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情感作文 > 感動作文

感動中國作文(精選22篇)

欄目: 感動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動中國作文(精選22篇)

感動中國作文 篇1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已,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習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12歲的女孩何玥查出自已因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她靜靜地躺在醫院裏,當她得知自已的生命只有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已的器官捐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那天,何玥對爸爸媽媽説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父母嚇了一大跳,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老家的風俗,人死後屍體被解剖是大逆不道的。何玥哭了:“我想把生命奉獻出來!讓我的生命得到延續,同時我也想讓我的生命更有價值,哪怕只是一點。”最後父母含着淚同意了。

11月份17日,何玥離開了人世。“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願,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裏,何玥的父母從走上台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何玥離開了我們,但她瘦弱的身軀呈現出來的卻是感人的力量,我覺得何玥還在這裏,雖然我們看不見她,但她的故事永遠流傳!

感動中國作文 篇2

幾日裏的悶熱被這場小雨砸的七零八落,閒的出毛的我瀏覽論壇時才看到明天就是父親節了。本想寫篇有關父親的文章來把網友感動的一塌糊塗的,結果怎麼構思都覺得不妥。我不會瞎編,莫須有的事我也造不出。腦袋想的快炸了也沒能想出父親感動中國的事蹟來。

沒辦法,父親就是那麼平凡,平凡的讓我找不出他的閃光點在哪裏,卻每次來到他的牀前看到他都想哭,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無法割捨,以至於多少人會在親人的彌留之際都會許願:減了自己的年壽給親人!倘若如真可以這樣,估計大家都會這樣做的。

現代人的浮躁,沒人能老老實實的坐下來看你的幾千字的文章,即使你寫的如淚如泣,外人也很難理解。就像你身上的傷,別人體會不到你有多疼。即使你把所有的漢字都用上,也不能完整表達父親幾十年養育你的恩情,這幾十年的哺育是你幾千幾萬個字能説的清的嗎?這幾十年的光陰是你一小會能表達完整的麼?語言是勞動創造的,不是感情創造的。所以父母的情是表達不清的,在他有生之年讓他幸福,你也只有感恩和回報,而不是坐在墳頭的哭訴。

等天晴了,我會推着父親出去轉轉,讓他能再看見遠處的鹿鳴山。

感動中國作文 篇3

在書中,我吸收了一股無形無色的力量,使我的心不斷的被震撼,不斷的潸然淚下。書中講述了一些感動中國人物,有的已經離我們而去,也有的依然生活着;有的我們很熟悉熟悉,也有的我們比較陌生。身殘志堅的張海迪;捨己為人,救死扶傷的葉欣;以“不怕苦,不怕死,不為名,不為錢,一心為國家,一切為人民”為宗旨的“鐵人”王進喜;為四川輸送25.8噸卻不信離開我們的邱光華;以筆為武器為祖國效力的魯迅;“郵箱包裏的東西跟生命一樣重”為責任的王順友——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一個個動人的篇章,真所謂“天之驕子”。

我也從中學到了可貴的品質:堅持不懈,捨己為人,勇往直前,忠於祖國,忠於人民——這些將伴着我走過一生。

回味這本書,我終於明白了擁有高尚情操來之不易,更讓我懂得應該熱愛祖國,保衞人民,為社會做出不朽的貢獻。而這本書將成為我成長的伴侶。

感動中國作文 篇4

俗話説得好,孝更絕倫足可矜。孝在古代就已經是排在第一位,而在剛動中國的舞台上,也有一位孝順的人。

他――叫陳斌強,一個普普通通的初中語文教師,可他的身邊卻無時無刻有一位老人——陳斌強的爸爸在他9歲時就車禍去世了,是他的母親一把屎一把尿的將他們兄弟姐妹帶大,而母親在2007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在陳斌強母親剛剛得病的時候神志是比價清楚的,那是家人問過她,願不願意去敬老院,而他的母親卻説要和她的兒子在一起,聽了這話陳斌強哭了,他發誓不管怎麼樣也要讓母親在她身邊,陳斌強上班的時候,就把自己和媽媽用 一根繩子緊緊綁在一起,永不分開,母親的症狀一天天加深,精神也越來越來迷糊,這讓陳斌強也有些沮喪。陳斌強説:”有時雖苦雖累,但是隻要看着母親天真的笑容,他做什麼都值得。“

