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情感作文 > 記憶作文

吃的記憶成長作文

欄目: 記憶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3W

今天的人們生活水平已然很高了,過年時大魚大肉,酒足飯飽——肉類包括長翅膀的和沒長翅膀的,家養的和各種野味,酒類飲料是白紅黃綠五顏六色,再加上各種堅果與小吃品,真是應有盡有,吃膩了嘴巴,撐圓了肚皮,喝變了臉喝壞了胃!節後只得吃些白粥,以清理腸胃,減一下增持的體壯膘肥。

回想我們小時候,物質極度匱乏,過年時飯桌上的那條魚是不能隨便動筷的,只能待到元宵才能品嚐,雖然不怎麼新鮮了,但也算滿足了口福。因為不少人家年夜飯上的那條魚壓根就不是魚,而是竹雕木製的一種象徵,只可觀望不可食用的。

説起吃肉,不能不令我感慨唏噓。那時候,全公社僅一個屠宰站,每天只供應一頭百來斤的生豬,社員們要想吃肉,必須清早排隊,排上的也只能稱上兩斤。我家人口多,兄弟姐妹9人,再加上父母和祖父,一大家子,僅靠父母及年幼的哥哥姐姐勞作維持,吃飯都不易,更別説吃肉了。記得作為學習委員的我有一次送作業到語文老師家,一走進我就聞到了一股肉香。老師家沒有人,我看見了桌上的那碗粉蒸肉,十來個月不沾肉的我頓時垂涎欲滴,我多麼想吃一塊啊!然而,我挺住了誘惑,放下作業本悄悄退了出去;還有一次,家裏蓋房請工匠,父親買了一條肉掛在柱子上,我們盯着看,心裏高興地想,這回有肉吃了。父親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心思,説這肉是用來燒醃白菜送山上給師傅們吃的,一下子斷了我們的念想。

虧得那時候河裏魚多,為我們提供了足夠的蛋白質,從而我們得以健康成長。我們常常趁星期天和中午午休時間到河裏摸魚,每次總能抓上一、兩碗;夏日每次風暴前,我們提着漁網到湍急的河段撒網,每次總是盆滿缽滿;還有卡魚和裝泥鰍,用縫衣針在中間繫上釘被子的白線,然後穿上一截泥鰍做誘餌,傍晚放在河裏,一頭拴上竹籤插在岸上,翌日清晨去收卡,收穫三條就夠一碗了,因為那都是二、三兩一條的大魚,幸運的話,還能卡上老鼈;裝泥鰍是用自制的.篾籠埋在稻田的進出水口上或水流很細的田溝裏,也是傍晚放清晨收,有時一個籠子能裝上滿滿一籠,取出來篾籠裏冒出白白黏黏的泡沫,傳出滋滋的聲音,有時候,在泥鰍中可能夾雜着水老鼠或紅肚皮的水蛇,會嚇你一跳。夥伴們在一起偶爾也會鬧矛盾,有一次我在一條田溝裏裝了滿滿一籠泥鰍,第二天傍晚有個小夥伴搶佔我的地盤,我當然不答應。於是兩人大打出手,弄得雙方滿臉滿身的泥,他抓破了我的臉,我弄傷了他的鼻子,後來還是其他的夥伴幫忙解的圍。回家祖父既心疼又責怪我,跟我説得理也要懂得饒人。我鄭重地點了點頭。畢竟我們是好夥伴,彼此不記仇,隔天又在一起玩耍起來;還有一次網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河魚繁殖的季節,許多魚兒都到淺灘嬉戲交配,我提着網帶着小侄將漁網布在魚兒們活動的淺灘,守株待兔,每隔一會就有幾條筷子般長短的魚兒上網。我將侄兒放在河灘上然後跑到淺灘解魚,如此循環往復,一個下午居然網了5斤多。爺爺高興地説,要是賣給飯店可以得一塊多錢呢!父親説,不賣,留給自家吃吧。媽媽總是埋怨沒有菜油燒魚,有時只放很少的一點油,然而河魚加上自產的辣椒,鮮美可口,非常下飯,吃魚給我們的少年時代留下了難忘而美好的記憶。

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大人們忙着掙工分,小孩子們在寒暑假或星期天一邊放牛(稍大一些的孩子也幫忙割稻插秧),一邊四處刨食,放牛頭是一個禿頭而非常活潑的光棍,他常常變着法子帶着孩子們弄吃的,比如刨地裏遺留下來的紅薯,找尋收秋後落下的玉米,然後用樹枝燒出毛炭火煨;稻子或芝麻成熟的時節,他首先讓孩子們將一種白白的石頭燒熱,然後將撿拾的稻穗或芝麻在上面噼裏啪啦地燙熟;記得最深的一次是,那天他帶上一把菜刀和一口鐵鍋,備了鹽、辣椒等作料,然後指揮孩子們到吃商品糧的森工站的家屬區偷來一窩小狗,然後宰殺洗淨,在山間支鍋燉狗肉,那個香哦,真乃人間至味。傍晚回家,我們一遍遍聽到了狗主人——一個大媽的高聲詛咒,我們知道錯了,一個個噤若寒蟬,心裏告誡自己,下次再也不幹這些偷雞摸狗的事了。當然,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尋找山上的各種野果用以充飢。

再就是每年春夏山洪暴發,我們一個個像打了雞血,興奮得手舞足蹈,手拿一根棍子,守在滔滔洪水的河邊,去撈那些上游淌來的玉米黃瓜之類的吃食。記得有一次清晨我在山洪消退後拾得一個大南瓜,回家後還贏得爺爺的誇獎呢!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小時候吃了不少的狗肉,原因是上邊常常號召打狗,預防狂犬病,作為民兵的二哥槍法不錯,每次出擊總有收穫。

關於那些年月吃的話題一時難以盡述,其中飽含着辛酸和幸福,艱辛與快樂,在我們的腦海裏時常泛起一圈圈的漣漪。

Tags:記憶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