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有關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六篇

欄目: 家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5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六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1

照家鄉鄉村過新年的規矩,打頭陣的節目是趕“年圩”,這是新的一年前的第一次集市。迎來了這次集市,春節也就算拉開了序幕。

這一次集市比以往的集市更熱鬧。從街的這頭到那頭,全擺滿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攤位,上上下下全是一派歡歡喜喜的景象。這“年圩”最主要的就是準備過年的年貨,春聯,鞭炮,所以東西多,人更多。大人們最重要的就是採購過年的年貨,走親訪友時要送的禮品,還有貼在門口的春聯,在除夕夜要放的禮炮,這些都是要採購齊全的。大人們為這些要採購的東西忙得焦頭爛額,小孩子們卻很高興。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這次“年圩”了,他們在這個攤位瞧瞧,在那個攤位竄竄,遇上喜歡的東西,便讓父母買下。男孩子們中意的一般是五花八門的爆竹鞭炮,有放射出五顏六色的煙花的,有炸響的聲音特別響亮的,有形狀奇特的,女孩子們喜歡的通常都是些小玩意兒,頭花,髮卡。

在這之前,一切都為過年有條不紊地準備着,一直到臘月二十三人們才會歇停一會兒。如果説除夕夜是一台精彩的演出,那臘月二十三可算是彩排了。當天色漸漸暗下來,一片漆黑的時候,鞭炮聲便此起彼伏不斷,就如同除夕夜那天的煙火滿天,所以臘月二十三又被貼切地稱為“小年夜”。

過了臘月二十三,最重要的,便是要在家裏大掃除一次。在這一天,媽媽們最勤勞,她們要保證在過年時家中窗明几淨,一塵不染。

除夕算是春節中最重要的日子了,在這一天,遠在他鄉的遊子都要回來與親人團聚。大街小巷也處處張燈結綵,家家户户的門前都會換上新的春聯,貼上紅彤彤的“福”字。無論男女老少,也都會穿上新衣,喜氣洋洋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而這除夕的重頭戲便是年夜飯了。吃完午飯,家家都要開始準備年夜飯,這年夜飯必須準備的就是雞與魚,這雞也有講究,必須選公雞,這一些,通常都是在前幾天宰殺完,掛在屋檐,早早準備好的。年夜飯中,少不了的還有餃子,這餃子通常都是自己家中親人一起包的,比買來得更有意義。除了年夜飯的內容有講究,就連時間也有講究。一桌年夜飯要從天色暗之前就開始吃,一直吃到天黑,所以,這天,家家户户會很早飄出菜香,肉香,酒香。吃完年夜飯,伴隨着人們的歡聲笑語,煙花便點亮了整個夜空,還伴着禮炮“啪啪”的聲響,這是屬於除夕夜獨特的歌曲。

除夕一過,到正月,人們就不會再這麼忙碌了,過年的氣息也減了幾分。最主要的便是走親訪友,這互相之間還是要送紅包的,以喻生活紅紅火火。

除夕這個重頭戲過了,該拜訪的親朋好友也拜訪了,最後一個高潮便是元宵節。這一天家家户户是要吃湯圓的,這湯圓在不同地區説法也不一樣,有些地方又叫元宵。元宵節又稱之為“燈節”,顧名思義,這一天,是燈的海洋。各種各樣的燈一懸起,節日的氣氛便濃厚了許多。小孩子們特別愛這些燈,大人們通常會指着各式各樣的燈,告訴他們:這是紗燈,這是走馬燈,這是彩燈。這一天,沒有一個人是不歡喜的。

元宵節過了,就意味着春節結束了,人們又回到了以往的生活。學生們上學了,大人們也一如既往地工作,天氣又轉暖,農民也趁着春天插秧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2

在我的家鄉昌邑,最被人們重視的就是春節了。從臘月初八開始,春節就拉開了大幕。

臘月初八。正是臘八節。家家户户開始熬製帶有大紅棗、大米、小米等食材的臘八粥。在這天,一些人家還會泡製臘八蒜,那臘八蒜令人垂涎三尺,醋也有了些辣味,讓人吃的時候一把鼻涕一把淚。我家還在臘八前後灌製肉香腸。

