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情感作文 > 思鄉作文

【必備】思鄉作文彙編六篇

欄目: 思鄉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3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思鄉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思鄉作文彙編六篇

思鄉作文 篇1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這是詩人岑參的思鄉詩“逢入京使”裏的一句。雖然我的家鄉不在長安,但我的思鄉情如同岑參。

回想家鄉的一幕又一幕,我的淚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我的家鄉在潮州饒平,那裏中了很多樹,都栽在小徑兩旁,口渴了,一伸手,就可以栽下個果子吃,曬熱了,就躲在下。

家鄉的小學不像小學,而像農場。校門兩側種着荔枝樹,上面結着又大又甜的荔枝,荔枝下面常常有幾頭黃牛在逍遙地吃草。再往前走,就看到一個菜園,裏面是園丁中的蔬菜,也是學校飯堂的佳餚。裏面種着西紅柿,胡蘿蔔,大白菜和毛豆等等,遠遠望去,五彩斑斕!接着就是高大的教學樓。

現在時代在發展,以前矮矮的草房子,變成了三次層的瓦房;以前是借用木梯上樓,現在是旋繞的石梯。回鄉看看,都認不出哪家是哪家的,只能找人問問才知道。

回想家鄉的一件件事,我的眼睛又湧起一大把淚水。我曾與表弟爭一條魚而打架;我曾與爺爺一起泡甜茶;我曾與表姐一起做茶葉蛋糕;我曾與表妹玩捉迷藏;我曾與巧兒跳房子;……

一件件在家鄉發生的小事又重新回到我的腦子,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又被淚水淹沒……

好久沒回鄉了,總覺得路是那麼的遙遠…&hell

思鄉作文 篇2

一個濃密的森林,年年為人們遮陽.森林中有一處空地,放着幾張桌子與板凳,每到夏天,就能聽到老人在談話,孩子在喊叫的聲音.

二年級的六.一兒童節,媽媽帶着我和表弟,來到這個森林,我們在這裏野餐,藏寶,打撲克,那笑聲至今還在我耳邊盪漾.

我的老家在長春中一個很小的角落--孟大院.那個濃密的森林就在我家附近,森林中有許多樹,但更多的是柳樹,每當柳樹的葉子長時,我就把葉子摘下來做戒指,做花環,每次做完時,我都親自給姥姥戴上.現在用別的地方的柳樹做花環,都覺得沒有在孟大院做的花漂亮,我知道,這缺少老家那濃濃的氣息.

我愛我的老家,因為那裏寄存了我小時候太多太多的回憶,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媽媽在孟大院生的我,為了事業把我寄放在姥姥家,當我上幼兒園大班時,把我接回去.孟大院裏的人大部分姓孟,那裏沒有高樓大廈,最高的樓不過5層,我家住在一個用磚頭砌成的大房子裏,是兩層的,不過裏面沒有豪華的傢俱,外觀也不美,像一個大倉庫,我的那間卧室很小,但我很愛它,因為那裏有畫的畫;有我最喜歡的小吊牀;還有爺爺生前為我做的大衣櫃......大廳在"樓上",有一個非常破舊的彩電,右邊還有一個對我來説是觀景陽台的小走廊,牆上貼了一大堆我畫得最好的畫.早晨,陽光照進我這間小房子時,讓我感到很温暖,夜裏,我伴着知了的叫聲甜甜地入睡,如果有一天睡不着,就看着天空中的星星,尋找人們常説的星座......

我愛我的故鄉,因為那個外表並不美觀的"大倉庫",因為那片濃密的森林,因為那一個個戒指,花環......

