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描寫故宮的作文(集合10篇)

欄目: 故宮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95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故宮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描寫故宮的作文(集合10篇)

描寫故宮的作文1

我們來到朝思暮想的故宮。那裏有許多宮和殿。不過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乾清宮。那裏有正大光明的匾額,想到這裏曾經是放置繼位詔書的地方,想到那些皇子們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不顧手足之情,我不禁瑟瑟發抖,皇位之爭真是可怕。

接着我們又去了珍寶館。那裏擺放着許多古代的各種文物,在這麼多藝術品裏面我最喜歡的還是琺琅掐絲,因為這樣做出來的工藝品特別精緻,可惜這種工藝技術已經失傳。

離開珍寶館,我們又來到九龍壁,這可是我最朝思暮想的地方了。九龍壁的結構一共分為四層,最上面的第一層是天,第二層是雲,第三層是石頭,第四層是水。每一層都雕得十分精緻,不過九龍壁最關鍵還是龍,而且還是九條,因為古代人十分崇敬九這個數字,因為13579被稱為陽數,而九又是巨大的陽數。這九條龍栩栩如生,看起來好像隨時隨地都會騰雲駕霧,飛上九重天。

接着我們在乾隆花園裏的景泰藍桌椅前吃了一頓中西合璧的午餐,左手老北京酸奶,右手肯德基漢堡,頭戴格格頭飾,這是在拍穿越劇嗎?

最後我們來到了鐘錶館。走進鐘錶館簡直就是走進了雕塑品的世界,但是仔細看,你會發現,在這些雕塑中間還藏着一個個小小的鐘表。原來那時候外國人老是把鐘錶裝飾得非常漂亮,然後敬獻給皇帝。而皇帝喜愛鐘錶其實不是為了精確的看到時間,而是為了看着那些鐘錶上的東西。只見一個個精巧的人物、飛禽“咕”一下彈出,又“嘣”一下縮回去,感覺十分有趣。

最特別的是一個圓形鍾,放在一個15度的斜坡上,它會沿着那個斜坡慢慢滾下去,一般你們肯定認為會譁一下就滾到底了,可事實上,它從斜坡的上面一直滾到斜坡下面,短短45釐米,可是要花整整24小時,因為在那鐘的裏面,有一個鉛塊,產生向下的重力和下滑的摩擦力之間的微弱差,從而減弱鐘的滑行速度。而且在滾的時候它的鐘面是不會動的,不然的話,你豈不是還得側過頭來看鐘。

不過在館裏面最有趣的還是洋人寫字和洋人變魔術這兩個鍾了。寫字人鐘的寫字機械人是歐洲紳士模樣,單腿跪地,一手扶案,一手握毛筆。開動前將毛筆蘸好墨汁,開啟機關,寫字人便在面前的紙上寫下“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漢字,寫字機械靠三個圓盤控制,圓盤邊緣有凹凸槽,這些圓盤是按照每個字的筆畫、筆鋒特製的,所以寫出的漢字每一筆都極為精準,筆鋒淋漓盡致。

洋人變魔術更讓人拍案叫絕。只見那個洋人舉起手上的兩個杯子,一個裏面裝有幾張牌,一個裝有,可當他扣下杯子晃晃又再次舉起時,你會發現那個放着撲克牌的杯子下面的撲克牌變成了骰子。

看完鐘錶館,我們便從神武門出去,離開了故宮來到了王府井,又開始我的美食之旅......

描寫故宮的作文2

北京的故宮是一座宏偉而無與倫比的宮殿。

這裏曾被禁止進入故宮,現在是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沿着中軸線走,就像融進了一部建築交響曲。整齊有序的宮殿和濃豔的紅牆黃瓦,書寫了中華文明的輝煌。讓我們走進紫禁城,走進這座古老的紫禁城!