看多麼孝順的人,他為了父母即使再苦再累也可以承受,再看看我們,有時父母説一句,我們就頂十句嘴,可想過沒有,她是在愛你,説什麼做什麼都是為我們好。我們要向陳斌強學習,還是那句話:孝更絕倫租客矜。

感動中國作文 篇5

我不知道該説什麼,就在這一刻,我的目光先定格在那一方屏幕上。人性的光芒不斷刺痛我着我的眼,淚水恣慮成一片愛的藍海。喉間的酸處令我難受,但我願意將這難受細細品嚐,因為我知道,我的喉間,正跌容着感動,之所以難受,是因為那小小的空間,容不下大愛。

我想呵住我周圍的喧譁,但我終究默默無聲,也許不想説話,也許説不出話,也許憤怒在感動之中任為烏有。我只想貪婪地讓綻放光華的人格魅力洗滌着我的靈魂,我只想貪婪地讓這皙皙生輝的感動充斥在我的心間,那一刻,我在現實與夢境中穿。

短短的兩個小時,我對愛情的理解越來越清晰,我給親情的定義越來越深刻,我對責任的認識越來越透徹,我給良知的詮釋越來越豐富。

那些無私的人們,詠唱着愛的簡言,讓感動開滿整個春天。

感動中國作文 篇6

30公里漫長的上班路上,總讓人看見一道靚麗的風景,這就是陳斌強叔叔用一條藏青色的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然後每天騎着電動車帶她上班去,這是一種對母親不離不棄的孝愛。反觀自己,動不動對媽媽、外婆發脾氣,大吵大鬧的壞習慣感到無地自容,從那一刻起,我要改變自己對長輩對的態度,多點體諒長輩的感受,做爸媽心中的好孩子。

在旁人眼裏,何玥一直是個品德兼優有愛心的好孩子,正含苞待放的大好年華里,年僅12歲的何玥卻患上了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當聽説自己還有三個月生命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愛。自私自利的人我見過不少,像何玥那種小小年紀就心存大義的高貴品質是彌足珍貴的,她的行為讓我精神得到神聖的洗禮,洗滌我思想上的污垢,淨化我心靈上的'殘跡,使我前進的路上走得更踏實。

看了這個節目,我的心裏深深的受到了鼓舞和震撼,她們感動了我,感動了中國!

感動中國作文 篇7

那天,一個寧靜而祥和的夜晚,我坐在電腦前,看着十位感動中國,感動了整個中國的人。“肝膽春秋”吳孟超,“隱形翅膀”劉偉,“孝女當家”孟佩傑,“最美媽媽”吳菊萍。

我最喜歡吳菊萍。要不是她,孩子早就“走了”。她為了救孩子,不幸左手骨折。要是別人,才不會去救。但是,她卻説:“這是我應該做的。”多麼謙虛呀!當時,她並沒有猶豫與權衡的空間和時間,不假思索,就伸出雙手,這是本能,是善良的本能!我認為:她雖然只有一雙最柔弱的臂膀,但卻是中國最有力的臂膀!我們要像她學習!

我還喜歡孟佩傑。她爸爸因車禍而死,媽媽把她轉給一位養母,不幸,養母癱瘓了,整天在牀上,孟佩傑才8歲,就用這雙柔弱的雙臂頂着這個可憐的家。洗衣、買菜、燒飯……樣樣活都幹。當然了,她也在上學,一回家,許多活兒等着她去幹,幹完活做作業,此時已經9點了。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感動中國作文 篇8

今天班隊課上,老師讓我們講講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同學們都滿懷感情地講述了那一個個催人淚下的動人故事。

29歲的老師張米亞雙臂緊緊摟着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着,而“雄鷹”已經氣絕!

地震時,孩子們都在睡午覺,映秀鎮幼兒園聶曉燕老師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裏!直到她遇難的孩子被挖出,她的眼淚終於如山洪暴發:“娃娃……媽媽……來不及……啊……”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是一位用生命庇護孩子的母親的臨終遺言。這已經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其實還有更多人間真情發生在抗震救災的現場。這些故事不該被瓦礫掩埋,不該讓悲痛遺忘,讓我們一一記錄那些感人的瞬間,把這些感人故事傳遞給更多的同胞。悲痛中我們感動真情,淚水中我們凝聚力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明天我們將重建家園,相信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的!

