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節日作文 > 春節作文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合集6篇

欄目: 春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28K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1

我的家鄉,就在距離咱們濮陽市幾十公里遠的山東省聊城市。這個長時間受齊魯文化滋養的城市,一來到這裏,迎面就撲來一股股山東韻味。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合集6篇

在山東老家,有這麼一句諺語:“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參。”小年一大早,大家就把家裏門上的“福”字、對聯、神像什麼的撕下來,夾上些元寶、紙錢,堆在一起燒掉。這就讓看管了這個家一年的灶王爺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總結、彙報”這家人一年的表現和情況。表現好了呢,就可以得到玉皇大帝的恩賜:來年豐收或者大吉大利,在新的一年開一個好頭。可如果表現和情況都不好,懲罰是很殘酷的喲!

“二十八,貼窗花。”在臘月二十八,灶王爺從天上回來,而在這五天中,家裏要進行一次大掃除,把家裏收拾的乾乾淨淨的,一塵不染。而要再把灶王爺像重新貼上,從這天開始,新年一步一步地向我們邁來,離我們越來越近。

大年三十是除夕,大早上5點鐘,卧室裏早就沒有一個人影。大人們起來彎着腰,在廚房裏、屋外準備着迎接新年了。大家有的出門站在椅子細心地貼着對聯;有的在屋內給牀鋪、茶几換上嶄新的牀單、枱布;有的則在廚房準備晚上年夜飯吃的餃子、丸子、大饅頭、大棗等需要的東西。平常早上聽不到一絲鳥叫,可在除夕這一天卻充滿了歡笑和聊天的聲音。而小孩子在這一天哪裏還睡得着?他們從牀上跳下來打打鬧鬧、嘻嘻哈哈,極盡搗蛋之能事,為這一天平添了些許生氣。

到了晚上,家家都燈火通明。那些丸子下油鍋、蒸饅頭的聲音早被一陣陣鞭炮和孩子們歡笑的聲響覆蓋了。這時大人們在院子裏灑滿了芝麻桿,踩在上面吱吱地響,別有風趣。在這黃燦燦的大地上,也點綴着紅紅的紙片。這是因為,古代時有一種叫“年”的怪物,常常下山來人間搗亂,人們的生活一直不太穩定。直到有一天,“年”又來的時候,一個農夫將一些芝麻桿鋪在了地上。芝麻桿的口很像一排排鋒利的牙齒,彷彿可以咬斷一切事物。“年”見了又驚又嚇,馬上往回跑,跑回時又見到了有位老人在用紅紙剪紙,於是它逃回了老巢,再也不敢出來了。事後人們得知“年”害怕這兩種東西,便在院子裏鋪滿了芝麻桿和紅紙,以求平安吉祥。

年夜飯通常十分豐盛,各種山珍海味齊聚一堂,而且想一頓吃完也不可能。孩子們在使勁競爭,他們左邊咬着海鮮,右邊啃着雞腿,哪還有空閒説話?到了晚上,大家都要守歲,即便是小孩子,也要等新年鐘聲的敲響。

大年初一,人們都換上了嶄新的衣服,敲門聲更像一支支進行曲。這一天沒有平靜的時候,陣陣的炮響、匆匆的腳步聲。幾乎每一個人遇見另一個人都會打招呼、説着吉祥的話,互相拜年。

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鋪户前都掛起了火紅的燈籠,少則一二三盞,多則四五十重。有紗燈、有宮燈。而些許夥計們也不由自主地放飛孔明燈。這一天,自然要吃湯圓啦!一顆顆光滑晶瑩的湯圓在沸水中滾動,熟透了盛入碗中,滑溜溜的讓人不知從何下口。

在這一個富有地方文化氣息的城市中過年,一定倍感快樂。明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又要怎麼訴説我家鄉的快樂呢?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2

雪花悄然地飄落着。那飛舞的雪花,一朵,又一朵像是漫天的蒲公英,又像是無數幼小而不可名狀的生命,在蒼茫的夜空中顫動、沉浮、盪漾。神情是那樣怡然,變幻是那樣神奇。田靜彷彿覺得有一隻白色的巨翼正在冥冥之中掩過大地,不知不覺眼前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了。就這樣,冬天到來了。

