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情感作文 > 思鄉作文

實用的思鄉作文彙編七篇

欄目: 思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87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思鄉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思鄉作文彙編七篇

思鄉作文 篇1

“河山只在我夢縈,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沒有誰能改變我的心,我的中國心,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我的中國心

鳥戀舊林,魚思故淵,胡馬依北風,狐死必首丘。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飄泊在外的遊子,無時無刻不飽含着一種深情,綠葉對根的深情。愛國之情,人皆有之。而思鄉的心更濃烈。我是一株蒲公英,我是圓明園陳列着的兔首,我是一株蘭花。無論我是誰,愛國思鄉的心一直在心中,從未更改。

我是一株蒲公英,一株因風四散的蒲公英。風兒將我送到了非洲的大草原,在那裏我孤獨無依,我離開了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我再也不能和哥哥姐姐們一起嬉戲了。在大草原的日子裏,我被野草欺負,被灌木嘲笑,因為那裏容不下一株來自東方的蒲公英。於是我後悔了,後悔跟着風飄散,原來外面的世界並沒有我想象的那樣精彩。夜深了,我還佇立在草原上看着天上的一輪明月,總覺得還是祖國土地上的月皎潔。遠處飄揚着悠揚的笛聲,伴着笛聲,夾着絲絲的淚珠,我難得的睡着了。在夢裏,我夢見了白居易在月光下吟唱:“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我夢見了席慕容,他對我説:“故鄉是一隻清遠悠揚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時候響起。”我夢見了張明敏在長城上歌唱:“沒有誰能改變我的心,我的中國心……”天亮了,漂泊在外的孤獨更加強烈了,我毅然決定要回到祖國,回到那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於是踏上歸程。看到祖國了,我笑了,我流淚了,我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了。耳邊不覺響起:“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裊裊炊煙,心中的歌……”

我曾經是圓明園陳列着的一個兔首,一個被八國聯軍掠奪的兔首。我親眼看到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將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搶奪去,然而我卻無能為力。我的痛似亂世穿空,我傷似驚濤拍岸。就這樣,我和我的兄弟姐妹被這些沒有人性的歹徒運到海外去了。從此我和我的祖國天隔一方。然而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我的祖國。我整日以淚洗面,以致臉色從金黃變成了暗黃。我被孤零零的放在私人場所,讓那形形色色的外國人觀摩。觀看完了,燈光謝了,黑布也蒙上了我的雙眼。身處異國的我已滿目瘡痍。但我心依然是中國心,依然是思念祖國的心,就像蝶兒念着花兒,禾苗念着春雨。漸漸地我累了,閉上了思念已久的雙眼。我的心一刻也不停的呼喚,呼喚早日迴歸我那魂牽夢繞的祖國。夢的深處,響起了熟悉的旋律:“萬水千山總是情,聚散也有天註定,但求山水共作證……”

我是一株蘭花,一株失根的蘭花。植根於五千年的華夏大地,卻被無情的移植在海外,在那裏,我枯萎了,因為汲取不到那巍巍五千年的文明源泉;在那裏,我暗淡了,因為我無時無刻不牽掛那片土地,以致愁腸百結。異國的風更加淒冷,彷彿是那鋼針,一下一下刺痛我歸思的心。異國的雨不那麼温潤,卻恰似寒雨無情的敲打我思國之心。終於有一天,一羣南方的大雁從我頭上飛過,於是我囑託南歸的大雁幫我向祖國母親送去一份祝福,臨飛之前,我又叫住它們,多添幾份慰問。雁羣飛遠了,然而我卻望着他們遠去的身影,久久佇立。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它們遠去了。遙遠的地方響徹天空的歌聲,聲聲入耳:“遠離家鄉,不勝唏噓,幻化成草泥,而我卻像落葉歸根陪在你身邊……”

海天茫茫,風塵碌碌,酒闌燈灺人散後,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陽秋風巴山夜雨,無不牽動遊子的心。而那遠離國外的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風雨同舟休慼相關的情誼正令人感動。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家鄉人。只有遠離祖國的人,沒有國,何有我。沒有鄉,更何有我。國與鄉是我一生的牽掛。

思鄉作文 篇2

牀前明月光,疑視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這首詩是我最熟悉的一首詩,這首詩説的是坐在井牀上看天上明月灑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這首詩是首千古傳誦的名篇。平實樸素的語言,生動地表現出遊子的思鄉之情,全詩僅20個字,已從時間、環境、氣氛及對人物的細微動作的描繪,寫出了遊子對故鄉的深切思念。語言明白,音韻流利自然,似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但卻含蓄深沉,引人深思。

又一次讀到這首詩,讓我不禁想起了年邁的姥姥,回憶起了在姥姥家所度過的快樂的田園生活.古樸的山村,清澈的小河,善良的人們......每次去姥姥家,都會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在這裏的人們沒有勾心鬥角,有的單單是純樸善良的心.有時路過溪邊,還會聽到孩子們在背誦唐詩宋詞,讓人有一種不想離開的衝動.

