利於我們去深入瞭解,真正瞭解。

當我們在碎片化生活的空擋中,拿出手機看看消息時,其實會發現真正有意義的碎片化信息是少的,多得是廣告,重複的雞湯語錄,生活的瑣事。這使得我們的時間白白浪費在八卦和無意義上。

在當今這個有利有弊碎片化的生活中,我們所應該做到的就是利用好碎片化所帶來的優勢,同時理性地看待和處理事情,讓碎片化的生活發揮它最大的作用。

碎片化的生活8

在這個數據大爆炸的時代,世界隨着信息迅速地更新變得支離破碎。信息的碎片化,閲讀的碎片化,購物的碎片化充斥着生活的每個角落。

人們時刻提到“碎片化”這三個字。什麼是碎片化?顧名思義,完整的東西被分割成諸多零塊。快節奏的生活下,我們用更短的時間瞭解更多的信息,碎片化的生活像一條無形的枷鎖束縛了我們的精神和靈魂。這樣的生活確實提高了我們的效率,刷刷微博就能瞭解各種娛樂八卦,逛逛網店就能購得所需,隨手百度就能解疑答惑……然而,我們的對事物的認知變的片面膚淺,喪失了對事物根本的探求思考,缺少了對智慧的追求,這一切使得我們的生活充斥這嘈雜和躁動。所以我們不能被碎片化的生活所支配,當我們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就要學會改變自身,讓我們的靈魂變的自由。

因此,在這碎片化的時代我們需要熱愛智慧,追求思想中的美好,這就是哲學,我們需要它將這碎片化的世界通過智慧和思考重新組建起來。如今哲學的領地日益減縮,碎片化的生活幫助我們滿足我們的物質生活,讓我們獲得精神的糧食閲讀也變得碎片化也法給予我們智慧的光輝。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要深入思考,敢於質疑。如今,我們獲取碎片化的知識,而又自以為是,在面對一條條信息大多數人選擇簡單接受,不會去弄清因果由來,更不要説去庖丁解牛,質疑思考了。蘇格拉底曾説“我所知道的唯一事情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碎片化的生活下,我們喪失這對智慧的追求和理性的思考。只有在碎片化的信息面前靜下心來思考,對世界的好奇,我們才能從這個時代奪回我們的靈魂。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要學會應用,不斷創新。碎片化的時代裏,我們獲取知識可謂唾手可得,經過思考和探索後就成為自己的學問,不可否認,碎片化確實帶給人們便利。真正有智慧的'人運用知識,推動世界的進步。阿爾法狗打敗圍棋世界冠軍柯潔,這場著名的人機大戰讓我們看到科技的力量,人工智能不正是由碎片化的信息通過創新研究來改變着世世界嗎?我們要合理地利用碎片化給我們帶來的信息便利,通過我們的創新將這些碎片凝聚起來推動社會的發展。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要活出價值,注重內心。問一下自己,我們內心真正需要什麼?平日裏,我也是個手機控做完專業,看看朋友圈裏的動態,讀那些“只有標題”的新聞和文章。這樣的生活裏,我是個奴隸,內心的喜怒哀樂被物質所牽動。碎片化的生活裏我們缺少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只有知道自己的價值才能獲得內心真正的快樂。居里夫人正應活出了自己的價值,她的美麗才能跨越百年;孔子在那禮壞樂崩的時代,以他一道慣之,受後人敬仰。認清生命的價值,如今這個碎片化的世界會在我們心中融為一體,擁有最崇高的愉悦和幸福。

碎片化的生活是無法避免的,我們不能被這樣的生活壓迫得靈魂被禁錮,我們需要一種力量讓我們認識這個世界,尋求生命的意義,在碎片化的時代裏變得自由。

碎片化的生活9

長輩的眼裏,我們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從小就被百般寵愛,也被給予了很多希望。所以從牙牙學語開始,我們便被有意識地培養了很多的興趣愛好。我從小起主動、被動參加的各類培訓班就有不下十個,同時進行的最多時有5、6個,這樣的結果就是每個週末我都在各個培訓班之間來回趕,週末時光就被碎片化了。