冬天到了,也就意味着春節的到來。“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在我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每逢過節,我都會特別想念我的爺爺,我家鄉的春節。

説起春節,我就興奮,彷彿渾身的細胞都活躍起來。因為每到這個時候,爺爺總會做一大堆好吃的,什麼煎餅啊、餃子啊、肉丸子啊的都會做。每當爺爺把吃的放在桌子上的時候,我總會很賞臉的吃他幾個。這時爺爺看到桌子上的東西少了幾個,就會看着我,笑眯眯地説道:“你這個小饞鬼。”我趕忙説道:“爺爺做的東西最好吃了!”爺爺温柔地看着我吃着,臉上是掩飾不住的笑意。

二十七一大早,就聽見院子裏有“拜年”的聲音,大概是那羣小孩子們又來我家討東西吃了吧。我從牀上坐起來,看見爺爺奶奶們正在給那羣小朋友發糖呢。對於像我這樣的貪吃鬼,自然是要的。於是爺爺帶着我加入他們的行列,提着袋子,跑到別人家裏去。

“拜年!”孩子們的聲音異口同聲。一個老奶奶走了出來,高高興興地拿出糖來分給小朋友們。隨即看到我,笑着説道:“老章啊,這是你的孫女啊,都長這麼大了..”然後老奶奶從口袋裏掏出100元錢,遞到我手上,説:“這是奶奶給你的壓歲錢,拿着吧。”“拿着吧。”爺爺隨即附和道。我高高興興地拿着錢,説了聲謝謝。然後又不解的想:為什麼爺爺讓我藉着錢呢,這種時候大人們不總是要推辭的麼? 於是我去問奶奶,奶奶説:“奶奶不告訴你,長大了你自然就明白了。”現在我的確明白了,爺爺是為了讓我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回頭他自己再把錢還給人家。不得不説,爺爺真的對我很好

二十八的早晨,每家每户都起得特別早——放鞭炮。然後就開始打掃衞生。我也不例外。於是我無精打采的拿着掃把在屋裏掃掃蕩蕩。爺爺看見了,對我説:“你進屋裏休息去吧,爺爺來掃。”我高興的跑到房間裏,打開電視。隨後聽見媽媽對爺爺説:“爸爸,你太寵她了,讓她鍛鍊一下也好啊。”“小孩子嘛,天性是玩,那就讓她玩吧。”在那個時候,我就在想: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爺爺,讓他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老人。

歲月流逝得太快,轉眼我長大了,而爺爺已不在人世,媽媽曾如法炮製,做了煎餅,可我總是説:“不是,不是爺爺的味道。”再也沒有爺爺的味道了,遺憾使我寫出了這幾句:歲月在薄箋上流轉,指尖漏過的風,停留了歲月的滄桑;你那温暖如昔的微笑,定格在年華的滄海。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3

在更多人的期待裏。20xx的到來。帶來了人民的希望,也帶來了好運連連。忘記所有的不開心的回憶,迎接屬於我們的明天。

每個國家,每個地方。對於辭舊迎新的風俗,都各有不同。不知道你們的是如何的熱鬧呢?

小的時候,都期待着過年。不僅有新衣服穿,還有“利市”。嘿嘿。那是何等的開心。

我家位於惠州市博羅縣湖鎮。説不上什麼千年古鎮,但説起來也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城鎮,依山榜水,居説某個朝代的皇帝落難的時候曾經來過,還建了一道圍牆,圍繞着整個湖鎮,但經過歲月的 摧殘,人為的破壞,已經殘缺不齊,在我很小的時候,還能見到零落的散在路上的石塊,現在已不知所蹤了。

哈……話題扯遠了。不過説到自己的家鄉,肯定會多描述。嘿嘿。

年二十八,洗邋遢,通常這天都會風和日麗,每家每户都會把被單,牀單,還有木板牀拿出來洗,把舊的不好的一切都洗乾淨。然後打掃衞生。不過現在的人經濟條件好了。牀也高貴多了。不需要用 以前的木板牀。拆不下來。只能擦乾淨。嘿嘿。