臘月二十三,春節前的高潮到了。我已經從昌邑城區回到了老家北孟鎮。這一天,天剛擦黑,家家户户就爭先恐後的燃放鞭炮,還要吃餃子,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圍坐在一起,無比的開心。

臘月二十三以後,人們開始購置年貨,“春運”的高潮,也就此開始了。

轉眼間,大年三十到了。早上,我們要在六點起牀,喝有豆腐、粉條、小米、紅棗的粥,俗稱“勞晨飯”我們要搶放開門鞭,以求“開門紅”的喜慶之意。我聽説在四點就有人開始放鞭了,不得不説,這户人家太勤快了,來年的莊稼一定有好收成。中午,我們要吃牛肉包子。那香噴噴的包子一出爐,我就按耐不住了,搶下包子立刻就咬了下去,我一邊吸着涼氣一邊含糊不清叫道:“好ci(吃),好ci,太好ci了!”吃完後,我們便開始貼春聯,放眼望去,大街上成為了紅色的海洋。下午四點,我們要去把老祖宗們“請”回家去,讓他們也品嚐到美味的佳餚。與此同時,留在家裏的人們開始包餃子,放貢品,擺燭台。六點多,第一頓飯開始了,我們吃白菜餃子。吃完後,我們與一些輩分離得進的人們去拜年。

隨着央視春晚的開始,晚上八點整,我們的第二頓飯開始了,大家開懷暢飲。在這個時候,我們還要拍照片,這個習俗是我們自定的,一年一次,絕不能少。吃飯後,我們動身再次出去拜年。十點整,喜慶的鞭炮點燃了人們的激情,春節這天的高潮到了。我們吃第三頓飯——素餡餃子。在吃飯時,不時有拜年短信為我們送去祝福,短信的鈴聲好像在為我們伴奏。十一點三十分,我們開始挨家挨户為人們送上新春祝福。零點的鐘聲已經敲響,馬年到了,我們為不少人送去了祝福。八歲以上的小朋友會守歲,還要向長輩磕頭,長輩會發紅包給晚輩。凌晨兩點,我們紛紛進入夢鄉,大家在為明天拜年而養精蓄鋭。

正月初一,早上,我們要吃帶有錢、棗、花生的餃子。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服,以圖“辭舊迎新”之意。我們要組成拜年隊伍,到別人家拜年。

從正月初二開始,人們開始走親訪友,主人會用一桌子豐盛的菜餚為客人接風洗塵。

正月十五,我回到了市區。早晨六點多,我就被喜慶的鞭炮聲叫醒了。今天是元宵節,各大超市紛紛舉行猜燈謎活動。中午,我們吃水果餡的元宵,晚上,我們吃餃子。我還用電腦為同學們送去了祝福。

正月十五過後,年也就過完了,人們又迴歸了正常的生活,開始了新的一年……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3

根據家鄉的習俗,春節所需的東西在臘月初旬就要開始是準備了。家家户户忙着殺豬、醃肉、裝香腸等,準備好各種各樣的食品。這些日子既忙碌又開心。

在家鄉,洗澡一般定在臘月二十七。因為家鄉有一句俗語叫“二十七洗皇帝,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老狗”,這是為了討個吉利。哦,差點忘了,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殺七不殺八”。什麼意思呢?就是在臘月二十八不可以殺生,否則就會黴運連連。

轉眼間到了除夕。這一天大家都是穿新衣、戴新帽,為的是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街上到處都是香味,烤雞、烤鴨…看見這些東西口水就忍不住流下來了。到街上買對聯,買些雜七雜八的小玩意兒。最好再來串冰糖葫蘆,那種過年才有的酸酸的甜甜的味道直達人心田,感覺暖暖的。再去買點爆竹,小孩就就喜歡這種噼裏啪啦的聲音,聽起來蠻過癮的。