思鄉作文 篇3

把醖釀已久的思念交給秋風,讓明月演繹相思的旋律,將期待團圓的心放飛到天空,在異鄉斑駁的夜空下又想起你-----我的故鄉。

我的故鄉------東仰綠春。座落在哀牢山腳下,李仙江畔,那裏風景奇特,環境優美,民風純樸。那裏有我心愛的父母和兒時的夥伴。

為了求學,我遠離家鄉來到錫都箇舊,每個學期最多回兩次家,不離鄉不知思鄉何滋味,每到週末看到舍友們一個個高高興興地回家,我很是羨慕,週末的宿舍空蕩蕩的毫無生氣,夜晚一個人在空寂的宿舍裏連個講話的人都沒有,唯一可做的就是給家裏人打電話來緩解心中的落寂,或打給朋友聊一聊近況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孤獨的人兒。夜很漫長,思鄉的情緒也正在滋長,我沒有任何的一絲睡意,我的思緒會去追逐家鄉亙古燦爛的太陽,淚水悄然而逝。我想家了。

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情。路遙千里,不斷相思,人雖不至。心嚮往之,故鄉我和你貌似隔着千山萬水,卻從不曾遠離,我想念外婆的茅草房,東一座西一棟,就像大山裏的蘑菇叢,密密麻麻,自然,純樸,可愛。我想念外公的藤格子椅,小時候坐在上面玩,陽光照在掌心,彷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當我握緊拳頭時,它卻早已憮影無蹤,那近在手中的感覺是一場美麗的幻覺。外公把它放到院子裏的豐收瓜架下,沏上一杯茶,他坐在上面,在一旁玩的我看着外公的神態,就如一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人生感慨。

思鄉作文 篇4

這是我的家鄉

它是我生長的地方

愛它

也愛我

如果

我失去了它、離開了它

就是一個靈魂不全的人

所以

我一直深愛着它

但是

這一天

我違背了這個諾言

我離開了它

這個生我育我的家鄉母親

我眼裏飽含着淚水

一步步踏向遠方

……

再見了,我的母親,我的家鄉母親

……

可是

我的心依然在你那裏

我依然懷念着你

盼望着有一天在次投入你的懷抱

……

我愛你,我的家鄉

我深情地愛着你,我的家鄉母親

思鄉作文 篇5

不緊不慢,淅淅瀝瀝,如酥的春雨在夜的舞台上抒情演奏着酣暢淋漓的心曲。我不能想象,當年的春天,怎麼可能有今夜這般如此閒適之意,去悉心傾聽春雨的潑灑。我只是依稀記得,孩提時代春雨之夜,多半都是在鄉下那漏雨的老屋裏,湊着昏黃搖曳的油燈温習着功課,抑或啃着從鄰家早先教過私塾的跛腳大爺處央求而來的長篇小説。今夜無眠,我在都市的一隅,和着春雨的韻律,流淌着不曾止息的文思。

雨水敲擊着街坊屋檐下的鐵皮,叮叮咚咚,仿若大合唱中極富磁性歌喉的領唱,悦耳動聽。喧囂的城市,不知何時已陷落於風雨奏鳴,只是有一種類似爵士鼓的聲音加入了雨夜的交響樂中,那是別家沒有關緊的窗扇間或被風叩動時發出的聲響。我弄不明白,為何室外春雨瀟瀟,室內反而靜得出奇,乃至可聽到香煙燃燒的絲絲之音。

我為春夜的雨聲所打動所誘惑,索性放下手中之筆,離開案頭坐於書房窗前的木質沙發上,平心靜氣的聆聽夜雨的喧泄與傾訴。刷刷雨聲裏,我陡然憶念起故鄉的湖汊與小河,回想起少小歲月冒雨赤足走向學堂的往事,腦海裏浮現的是雨後渾濁流急的河湖和那些趕早捕魚的人們。在老家,一夜春雨過後,晨起的人們都會去用各種方法收穫夜雨的饋贈――那是一簍簍隨春汛湧來的活蹦亂跳的鮮魚。

倏忽間,我似乎聽到了夜雨的歎息,那歎息真像村東頭二苟叔每每詛咒過後的話尾。我這才想起年前一位進城鄉親對我所説的事情:老家的湖汊早已淤塞, 水 閘失修不暢,小河細如豬腸。常常是一夜驟雨,翌日到處濁水橫流,哪還見魚的蹤影?想到這裏,我心底立時泛起一陣渾濁,一如雨後的水窪泥凼。我下意識的點上一支煙卷,默默燃燒起這被夜雨淋濕卻又怎麼也剪不斷的鄉愁