在每一個新年的到來。除夕,是我們小時候最期待的事情。因為在這天,我們都會在三點都洗澡,穿上媽媽買的新衣服,去找小朋友玩,讓別人看看。自己的衣服多漂亮。穿在身上,猶如童話中的公主 與王子。哈哈哈……

這一天,小孩有小孩的趣事,大人可忙着做豐盛的晚餐,還有各種味道的元宵。嘿嘿,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還要準備好素菜。拜神!我們都期待着20xx的鐘聲響起。這時候。媽媽都會把準備好的素菜。帶 着我們。去寺堂拜神,祈禱着xx年會更好。這個時候鞭爆煙花滿天響,把整個天空都照亮了。真是五彩奔紛!

年初一,可是大事早早起牀,等着紅包送來。 嘿嘿。不過那是小孩的專利了。長大了。看到大人説了句新年好,就趕緊跑開,要不然,拿了紅包就一句話:明年到你派啦。嘿嘿。尷尬尷尬。我還收到過 同學的紅包呢。不知道你們是否有。哈哈哈。有些地方與我們不同。凡是出去工作的人。就要派紅包,不管結婚於否,年齡多大。所以呀。剛出來工作又沒多少工資的朋友們。可是怕怕啊。

這天可是很熱鬧哦。獅子採青,是過年十分重視的一項活動。每年的年初一,每家每户都會掛好鞭爆,還有把一棵生菜綁在一根長長的竹杆上,生菜裏還藏着紅包,高高的掛着引誘獅子,生菜一 般都掛得有些高,在大鑼大鼓的鼓勵下,獅子們抬頭搖頭晃腦在生菜下轉悠,試個跳一跳,碰不到,最後總是獅子是一把手從獅子嘴裏伸出來,把生菜放拖進嘴裏,掏了紅包再把生菜扔出來,惹得大家一 起哈哈大笑……

不過現在什麼都從簡了。以前的人沒出去。就是呆在家裏耕種。現在不同了。土地徵收了。生活也好了。都出去工作了。獅子採青也取消了。現在也只有大鼓大鑼到各家各户拜年。不過也很熱鬧。

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回孃家拜年。但不可過夜。不知道為什麼。反正就是説不好。哈哈。我在想,我嫁的那麼遠,想回孃家都難啊……

年初三,年初四,年初六。都是去走親戚。嘿嘿……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4

盼啊,盼啊!終於盼到了春節的這一天。新年又到了,往事如風,把我以前的記憶全部都帶走了,這一年又開始了我的新生活。

“新年到,新年到,我們大家放鞭炮……”你看,多愉快的春節啊!家家户户都是紅通通的一片,貼對聯,掛燈籠,包餃子,一家人忙都忙不過來!

年夜飯可豐盛了,有媽媽拿手的紅燒魚,我最愛吃的糖醋排骨,還有家鄉的傳統菜滷蛋滷肉滷雞… 饅頭也有,聽説春節我們這裏一定要吃饅頭,一年的開頭嘛!我拿起一個饅頭,咬了兩口,卻 看見裏面有個黑黑的東西。這是什麼?拿出來一看,原來是個硬幣呀。奶奶説:“吃到硬幣就可以一年走金運!”哦,原來是這樣!表妹聽到,也立刻拿起了一個饅頭!家鄉的春節還真有趣啊!

吃完年夜飯,我和表妹一口氣跑到街上來玩。街上氣勢非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處處顯出新年的喜氣。“姐姐,姐姐!花燈又來了了!我們去那邊看吧!”表妹大喊了起來,興奮地拉着我的 手,來到了花燈的海洋。花燈大多數是橢圓形。瞧,這個紅通通的笑話燈,看起來最有春節喜氣了。它在四周各用銀線串上了兩顆珍珠,一共有8顆,晶瑩剔透,閃着銀光,因此這個花燈叫做“八發”, 全名是“恭喜發財”。還有粉紅色的“蓮花”,綠色的“四季如春”,黃色的“鴻運金福” ……到處滿目琳琅,看着使人眼花繚亂。