現在到了初中階段,為了提高我的學習成績,週末的培訓班除了鋼琴和羽毛球外,基本就是和學校課內語數外知識點結合在一起的三科提高班了。

我是住宿生,週末我的時間是這樣渡過的:

週五下午到家,先是上一節鋼琴課。匆匆吃完飯,趕着去上新東方的英語培訓課,晚上到家已是9點半了,洗漱完畢後,一週以來學校的學習生活已經讓我困得不行,趕緊上牀睡覺了。

週六照例又要完成一大堆學校的作業,我把作業本上十幾條作業要求逐條“消滅”。中間抽空拿手機搜幾首喜歡的歌聽一下,看看微信羣有什麼同學的新消息(可憐的住宿生只有週末才能看會手機),再吃點家裏的美食,其間中午媽媽帶我出去打了一小時羽毛球。一天的時間飛快過去,到晚上臨近睡覺看看還有幾條作業沒完成,看來只能放在週日了。想着我新買的那本小説書,還沒來得及看呢,看一會吧,誰知瞌睡蟲來了,看了幾頁我就已經進入了甜美的夢鄉。(曾經想利用週六練半小時書法的宏偉目標一週也沒達成過)

週日又是忙碌的一天,上午半天是數學培優課,中午回家吃好午飯,稍作休息,想起鋼琴老師説:“我知道你作業很多,不給你太多負擔,你平時住校已經不練習了,週末兩天各抽半小時碎片化的時間練練手指吧。”好吧,趕緊,週六已經沒練了,週日練一會吧。

接下來,剛想再看會手機,媽媽催促我抓緊完成作業,想起還剩的那幾條作業,我迅速提筆做起來。下午3點多我還有一小時的語文網課,等課上完,我理理書包,查漏補缺一下,就準備洗澡、吃晚飯、趕班車了。

這就是我的週末生活,聽到師長曾經説過:“碎片化不好,什麼都想學,什麼都學不好,顧忌不到,囫圇吞棗的結果可能是一事無成”可我好像也沒法改變呀,問了周圍同學,他們的業餘生活也都是由同樣的這樣碎片化的時間構成的。

我們生長在這樣一個競爭壓力巨大的社會,幸還是不幸?看到我們的家長也是步履匆匆,生活也是由碎片化構成,碎片化的閲讀、碎片化的購物,碎片化的社交,我們都是無奈被動的接受了“碎片化”的生活。

既然無力改變,那就讓我們多放些專注,認真、用心對待每塊碎片,也算不辜負了我們的美好時光。

碎片化的生活10

“碎片化”就是完整的事物像碎片一樣零散、破碎。每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些碎片化,那麼我們該如何使用好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呢?

清晨,酣夢未醒,“起牀啦,再不起牀就要遲到了。”一陣響亮而急促的聲音把我從夢中拉回到現實,我轉頭看向書桌上的鐘表,7點整,無奈時間不等人,得抓緊起牀。於是我揉揉惺忪的雙眼,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温暖的被窩,戴上了眼鏡,拿起手錶,和牀上的小熊玩偶再見。忙碌的一天開始了……

從家到上課地點,開車需要30分鐘,也是無趣,隨手打開手機打了一局遊戲,往車窗外看了一下位置,揣摩約五六分鐘才到呢,於是拿出一會兒需要上課的課本瀏覽了一遍,最終急急合上書,放進書包裏去上課……

太好了,可以在課間休息的時候補一補我那距離做完還很遙遠的作業。欸,別人也在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做作業啊。當我的頭又回到作業本上來時,老師已經進來了。又寫了一些作業,但,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做完……

回到家要吃飯了,先背幾個單詞再説,打開手機上的“百詞斬”,車水馬龍般地看着中考詞彙。“這些都背過了,我早就會了。這個單詞有點長嘛,我好好看看……”“吃飯了!”“我來了。”因為還沒背完,所以我索性把手機拿到餐桌上,聽着一個個單詞,媽媽開始嘮叨:“你不要邊吃飯邊看手機,對眼睛不好。孩子他爸,你把電視機也關了,做個榜樣。”爸爸看着我,無奈地關掉他最愛看的新聞……