進入武門門,走過金水橋,然後來到太和門。再走過太和門,就能看到太和殿。不愧是古代皇宮。宮殿外面的欄杆是用漢白玉雕刻的。宮殿內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頂都是金制的。太和殿是紫禁城最中心的宮殿,也是皇帝管理的地方。因此,太和殿是所有宮殿中最壯觀和精緻的。在太和殿的屋頂上,龍的九子之一,莫愁,栩栩如生地立在屋頂的兩個角上。

走出太和殿,走過中和殿、包和殿、幹青門,來到幹青宮。這是皇帝的卧室,皇帝休息的地方。由於幹青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它一定不會比其他宮殿差。幹青宮是故宮的正殿,是故宮後面的三座宮殿之一。幹青宮是黃色琉璃瓦雙檐寶塔的頂部,位於單層漢白玉平台上。廟裏還鋪着金磚,讓廟看起來更加金碧輝煌。殿中央有一個金王座,後面有屏風,屏風兩邊有兩根粗大的金柱。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不低,王座兩端都有暖閣。處處想到至尊皇帝。

再往前走,就到了昆寧宮,這是皇后居住的宮殿。還是那麼豔麗,顏色很温和。主色調為紫紅色,金色的窗簾輕輕斜靠在兩側。金黃色的椅子是方形的,位於兩邊窗簾的中間。在它的前面,一塊巨大的地毯,猩紅色,高貴而華麗,給坤寧宮增添了一份寧靜。

皇家園林的建築大多靠牆壁,只有少數造型精美的亭子建在花園裏。花園裏鬱鬱葱葱,古老的柏樹和藤蔓都有數百年的歷史,讓花園充滿了情趣。地上鋪着各種各樣的石頭,拼接出900多種不同的圖案,沿途欣賞,趣味盎然。在古代,這是皇帝和后妃休息的地方,普通人不準踏入半步。所以在古代人眼裏,這個地方是徹頭徹尾的“紫禁城”。皇家園林以其古老的樹木和花朵、亭台樓閣、崎嶇的巖石和流動的水而聞名。

故宮有許多閣樓房間,如儲秀宮、鹹福宮、永壽宮、中翠宮、錢球亭和萬春亭。當你走進故宮,你已經置身於她最宏偉最重要的展覽——故宮宮羣。

故宮博物院的門窗已經打開很久了。讓我們一起看她瑰麗的色彩,聽故宮的聲音,呼吸歷史的氣息,感受中國文化的底藴!

描寫故宮的作文3

今天,老爸老媽也來到了北京,叔叔準備帶領我們去參觀故宮。簡單收拾了一下零食和飲料我們就直奔地鐵站。北京的地鐵像一張地下的蜘蛛網,四通八達,極其方便。坐了近一小時的地鐵,我們來到了北京的心臟,天安門廣場。

因為媽媽之前去過兩次故宮,所以這次她不想再去了,而是單獨去了她非常神往的國家博物館。我和爸爸、叔叔目標就是故宮(小時候也去過一次,貌似沒有一點印象了)。我們到天安門廣場的時候應該是上午十點半左右,加之又是週六,難得的大晴天,天安門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寸步難行,好不容易才擠進去買到票。

故宮其實應該叫紫禁城,是過去皇帝們住的宮殿,所以現代人們叫它為故宮,天安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一進到天安門裏,我立刻被震撼了,這紫禁城真的是很有氣勢呢,面積有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

我們首先來到了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故宮三大殿之首,建在五米高的漢白玉基台上,基台四周矗立着雕龍石柱,大殿正中兩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龍寶座,就是過去皇帝坐的龍椅,是至高無上的寶座。門口擠滿了人,向殿內仔細張望。

再往前走是中和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是一座方形殿,黃色琉璃瓦的`房頂在正午的陽光下顯得格外耀眼。

接着我們又來到了交泰殿。是明清時為皇后舉辦壽慶的地方。現在交泰殿裏放了好多印章,嗯,應該叫玉璽,是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徵。還有乾清宮,上有著名的“正大光明”匾,四個大字寫得剛勁有力。

