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優秀作文範文600字(精選5篇)

欄目: 家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6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端午節優秀作文範文6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優秀作文範文600字(精選5篇)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優秀作文1

一年中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清明節、春節、七夕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節。每到這一天,人們就會通過吃粽子、賽龍舟、做香包等活動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端午節,我們家都會自己包粽子來吃。去年端午節的時候,我看到媽媽在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覺得很新奇,於是便向媽媽要求,教我怎麼包粽子。

我和媽媽先一起把包粽子用的箬葉用清水洗乾淨,再準備好做餡料需要用到的紅棗、花生和糯米。準備工作完成後,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箬葉,在媽媽的指導下,把箬葉圍起來,做成一個小口袋一樣的形狀。緊接着,我用勺子從旁邊的盆中舀出一勺泡好的糯米,放在箬葉裏,又在糯米上放上幾顆紅棗和花生。而後,我又加入一勺糯米,用手壓緊,並學着媽媽的樣子努力地包出粽子的四個稜角。包粽子真的是個技術活,在包的過程中,我不是漏出了糯米,就是做不出稜角,好不容易做好了,但我做的粽子卻像個“大肚子將軍”,整個身子都是圓乎乎的,沒有稜角。在媽媽的耐心指導下,我漸漸地掌握了包粽子的訣竅,包出的粽子一個比一個成功。

包好後就開始上鍋蒸了,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的,當我聞到從鍋中飄來的陣陣香氣,總想揭開鍋蓋看看熟了沒有。終於可以開始品嚐了,我拿起一個粽子,剝去粽葉,粘上甜甜的白糖,一口咬下去,覺得好吃極了。

去年的端午節,我跟媽媽學會了包粽子,品嚐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感覺快樂極了。今年的端午節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端午節還能和去年一樣,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品嚐自己的勞動果實,過一個開心快樂的端午節。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優秀作文2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每當聽到這首《端午》,自然想到香飄萬里的人間美味——粽子。

粽子,一個神奇的美食;一個獨特的美食;一個富有傳奇故事的美食。

以竹葉或河塘嫩蘆為皮,糯米為餡,植物為味,蒸熟後脱去那墨綠的外衣,露出白玉般肌膚的“棕子小姐”,遠遠就能聞見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因楚國滅亡,投江自盡。百姓為了江中魚蝦不食屈原屍首,向江中投放食物,引開魚蝦,後來就有了粽子的出現。

粽子不僅有白玉糯米粽,還有紅棗白玉粽。在粽子里加入紅棗,叫棗粽,諧音"早中",喻意學子金榜題名。這色味俱佳的粽子,寓意無窮,隱藏着人們的勤勞與智慧!我愛這個神奇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不僅在粽子,還隱藏在植物中。每年端午,家家户户門頭都要掛艾葉。據説端午這一天,百草皆是藥,艾葉更是可以去百毒,治百病,新鮮艾葉散發出的強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殺菌素,能有效起到驅蚊殺菌的作用。小孩洗藥浴,便可以“百毒不侵”。

洗藥浴,那清新的草藥香伴隨着深褐色的水面,本以為會十分舒適,所以就“一蹦三尺高”地跳進去。但下去才發現這湯的味兒可真大,簡直“銷魂”,原來“欲要練就金剛身,必經皮內苦”。這複雜的滋味,讓端午的味道別具一格,我愛這個獨特的味道……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端午就是一個以味道為載體,寄託人們對家的愛,對民族的愛,對家國的愛。粽子包的是乾坤與大地,包的是中華民族魂,還有永不褪色的習俗。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優秀作文3

農曆每年五月五日,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意為“初五”當天日出之前,人們便相約到野外採集艾蒿。在我們延邊,端午節還會有精彩的傳統民俗活動。

端午節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即有現場製作種傳統美食,如打糕、伴飯;又有傳統遊戲項目,如尤茨、投壺;還有傳統體育項目,盪鞦韆、跳板、摔跤等。這些展演豐富了羣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傳承和弘揚了傳統民族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看的是跳板這項朝鮮族特有的體育項目。

跳板就像我們小時玩過的蹺蹺板。將一塊長約5米的長板子,架在高半米的支架上。兩位參賽選手各站一邊,輪流跳起;跳得越高,選手們在空中表演花式的時間也就越久。選手們每做出一個高難度動作,觀眾們都會報以歡呼及掌聲。這種熱鬧的氛圍也會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觀看。