做作業手痠了,於是去客廳晃悠一圈,看到我那躺在沙發上的吉他,手癢地將它架在腿上彈了幾下,這才想起明天還有吉他課,天啊,老師説要練的譜子還沒有練,趁現在的時間間隙多彈幾下……

還有一會兒就要去上數學課了,還有一道題不會做,於是我拿着講義翻到那一頁,盯着它看得出神。回過神來,已經在吃飯了。不會做我也沒辦法,還是認真聽老師講課吧……

這就是我週六碎片化的生活。每個空閒的時間都是支離破碎而不連貫的,但又可以堅持做即完整的事情。這些事情或是有意義也或是無意義的。正如那句話“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我們要儘可能地堅持去做完那些有意義的事情。歐陽修説過“三上之功”即“枕上、馬上、廁上”,而我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又何嘗不與“三上之功”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如果想用碎片化的時間做一些完整的事情,還是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做好一件事情,還是要專心、堅持,無論是怎樣的事情,這個道理不會變。同時,我們也要階段性掌握碎片化時間的規律,規劃好碎片化的時間,不能想到哪兒做到哪兒,這樣才是真正地“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

所以,讓我們持之以恆的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使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

碎片化的生活11

在我們的生活中,科技的技術越來越發達,生活也越來越快節奏,變成了碎片化。

舉個例子,以前讀書我們總會去書店,現在科技發達了,很多人會選擇用手機或者電子書。手機或電子書雖然比較方便,但是傷眼睛,而且比較貴,一般我看書會選擇直接買或借書,借書也是種好的選擇,只要辦張卡,就能免費借書,只要你不超過規定時間,10本10本地借也可以。

再舉個例子,以前父母在手機功能少時,總是陪我們玩,現在手機花樣多,範圍廣,只要一回家,父母基本上都盯着手機,好像手機是他們的孩子,我們好比以前的手機,只有要用時才會用。現在碎片化了很多東西,購物也是其中一種。以前父母要買一件東西,總會跟我説:“我們去商場逛逛吧!順便給你買些吃的。”現在想來,那個時候真幸福,現在生活板塊碎片化了,購物一般都是網上進行的,現在父母都會跟我説:“吃的東西不打折,你也別買,我這裏有一款包包正好打折,我只有在打折時買。”天啦嚕,我呆立在那裏,這還是以前的親切的父母嗎?感覺父母都要碎片化了。

以前看新聞都是去街上花一點錢買報紙,後來看新聞是一家人一起在電視機前看的,還有一點其樂融融的感覺,再過了一段時間,早上就自己看自己的手機,下了一點app來看新聞,有什麼新聞都不分享了。手機拉近了我們和社會的距離,卻漸漸疏遠了我們和家人的距離。手機也讓“低頭族”患上脊椎炎症,腰椎間盤突出等,其實我的脊椎也不是很好,看書看多了而已。但是也好,希望那些只會在手機裏看小説的人留一份眷戀給書,留一份遺憾給手機,多出去運動,少在家裏玩遊戲。留一份時間給自己,少一點時間給手機。多一點時間給生活,少一點時間給碎片化的東西吧。

科技技術越來越發達,農業方面發展極快,不知什麼時候,中國從美國引進了轉基因食品,基因技術的發達導致轉基因食品增多,這種食品雖然口感好,但是卻有着很大的危害,多吃轉基因食品的人會有可能患上癌症,可能會不育,還可能後代長殘,壽命減短,這是一個大問題,我們還不能辨認什麼是轉基因的。不能怪美國人,在他們的國家轉基因食品是餵豬的,只是我們國家處理食品不當導致的。而且農藥是個問題,以前農藥還沒這麼多,沒這麼毒,現在我們吃蔬菜都要泡一泡再吃,處理不當還會中毒。我親眼看見有一個老奶奶往菜上面連續噴灑兩瓶農藥,我當時懵在一旁,默默的想以後再也不吃蔬菜了。