夜幕降臨,家家燈火通明,一家人圍在桌子上吃年夜飯。在沒開飯以前,我終於明白了什麼事“飛流直下三千尺,口水止也止不住”。這句話我終於參透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悟來全不費工夫”哇。在這一頓飯裏必須剩些飯菜,圖個年年有餘。

除夕夜除了吃年夜飯還有兩大亮點——那就是放煙花、放孔明燈。“嘭”,一團火球以是不可擋之力直衝雲霄,隨着那震耳欲聾的巨響漸漸散開,化作點點星光從天而降,如仙女散花。乍一看,五彩繽紛的煙花有的鋼花四濺;有的像銀花朵朵;有的似麥浪滾滾;有的好比金雨陣陣;有的宛如孔雀開屏;有的恰似紅燕飛舞;有的彷彿長龍騰空…光彩奪目。孔明燈像螢火蟲般逐漸升空,載着我們的夢飄飄蕩蕩。不一會兒,便在無邊無際的夜幕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這一夜,守歲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午夜十二點是決不能睡覺的。但這一夜並不無聊,全家人一起樂呵呵地觀看中央電視台播放的春節聯歡晚會。十二點,人們點燃了鞭炮,在一聲聲振聾發聵的鞭炮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起來就對長輩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慈愛的長輩們就會給你壓歲錢,這一天是不許打掃的,所以大家就隨心所欲的`玩吧。我們收了壓歲錢,自然是去逛街了。大家買些炮仗,邊走邊放,特別引人注目。所以你最好小心腳下,説不定哪個小孩扔的火炮就在你腳下開花了呢!在過節時,最最開心的就是我們小孩了,因為我們可以收到好多好多的壓歲錢。所以,我們也最喜歡過年。

過年的餘熱還沒過,元宵節又來了這一天當然要吃湯圓,預示着這一年也將滾滾而過,不會遇到什麼麻煩。這是我們家鄉春節的結束。第二天大家又要揹着書包上學去嘍,走在路上和同學談天説地,聊聊春節的所見所聞,不亦樂乎!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4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逛廟會是春節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辛卯年初一的上午媽媽帶我去地壇廟會玩兒,我們還在馬路對面的時候,就看見四面八方的人都向地壇廟會走去,人山人海的。我們好不容易才買上了門票,就隨着人羣緩慢地在甬路上走。一路上我們看見路的兩邊各有六面打鼓,鼓上面寫的全是繁體字,媽媽讓我認這鼓上的字,我本來不認識繁體字,但是鼓的旁邊有動物的圖案,經過我仔細的辨認,知道鼓上面寫的是十二生肖屬性。

在路的兩旁種滿了各種松樹。它們那灰褐色的樹幹,就像旗杆,高高地聳立在兩旁。松樹的樹幹並不粗,只有碗口那麼大,樹枝一層層的向上面舒展開,活像一座塔,所以人們把它們稱為塔鬆。聽媽媽説,松樹的樹幹是良好的木材,可以造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煉油;松樹的脂液可以做松香、松節油;它的枝和根還是很好的燃料。

我們經過了檢票口,就進入了地壇廟會裏。迎面看見一隻吉祥物——兔子,在向遊客招手,好像在向剛進門的遊客説:“您好,歡迎光臨,兔年吉祥。”還有好多遊客圍着它照相留念。