傳説,古代朝鮮婦女受封建道德束縛,整日悶在自家庭院中,不得隨意邁出大門半步。婦女們為了看到圍牆外的世界,想到用跳板來騰空躍身,一覽院外風景。

通過這個傳説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項女生們的體育項目。

我看到身穿緊身演出服的姐姐們跳得越來越高,動作也是由簡單到複雜。當她們跳起的高度達到四個人立起的高度時,我被震驚了。她們能在如此高的空中還能做出不同的花式動作。只見左邊的姐姐在空中打開扇子,一招“白鶴亮翅”;右邊的姐姐騰空後雙手甩出綵帶,一招“天外飛仙”;接着左邊的姐姐騰空後轉起彩圈,來了個“旋轉乾坤圈”;右邊姐姐手拿彩炮騰空後,來了個空中一字馬、擰開採炮一招“天女散花”。兩位姐姐精彩動作絡繹不絕、雙方氣場是毫不示弱,觀眾的叫好聲此起彼伏。

端午節民俗活動讓我們在吃、看、玩的快樂中體驗到傳統活動的精彩,更讓我們在節日裏留下美麗的記憶。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優秀作文4

吃“蜘蛛蛋”?沒聽説過吧?這是來自浙江端午節的一個風俗。

據説這個奇怪的風俗源於清朝,但是現已基本消失。吃蜘蛛蛋寓意着孩子不長痱子,還具有百毒不侵,百邪莫近的寓意,因為古時候蜘蛛是“五毒”之一,算是以毒攻毒吧。

端午節早晨,奶奶便來叫我下樓,邊走邊説着:“今天是端午,你要吃蜘蛛蛋的。因為古代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卻遭人反對。他遭終去職,被流放到了沅湘流域。在秦軍攻破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終究不忍捨棄祖國,寫下絕筆之作後,抱頭投羅漢江身死,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他之日。快下來和奶奶一起烤吧!”

來到樓下,大人們已經開始動手了。台板上有一堆雞蛋,和一堆用瓶子罩牢的蜘蛛,在爬來爬去,想要逃離。我不禁嚇了一跳,眼睛瞪得如同的一般大:“啊!”奶奶卻很鎮定:“別怕。”直見奶奶拿起一個雞蛋,用牙籤紮了一個小洞遮上,就可以拿到碳火上烤了。但在炭火上發出滋滋的響聲,呀!蜘蛛吐出絲來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個米黃的雞蛋上有一大塊白沫似的東西,但這卻是我們孩子的噩夢啊。

雞蛋烤好了,奶奶拿着一個熱乎乎的雞蛋朝我走了過來,嘴裏唸叨着:“快點吃冷了就不好吃了,這個一定要吃的,不然會長痱子的。”在奶奶最強烈逼迫下,我看着這蜘蛛的屍體硬生生地吃了下去。吃完臉上的五官頓時扭在了一起:“也太難吃了吧!”

蜘蛛蛋當真是不好吃啊!可不知怎麼的,最近幾年的端午不吃蜘蛛蛋了,可這痱子還真是沒長過呀。

家鄉的風俗端午節優秀作文5

端午,在我的家鄉是沒有什麼很特別的風俗的,也是那幾樣,吃粽子,插艾草,和家裏人坐在一起吃吃飯罷了。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有些特別的是,在端午那天每個孩子手上都要帶上五色的繩子——五色縷。

五色縷,説的通俗些,就是用五種色彩明豔的絲線編成的繩子。在端午那天系在手腕上,有着避免災禍的意思。這都是老一輩然傳下來的,深究也不知到底是從那一輩傳下來的了,彷彿是自盤古開天闢地時就有了的。

而且這五色縷還有一個講究,就是摘下的時候一定要在雨天,還一定要在有活水的地方。那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也就不甚在意。

直到有一次,那繩子的質量實在是太差,花花綠綠的顏色都印在了手腕上,就像一個會活動的調色盤。洗來洗去的讓我就的分外的煩,乾脆就找了個沒人的時候,解了下來,扔在了垃圾箱裏。

就在我以為平安無事,可以解除警報的時候,它敗露了——我的外婆發現了。她將我拉到客廳裏狠狠教訓了一頓,那神態彷彿是我犯下了什麼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罪過。瞬間,一種“都是我的錯”的感覺油然而生。最後,外婆又編了一條五色縷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了手腕上。並一再囑咐,一定要等到下雨天再解下來,平時是萬萬不能解下的!

後來我才知道,在下雨天將五色縷在下雨天解下扔到活水河裏,有帶一身的病痛和災難帶走的含義。繩子順流而下,災難也會隨波而逝,在今後的一年裏就會過的幸福安康。

現在,我和外婆不住在一起了,每逢端午時,媽媽也會挑五條顏色鮮亮的繩子編成五色縷,只是她早已不記得當年的編法,只是隨便撮一撮,應應景,在過節時討個好兆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