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雨巷

語文《雨巷》教學設計

欄目: 雨巷 / 發佈於: / 人氣:2.11W

一、朗讀,體會情感。

語文《雨巷》教學設計

點撥參考:總體節奏:舒緩悠揚。

1、第一節 “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悠長”,重疊運用,舒緩悠揚的節奏。這個詞,要讀出江南雨巷幽深、綿延、空濛的特點。 “我希望逢着。”“希望”,應滿含深情地讀,讀出希冀、企盼、嚮往的感情。

2、第二節、第三節 “丁香一樣的。”丁香,散發出幽微的芳香,彷彿詩人正以鼻嗅之,讀出心馳神往的情態。 “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哀怨”、“彷徨”,重疊運用,讀時聲音低沉舒緩,要讀出詩人哀怨而又彷徨的心境。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迴環復唱,詩歌的節奏巧妙地拉長,讀時也要儘量拉長聲音。

3、第四節、第五節 “她靜默地走近。”“靜默”,彷彿姑娘邁着輕巧緩慢的步履,向你走來,要讀出這份悄無聲息中的“靜默”色彩,聲音要低要沉。 “走過,走近”,彷彿姑娘正向你走來,你熱切地注視着,眼神充滿期盼和渴望,要讀出這種驚喜。 “你夢一般的,你夢一般的悽婉迷茫。”“你夢一般的”,妙用復沓句式,形成詩歌迴環往復的效果,要讀出“夢”的飄忽、迷離。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遠了”,讀的聲音要越來越輕,讀出悵然若失,讀出迷茫失落。

二、默讀,整體感知。

1、這首詩寫得美不美?是一種怎樣的美? 明確:美,是一種淒涼的美、哀傷的美、朦朧的美。

2、這首詩的意境怎樣? 明確:朦朧、含蓄、空濛。

3、詩中都有哪些意象? 明確: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沾染了詩人情感而有所變形的形象,是詩人情感的載體。詩中的意象有雨巷、丁香、油紙傘、籬牆。

第二課時

三、品味語言、鑑賞姑娘形象。

1、姑娘是怎樣的一個姑娘?從詩中找出一句來概括。 明確:“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

2、為什麼説“結”着愁怨?“結”字有何意藴? 明確:“結”字是用來寫“丁香”的。古典詩中有這樣的詩句“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結雨中愁”“結愁幹緒”,“結”字寫出丁香花的特點。丁香花,纖小柔弱,清香幽雅。花片單薄,花蕾叢生如結,不綻放,象徵情結或心結。“結”,有凝固、陰鬱的特質,寫出了姑娘憂鬱的氣質,從骨子裏散發出淡淡的哀愁,瀰漫周身。

3、從詩中找出姑娘的動作、神態描寫

明確:①動作:“彷徨”“彳亍”。這兩個詞寫出姑娘的迷茫、困惑、無助。

②神態:“冷漠、悽清又惆悵”。“冷漠”一詞寫姑娘孤獨、憂傷中卻透着高貴、傲氣,很不容易接近。

③神態還有一個特寫,就是姑娘的眼神,用“太息”“悽婉迷茫”來寫的。“太息”,即歎息,寫出了姑娘的`神韻。姑娘眼神會説話,會傳情,很有內涵。“悽婉”的“婉”字寫出了姑娘性格的另一面,“婉”即“温柔”,姑娘雖然憂傷冷漠,但眼神中卻有一絲温柔。

總結:可見這是一個美麗高貴的姑娘,是一個温柔憂鬱的姑娘,是一個很有內涵很有氣質的姑娘。

4、詩人與姑娘以怎樣的方式相逢?有感情交流嗎?從文中找出語言來回答。

明確: ①相逢方式:“飄過”(概括)

“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具體)

“靜默地遠了,遠了”

“在雨的哀曲裏,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

點撥:我和姑娘僅僅是擦肩而過,緣分很淺。我沒有遞上手中的傘,也沒有締結一段千古奇緣。 ②感情交流:“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點撥:這是一個細節描寫,是姑娘與我進行的感情交流,是唯一的交流。儘管我和姑娘各有各的方向,但畢竟有交會時互放的光芒。這個眼神,訴説的是一種理解、一種友愛、一種關懷。

四、探究詩人的情感和意象的象徵意義。

1、為什麼和姑娘以這種方式相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思?姑娘有什麼象徵意義?

點撥: ①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渴求。姑娘是詩人追求的那位可望不可即的伊人,“詩經﹒蒹葭”中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的句子。 ②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尋。姑娘是美好事物的象徵。理想還很朦朧,希望還很渺茫,但畢竟透出一點點星光。③表達了詩人對心靈慰藉的尋求。姑娘就是理解、關懷、支持自己的人。人從本質上來説是孤獨的,薩特説“他人就是地獄”,人與人之間總是疏離、隔膜。對於一個在痛苦孤寂中掙扎的人來説,多希望有一個人能和自己互吐心曲。哪怕來自路人的一個理解的眼神,一個關切的月光,都將成為生命的支撐。“茫茫人海心無岸”,我們需要一種心靈的依託。

總結:古人説:“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不必追問得那麼具體,不必回答得那麼確切。這首詩,或許,就是一種隱蔽靈魂的宣瀉。這是一個人在夢中流露自己的潛意識,像夢一般朦朧。

2、雨巷有何象徵意義? 明確:戴望舒是江南人,杭州人,他少年時期就穿行於江南的這些小巷中。雨巷陰暗、狹窄、潮濕、幽深、空濛,牆角長滿了青苔,牆面已經剝落了。走在雨巷,心情很寂寥,很惆悵,也會像天氣一樣變得濕漉漉的。身不在雨巷,但心卻可能在雨巷,我們的人生有時置於一個逼仄狹窄的境地,你會感覺路越走越窄,一片風雨悽迷,這便是我們人生的雨巷。

課後練習 寫一篇隨筆,化入為出,把自己的收穫用文字記錄下來。下面兩題目中任選其一,寫一段300字以上的隨筆。(1)《雨巷》讀後感 (2)《雨巷》中“姑娘”形象賞析

教案評價 《雨巷》這首現代詩歌,意境朦朧迷離,一位丁香般惆悵的姑娘彷徨在雨巷中,也彷徨在我們的心中。詩人想表達怎樣的情感,我們很困惑。針對這種情形,本教案採用疊印剝離教學法,由表及裏,層層深入地探究詩歌的深層意藴。 本教案分五個層次,這五個層次中最重要的一層就是對姑娘形象的鑑賞。首先從詩歌的語言切入,從詩中找出姑娘的神態、動作描寫;然後對語言進行品味揣摩,解讀姑娘的形象。其中“冷漠”、“悽婉”這兩個詞很關鍵,要探究這兩個詞的深層意藴,從而對姑娘形象有一個全面的把握。特別是“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中“太息”這個詞,表達了姑娘怎樣的情感呢?這一細節描寫,也是詩中“姑娘”與“我”唯一的一次情感交流,一定要深入探究。 為什麼要鑑賞姑娘形象呢?是為了進入教學的下一層次。我們不得不思考,為什麼詩人希望在雨巷邂逅這樣一位姑娘呢?為什麼僅僅是“走近,走近”“遠了,遠了”“消了,散了,消散了”這樣的相逢方法呢?這實際上已進入了教學的最深層次,即對詩歌深層意藴的探究。本教案是分層解讀文學作品的一個典範。“披文以人情”,層層剝離,不是對詩歌的拆卸和作賤,而是把詩歌的藴味、情感、靈性融入了我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