故宮裏最好看的要數鐘錶館和珍寶館了。

鐘錶館設在奉先殿,裏面有許多形狀各異的鐘表。有鍍金的,硬木雕花樓的,鑲嵌琺琅的。有的是中國古典的亭台樓閣式的,有的是古代傳説,有一個羣仙祝壽鍾,壽星和八仙會循環從門內出來,精巧極了。有的鐘有上中下三層,每一層人物都會轉動非常好看。還有外國進貢的。有一個銅鍍金寫字人鍾,裏面的小人會寫“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漢字,出神入化。還有一個金象拉戰車鍾,是一隻健碩的大象拉着四輪戰車,戰車及象背上共有官兵11人。象身及車身上嵌有彩色料石。象的眼睛能轉動,鼻子、尾巴能擺動。象肚子底下有一個輪子,戰車前部的圓筒上放置有鼓、號及兵器,還能奏樂呢,神奇的鐘表數不勝數。

珍寶館裏更是珍藏了許多頂級的奇珍異寶。有金嵌珠立佛、金宗喀巴像、金累絲嵌松石壇城,有鑲滿珠寶的朝冠、鳳冠,有晶瑩剔透的水晶杯、水晶球,有各種材質的鼻煙壺,酒杯,還有各種寶石做的耳環、吊墜,等等,看得我眼花繚亂,外加直流口水,每一件都做工精美,價值連城啊。

故宮真是一個看不夠的歷史寶庫啊,要想在短短的幾個小時裏將故宮看遍是不可能的,今天只能到這裏了。

描寫故宮的作文4

台灣省是被稱為祖國的寶島,風景優美,氣候温和。寒假期間,我們終於有機會飽覽台灣省。

在台灣省的第二天,我們懷着極大的興趣乘公共汽車去了故宮博物院。在車上,導遊向我們介紹:台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藝術博物館,建於1962年。有24萬多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中央博物館、熱河宮和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運往台灣省。台北故宮佔地約16公頃,氣勢恢宏,碧瓦黃牆,充滿中國傳統宮殿色彩。

當博物館到達時,我們一個接一個地下車。為了防止人們迷路,導遊給了我們每個人一個揚聲器和耳機,同時,我們可以清楚地聽到導遊的解釋。

首先導遊帶我們到了四樓,參觀了故宮博物院的三寶:毛公鼎、卡尼凱、玉白菜。一到四樓,我就被這種氣勢震撼到了。鋪着地毯的——台階擠滿了人。我的耳邊只聽到導遊的聲音:“毛丁公,西周青銅器,已有2800年的歷史。毛丁公53歲。8 cm,直徑47.9cm,重34705克。丁的嘴巴是朝上的,半球形,肚子很深,而丁的一對大耳朵則豎立在嘴巴處。鼎腹鑄毛公書銘文32行,故名毛公鼎,鉻字32行,497字。迄今為止,毛丁公是銘文最多、最重的兵器從這個入口,就是毛公頂展廳。過了將近半個小時,終於看到了毛公頂,玻璃框的,外面站滿了三層樓的人。我看到了一個缺口,然後我進了,最後我看到了。

從出口出去,在附近的一個展廳裏有玉白菜和肉狀的石頭在展示。排隊的時候,聽導遊介紹:“崔玉白菜原來在金妃住的北京永和宮。它是用一塊半灰半綠的灰色玉石雕刻而成的。綠色部分雕成菜葉,白色部分雕成菜葉。菜葉自然捲了回來,筋道分明,兩隻紅甲蟲爬在上面。這白菜和真白菜一樣大。好像用指甲掐一下就會出水,增添了活力。當時白菜象徵着純真,破傷風蟲則有延續後代的意思,可以説是有特殊意義的嫁粧。肉形石,顧名思義,是一種類似肉的石頭,橫看豎看像東坡肉。東坡卡尼凱的質地是天然奇石。它看起來像一塊生動的五花肉。第一次看到它的人不會把它當成一塊堅硬的石頭。怎麼看都像一塊帶肉和肥碩的東坡肉?”這個展廳的人比毛公頂展廳的人還多,連“玉白菜,肉形石”都擠滿了人。我擠進肉狀的石頭裏,專注地看着。“哇!好大一塊東坡肉,真好吃!”我不禁佩服。如果不是被玻璃框住,我會忍不住去抓那塊“肉”咬一口。