在這時我終於讀懂了這首詩所含的真義,讓我真正理解了當時詩人的心境,瞭解了當時詩人的感受......

思鄉作文 篇3

“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就會想起我的家鄉。

家鄉的河寧靜秀麗,清澈見底,透明得如一塊無瑕的翡翠。讓我想起了朱熹的“問泉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清晨,瀰漫的水霧像一層輕紗,籠罩在河面上。順流望去,水天相接,一片迷濛。黃昏,夕陽的餘輝斜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涼爽的河風徐徐吹來,那般令人陶醉,那般啟人遐思。

家鄉的山,巍峨高聳,樹木蒼翠,如一位朝氣蓬勃,雄姿英發的瀟灑男兵,屹立在家鄉的土地上。山中樹木生機勃勃,綠草如茵,花兒奼紫嫣紅。四處充滿了鳥語花香,好一派絢麗多彩的景。漫步在林間小路上,踏着綠草如茵的地面,聞着芬芳四溢的花香,賞着蒼勁挺拔的青松,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氣,誰能不帶入那無限的遐想之中呢?

想着想着,那思鄉的熱淚就這樣潸然而下。暮然回首那些純樸可親的身影,猶如一羣大雁掠過天空飛向他們的家。那裏有綠的草,紅的花,還有那叫爸媽的小娃娃,他們笑容燦爛如花。那裏有青的山碧的水還有那年邁父母的老淚。那裏有高的道低的坎,還有那童年的玩伴,追着日出東山上的牛和羊,歡歌笑語把學上。

還有,還有……回家的人,家在哪裏?我幾時能回家?“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一曲《橄欖樹》又再一次構起我的回憶。

思鄉作文 篇4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走在上學的路上,路旁的桂花樹開花了,淡淡的花香鑽進我的鼻孔。不!那不是桂花的香味,而是我家鄉的味道。我不禁回想起了童年的時光!

從前,我都住在外婆家,每當到了桂花開的時候,早上醒來,一打開窗户,一陣陣桂花的香味飄進了屋子。瞬間,滿屋子都是桂花的氣味,多香啊!來到餐廳,拿出只剩下一勺的桂花幹,全部倒進了沒有任何佐料的白粥,原來平淡無味的白粥立刻變成了又香又甜的桂花粥。每當到這個時候,外婆就會對大傢伙們説;“今天大家又要開工了,不然小彤就沒桂花粥吃了。”話音剛落,大家都站了起來,走到外面工作起來了。

大家分工很明確,搖桂花的搖桂花,挑桂花的挑桂花,忙得不可開交。搖桂花的時候,頑皮的桂花娃娃如同下雨一樣不斷地落了下來,正好落在搖桂花人的身上,如像給搖桂花人洗了一次桂花澡。挑桂花的人一心一意的挑着更加頑皮的葉子娃娃,因為葉子娃娃鑽進了桂花娃娃的擁抱中,所以挑桂花的人要從中把葉子娃娃給挑出來。挑好之後,這些桂花娃娃還要在陽光下曬成桂花幹才好。

曬好的桂花幹一定會有多餘的,那外婆就把多餘的桂花幹做成又白又香的桂花糕。大家坐在一起吃熱騰騰的桂花糕,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些回憶不斷在我腦海中出現。唉,多想回到那曾經的時光。

思鄉作文 篇5

在熱烈的掌聲中,我們的思鄉情活動拉開了序幕。這次活動是語文課本第二單元口語交際“策劃一次活動”的繼續,是一次由學生自己策劃活動,自己編排節目,自己組織安排的語文實踐活動展示課。我主動承擔了照相的工作,看着孩子們自信與快樂的笑臉,我對這次活動充滿期待。

這是我們的節目主持人,這次活動版面的設計是在她的領導下用了五分鐘的時間完成。這是她第一次主持節目,也是主持詞的策劃者之一。從她的神情中可見她的大氣與淡定。整個活動在她的安排下進展的格外順利。

在五彩繽紛的泡泡中,六個女生深情地演唱着《我的中國心》這支歌。泡泡在舞台上飛舞着,飄動着。同學們靜靜地欣賞着,他們的思緒在泡泡飛舞的軌跡中滑翔。這個節目被大家評為最佳創意獎。“泡泡中的思鄉會”是大家對這個活動最為推崇的命名。

三個小帥哥的表情是否讓人感到有些拘謹?其實他們的節目也很有創意。他們正在配樂吟唱蘇軾的《水調歌頭》。在台下那綿延悠長的葫蘆絲伴奏下,站在中間的千宇同學吟唱着“明月幾時有---,站在他旁邊的兩個帥哥不時吟誦着這首歌的歌詞。歌聲、吟誦聲、葫蘆絲聲融合在一起,讓人陶醉不已。

你能猜到這兩個乖巧的女孩在表演什麼嗎?

