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家鄉的路與橋作文

欄目: 橋的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W

在區域版圖上,家鄉黎水的地理位置沒變,但卻感覺與外界更近了,是因為家鄉與外界連接的路發生了變化。

家鄉的路與橋作文

家鄉的路稱得上四通八達。溝的這面與那面、山的這邊與那邊,隔溝隔嶺、隔村隔鄉甚至隔縣隔省,均有路連通。只是以前多為山路、小路,鄉民們走個親戚、稱點油鹽或賣個雞蛋,無論到周邊哪個集鎮,全都要步行十多二十公里以上;而現在則為公路、大路,不僅奔跑着摩托車、三輪車,也不乏小轎車、客運班車。由主幹道伸展到院落、村組,以至別的鄉鎮的支路縱橫交錯,那些翻山越嶺、崎嶇曲折的山路就少有人走了,野草瘋長、野獸出沒。

家鄉與外界特別是與縣城連接的路是幾經波折的。其變化也有跡可循:由小變大,由遠變近,由窄變寬。解放前,家鄉是渝鄂邊境的物資集散地、進出長江水道的北部大通道。自然,也有一條經渝鄂之邊的道路連通縣城。清代知縣張九章“壬辰冬令,竊盜未靖,予下鄉點團”,即經現中塘、大路壩、蛇盤溪抵達黎水,再沿新花、黃溪、白石返回,並“途次口占”多首詩。後來,縣城到黃溪公路修通,鄉民多數時候選擇走路到黃溪後再坐車進城。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黃溪經新花到黎水的公路始貫通。“要想富,先修路”。上個世紀90年代引種烤煙、蠶桑後,家鄉開始大修村道路、入組路。但很長一段時間,路途遙遠、彎多車少,家鄉仍然沒能甩掉全縣最偏遠鄉鎮的帽子,鄉民們依然為路所苦、望路興歎。直到進入新世紀後的幾年前,通往湖北咸豐蛇盤溪的出境公路連通,與數年前熱鬧的步行線路大體吻合,再逐步水泥硬化、安裝防護欄,進而開通縣城經小南海到黎水的客車,才奠定了黎水直通縣城的捷徑,比原來的路線縮短三四十公里,有的地方甚至達五十多公里。這條路有如七彩飄帶,吸引着一批批人來路邊建房、經商、辦產業園,“黎蛇路通後,醉美入雲霞”,成了帶動一方經濟騰飛的要害。

但路與橋不可分割。大路需要大橋,小路需要小橋。橋就是架設在河流、溪溝上面特殊段落的路。沒有橋的銜接,路就不可能越溪過河,就成了斷頭路。“我過的橋都比你走的路多”,説這話的未免有倚老賣老、誇大其詞之嫌。試想,橋不就是路麼?橋再多也不及路長,橋再寬也只是路的一段。

家鄉的溪河多,橋也就多。除了木頭橋、吊索橋、石拱橋、風雨橋,乃至石步、木筧在必要時皆可扮演橋的角色。連通渝鄂邊區的`五里峽大橋,因其雄跨滔滔鬱江之上,把分屬於不同省(市)的懸崖峭壁串聯成平坦通途,更成了一道壯觀而又亮麗的風景。家鄉往些年留下來的石拱橋,大多由當地富户、開明紳士出資修建,或大家集資建造,石料考究、經久耐用,造型別致、遠近有名。後來修公路時,好幾個地方的橋就是在原先的石拱橋基礎上鋪墊起來的,橋的價值得到了更大體現。想想那時的人是多麼有先見之明,把橋修得既寬大、又結實,還具有美感。“前人修橋,今人享福”,不僅造福當時,也惠及後世。

説起來,家鄉是有修路修橋傳統的。在徒步走山路的年代,村裏雷鋒式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每天早出晚歸,到附近山上義務修路,把不好走的地方擴寬挖平,把掛衣衫、刷眼睛的荊棘砍掉。憑着一己或眾人之力,修出了鄉,修過了省,砍壞了數把鐮刀,砍去了幾百活路。這樣的人會被鄉民長時間唸叨、感激。遇到哪裏橋爛了,或需要添一座新橋,他們會自動自發地從自家的山林裏砍幾根樹子擱置於溪溝之上,再挑些泥土墊平夯實,修成一座簡易的人行橋。“修橋補路,必有官做”。一直以來,鄉民們就以這句話作為對修橋築路善行美好的祝願。

時至今日,家鄉的路還在不斷向外拓展、延伸,或者硬化、擴寬。高架橋樑,是空中的路;穿山隧道,是近捷的路。路與橋的轉換,將會越來越普遍、多元。我真切地希望,家鄉的道路越來越直而寬,家鄉的出路越來越多而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