離開玉白菜肉形石展廳後,我們參觀了幾個著名的展廳,在附近的餐廳吃了宮廷美食,最後拿到了“玉白菜東坡肉”,用了“毛公頂”,真的很有創意。台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博物館。它有無數的文化寶藏,所以你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描寫故宮的作文5

尊敬的各位旅客旅客們:

今天,我們將參觀既美麗又壯觀的北京故宮,我是你們的導遊——於笑苒。下面,我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故宮位於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羣,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座北朝南,開有四條門。各位旅客,這裏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牆上聳立着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於公元1420年,位於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各位旅客,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這裏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徵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裏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好,下面請各位來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裏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好!這裏可以拍下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過一會兒,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太和殿。

各位旅客,我們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築,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傑出典範之作。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後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後,重修三大殿,並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大家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大家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

各位旅客,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後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自乾隆皇帝以後,這裏便成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舉考場。

今天,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支持。

描寫故宮的作文6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叫王格申,是你們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王導,年長的遊客們也可以直接稱呼我小王,好了,先給大家講講我們的行程,我們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瀋陽故宮。

説道故宮,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啟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宮的,沒錯那就是瀋陽故宮,瀋陽故宮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羣之一,另外一個不用我多説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哪一個了吧,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宮內建築物保存完好。

現在大家就在瀋陽故宮的門口,大家都看到了它的規模比佔地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築上有自己的特色,這些就需要有顆朋友們自己去體會品味了,這裏現在是瀋陽最重要的遊覽點。

瀋陽故宮建於1625年,是後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築。努爾哈赤死後,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修建成功。瀋陽故宮的建築佈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睢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迴瀋陽看看。

現在我們來到了瀋陽故宮的東路,這裏是很有特色的。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十個亭子,稱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建築,正門有兩根盤龍柱,以示莊嚴。大政殿是用來舉行大典,如頒佈詔書,宣佈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從建築上看,大政殿也是一個亭子,不過它的體量較大,裝飾比較華麗,因此,稱為宮殿的。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的十座亭子。其建築格局乃脱胎於少數民族的帳殿。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帳篷的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這也顯示了少數民族文化的一個發展的。崇政殿是瀋陽故宮最重要的建築,在中路,是皇太極日常臨朝的地方。崇政殿北有一鳳凰樓,三層,是當時盛京城內最高的建築物。瀋陽故宮博物館所陳列的多半是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的劍,皇太極用過的腰刀和鹿角椅等。瀋陽故宮博物館陳列的藝術品也很豐富。在繪畫陳列室裏,有明、清兩代一些大師的作品如清李鱒、金農、明文徵明書畫精品、陶瓷、雕刻、織鄉、漆器等工藝品。

我的講解就差不多,現在給大家一點時間自己去觀賞一下,半個小時候我們在這裏集合,謝謝大家的配合。

描寫故宮的作文7

尊敬的各位遊客朋友們:

今天,我們將參觀既美麗又壯觀的北京故宮,我是你們的導遊——於笑苒。下面,我先為你們簡單介紹一下:故宮位於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羣,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座北朝南,開有四條門。各位旅客朋友,這裏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牆上聳立着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於公元1420年,位於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各位旅客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這裏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徵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裏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好,下面請各位來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裏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好!這裏可以拍下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過一會兒,我再給你們介紹一下太和殿。

各位旅客朋友,我們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築,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傑出典範之作。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後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後,重修三大殿,並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你們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你們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

各位旅客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後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自乾隆皇帝以後,這裏便成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舉考場。