她們啊,正在表演小品《回家》。平時,這倆孩子不善言辭,今天她們扮演的角色卻很特別:一個是“老奶奶”,另一個是她的老伴--“老爺爺”。一聲顫巍巍的“老伴啊”引來觀眾的一陣鬨笑,一句恨恨的“不是你生的,當然不想兒子”將台下的小觀眾笑得全部趴在了桌子上。可是她們倆卻表演得格外投入。她們組的小品贏得的掌聲最多,倆人在會後成了“名人”。

這個女孩與眾不同,她一邊專心的看節目,一邊拿筆寫着什麼。事後才知道,她記下的是精彩節目名字,她要將這次活動寫進日記中。

精彩的鏡頭不止這些,有趙彤桐等同學的表演唱《靜夜思》,有張晴林、申丹儀的詩朗誦,還有範世元、薛林燕等同學的小合唱,這些節目同樣使人回味無窮。作為一名觀眾,我陪着孩子觀看了這場聯歡會。很是開心,雖然它沒有春晚那樣絢麗多彩,但它是孩子們最樸實,最真實的童年生活的縮影。在這裏有泡泡飄動,更有童心飛揚。

學生習作:

氣泡飛舞的思鄉會

五三班劉嘉許

下午的太陽藏到了雲後,只露出幾縷微弱的陽光散落在地面上。從管子裏吹出一簇簇,一串串,一粒粒,一顆顆五彩晶瑩的泡泡,“啪啪”地爆掉了。在空中飄着,落到了那成為舞台的講台上。

泡泡裏的教室,不時傳來一陣陣歡笑。舞台上,同學們各自展示着自己各式各樣的才藝。清脆響亮的葫蘆絲,優美動聽的詩朗誦,有趣精彩的小品在歡笑聲中上演着。吸引人的反串表演更是贏得了不少的掌聲:一個女孩演起了八十歲的老母親,另一個女孩卻演她的老伴兒!還有一個女孩竟然當他們的倆的兒子!那個老媽媽的一句台詞真的很實在:“不是你生的孩子你當然不心疼啦!”從中可以體會到一個母親對兒子濃濃的思念之情。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那個“兒子”的公文包裏竟然掏出了兩件衣服!同學們的議論聲、笑聲更是源源不斷地傳到一羣羣泡泡裏,它們飄着飄着,落在角落裏。

這次思鄉會,在兩位女同學的朗誦中結束了。這沒有絢麗燈光,沒有華麗銀幕的演出同樣沒有遺憾。

朵朵泡泡花,在我的腦海中繼續飛舞着,劃過一條條美麗弧線。

思鄉作文 篇6

秋,你的到來喚醒了多少人的思鄉之情?你的風,飄飄搖搖,一不留神就帶走了那門前的楓葉,一片、兩片,它隨着你的腳步飄過那詩人的窗前……你的雨,瀟瀟灑灑,無意間觸動了那詩人的白髮,一根、兩根,它跟着你勾起了詩人的思鄉情……

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你看那飄落的楓葉,緩緩地落到地上,一片片的,似乎每一片上都裝滿了詩人的回憶。有快樂的,瞧那全家吃團圓飯的.畫面;有傷心的,聽了臨走前老父親的苦苦勸説聲;有憤怒的,想那被老母親拉去學堂的場景。不管是開心的,傷心的,還是憤怒的,對於詩人而言,這些回憶都是美好的。

隨着古道上揚起的灰塵,客人的步伐邁進了院子。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楓葉又一次落下,詩人的眼淚也又一次落下,這不知是第幾次了。忽然,聽到那“沙沙”的腳步聲,詩人連忙起身,擦擦乾那一條條的淚痕,出門迎接客人。一看原來是兒時的夥伴,兩人暢談了一會兒,“此次回行,張兄是否需我捎帶一封家書給伯母?”老友的一句話倒提醒了他。