感動中國作文 篇9

當《感動中國》的熟悉旋律在耳邊唱響,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又一次潤濕了我們的眼眶,用榜樣的力量傳遞中華美德的正能量。讓我們細數那些感動着我們,感動着中國的道德模範們的先鋒事蹟,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退休後20年堅持每天出診的仁醫胡佩蘭;榮譽遲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見義勇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後繼、追逐科技夢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羣眾服務的革命老人龔全珍;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乾部山西村官段愛平;懸崖邊上的護夢人,西藏墨脱山區教師格桑德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為子女籌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重病母親姚厚芝。

為什麼他們能感動我們?他們的大愛無私,他們對理想的的信念和堅持,他們在災難面前的堅強和執着……無一不打動着我,我想,在被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蹟感動的同時,我們的反應不應該僅僅只是流幾滴被感動的眼淚。他們大多數其實就是普通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在於他們用一顆尚未泯滅良知的心,去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去做而大多數人無法堅持或者根本無法做得到的事情。

讓我們回首看看我們身邊另外的人和事。當年的“我爸是李剛”,再到小悦悦事件,再到摔倒老人的扶不扶。從毒大米事件到染色饅頭和地溝油。社會有善惡兩面,我們應該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基層幹部要像最美村官段愛平,紮根基層,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所急。她説:“我啥也不要,不要命不要錢,我要的就是我的老百姓。他們信任我、尊重我,我就滿足了。”

她在自己生病後還堅持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完成好分內和分外的工作,在村主任這個崗位上用盡了自己的家財,卻建好了村裏的學校,發展了村裏的產業,保障了羣眾利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對自己説的這段話做了最好的詮釋。——羣眾路線,是我們黨經過實踐積累起來的寶貴財富。醫生要像胡佩蘭老人那樣,有高尚的醫德。它曾在接受現場採訪時這樣説道:“醫生應該是不愛金錢的職業,它需要對病人的情感投入,想發財就不要當醫生。看到病人痛苦的來,快樂的去,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我只要活一天,就要給病人看一天病。”多麼貼心樸實的話語!——那些靠收取紅包才給病人手術、昧着良心給病人開最貴的藥、讓病人重複化驗檢查收取額外費用的醫生們,那些以藥養醫的黑心醫院的院長們,你們看後做何感想?我們要向好人學習,和他們一同進步。

感動中國作文 篇10

那張圖,讓我久久難忘:左邊一位爺爺,右邊一位奶奶,穿着最普通的外套,戴着袖套圍裙,笑容很燦爛,皺紋如鐫刻。他們不是穿着防護服的一線工作者,也不是穿着警服的一線英雄,他們只是一對開着一個特殊 “廚房”的平凡夫婦而已。

這對夫婦如是説:“生死是大事,吃飯也是!”他們的廚房,非常特別,竟然開設在江西腫瘤醫院旁的小巷子裏,而且是一家虧本收費的“抗癌廚房”。18年來,這對夫婦從開設一個早點攤開始,到如今的一排爐灶、油鹽醬醋和鍋碗瓢盆,一塊錢一個炒菜的價格,一直堅持的24小時服務,為癌症患者和家屬提供炊具和調味品……經營着這個“愛心廚房”的平凡夫婦,就是已年過六旬的萬佐成和熊庚香。

“感覺值得。”萬佐成説。這一聲“值得”的背後,是18年的爐火不息,堅持不懈。醫院全年無休,老萬夫婦和他們的愛心廚房也是全年無休。一年365天,愛心廚房從不打烊,包括萬家圓圓的除夕。除夕那天,老萬夫婦還會給腫瘤醫院的患者和家屬做一頓免費的水餃和紅燒肉。就這樣,一天24小時中,從凌晨4點起牀用木柴給煤爐生火,9點前得把廚房收拾好,就此一直忙到夜裏9點後,老萬夫婦才能吃上自己的晚飯。

我們都清楚,一個人一旦得了癌症,將會意味着什麼。不僅是自己丟掉工作,不僅是長期醫療的痛苦,不僅是鉅額的醫療費和生活支出,還有家人長期的陪伴、看護和擔憂……這些足以擊垮一個普通家庭,足以讓淚水和憂愁佈滿整個家的天空。於是,他們每次的開支,都是能省一分是一分,節省下的都是生命和希望!