我不喜歡碎片化的快速生活,如果叫我選一個生活,我寧願選以前的,樸實又快樂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12

在互聯網科技不斷髮展的當下,我們的生活都被割成了碎片: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閲讀、碎片化的學習等等……

返校前的一天,我正在家裏靜靜地看着一本書,這本書只剩下幾十頁了,我想着慢慢地把它看完。

午後,正在我看書看得津津有味時,突然“叮零”手機的微信響了起來,我一看,是同學們發來的微信。“明天返校要帶書包嗎?”“明天返校要帶鉛筆盒嗎?”這麼多的問題看得我眼花繚亂、應接不暇。我一個一個回覆完以後,又繼續全神貫注多地捧着書看起來。

“嘟嘟”遠處又傳來了短信的提示音。我心想,這回又是誰啊?能不能讓我好好地看書啊!我打開手機定睛一看,是我爸爸發來的:“明天要返校了,快點拿出六年級的卷子做一做。”哎,爸爸説的話,我不得不聽,只得乖乖地去做。我慢吞吞的寫着,腦袋裏卻仍舊想着我的書本,想着把它細細地品味完。

下午一點多,我終於把一張滿是難題的數學卷子寫完了。這時“叮零隆叮零隆”門鈴響了。我連忙跑去開門,一邊跑一邊想:哎,我好不容易有時間看書去了,這回又是誰來了啊?我“唰”的一下拉開房門,看到的是一張慈祥的臉,笑眯眯的,原來是我那温柔的姨奶奶來了。姨奶奶主要是來看我的,明天我要返校了,她來給我送些文具和筆記本。我表面上一直在和姨奶奶説話,但是心裏一直沒放下過我心愛的書。

送走姨奶奶時,已是下午兩點左右了,我終於能靜下心來看書了。“唰唰”整個客廳裏只能聽到我翻書的聲音,顯得格外的安靜。“咚咚叮零、咚咚叮零……”手機又響了。我接起電話,憤怒地説:“喂,誰啊?”“是我呀”媽媽笑着回答:“明天張老師想讓你作為三班的新生代表上台領校徽,你今天三點去學校彩排。”“哦,好吧。”我滿不情願地回答着。

下午三點,我匆忙趕到學校,我到的時候排練已經快要開始了。我和其他幾個班的代表們一起上台練了好幾遍走位。後來老師們就一直在為其他兩個節目所操心,我們幾個就坐在旁邊看着他們的表演。這時我又想起了我的書,這個時候如果能讓我靜靜地看會書,那就是絕好的事了。最後我們又進行了一次總的彩排,效果十分完美,我們就都回家了。

等我回到家時,已到了吃飯的點了,我只好一邊抱着書看,一邊咀嚼着嘴裏的飯菜。晚上我坐在牀上看着這本書,終於把它看完了。

這一天下來,我疲倦不已,本來還想乘開學前多看幾本書的。現在倒好,時間被一個個微信、短信、電話割成了碎片,我只能見縫插針的看書了。哎!這開學前的一天,我終於體會到了碎片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困擾了。當今社會碎片化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我們更應該努力去改變碎片化;這要求我們從改變自身開始,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擠一擠總是會有的。讓我們一起努力,使我們的時間、學習、生活都不再碎片……。

碎片化的生活13

這幾天來,常常在電視上看到秒拍視頻的廣告,台詞中説:“精彩15秒,只留4小時。“我思前想後依舊覺得無法理解。為什麼應當被視作不利限制的時間限定,會被拿來放在廣告裏宣揚作為賣點。短短的十五秒瞬息即逝,在這樣碎片化的時間內,又究竟能呈現出怎樣的”精彩“呢?即便將信息只保留24小時的設置能夠勾起訪問者速來觀看的心理,站在用户的角度上,這依然應被視作”秒拍“作為信息平台的缺陷。