今天,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你們對我的信任與支持。

描寫故宮的作文8

各位親愛的遊客們,今天是我帶你們遊覽瀋陽故宮。我姓王,你們可以叫我王導。

瀋陽故宮又稱後金故宮、盛京皇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朝皇帝入關前建造的皇宮,現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保存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羣。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政殿。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築,俗稱是八角殿。始建於1625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營建的重要宮殿。它也是是盛京皇宮內最莊嚴最神聖的地方。初稱大衙門,1636定名篤恭殿,後來由改成大政殿。八角重檐攢尖式,八面出廊,其下為須彌座台基。殿頂滿鋪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金龍蟠柱,鑲綠剪邊,美麗極了!正中間是火焰珠頂,寶頂周圍有八條鐵鏈各與力士相連。殿前兩明柱各有金龍盤柱,殿內為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看!殿內還設有寶座、屏風及薰爐、香亭、鶴式燭台等。大政殿是當時用於舉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頒佈詔書,宣佈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等。此殿曾經作為清太宗皇太極舉行重大典禮及重要政治活動的場所。1644年皇帝福臨在此登基繼位。

現在在我們面前這座樓,就是著名的鳳凰樓。鳳凰樓建造在4米高的青磚台基上,有三層,三滴水歇的山式圍廊,樓頂鋪了金光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此樓為盛京最高建築,故有《盛京八景》之一“鳳樓曉日”、“鳳樓觀塔”等傳稱。鳳凰樓上藏有乾隆御筆親題的“紫氣東來”匾。

這座是文溯閣。文溯閣建於1782年。專為存放《文溯閣四庫全書》而建,另有《古今圖書集成》亦存於閣內。是瀋陽故宮西路的主體建築,建築形式是仿照浙江寧波的天一閣的樣子建的。面闊六間,二樓三層重檐硬山式,前後出廊,上邊蓋黑色琉璃瓦加綠剪邊,前後廊檐柱都裝飾有綠色的地仗。所有的門、窗、柱都漆成綠色。外檐上的彩畫也以藍、綠、白相間的冷色調為主,這與其它宮殿紅金為主的外檐彩飾迥然不同。其彩繪畫題材也不用宮殿中常見的行龍飛鳳,而是以“白馬獻書”、“翰墨卷冊”等與藏書樓功用相諧的圖案,給人以古雅清新之感。採用黑色琉璃瓦為頂,主要是為了使整座建築外觀風格相統一。在文溯閣後面,有抄手殿廊連接着仰熙齋,齋後為九間房,其中有芍藥圃、梧桐院等。這是乾隆皇帝“東巡”時的讀書之所。

各位遊客,今天的遊覽告一段落,請跟我回旅店修養好精神。明天還是由我王導帶領大家遊覽瀋陽故宮的其他地方。

描寫故宮的作文9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聚集着五湖四海的風景,真是令人讚不絕口,而且,早就聽説了故宮的宏偉壯觀,裏面有過二十四位皇上居住過那裏,所以,今天,早早就來到了故宮下面。

剛剛來到城門底下,往前一看,啊?故宮這麼多人,再看看那毒辣的太陽,該怎麼進去呢?我們中竟然有的嚇得不想進去了,但我還是想了解一下北京故宮的雄偉壯觀。

經過了我們辛苦的等待,終於進去了,進入大門裏面後,一陣微風吹了過來,樹蔭也來為我們遮陽,我們走在小道上,是多麼的愜意。走了一段路後,映入眼簾的是五個大洞,聽導遊説,這五個洞叫做斬殺洞,凡是要被砍頭的人都要在這裏被斬殺,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

經過了這五個洞口,我們來到了太和殿,只見這個殿外面金碧輝煌,那一磚一瓦都是無比的貴重,有的地方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再往前走走,見那屋子裏的牀、桌子、凳子都是由好木頭、好鐵、好木匠所精心打造的,沒有一絲髒過的痕跡,真是令人大飽眼福、讚不絕口啊!在們旁邊還有一個架子,上面還寫着一個福字,我們也摸了摸福字,聽導遊説,摸摸它還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呢!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很多很多的皇宮,讓我汲取了中國無數的歷史,明白了無數深刻的道理。

我的肚子早已“咕咕”叫了,但我仍然不願離開,我真想對它喊一聲:“啊!故宮,我愛你!”