雖然走進書房,慢慢地坐下,可望着那潔白的紙,他卻不知是否傾訴的太多,竟無從下手。好一會兒,才開始詢問家裏的情況:老母親的頸椎好些了嗎?這麼多年都沒替您按按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還記得小時候,我總是一邊幫按摩、拳背,一邊陪您聊天,就連您那時安詳的神情我都還記得呢!卻不知現在您的臉是否又多了幾條皺紋。父親,您還在下地幹活嗎?以前您鋤地的時候,我總跟在後面給您端茶倒水,您卻一臉推辭地讓我喝了後回家。而現在,您的手上是否又長了繭子?村子裏的小夥伴還好吧?記得小時候,我們總是偷偷溜到河邊捉蟲子呢!想想還真讓人懷念啊。還有家裏的那棵楓樹呢?該不會被移走了吧!以前秋天來臨時,我都愛在那棵樹下看風景呢!為此,我現在還特意種了棵楓樹,每當看到它那火紅的葉子,總是不經意地想起以前的美好時光。

寫着寫着,詩人的眼淚又不禁流了下來。“唰”的一下,順着詩人的臉頰劃了下去。緊緊地貼在上面,讓他感到涼絲絲的,心裏卻是暖暖的。那淚水慢慢的,一點點往下滑,突然,好似一顆散落的珠子一般滴在了紙上。那圓圓的淚珠馬上就塌了下來,化成水蓋住了詩人的字跡,將它變得模糊。它抬了抬頭,楓葉在視線中也變的一樣模糊。“微微秋風楓葉落”,何人不起故園情! 小時候的場景似乎是一根根心絃,秋風正輕輕地撥動着它,讓它在詩人的心中不停地迴盪。

一陣風吹過,揚起了那股套上的灰塵,他連忙擦了擦眼淚,好似是那灰塵一不小心鑽進了詩人的眼裏。兩處秋色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詩人不時的輕輕搖頭,歎了口氣,那神情好像在説:“母親,你們不用擔心我。”可明明自己的濕關節總引得腿痛,有時候連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詩人卻還説自己身體健康;明明每餐吃的都是自家種的蘿蔔、青菜,每天穿的捉襟見肘,卻還説自己豐衣足食;明明每天總是獨自一人望着窗外發呆,卻還説自己朋友如雲;明明整天無所事事,卻還説自己正朝着夢想出發。他的艱辛與困難,全都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詩人一行接一行地寫,好似匹不停蹄的馬,千言萬語在他的心頭湧來,彷彿永遠也寫不完。“張兄,你快點寫,我要走了!”詩人只好停筆,小心翼翼地將信疊好,輕輕地放進信封,又將它輕輕按平,好似精心呵護着一個嬰兒,平平整整的,將它交給了老友。

突然,就在老友剛要上馬的一瞬間,詩人叫住了他。“不好意思,我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忘記寫了。”説着詩人又進了書房,他在信的最後面寫上:當楓葉再次落下時,我一定回來!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又有哪一個遊子不會想家呢?

秋風再次吹過,還是那麼飄搖,秋雨再次飄過,還是那麼瀟灑。秋天再次到來,它輕輕觸動了詩人的思鄉情……

思鄉作文 篇7

一陣肅殺的秋風吹來,帶來陣陣涼意。張籍轉過身,突然聽到一個孩子叫:“媽媽,看,大雁!”詩人抬頭一看,一羣大雁正從天空中飛過。張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陽,常年不歸。這大雁明年會回來,而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呢?這時,街上已空無一人,只有風吹落葉的沙沙聲。

回到家中,張籍突然想到,自己雖不能回到故鄉,但可以寫信呀。可是,提起筆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寫起。詩人的腦海裏,不斷湧現着當年離別時的情景。恨自己那時年輕氣盛,與老母離別時竟頭也不回的走了,但不知這一別何時才能再見面。。。想到這裏,詩人不覺熱淚滿盈,一時間,所有的感情都似泉水一般湧了出來,詩人把所有的思念都寄於這一段段文字中。

終於寫罷書信,張籍又將這封信仔細地讀了數十遍,深怕自己的思鄉之情不能表達出來。這時,忽聽打更人打了三更,已是三更天了,詩人才戀戀不捨地放下信,封好,和衣睡下,可他又翻來覆去睡不着,他是多麼想讓家人快點看到這封信呀!

清晨,詩人早早地起了牀,揣着信在門口等候捎信的人。不知何時,街角傳來馬蹄聲。“來了,來了!”詩人心裏激動萬分。只見送信的年輕人跳下馬,接過信説:“您放心,我一定會送到的!”説完,正要上馬,只聽見背後一聲大喊:“請留步!”他忙回身問:“先生你有事嗎?”“我。。。我想再看一下信。”年輕人猶豫了一下,把信交到了詩人的手裏。詩人急忙打開信,仔仔細細又查看了一遍,這才又封好交給年輕人。年輕人跨上馬,揚鞭而去。詩人站在原地,眼中已滿是淚水。一陣秋風吹過,吹落了他的淚,一滴、一滴、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