一爐火,一份心,就能守護人間温暖。一炊香起萬灶煙,“抗癌廚房”就這麼平凡又温暖地存在於陋巷,讓患者和家屬在醫院就有了家,讓患者有一份來自家人掌勺的熟悉味道,更是讓那些被病魔逼入絕境的人心中有一處温暖停憩的港灣。感動我的,正是這份平凡、渺小卻温暖、偉大的善良和愛心。

“堅持到倒下為止,堅持到無能為力為止!”有人曾問,你們都這把年紀了,你們自己省吃儉用,還給別人最高價不超過2。5元的服務,你們圖什麼?你們不虧嗎?這對夫婦的回答總是:“不虧!”這聲“不”字,一説就是整整十八個年頭,一説就是十八個365天的風吹雨打。

還記得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一段台詞,狠狠地敲擊着我的內心。老太太對警察滿臉絕望地説:“4萬元一瓶的正版藥,我吃了3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的藥……誰家能不遇上一個病人?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生病嗎?……”讓我們更加明白,老兩口的初心。他們的一點善行,能讓病人和家屬吃得好一點,負擔輕一點,遺憾少一點,內心暖一點,足矣!感動我的,正是他們的這份數十年如一日的守護和堅守。

“人生百味,皆在飯裏。不吃飽飯,哪來的勇氣面對生活的一切?怎麼重拾起生命的希望?”這對老夫婦的愛心,足以感動全中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福建、山東等20多個地區也開始創辦免費供餐的特殊廚房,人間真情的接力棒在不斷傳遞,人性的暖風正刮過每一寸中華大地。感動我的,是他們在傳遞和播種的愛和希望。

“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氲出親情的味道。身在陋巷的廚房,烹煮的是焦慮和苦澀,端出的是温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他們卻還是默默準備好炭火。”這是“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晚會”上對這對夫婦的頒獎詞,也是對這對夫婦的崇高敬意,更是對所有國人的愛心號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我感動了,見證了,這是人性温暖的力量。這對老夫婦,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比感動更大的分量。

他們的精神,更應成為中國精神。

感動中國作文 篇11

有一種愛,一生一世的為你好,那就是母愛;有一種愛,一輩子關心你,也不需要你的回報,只要你能夠健康,幸福;有一個人需要你用盡一生一世的感恩,那就是母親;有一個人需要你用一生去銘記,那就是母親!

——題記

今天我看了一場激動人心的頒獎典禮,也就是201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這個頒獎典禮讓我心潮澎湃。

有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87歲;為了事業,為了中國的發展,他任勞任怨,連回家也很少。也有拾荒助學的“五保”老人劉盛蘭,92歲,老人家庭並不富裕,老人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捨不得買,卻在貧苦交加的17年裏,將自己,辛辛苦苦拾荒的來的錢,毫不猶豫地捐獻給了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更有為了兒子,願意付出一切的方俊明的母親,姜春梅,84歲,有一年,有一個小孩溺水,方俊明見了,二話不説一頭扎入湖底救人,不料頸椎骨折並導致高位截癱。母親勸導他,並背了他整整23年。

還有許多許多讓人感動的人物,他們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只為了能夠幫助到別人,也幫助祖國!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方俊明的母親。

她任勞任怨地照顧她的兒子,也從不説苦,也從不説累。自從那件事發生之後,方俊明媽媽就一直開導她的兒子,讓他兒子也不再傷心,但是這些年也發生了許多事,方俊明妻子的離開,方俊明爸爸的去世,也對他們的生活有不少打擊。家裏的重擔也都壓在了方俊明媽媽身上,她每天起早貪黑,早上五點起來做早飯,晚上等到兒子,孫女都入睡了,才敢漸漸入睡。23年來方俊明的生活無法自理,都是靠母親來背,她為兒子洗衣、做飯、洗腳、擦身子,有時候腸胃不好,大小便失禁,都是母親及時的換洗。

在天氣好的時候,想讓方俊明下樓透透風,散散心,就從二樓,一步一步艱難的背下來,即使再苦再累,都要堅持。現在方俊明女兒長大了,也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方俊明心裏也少了一份負擔。但是方俊明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母親,母親已經老了,也漸漸背不動他了,他就是希望自己的母親能夠歇一歇,享享清福。但是方俊明母親並不是這樣想的,她覺得兒子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還是自己照顧的比較放心,只要還走的動,就要把兒子背下去,照顧下去!

母愛是多麼的偉大,母愛是多麼的無私,讓人催人淚下,看了這次頒獎典禮,我的感觸很深,覺得看的很有意義,也有很大的收穫!