而由此,便又一次可以看出如今生活的碎片化。

所謂“碎片化的生活”,在我看來,主要還是由信息的碎片化所導致的,進一步來説,是智能手機的風行。

即便不是最早接觸網絡的一代人,在我的生活當中,已經對此有了切身的體驗。

記得剛剛上小學的時候,班級裏建立了一個用於師生、家校溝通的論壇,用以日常交流。説是家校論壇,其實似乎也是在一個以股市資訊為主的論壇裏開闢了單獨的一版。記得當時大家對於網絡普遍還不那麼熟悉,版主是某位較精通這方面的學生家長,據説這塊“網絡天地”也是那位家長大費周折才建立起來。於是此後大家就在論壇裏分享優秀作文、生活點滴,一個個帖子都記錄了孩子們的成長足跡,每一次發帖,也都會前思後想,字斟句酌。

而此後不久,等到智能手機的出現、QQ等移動通訊軟件的風行、微博和空間的火熱、班羣的成立,大家漸漸不再依靠論壇作為交流媒介,轉而使用更加快捷的方式。沒有了最低發言字數的限制,大家可以自由自在地暢所欲言,無需顧慮內容的價值,可以隨時分享自己的心情、即時你來我往地暢聊。一個又一個的羣成立,之還有了更加便捷的“討論組”形式。人們無需鄭重地坐在電腦前統一回復消息,而只需輕劃屏幕解鎖便能夠立刻迴應,無論是否真正認真地閲讀對方的信息。久而久之,我們的對話只剩下隻言片語,支離破碎的詞彙,不通順的語句。而三言兩語背後的情緒卻大多是通過誇張的表情包圖片來解讀。

沒有人再對着屏幕長久地推敲,而是匆匆應付過後便切換到其他的頻道。聊天記錄當中,大多是些插科打諢的話,刷屏的無用信息,即使偶爾有那麼一兩句認真的話、有價值的內容也很快就被那些碎片化的信息鋪天蓋地地淹沒。誠然是多了快捷和高效的優勢,缺少了原先的那份莊重和深沉。只有像這樣對比以往,才發現悄然間自己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

信息科技的高速發展是時代的必然,簡單和效率也是現代社會永遠的追求。然而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們還是應當提醒自己,不能使碎片化的信息粉碎了我們的感情與思考,應道完整的部分仍必須被保存。

碎片化的生活14

在現在的社會中,碎片化的生活隨處可見。每次在道路上、公交車上、辦公室內,都可以看見人們抱着手機,或看着電腦,津津有味地看着各種消息,就這樣,電子產品成為了人們“最忠誠的夥伴”。

手機和網絡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密友,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們綁架了我們的生活,扼殺了我們的時間。每天總是説時間太短了、工作太忙了,這裏時間不夠、那件事做不了,而玩遊戲卻大有時間,一玩就是十分鐘、半小時,甚至幾個小時,而自己卻從未感覺到時間飛逝;每天總是説要自律、管好自己,可是一碰到手機,卻把那些話拋在了腦後,總是想着再玩幾分鐘就行,一次一次反反覆覆,一天又過去了……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我們的生活被那些電子產品割分成了碎片化的模式。

這些電子產品到底對人們有利還是有害?這便成為了人們的熱門話題。起牀後、吃飯時、睡覺前,這些時間都被人們用去看微博、看新聞、和朋友聊天,甚至有很多人用手機來工作。在地鐵上,放眼望去個個都是“低頭族”,人們手中拿着手機在玩,久而久之,這些現象都成為了家常便飯。看上去,手機好像對人們很有幫助,可以隨時隨地讓人們瞭解各種事件和各國情況,並沒有什麼危害,甚至有些人認為比實際的書面知識更有幫助,這種想法是絕對錯誤的。從最簡單的表面意義來説,手機的輻射有害於人們的健康;從深層的意義上來講,手機讓人與人之間多了幾分陌生,明明相隔不遠,心卻隔了十萬八千里。雖然在碎片時間裏,人們通過手機可以輕易得到更多知識,但這只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思想,沒有書本上來得清晰,也不會更加深刻的記住。

