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中考題

欄目: 水調歌頭 / 發佈於: / 人氣:2.72W

《水調歌頭》,是宋代蘇軾的代表作,是詞牌名之一,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的思念,對世事的豁達,全詞心情從傷心抑鬱,心有鬱結到樂觀豁達。下面是詩的中考題目,供大家參考!

《水調歌頭》中考題

水調歌頭中考題

2011年河北省中考

水調歌頭 蘇 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請就詞中加線句子的內容質疑(只提一個疑問,不作答)。(2分)

答:

8.簡析"轉朱閣,低椅户,照無眠"一句中加着重號詞語的表達效果。(2分)

答:

答案:7.示例一:是在月宮(天上)起舞,還是在人間起舞? 示例二:"何似在人間"是説天上好,還是人間好? 示例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還是人的影子?

8."轉"和"低"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無眠"準確地表現了離別之人因不能團圓而難以放眠的情景。

二、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完成練習:

(1)詞前小序説的“子由”是詞人的 ,他和蘇軾、 共稱文壇“三蘇”。“嬋娟”在詩中指 。

(2)“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代用李白《月下獨酌》詩句 ; 最能體現人間真情和美好祝願的千古名句

是 ;這首詞雖有感傷情調,但詞人的豁達胸襟也處處可見,請寫出兩處原句證明:①___ _ ___ _ ___ _②_________ ____。

(3)下列對《水調歌頭》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詞上闋寫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嚮往和對人間生活的熱爰,下闕寫詞人在月下對親人的懷念和祝福,自始至終洋溢着樂觀向上、積極奮進的`情緒。 B.“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句,抒發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面看來,好像是對月有怨恨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詞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闊大,描寫虛實結合,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答案:1、2、略3、A

三、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詞中直接寫明月的詩句是: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

2、表達了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3、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願,道盡了千載離人心願的詞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詞中"此事古難全"裏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四、山西省2006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實驗區)語文 (一)

比較閲讀蘇軾兩篇作品,完成3-7題。(10分) [甲]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灑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乙] 記承天寺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3.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1)把灑問青天( ) (2)念無與為樂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不知/天上宮闕 B.我/欲乘風歸去 C.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D.相與/步於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3分)

(1)寫出與“月下起舞,清影隨人,清冷的月宮怎比得上人間”相對應的原句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筆下柏影也。 6.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甲、乙兩篇均寫於作者仁途失意之時,甲表現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乙透露出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兩篇都寫月,甲以美麗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創造出幽深高遠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傳神的文字,描繪了空靈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嬋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閒人”指無所事事之人。

D.甲、乙兩篇分別是詞和散文,體裁不同決定了語言風格的不同:前者浪漫灑脱如行雲流水,後者凝練含蓄饒有餘味。

7.仔細體會以上兩篇作品的詩情文意,談談你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一句的認識。(2分)

參考答案:

3、(1)端起灑杯 (2)考慮 或:想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

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6.(C)

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遠圓滿的事情,人生有歡聚,也必然有離別為;——

正與月亮有圓時,也總有缺時一樣,原本是自然的規律。