感動中國作文 篇12

今天下午班隊課時,凌老師給我們看了一個視頻,題目是:感動中國。我剛看到題目時,十分納悶,心想:有什麼能感動整個中國呢?於是,我帶着疑問開始看起了視頻。

當我看完整個視頻時,我震撼了,這不僅僅是感動中國,這是感動世界啊!這裏面最讓人感動的一個故事是:一個年屆90歲高齡的山東老人,當他從報紙上看到許許多多的孩子失學時,他毫不猶豫的從自己的養老金中取出一半捐給那些失學的孩子,自己卻每天省吃儉用。多少年來,他沒有穿過一件新衣,吃過一頓像樣的飯。但是,他卻不知不覺中幫助了近一百名失學兒童,捐助的錢近一萬多,他就是崇仁厚德的老人——劉盛蘭。

風燭殘年,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單,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感動中國作文 篇13

他有一頭花白的頭髮,一張黑呦呦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滄桑,他穿着樸素而又整潔的衣服,衣服上永遠掛着一個引人注目的紅十字標誌,上面寫着:紅十字志願者。他的一條褲子穿了三十多年也捨不得扔,為的就是向貧困者捐款,他就是吳錦泉。

吳錦泉老人每天騎着自行車,無論颳風下雨,都要跑好幾里路為人們磨刀,一把刀一元錢,一把刀要磨三百多下,他削瘦的手上除了一絲絲血管又多了無數個老繭。他已經87歲了,整整磨了二十多年刀的他,好不容易攢了些錢,卻將全部的收入捐向了災區。

當吳錦泉得知甘肅省舟曲縣發生泥石流災害後,帶了幾百個硬幣,倒了三趟公交車,經過兩小時來到紅十字會捐款,其實那幾百個硬幣的背後是汗水、心血,那幾百元是他四個月的薪水。他雖然生活簡樸,不捨得買吃買穿,可不管他的生活多清苦,哪兒有難,哪兒就有他的身影。 窄條凳,自行車,弓腰扛背,沐雨櫛節。身邊的人們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標只有一個。刀剪越磨越亮,照見皺紋,照見你的夢。吆喝漸行漸遠,一摞一摞硬幣,帶着汗水,沉甸甸稱量出高尚。這是感動中國給這位老人的頒獎詞。他曾説過:“我是大海的一滴水,掀不起什麼風浪,但只要能做一件好事,那就要做一件,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繁榮。”

多偉大多高尚的一個人啊!如果我們的社會上多一些像吳錦泉一樣的人,那我們的社會就會充滿陽光,充滿歡笑,充滿正能量!

感動中國作文 篇14

大家都知道有《感動中國》這個節目,而我寫的“感動中國”不是這個《感動中國》……

人生中有很多人做過許多令人感動的事,比如: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公交車司機吳斌;最美少年何?……但是,又有許多不起眼的人,他們做過好事,是誰呢?就是自己。

當你在路上走得時候,有位老奶奶從旁邊過,扶住她,一種美德;當你撿了錢的時候,拾金不昧,是一種美德,當有人搬東西搬不動的時候,去幫助他,也是一種美德。

感動中國,感動自己,感動你,感動她,做好事,“感動中國”。

一箇中國,是自己的,做好事,感動自己的“中國”。

感動中國作文 篇15

看了感動中國後,那些被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我肅然起敬。在這個充滿正義感的舞台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萬眾矚目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最平凡不過的普通人。在感動中國節目中,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嘉賓層出不窮。例如:慈祥的磨刀老人吳錦泉,一絲不苟尋找被拐兒童的張寶豔夫婦,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郎平阿姨,和藹可親的閆肅爺爺,對工作高度負責的徐立平叔叔,機智勇敢的官東叔叔……這些人中給我影響最深刻的就是吳錦泉爺爺。

吳錦泉爺爺今年88歲高齡,是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閘西鄉五星村村民,他平時僅靠一天磨兩三把刀賺幾塊錢維持生計。他的生活並不富裕,甚至可以用“拮据”來形容,但他關心社會,為村裏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熱心幫助有困難的村民。

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後,更是二話不説將自己的血汗錢毫無保留的捐給了災區。吳錦泉曾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甘肅泥石流災區各捐款1000元,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三萬多元哪,那是爺爺每天騎自行車走街串巷,替人磨菜、磨剪刀所攢下的錢啊,那是爺爺自己都不敢拿去買一件新衣裳的錢啊,那是充滿爺爺無私奉獻的精神的錢啊。爺爺平時省吃儉用,衣服和鞋都是從垃圾堆裏撿來的,他卻愛惜得跟寶貝似的,認真洗好了再晾乾穿上。有人説他傻,笑他痴,可我卻這樣認為,他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榜樣,他是我們的驕傲!