這裏有許多琳琅滿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看不過來了。當然,許多商品都和兔子有關係。例如:各種各樣的兔耳朵髮卡,還有形象逼真的兔爺等。我最喜歡兔耳朵髮卡,於是我拉着媽媽一起挑了起來,這時走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大姐姐,她問攤主:這樣的髮卡多少錢?攤主説:“大的二十元,小的十五元。”於是這位大姐姐也挑了起來,這時我已經挑了一個白色長耳朵上有粉色桃心的髮卡,而那位大姐姐挑了一個大大的紅色兔耳朵髮卡,我們都戴上了髮卡,相互看了一眼,笑了起來,媽媽給我付了錢。繼續向前走,這時我發現原來有許多和我一樣戴着各種顏色髮卡的人,她們頭上戴着髮卡,身上穿着漂亮的衣服,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跟旁邊的人或説或笑,很高興。我們繼續往前走,前邊全是賣花花草草的,有真的,也有假的。我的媽媽買了一束金邊富貴竹,杆是挺直的,一節一節的很像竹子,它的葉子長長的,翠綠的顏色,很惹人喜愛,尤其是在每一片葉子的邊上是金黃色的,在陽光的照耀下,美麗動人,在早春的時節帶給人一股春天的氣息。走着走着,我們拐進了一條小路,裏面全是賣小吃的,有驢打滾、羊雜湯、炸灌腸。每個小攤的前面都擠滿了買小吃的人,有的人手裏拿着香噴噴的羊肉串,還有的人手裏託着熱騰騰的茶湯……讓人看見了都迫不及待地想去買。沒買到的人,手裏拿着錢,使勁向前伸着買小吃。一路上我們東瞧西看,五彩繽紛,稀奇古怪的東西,呈現在我們眼前,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好不愜意。

最後,我們又隨着返回的遊客走向大門。剛剛離開大門的時候,我們又看了一眼吉祥兔,它好像在對我們説:“祝您兔年吉祥,萬事大吉。”我不禁有一種戀戀不捨的感覺,地壇廟會明年見!這一天可真愉快,真讓我難以忘懷。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5

盼啊,盼啊!終於盼到了春節的這一天。新年又到了,往事如風,把我以前的記憶全部都帶走了,這一年又開始了我的新生活。

“新年到,新年到,我們大家放鞭炮……”你看,多愉快的春節啊!家家户户都是紅通通的一片,貼對聯,掛燈籠,包餃子,一家人忙都忙不過來!

年夜飯可豐盛了,有媽媽拿手的紅燒魚,我最愛吃的糖醋排骨,還有家鄉的傳統菜滷蛋滷肉滷雞… 饅頭也有,聽説春節我們這裏一定要吃饅頭,一年的開頭嘛!我拿起一個饅頭,咬了兩口,卻 看見裏面有個黑黑的東西。這是什麼?拿出來一看,原來是個硬幣呀。奶奶説:“吃到硬幣就可以一年走金運!”哦,原來是這樣!表妹聽到,也立刻拿起了一個饅頭!家鄉的春節還真有趣啊!

吃完年夜飯,我和表妹一口氣跑到街上來玩。街上氣勢非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處處顯出新年的喜氣。“姐姐,姐姐!花燈又來了了!我們去那邊看吧!”表妹大喊了起來,興奮地拉着我的 手,來到了花燈的海洋。花燈大多數是橢圓形。瞧,這個紅通通的笑話燈,看起來最有春節喜氣了。它在四周各用銀線串上了兩顆珍珠,一共有8顆,晶瑩剔透,閃着銀光,因此這個花燈叫做“八發”, 全名是“恭喜發財”。還有粉紅色的“蓮花”,綠色的“四季如春”,黃色的“鴻運金福” ……到處滿目琳琅,看着使人眼花繚亂。

“來,猜燈謎,一元一次,猜對有獎品……”這時,一箇中年男人正拿着一張紙條在思索着,不一會兒,店主便高聲喊道:“答對了!”就這樣,那個男人獲得了一個可愛的小貓娃娃,他的小女 兒拿着娃娃手舞足蹈,別提有多高興了。我的心被那小小的獎品給勾住了,再三決定下,我決定花一塊錢猜一猜燈謎。説做就做,店主從我選中的燈籠後撕了一張紙條下來:“小朋友,這是你的題目。 ”我接過紙條一看:“每口掛得高過天,不知旁邊有人言。”先前信心十足的我,一看到題目,就傻眼了。怎麼這麼難?“高過天”,什麼東西會高過天?“有人言”,難道子的右邊是 個“言”字?……店主看到我迷惑的樣子,説:“給你一個提示,這個字總是跟在錯後面。”“錯後面?”我一下子想到了關於“錯”的詞語——“錯誤”。再看看題目“每口”“高過天”“有人言 ”,對了,就是“誤”!“店主,是誤嗎?”我問。“恭喜你,答對了!”店主又從禮品箱裏拿出了兩支筆:“這是你的獎品!”説着,妹妹接過筆,高興得跳了起來,雖然僅僅是兩隻筆,給我的卻是 不小的收穫。