“來,猜燈謎,一元一次,猜對有獎品……”這時,一箇中年男人正拿着一張紙條在思索着,不一會兒,店主便高聲喊道:“答對了!”就這樣,那個男人獲得了一個可愛的小貓娃娃,他的小女 兒拿着娃娃手舞足蹈,別提有多高興了。我的心被那小小的獎品給勾住了,再三決定下,我決定花一塊錢猜一猜燈謎。説做就做,店主從我選中的燈籠後撕了一張紙條下來:“小朋友,這是你的題目。 ”我接過紙條一看:“每口掛得高過天,不知旁邊有人言。”先前信心十足的我,一看到題目,就傻眼了。怎麼這麼難?“高過天”,什麼東西會高過天?“有人言”,難道子的右邊是 個“言”字?……店主看到我迷惑的樣子,説:“給你一個提示,這個字總是跟在錯後面。”“錯後面?”我一下子想到了關於“錯”的詞語——“錯誤”。再看看題目“每口”“高過天”“有人言 ”,對了,就是“誤”!“店主,是誤嗎?”我問。“恭喜你,答對了!”店主又從禮品箱裏拿出了兩支筆:“這是你的獎品!”説着,妹妹接過筆,高興得跳了起來,雖然僅僅是兩隻筆,給我的卻是 不小的收穫。

五顏六色的花燈,真是太美了。那花燈在男男女女的手中變化着花樣,一下子就排出四個大字:“新春快樂,”一下子又是“拜新年。”我也記不清還排了多少個字,只記得當時鑼鼓喧天,悠揚 的鎖吶笛子聲送入耳膜。更別提還有那些男男女女的宛轉歌喉了,“正月裏來,是新年咯……”那聲音悦耳動聽,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們眼花繚亂。我們盡情地欣賞着,勝似夢境之迷離,下面還有許 多節目,那個大花臉丑角不時惹得人們開懷大笑。

家鄉的春節真是處處歡聲笑語。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5

我家鄉在揭陽市的揭西縣的錢江,離汕頭也挺近的,説潮汕話。這是個小農村,有不少民風民俗。也有不少特有的食物。如,冬天村民醃芥菜入甕,叫“鹹菜”;還有醃曬蘿幹,叫“菜脯”;熱水泡烏橄欖和鹽入甕,叫“浸烏欖”。還有用甘草做的,甜的,很好吃,我經常偷吃,但是很開胃,害得我肚子疼。這些是傳統的家常便菜,潮區人叫“雜鹹”。把糯米粉,煮成稠糊捏成坯,包進芝麻、花生、糖、油炸後即成,潮區叫“軟餅”。這是新年時做的。 粽子把浸過的糯米,配上花生、瘦肉、蝦米、香菇,用竹葉包紮成稜形,煮熟後即成。芋頭糖,把芋切成長方形條狀,用花生油加糖熬製而成。是中秋佳節的一種甜食品。很小的時候吃過,不喜歡,但慢慢地喜歡。釀豆腐, 以豬肉為主,加上少量蝦米、馬鮫鹹魚及蒜頭,剁成肉醬,塞進豆腐裏,用花生油煎炸或蒸煮,美味可口,風味獨特。這些只要是我媽那一輩的或在上幾輩的都會做。還有一種連我都會,只是改變了味道。具體什麼名字我也不太清楚,把做好的陷用腐皮包成卷。家鄉做的熟食不是一般的好吃。簡直是回味無窮。

其中,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春節,因為非常熱鬧。

大概是四歲多時。一大清早我就去了祠堂,看正在排練的舞獅。一進去,就只有我一個小孩。直到現在我還在想,我怎麼會這麼容易就進去呢?可能是因為爺爺吧,反正不太清楚!舞獅的叔叔們都很認真。