吳錦泉爺爺捨己為人,勤儉節約,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當向他學習,將時代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感動中國作文 篇16

讀了這本《感動中國》的第三章“我選我精彩”後,我深有感觸。

在這裏有用自己的責任和生命看護着屬於生產隊的384只羊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和玉榮;有用自己的三輪車示範瞭如何做一個奉獻的人的白芳禮老人;有183個孩子的父親叢飛;勤于思考、勇於創新的孔祥瑞;還有從伐木能手到栽樹英雄的馬永順……

我從他們身上吸取了無窮的精神力量: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生活將幸福快樂;擁有一份責任感,我們就會變得穩重,就會正真懂得追求,成為一個堅定的人;擁有樂於奉獻的品質,我們就能在奉獻中體現人生的價值,讓生活得到昇華。記得有一次,學校佈置小組合作完成一份調查報告,我是小組長,於是我們商量利用週六的時間上東洲公園合作完成,完成後還可以一起做遊戲,進行體育鍛煉。到了週六,我提前半小時來到了東洲公園,選定地點,做好一切準備工作,等着他們的到來。

可是十分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還不見他們的人影。怎麼了?會不會出事了?我很着急,請媽媽給他們一個一個打電話。終於他們陸陸續續的趕來了……時間過的好快,我們的調查報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我們一起做遊戲,一起唱歌,玩得可歡了。晚上回到家,我又拿出彩色筆,給他們穿上美麗的外套。星期一,當我在教室的黑板上看到那漂漂亮亮的最高分時,我欣慰的笑了。是啊,作為一名小組長,就要有一顆責任心,為小組的榮譽而努力,為小組的成功而歡樂。

讓我們時時刻刻做個有心人,也許那瞬間的火花能幫你開啟智慧之樹,幫你通往成功大門。

感動中國作文 篇17

時間轉眼已來到2014年的二月,但是還伴着料峭的寒風和飄灑的雪花。2014年2月10日晚上,《2013年度感動中國頒獎盛典》在中央一台如期播出。那一刻,獲獎者們的至真至情足以讓二月冰雪消融,春暖花開,也令我感動而揮淚不止。他們的大愛,無聲、無私、無畏,匯成一股暖流,流入每個人的心裏。

獲獎者共有十幾位,有黃旭華,有劉盛蘭,有陳俊貴,有段愛平……他們並不是閃閃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們都堅守着自己的信念,無怨無悔地或為祖國、或為人民、或為家人付出着。有一位老人,他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內心,他便是——九旬高齡仍拾荒助學的老人“劉盛蘭”。年輕時的氣血方剛早已蕩然無存,留下的是風燭殘年的面貌和佝僂的身姿,如今,劉盛蘭老爺爺不得不停下他拾荒的腳步,可愛的傳播從未停下。

事情還要從1998年説起,老人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那時他的心便牽掛起了那個學生,於是73歲的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工資捐了出去。如果老人那時是一時衝動,那麼又怎樣解釋,老人十幾年從未斷過向貧困學生捐款?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起初我以為老人家境較寬裕,可是當我看到短片中那個破舊的家,桌上的殘羹剩菜,滿地的瓶子廢品,我的心酸極了,老人可以説是一貧如洗,零零散散的幾角錢都能讓他珍藏很久。老人靠着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艱難度日,“吝嗇”地至今沒有為自己添置過一件新衣,雖然他自己吃不飽、穿不暖,卻從來沒有想過停止捐助。十幾年下來,老人已經捐助了一百多名貧困學生,捐款達到十多萬元。去年八月,老人因為腎病住進了醫院,但是他還是一心惦記着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

這是一種怎樣的愛?我要回答——是大愛!寧可捨棄自己也要圓別人的夢,老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撐起許多學子的求學夢,這樣的大愛,跨過千千萬萬里路,越過許許多多條河,不僅送給了貧困學生們,也送到了許許多多觀眾的心裏。崇仁厚德。老人沒有太多的言語,卻用行動詮釋了一個偉大民族對教育的深刻理解。正如那段頒獎詞所説:“風燭殘年,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我想此刻,眾多受過老人捐助的學生心裏,都在默默地為老人祝福吧。知恩圖報是應該做到的,但是老人從來不圖錢財,他只希望孩子們可以有個光明美好的前途。