此刻,置身都市,我的心被這夜雨洗禮着、漂白着。儘管我從來沒有這份閒情雅趣去醉心聽雨,可我今夜陡來興味。於是,從我走近窗台的那一刻起,我便明白,我聽雨實際上是在傾聽自己心靈的訴説。於是,我竟然從潑潑灑灑、滴滴嗒嗒的雨聲中聽出了哪是歡快的歌吟,哪是愁苦的唏籲,哪是無奈的歎息。這決不是衣食無虞之境下的矯情,也不是酒足飯飽之時的作秀,而是那顆篤守寧靜但略嫌疲乏之心的奇妙感應。其實,我厭倦了某些舞文弄墨者們矯情作秀的呤詠春雨的詞章詩賦、華詞佳句,在我眼中,那雖是“陽春白雪”,但多少有些蒼白與雕飾之氣。

因為同樣的四季風雨,不同的心情就有不同的感受。今夜聽雨,我分明是在撫慰思鄉之情,分明是想排遣現實的紛擾。伴隨着煙捲燃燒時升騰的淡蘭色煙霧,我細細分辨着雨的喧譁、風的呼號。然而我並非悲情主義者,試圖竭力從夜風夜雨中聽出和諧,聽出慰藉,聽出些許詩意來。不用搜索枯腸,便很自然想起那首幾乎婦孺皆知的《春夜喜雨》的古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敢説,自這絕佳之句出現以降的千百年來,沒有任何描寫春雨的文字能夠與之匹敵。我聽説爺爺的爺爺在私塾裏唱歌似的背誦過它,我七旬老父至今也依然能背誦,我是在上小學一年級時父親告訴我背會它的,而我的兒子學齡前就已能背誦這一首詩。不過,今夜之雨,大而急促,似乎缺了些許詩意,可倒也痛快舒爽。即便歲月不拘,多少代人在這首七絕的引領下,走近文字,走進春天,走過生命的四季。因而,無論貧窮也無論富有,無論開心也無論傷悲,誰都會懷揣春的希望與暢想。

聽雨的時候,濕漉漉的思之駿馬在雨中狂奔。雨夜一如多愁善感的`尤物,它讓你的鄉情、親情、友情還有愛情,像雨中的河水澎湃暴漲。夜雨聲裏,我仿若又聽到母親蒼老的咳嗽聲,父兄低沉的責備聲。或許他們在這夜雨裏又一次撿拾着發黃的往事,或許壓根兒就是關於我的故事。片刻間,我已然分明感知到,那陣陣夜雨的訴説就像父母那不無嘖怪的數落。原諒我吧,兒子年輕氣盛時曾經對你們不恭與叛逆,也原諒遠在他鄉打拼的兒子,那離家的路愈來愈長,寄往家中的信札也愈來愈短、愈來愈少。請允許我,借這瀟瀟夜雨捎去綿綿無盡的祝福:做個好夢吧,我至愛至尊的雙親!

……夜雨依舊不停潑灑,依舊醉心演奏着長部抒情曲,有風的鼓動與助陣,它時而雄渾激越,時而舒緩悠揚。在這無人紛擾、絕無爭鬥的時辰裏,我醉心於傾聽它毫無顧忌的訴説與汪洋恣肆的渲泄,也暫時忘卻了苦痛,忘卻了憂煩,索性盡情舒緩和鬆弛着疲乏的身心。寂寥之中,我又聽到了那和着夜雨節拍的心跳,似乎還有那春苗拔節的聲音。我想,生活於塵世中的人們,需要陽剛豪情,也需要多愁善感,尤其在這浮躁虛泛的年月,更應有一份閒情逸致。管它什麼苦難、什麼寵辱,至少在這種春夜聽雨式的小憩裏,可以獲得哪怕片刻的恬靜以及難得的好心情.