不知為什麼,時間過的那麼快,車子就駛到了故宮博物觀門口。我帶着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步入了大門。

故宮內的大殿大都是紅牆黃瓦,裏面的裝潢典雅端莊,充滿了皇室風格。據説故宮裏有9000多間房,而且全都是由木條一塊一塊拼成的,沒有一個釘子,難以想象這樣一座雄偉的宮殿只用了14年就完工。

故宮內最吸引人的要算“三大殿”,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我們先來到保和殿,我擠進人羣,透過玻璃我看到那些皇帝的日用品早已沒有往日的輝煌,那些陳舊的一切都彷彿在述説一個個真實古老的故事。向前走,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宮殿,沒錯,那就是“中和殿”,皇帝上朝時更衣的地方。接着又來到了“太和殿”,這裏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它建在高八米的漢白玉台基上,屋頂上雕刻着12只珍禽異獸,大殿內一把象徵了至高無上的龍椅,端端正正的擺在中間,形象的表現了皇帝天下獨尊的磅礴氣勢。

故宮裏除了各種用途的宮殿,連地上的磚塊也有一些祕密,聽説地上的磚塊雕刻着999種人物和植物,還有不少的歷史故事呢。

快樂的時間總是短嶄的,當我依依不捨的離開故宮時,我想故宮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我們的智慧給我們的後人帶來財

描寫故宮的作文10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產”。

您好,故宮!您是中國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具有9000多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羣,佔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您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羣,我對您讚歎不已。(出自《世界地理百科知識》)

您好,故宮!飛檐、斗拱、須彌座、高台、美宮室……這些都成就了您的建築之美。您的這些建築以黃色為主色調,凸顯了您的至高無上和中國古代皇室的威嚴;以綠色、藍色、紫色等顏色為輔,彰顯了您的肅穆、淡雅。這些建築像一個個巨人,他們昂首聳立,以最標準的軍姿站立在北京的正中央;又像一個個守衞一樣,守衞者歷朝歷代的真龍天子。看着沐浴在陽光下閃着金光的金鑾殿,琉璃的瓦頂,色彩豔麗的飛檐斗拱,我不禁讚歎你的美麗。自此,我深刻地感受到古時的工匠花了多少精力、多少心血才“築”就了最美的您。同時,在建築史上您是對稱藝術的典範,您坐落在北京的中軸線的中心,分別有四個大門,南北取直,左右對稱,就連每個宮殿房頂的小神獸無論是形態還是個數也都是對稱的。您的建築之美,讓現代的建築師頂禮膜拜,讓每個前來的遊客歎為觀止。

您好,故宮!您的奇珍異寶更是讓人讚不絕口。您的傳家寶中的珍品非“金甌永固杯”莫屬。這個杯子用了500純金由古代的能工巧匠用他們的雙手打造,杯體鑲嵌了11顆珍珠、25顆寶石,是皇帝的專用杯,特別是皇帝宴請外國使者和大臣們宴會上的必備之物。我能想到,當年的工匠是花費多少心血,嘗試了許多的工藝,經歷了多少次的失敗和摸索,聚集了千年的智慧才鑄就了這象徵大清江山永固的“金甌永固杯”。其次,便是“青玉龍紋爐”,這可是您的天子—乾隆皇帝最愛的玉器。這個爐子出自宋代,高7.9cm,口徑12.8cm,最特別是在爐底還印着乾隆為這個青玉龍紋爐所寫的詩句。您珍藏的寶貝中,有一副傳世佳作——《清明上河圖》。這副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分有名的畫作,更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瑰寶。這幅由宋代畫家張擇瑞創作,生動的記錄了北宋時期都城的城市面貌和各階層的生活。由於您的收藏和保護,讓《清明上河圖》能夠流傳於世,讓現代的我們能夠更準確的考察和了解宋代的歷史。

故宮,我不得不為您的歷史發出讚歎,為您的文化價值表示敬佩,為您的大、美、奇拍案叫絕。在此,我只想説“您好,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