感動中國作文 篇18

格桑德吉,她的名字寓意為“善良淳樸,吉祥美好”,她擁有美好前途,卻放棄到拉薩工作的機會,主動申請入鄉支教,她所在的幫辛鄉小學地處險境,交通落後,至今都沒有完整的路。為了保證學生們的安全,格桑德吉每次都親自護送他們回家。那一條條只有一米多點寬的崖路下,便是波濤洶湧的雅魯藏布江,每一次出走都讓人心驚膽戰,但是格桑德吉從未退縮過,不僅是這些,格桑德吉作為小學的校長,每到假期,都要去各村勸學,12年來她往返走於滿是泥石流、山體滑坡的懸崖路,甚至身懷六甲還要去走。她全心全意地為學生們付出,將自己的兒子送到拉薩,一年只見一次面,母親的思念她天天都在體會,但是她忍痛割愛不肯回頭。終於,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許多家長同意讓孩子繼續上學,很多學生也在格桑德吉的幫助下走出了大山。

無言,揮淚不止;觸心,温暖人間。老師的愛,是很偉大、很無私的,格桑德吉把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墨脱山區的孩子們,她捨棄了大城市的安逸,來到這裏,為門巴族的孩子們“築”上學的路。這條路,雖然蜿蜒危險,卻匯聚了格桑德吉全部的愛,它們像一條條堅固的鐵鎖,護在路邊,讓孩子們走的放心。她不停地勸學,哪怕受到家長的冷漠和唾棄,她不甘心,一次次勸告,一回回做客,為的是能讓孩子繼續上學。她的愛很執着,一次比一次強烈,猶如火在奔騰跳躍,最終暖化了家長那堅冰似的心。門巴的女兒,你是孩子們的“護夢神”,你是懸崖上永不衰敗的格桑花。“不想讓鄉親的夢,跌落於懸崖。門巴的女兒執意要回到家鄉,堅守在雪山、河流之間。她用一顆心,脈動一羣人的心,用一點光,點亮山間更多的燈火。”

那晚,好人很多:隱姓埋名三十多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乾部山西村官“段愛平”;35年前仆後繼、追逐科技夢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退休後20年堅持每天出診的仁醫“胡佩蘭”;為子女籌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重病母親“姚厚芝”;榮譽遲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見義勇為好市民“方俊明”;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羣眾服務的革命老人“龔全珍”;還有十年來載夢出行飛上太空的航天員們。

這十多位普通的人,展現了中國人的錚錚鐵骨,同時也展現了他們的大愛無疆。大愛的故事,一直未斷,形形色色的獲獎者用他們感人的故事,共同譜成大愛之歌,唱響在遼闊的夜空,唱響在每個人的心裏。讓我們記住這些面孔吧,他們為社會樹立了楷模和榜樣,這一刻,他們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

望望窗外,陽光正燦爛,堅硬的冰雪在一點點消融,何不説是大愛化作暖陽,照在世間……

感動中國作文 篇19

《感動中國》中的每一個人物,他們做的每一個事物,都讓我們相信,相信這是一個有愛的世界,相信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有愛的未來!

他們,像一位位老師,他們親身經歷的事蹟,他們對人的一生的總結,教會了我們許多許多!他們,給我們上了人生中最寶貴的一課,為我們的心靈埋下了愛的種子,並讓它發芽,成長!

他們那些平凡而偉大的事蹟,讓我的眼淚在不經意間流下,觸動了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心田。

多一份決心,為祖國做更多;多一份孝心,為父母做得更多;多一份愛心,為陌生人做得更多;多一份關心,為朋友做的更多……這是他們教會給我的!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們看齊!

愛是不會絕跡的,愛能觸動心靈,震撼地球!

感動中國作文 篇20

今天,全班同學都觀看了《感動中國》,大家的心裏都出現的一顆星,我的心裏就出現了一位閃爍的星。

劉偉因地震而失去雙臂,從此成了殘疾人。他自強不息,要開始游泳,人生的轉折點又出現了,他生了一場重病不能游泳了。劉偉祥打不死的小強,百折不撓,百鍊成鋼,用腳彈鋼琴。

我立刻想到了我的偶像海倫·凱勒。她也和劉偉一樣,海倫一歲半是因病而失去了雙眼,耳朵也聾了,一個大人都接受不了,何況這一丁點兒的孩子。漸漸地,她的生命打開了一扇窗,透出了那期盼已久的光芒。她是海倫的第一個老師——安妮·沙利文。海倫脾氣暴躁,不喜歡和人在一起,她喜歡一個人去花園的鞦韆上玩。沙利文老師費了許多力,才教會海倫閲讀。