思鄉作文 篇6

芳菲四月,我站在清晨的校園裏,環顧着周圍的一切,在初夏的籠罩下,在綠樹漸漸成蔭的小路上,我慢慢地走着,風裏明顯地搖擺着過往的痕跡。藍天、白雲、暖陽,讓人感到由心而發的舒服,但是我的思緒中還是夾雜着些許的寒涼。

這份寒涼讓我能夠感知卻無法敍説,羈絆住我前行的腳步。於是,在這樣的藍天、白雲、暖陽下的我,覺得很空洞。兩眼望去,看到的不是清新如歌的歲月,而是一重又一重的迷霧濛濛。突然間,感覺自己像是被浮塵矇住了雙眼,想擁有一份至純的清透,可是,越是拭眼,越離這份清透甚遠。

初見清水滴石時那份清透的至喜,已經蕩然無存。現如今,總覺得生活缺少了點什麼,不再有當初清純綻透於每天那份心境。每天都在忙碌,忙碌於應該的忙碌和不應該的忙碌。只是覺得歲月是一首永遠唱不盡的歌,每個旋律在空氣中跳躍出不同的味道,或喜或悲。有天,突然覺得自己的眼睛很不舒服,原來已經落入了細細的浮塵,於是就在自己的寒戰裏,輕輕地想用心拭去那份浮塵,然後還己一份清透。

或許是風沙的眷戀,某些浮塵已經在空氣裏輕舞了很久,最後落到我的眼睛上,落在了我那柔弱的身子上。或許,因為細小,沒有重壓於我的身心,所以一直以來不知曉這細小的浮塵,已經把屬於我的那份久遠的清透,已經覆蓋住了,使我每天在浮塵細拈下,自以為很純粹的生活着,其實那是一段蒙塵的歲月。

肉體帶着骨骼上的精髓像浮塵一樣在空氣中漫遊,漫無目的漂浮在某一個平面上,深深地沉下,沉在一個如深潭的谷底。面對起落無聲的浮塵,而我就如那一抹沒有名稱的流。經過的都是心外的風景,移動和固定的接近着雷同,需要繞開而不是躲避。

糾結的時候,我每做如是想。世上萬物,縱使不見其美,大約換個角度也總能説出一二好處。既然人無完人,那麼,也定沒有壞到極致的惡人。一個人的狡黠,不影響他事業有成;一個人的貪婪,不妨礙他孝敬雙親,而大忠大勇如史可法輩,也難免被世人非議。如此,這世界真是充滿了趣味,複雜,深奧,百思難得其解。

似是而非的了悟中,依舊糾結着。不乏其人為了蠅頭小事,往往不能釋懷,在“得”與“舍”之間的掙扎,徒勞而無望。每當這種時候,卻失去了反觀自己的能力,只是一味地由着靈魂沉溺,沉落,直至沉沒。被太多的慾望左右着,而又缺乏自我救贖的本領,這是人類一大悲哀。一輪又一輪的反覆無常肆虐過後,都會影響到我的心情,移動時光也就移動了風景,移動了風景也就移動了心境。

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或許,有人覺得生活太過於清透也是人生的一種悲哀,覺得朦朧也是人生的一種難得的極致,不會讓一切都處於昭昭然之下。太過清透,未免讓一切都失去了圓滑的味道,但我不這樣認為。我喜歡生活簡單純粹而又坦然,放鬆且悠閒。有着屬於我的那份自然、隨意、淡泊和歡愉。我認為所有的清透,能讓所有的生活處於一種最為簡單的狀態,不用太多的去思考所有繁瑣帶來的無趣,喜歡在清透裏簡簡單單的每一天。

陽光下的清透是每個人至死不渝的追求,誰都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清透,誰都想擁有至純至善的歲月。那麼,當浮塵覆蓋住我們生命中的點滴時,我會撫着心口對自己説:“為了心中那一絲希望,還是要在難以隱忍的詭計中堅守善良,然後還己一份難得的清透”。

細細碎碎的清透,碎碎念念的生活,這或許是我內心深處一直想久留和尋彌回來的味道。雖然,這味道已經遠離了我,而且讓我甚是懷念,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還會回來的。

信仰在我的心界裏一直自造着一片沒有浮塵的世界,那樣的輕靈通透,那樣的清晰瀲灩,而那一抹陽光可以從心底照亮一片連接一片的天空。

拂去浮塵,讓它們重新飄落。我知道,那只是一個季節,只是一種經歷。

繁華盡頭,總有落寞相隨。於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