手機是造成本來完整的時間破碎的主要原因,長期看手機會導致人們對手機產生心理依賴,天天抱着手機不放,欲罷不能。長此以往,人們已經適應了現在所謂的數字時代,大腦有着快速跳躍的思維。而這時的注意力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差,總是會分散,從原來能安安靜靜的讀下一本書到現在連一本完整的書都讀不了,更不要説那些相對來説枯燥無味的散文等書籍。取代它們的,是時不時拿出手機,看一看有沒有什麼信息。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交流能力也被手機上的QQ、微信等通話軟件所取代。當你回到家,看見父母雖然坐在沙發上,卻各自拿着手機,不和對方説話,家裏的氣氛冷冰冰的,好像父母的孩子不是自己,而是手機,你會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的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快,生活也越來越好,可是我們卻忽略了一樣重要的東西——面對面交流的快樂。正是因為手機造成了碎片化的生活,才讓我們失去了這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告別碎片化的生活吧!

碎片化的生活15

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信息化進入我們的生活,從不斷更新換代的手機,不斷開發拓展的電腦,日漸繁多的各種網絡遊戲,每日熱搜爆棚的微博,以及不斷刷新的朋友圈,我們的生活漸漸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過往一層不變緩慢發展的社會到如今日新月異的信息化社會,時間的碎片化逐漸主宰了我們的生活。

有人做過測算,現在中國人平均每90秒鐘就要看一次手機。但是手機屏幕很小,每個人看手機的時間也很短。所以説新的傳播方式,比如手機報、微博,篇幅都很短。這使得人們的注意力變得越來越短,我們很難有耐心去看完一本書。更多的耐心可能就集中在20秒看一個東西。所以,有人説,我們進入一個碎片化傳播的時代。好現象是人們的信息量擴大了,特別是出現社交網絡以後,普通大眾的聲音可以被更多人聽到,我覺得這個特別了不起。同時也帶來一些副作用。大家都在上網,很多事情不求甚解。很難有耐心和時間去求證事實,所以就出現了諸多網絡謠言,特別是不實的信息。我們在海量的信息面前,要有意識地去鑑別、甄別,學會獨立思考。

和以往我們選擇紙製圖書靜靜閲讀不同,現在更多的人選擇了網上閲讀,人們對於網上連載的小説往往抱着極大熱情,催更的聲音比比皆是。網絡小説魚龍混雜,既有確實文筆優美,情節動人的小説,也有粗製濫造的小白文,甚至有複製黏貼的各種抄襲文,在這些文章裏不乏有歪曲歷史事實,醜化歷史人物的文章,所以我們也要明辨好壞,對於網文的題材和內容進行辨別,留下精華,去其糟粕。

另外更多網絡遊戲的出現,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碎片化,也許我們會利用坐公交車,坐地鐵的那段時間打打遊戲,聊聊天,也許我們會在晚飯後的空暇時間打個幾十分鐘的遊戲,休息日也有不少的人沉迷在網絡遊戲中,把自己的生活作息時間都打亂了,既影響了休息,也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科技的信息化帶來了生活的便利,資訊的發達,娛樂的強大,但同時也讓我們的生活被割裂成一小段一小節的碎片,我們有多少時間靜下心來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美麗的祖國大好河山?我們有多少時間耐心地看一本書,畫一幅畫,做一個好看的卻需要很多時間的手工?我們有沒有多花一些時間陪陪家人,陪陪父母説説話?我們有沒有留出時間和同學踢踢足球,打打籃球、羽毛球,而不只是相約在網絡遊戲中?我們有沒有給自己的休息留出足夠的時間,我們還有沒有為自己喜歡的話劇和畫展,留出足夠的時間?恐怕都沒有,所以我們在應對碎片化生活時,更多的是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獨立思考,將碎片化的生活如何管理和統籌安排好,將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一個需要大家羣策羣力共同解決的問題。

Tags: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