她每天不停地用手觸摸書本,小小的手指摸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血泡,然後破了,但她不管身體的痛苦,仍堅持學習。春天的第一束陽光照在牀上,這時海倫立刻起牀,來到書桌旁,開始她的閲讀。夏日的中午,海倫坐在樹蔭下,沙利文老師在教她新的課程。秋天的傍晚,海倫依偎在老師懷裏,閲讀着新的書本。冬天的夜晚,海倫在那練習,練習,不停的練習不知多少寒來暑往已悄悄過去海倫的成功無與倫比,她以堅定不移的目標度過87年無聲、無光的歲月。

我一直跳繩不行,每次測試總是不及格。但我仍然堅信“只要努力了,就會成功。”我拿起繩子,站在樹蔭下,雙手握好繩子,“一,二,三開始!”“一,二,三,四,五,六······”眼看越來越接近100個了,我喜出望外,繩子不知不覺就掉了,我立刻彎下腰去揀繩子,可自己的肚子越來越痛,手也不知不覺地停下來。時間到了,我就差20個就100了。雖是冬天,我卻越來越熱。眼淚不停地在眼眶裏打轉,恨自己沒用,考試不及格,回到家,一放下書包,拿起跳繩,飛快地來到廣場上,手不停地轉動,繩子在我手上飛舞,“嗖——嗖”的聲音迴盪在我耳邊。回到家,我掀開褲腳,出現了一道道紫色痕跡,但我的體育成績也隨着提高了。辛苦像一杯苦藥,成功像一顆蜜糖,但應先苦後甜,你才會感到生命有意義。

感動中國作文 篇21

今天下午我們要看感動中國視頻,是學校播放的。

孫家棟是第一位人造衞星設計者,他製造了許多人造衞星,大約製造了三十四個人造衞星,又發明了原子彈和導彈,並且很多次都成功了。

王鋒在一次發火中衝進火中救了家人,有救了樓上的所有人,然後,他從火裏面出來後,竟然嚴重燒傷了,然後到了醫院裏面去搶救,可是,當所有人們以為他可以好的時候,病情竟然惡化,不幸去世了。

支月英是一名小學教師,她用了三十六年教育了幾千多名,而且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走了二十里路,才到了山上的小學,可是她還堅持着,一直要幹到幹不動為止。

秦玥飛是一位大學生村官,他用了很多錢為鄉村修了很多東西,比如説水渠、學校等等,從陌生人變成了村官。

張超是一名飛行員,他在軍艦上起飛的時候,沒想到飛機失控了,4。4秒後,飛機就飛了起來,他第一時間想的就是保住飛機,可是沒有用,然後他就跳傘了,可是高度太低,降落傘沒有撐開,重重的摔了下來,然後他就去世了。

李萬君是一名“大國工匠”,他為祖國做了很多貢獻。

樑溢建是一名醫生,他到村裏沒有錢治病的人治病,治療了許多許多的病人,而且都是疾病,治療了幾千多為病人,並且都是他自己掏的錢,他的錢都要靠別人要錢,但他一直堅持,他陪伴病人的時間比陪伴兒子的時間都長。

郭小平是一位校長,他收留了所有具有愛磁病毒的孩子,有一次有個孩子愛磁病惡化了,然後那位校長花錢,竟然治癒了那位孩子,那個孩子活了下來,然後,郭小平還為同學們和老師們做過飯。

我感覺,他們都非常好。

我們都沒有做到他們這樣,也有很多人沒有這樣,我們以後要學習他們。我們不要對中國沒有用,要向他們學習,回報祖國。

然後,馬上感動中國就結束了,但是還有很多人感動了我們。

感動中國作文 篇22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感動中國十大傑出人物頒獎晚會。”

有對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的牛玉儒,有面對危險從容鎮定的飛行員樑萬俊,還有擁有不敗精神的中國女排……他們都讓我感動。但最讓我從心底裏震撼的還是捐腎舊母的田世國,因為這件事離我們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

作為一個家庭的頂樑柱,他有着充足的理由將這個責任推給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放棄。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將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又回饋給病危的母親。

並且在事後,他為了不讓母親知道事實,努力的保守着這個祕密,怕她心中有個結。正如頒獎辭所説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在温暖的謊話裏,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是啊!天下能有幾個子女能做到這樣的壯舉啊!他的精神,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穫慰藉;他也用孝順的火把,刺痛了我的眼睛。

天下的感動太多啦,有我們知道的,也有我們不知道的。願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凝聚一份感動,讓這個世界變的更加美好。

Tags:感動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