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作文教學:敲開情感的大門

欄目: 情感的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W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體現。切實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在作文教學中,往往會遇到許多影響作文教學質量的因素。筆者認為,情感因素是作文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

作文教學:敲開情感的大門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它具有調節行動的功能和信號交際的功能。所謂調節功能指情感作為動力,有引起和維持行動,排除前進中的障礙的作用;其信號功能即通過表情實現的交際功能,包括肢體表情、言語表情和麪部表情。

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要正確而深刻地認識事物,並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就必須靠真摯的情感去體驗。

首先,情感和認識過程緊密聯繫,認識是情感的基礎,情感依賴於認識。客觀事物只有當它被人們認識了的時候,才有可能引起人的情感。但情感又作用於人的認識,既可以推動,也可以阻礙認識過程的發展。例如,對一種事物的喜愛,能促使我們更全面、更深刻地去認識它,瞭解它;相反,如果我們討厭一種事物,就可能性不去理睬它,甚至就在眼皮底下也視而不見。

其次,飽含情感地認識事物,使事物也染上感情色彩。而帶上感情色彩的事物,往往更容易為我們認識和接受。例如:在險灘處處、重巒疊嶂的三峽間行船本是件辛苦的事、驚險的事,可是在《早發白帝城》一詩中,由於李白當時是途中遇赦,滿懷喜悦,所以使選種也充滿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快、歡樂氣氛。又如,小語第七冊中的《古井》一文,作者由於喜愛古井,而覺得鄉親們取水經過家門前時,“桶兒叮叮噹噹,扁擔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樂的鄉間小曲。”“門前的路面濕漉漉的,老是像剛下過一場春雨似的。”這樣,高使行一原本抽象、呆板的事物變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最後,文章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文章的靈魂。所以説,語文不但具有工具性,而且有情意性。一篇好好的文章總是傾注着作者強烈的情感,沒有情感的文章就如同一個沒有靈魂的人一般。而許許多多的文章都是在作者激情如注的情況下誕生的。例如選入小學課本第十冊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被稱為唐朝著名愛國詩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詩”。當時由於“安史之亂”,國家四分五裂,民不潦生。作為因戰而流離失所的詩人,渴望祖國統一,返回故里的心情是非同一般的,當聽到“安史之亂”的叛軍頭目史朝義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祖國得於統一的消息,而極流淚,歡喜欲狂,於是揮筆寫下了這流傳千古、飽含激情的好詩,可見,情感對文章來講是至關重要的,缺乏情感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的。

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作文情感呢?筆者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由於小學獐情感容易受到具體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計有關教學的情境,以激發學生的情感。例如,輔導學生寫一篇介紹暑假生活的作文。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愛聽故事、講故事的心理,以故事的形式告訴學生自己暑假生活裏經歷過的一些事,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然後讓學生想想自己暑假生活裏經歷過的事情,這時學生往往就有一種躍躍欲試,不吐不快的心理。這時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引導把自己的小故事講出來。當然,事情一旦敍述清楚,再動筆把它寫下不來,就不再困難。

第二,引導實踐,培養學生情感。

實踐是情感形成和發展的基礎。觀察實踐,認識生活,才能為作文解決源頭問題。例如寫一個勞動場面的作文,首先必須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勞動鍛鍊。只有經常參加勞動,才能對勞動的艱辛有所認識,對勞動成果的甘甜有所體驗,對勞動快樂有所感受,文章的內容才比較真實、充分,而且有真情實感。如果平常沒有參加勞動,只能三言兩語寫自我服務勞動,或者從有限的幾次衞生大掃除中去搜索枯腸,就寫不出飽含激情的好作文。作文同生活的關係是密切的,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直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學脱離生活,脱離學生實際的弊病,把各種實踐活動引進作文中來。組織學生參觀訪問、旅遊、搞科技小製作和小實驗,參加各種活動和體育活動等,從而豐富學生習作的內容,培養學生作文的情感。

第三,教師帶頭寫好“下水”文,薰陶學生情感。

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希望教師經常練筆------教師善讀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則為學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師不斷提高其水平實為要圖。”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視“教師下水文”。他認為學生不會寫作文,“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教師自己不會寫作文,學生從來沒有聽到過教師自己議論寫作文的切身體會。”從中不難看出教師“下水文”的魅力。教師愛好作文,文章寫得情趣盎然,鞭闢入理,學生也會情動而辭發,逐步寫好作文。

第四,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穩定學生情感。

建立良好師生關係是保持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一個外在要讓學生喜歡寫作文,首先要讓學生熱愛教作文的老師。為此,教師應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瞭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幫助他們解除苦惱,和他們一起閲讀課外書,一起討論讀後感,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這樣,學生在作文時就敢於大膽地把一些真實的事情、心理真實的感受寫到作文中去。從而做到作文內容的真實具體,有真情實感,也使學生更加喜歡寫作文。

第五, 肯定成績,深化學生的情感。

根據我國心理學工作者的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即成就需要。小學兒童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學業成就範圍內。在作文過程中,肯定學生成績是培養學生作文興趣的有效措施之一。對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熱情鼓勵原則、區別對待原則和個性培養原則。注意發現學生作文中的優點,哪怕是一個好詞,一個好句都予於熱情鼓勵和適當表揚。為使學生有更多成功的體驗,我們可以經常創設一些讓他們表現的機會,如:片斷練習、即興作文、口頭作文、活頁作文等。一旦發現學生的進步和優點,就給予肯定,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當學生在作文中成就需要得到滿足,就一定會更深層地喜歡一寫作文。

由此可見,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喜歡作文的情感是至關重要的。做到了這一點,你也將體會到作文教學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