五顏六色的花燈,真是太美了。那花燈在男男女女的手中變化着花樣,一下子就排出四個大字:“新春快樂,”一下子又是“拜新年。”我也記不清還排了多少個字,只記得當時鑼鼓喧天,悠揚 的鎖吶笛子聲送入耳膜。更別提還有那些男男女女的宛轉歌喉了,“正月裏來,是新年咯……”那聲音悦耳動聽,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們眼花繚亂。我們盡情地欣賞着,勝似夢境之迷離,下面還有許 多節目,那個大花臉丑角不時惹得人們開懷大笑。

家鄉的春節真是處處歡聲笑語。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6

我的家鄉,坐落在四川省遂寧市的一個小村莊。當我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隨媽媽離開了她,來到了遠隔千里的新疆,現在已經8歲的我,只在近幾年的春節回去過幾次,所以對於家鄉,我沒有太多的印象,然而家鄉的春節卻讓我難忘。

每年的臘月二十,春節就算開始了,各家各户都開始置辦年貨:買一些糖果、水果、瓜子、自家炒一些花生,做一些紅薯條等,還買回大堆的煙花、鞭炮,這些都是為小孩子們準備的。這段時間只要有小孩來玩,大人們就會給他們發吃的,發玩的,就因為這樣,孩子們可喜歡走家串户了。大人們則要買些魚呀、肉呀、菜呀,煙酒呀等,因為從這天開始,我們鄰里之間、親戚之間就開始了今天東家吃明天西家喝,互相拜年,互道春節祝福,這樣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才各自回到自己的家。

大年三十中午,家裏的老人總是會準備一大桌好酒好菜,等着自家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們回家團圓。這一頓的食物一定要非常豐富並且還很多,晚上接着吃也吃不完,説這叫年年有餘。到了晚上,早早吃完飯,一大家子圍坐在電視機旁熱熱鬧鬧地聊天嗑瓜子吃花生玩牌看春節聯歡晚會,可在這個過程中總有人會莫名其妙的消失一小會兒,你猜猜他們幹啥去了?告訴你吧,他們有的是“偷青”去了,所謂“偷青”就是偷偷的到別人家的地裏摘一些綠葉菜回家,説是為了來年的豐收,這種行為沒有人會認為是不道德的,也不會遭到責罵。另外,還有的是母親或奶奶拉着年幼的小孩去了竹林裏,幹啥啦?搖竹子,説是搖了竹子才能長得高,長得和竹子一樣高。奶奶也拉着我去搖了,因為她也盼望我長高。當春節的鐘聲敲響時,整個村莊瞬時沸騰了,各家的鞭炮聲匯成一片響徹雲霄,聽爺爺奶奶説:誰家的鞭炮聲越響並且連續不斷就説明誰家來年的運氣好一帆風順。空中是煙花的海洋,好看極了,地上孩子們也毫無睡意,追着叫着鬧着,高興極了。興奮之後,我們小孩子瞌睡了,家裏所有的大人們就開始給我們發壓歲錢,抱着自己的壓歲錢我們很快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春節第一天,沒等我們睡醒,又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叫了起來。為何早上還放呢?爺爺説:早上放鞭炮為的是新的一年一鳴驚人,開門紅。大人們當然早早的起了牀,他們為全家人包湯圓吃,並且會在其中包幾個帶硬幣的,誰吃着誰的運氣好。吃完早飯全家出門,有的去爬山、有的東一堆西一羣吹牛聊天、還有很多人提着貢品去祭奠家族已故的老人,以表達對他們的思念與感恩之情,在路上只要碰上了都會互道一聲春節好,可和諧了。

這就是我印象中家鄉的春節,挺有意思的吧!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在家鄉過春節,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做客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