過一會兒,就陸陸續續有人來了。然後就開始表演,首先是舞獅。其實廣播還挺先進的,起碼有喇叭。只見舞獅的一下子搖搖頭,一下子蹬蹬尾,最後把獅的嘴巴打開,其實還蠻精彩的,只是我不會欣賞,但周圍的人都在拍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出現了。突然像現在電視劇裏的皇帝上朝一樣,後面有兩塊很大的牌,高高的柱子,氣勢磅礴,整個會場很肅靜。如果不是現在看了電視劇,我還不知道那是什麼呢!然後更好看的出現了。一頭大肥豬口裏咬着蘋果,一隻羊,口裏咬着個橘子,全場的肅靜頓時被打破了。一看這陣勢,就知道少不了分豬肉之類的事。看完這一切的我就覺得沒意思了。都快要吃飯了,可沒人管我,我就溜出去了。去祠堂後的玩,只聽見人們在説豬的事。因為我跑出去了,所以具體吃什麼我也不知道,但一定有軟餅,釀豆腐,豬肉丸,豬肉餡。因為家鄉不少豬,所以豬的菜覺對佔70%以上。反正非常熱鬧,那些沒去的人可就沒口福了。其實我也只去過一次,一是因為太小了,二是因為我很小就來廣州讀書。

過春節少不了紅包,雖然都是十塊,二十塊,但因為幾乎到處都是街坊鄰居的,所以我們可以討到不少錢。無聊時,我們小孩子一起玩,就會伸出手説;“恭喜發財,錢包拿來。”這已經成為我們的口頭禪了。

我愛我的家鄉,愛它的民風民俗,愛它的無憂無慮,愛它可以令我每天都快樂的能力。可惜我不在家鄉長大,不瞭解它。就連家鄉有村長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的。

家鄉的春節作文900字 篇6

我的家鄉在古色古香的江南小城池州,這裏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榮和喧鬧,但也別有一番古樸的小城市韻味。説到節日,那我們這兒就數春節最傳統不過了,每逢臨近春節,那股熱鬧的氣氛便瀰漫在大街小巷,即使過完節,也久久不能散去。

雖説過春節從小年就開始了,但真正算起,春節第一天還是“大年三十”。臘月末的幾天,已經有一些店鋪陸續關門了,到處都張燈結綵,人們採購年貨的熱情勁兒也更大了,地攤上擺着各式各樣的春聯,煙火店裏的生意也不知道比平時好了多少,人人臉上洋溢着的都是幸福的微笑。

期盼着、期盼着,終於,大年三十到來啦!快到正午的時候,大街上的人就熙熙攘攘,都趕着回家過年了。家中,小孩們早已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新衣,大人們忙着大掃除,因為相傳大年初一不能打掃房屋和清洗物品。等忙完了一個早上,大家便少少地吃一點飯菜或者乾脆不吃,因為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晚上那頓豐盛的年 夜 飯呢!我的家裏,一般都是去我的外婆家吃年 夜 飯,所以待到下午三點多時,我們就要準備出門了。在走之前先要貼春聯,貼春聯是家鄉的習俗,春聯分為上聯、下聯,這平音、仄音都是極為講究的,它最起碼的要求是:上聯末字必仄、下聯末字必平。而且春聯通常用毛筆書寫,貼掛時,上聯居右,下聯居左,內容都是吉祥祝福的言語。

年 夜 飯,顧名思義是在年初的前一晚吃的飯,是為了迎新年、除舊年而準備的飯菜,菜一般為十二碟,象徵着一年中的十二個月,在吃之前,要先放一掛鞭炮,稱為“開門紅”,祝福人們在新的一年裏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吃完飯,大人們往往會齊聚在電視機前,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聊着天吃着零食,小孩們都帶着煙火相約在外面放炮竹,玩得不亦樂乎。

一晚過來,便是大年初一,在這天早早地便能聽到響亮的鞭炮聲,道路上鋪滿了厚厚的一層紅紙屑,儘管寒冷,但人們心中的熱情卻不減。早餐,人們一般吃甜酒加湯圓,它不僅去寒,還有養胃的功效,再加上年年這時候都會滷的茶葉蛋,真是再美味不過了。大年初一一般不拜年,只是在家中過年,等到大年初二,大家便都提着禮物互相串門、拜年,街上的人就又多了起來。

美好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間便到了春節的最後一天——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這一天裏,人們吃湯圓喝甜酒,到了晚上還能看舞龍和舞獅。

春節那麼快又那麼慢,相隔千里的親人,連與家人團聚的時間都是這麼短。儘管隨着時代的變遷,人們對節日越來越不重視,但我的家鄉卻把這節日的氣氛完好無損地保留着,讓人們還能感受到節日的歡樂與喜悦,實屬珍貴。

Tags:家鄉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